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

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

翌日。

一道詔令從宮中傳出,“朕未曾聽說過有恩情不報答而能夠安居的。

朕未曾聽過說君主德行不足而能夠保存他社稷的。

朕未曾聽說過有賢才不請求而國家能夠興盛的。

朕未曾聽說過任命親信而遭遇背叛的。

公子新對朕和皇帝有活命之恩,朕應該賜予他金銀美玉。

他是有才能的人,朕應該授予他高官顯爵,應當將宮中的宿衛和長安的守衛就交予他,讓他穿戴着盔甲,手持着利劍,站在皇帝的身邊作爲翼護,這樣想必就能安穩了。”

大隊的宮娥和宦官從未央宮走出,這樣的盛況,尤其是這一道詔令使得長安城中的權貴人家紛紛側目。

讓洛新帶着盔甲和利劍上殿,這是何等的信任啊,洛亦算是劉邦最心腹的重臣,也沒有得到這樣的待遇。

“東阿侯,您有大才,又貴爲君侯,現在的位置不足以匹配您的才能和品德。

又是一次朝會,羣臣的心情都變得有些不同,這些年劉邦在外征戰,雖說治理天下的是洛亦和蕭何,但呂雉這個皇后也是功不可沒的。

劉盈性格不愛爭搶,而且洛新很是愛護他,教導他做皇帝的學問,還對他有大恩,所以他對洛新有一種孺慕之情。

即便是洛氏面對這些人,在姬昭還沒有成神之前,最終也要退讓,畢竟家族底蘊有限,人的私慾無限,不可能見到一個就直接發動四時之神一雷劈死。

“攝政皇太后制:

沒有功勞的不得封爲徹侯,這是不變的鐵律,有功勞卻不封爲徹侯這是極大的錯誤,朕不願意如此,功莫大於救駕,封洛新東阿侯,食邑五千戶。”

食邑戶數雖然高,畢竟還有幾個萬戶侯在上面,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洛新的頂點,但還不至於震驚不已。

相國這算是一個比較過時的稱呼了,左右丞相制度將丞相的權力分割開,現在呂雉是想要恢復這個制度,並且讓洛新擔任。

這番話主要是用來形容新的天子上位之後,他的外戚就會佔據王畿內的重要事務官的位置,當然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代代朝臣有姬姜。

那是呂氏的老家,在逃難到沛縣之前,呂雉就生活在那裡,現在她竟然將鄉土封給了洛新!

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之中,洛新封侯的事情竟然順利通過了。

洛新不是一個乍然興起的新貴,而是一個有着龐大支持的強人,在這座長安城中,能被他放在心上的人並不多。

羣臣讚美着呂雉,慢慢接受了新的時代真的到來了,至於劉邦,大概藏在心中在讚美吧。

有能力反對的張良蕭何等人紛紛沉默,就連劉氏諸王都沒有說什麼,這本來就不算是特別難以接受的事情。

在邦周曆史上,真正攝政的王太后是極其罕見的,第一位就是先祖文公時期的王太后齊姜。”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把身家性命都系在洛新的手上。

您的兄長英侯亦曾經擔任丞相,您有着不遜色於英侯的才能。

張良蕭何等人已經意識到這就是一場皇太后給洛新亮相所召開的朝會,根本就不是在商量什麼國事。

到了上朝的日子,洛新披上盔甲,手中握着利刃,走向皇宮,這一路上的權貴們都望着洛新身邊那幾個膀大腰圓的武士,紛紛心中一凜。

說着轉頭望向劉盈,劉盈連忙道:“母后您說的有理,東阿侯對孩兒有恩,才能品德都是上等,除了丞相之位,孩兒找不到其他可以匹配東阿侯的位置了。”

這說明什麼?

沒人認爲呂雉要篡位,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呂雉看來不滿足於做一個過渡型的人物。

“攝政皇太后,千秋萬歲,願您萬安!”

這就是洛文公當年爲什麼一定要拿到攝政的名義,從那之後所有的詔書開頭就能夠使用“代行王事攝政會議”的名義,權力完全操持在手中。

以攝政的名義爲洛新封侯,反對的人定然大減,既然這一件事不反對,那麼攝政的事情自然就不能反對了。

真正震驚的就是皇太后之前的攝政二字,上次還是以劉盈的名義發出,這一次竟然直接以太后的名義下旨。

呂雉和洛新坐下,爲兩人斟酒,帶着喜色道:“公子,果然如同您所預料的那樣,羣臣沒有反對。”

只有昭公這位人間之神纔有這樣的榮譽,但是除了羨慕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封震驚整個漢王朝的制令從宮中發了出來。

說着洛新笑道:“若是在邦周時期,縱然您貴爲王太后,也只能留下齊姜的名號,不像現在還能以名姓留存了。”

呂雉發現羣臣對於她代替劉盈來執掌朝會果然是沒有意見,這讓她心中大定,散朝之後洛新便直接跟着呂雉到了未央宮中。

於是紛紛眼觀鼻,耳觀心,一言不發當泥塑,洛新則望着這羣開國的徹侯,還有大殿之上的各個王國使者。

從那之後,攝政這個詞彙就有了別樣的意味。

洛新靜靜地端坐在府邸之中,對眼前的人來人往熟視無睹,只是認真的讀着手中的書。

以呂雉現在的政治鬥爭水平自然是能夠知曉其中的奧妙的,柔聲道:“相國之位,舍您其誰呢?”

而且洛新的封地是東阿縣。

不過衆人的主心骨畢竟是劉邦,現在呂雉明確的說,她現在要主宰這個天下了,衆人心情還真是複雜。

成功封侯的洛新卻並沒有喜悅,“娥姁,沒人反對不一定是好事,這隻能證明某些人將不滿埋藏在心底了,接下來要妥善的處理天下錯綜複雜的關係,不能影響休養生息的大計。”

孝惠弱,呂后臨朝稱制,羣臣悅之,新曰:“太后功高德厚,請爲攝政。”

至少皇帝還是劉盈,呂雉也沒有其他的兒子。

隨着洛新手中持着利劍站到劉盈身邊,衆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洛新所獲得的皇室如今的信重。

攝政的權力有多大呢?

基本上相當於天子,在攝政存在之時,天子詔令的效力並不比攝政更大,天子沒有資格主動廢除攝政。

這是羣臣第一次感受到,洛氏作爲一個政治家族的可怕!

王朝更替,唯有洛氏永尊!

————

“衆卿萬安!”

兩人又商議了一番之後的封賞事宜,呂雉心裡存了一點小心思沒有露出來,想着給洛新一個驚喜。

從劉盈上位之後,原來一齊站在劉盈一邊的開國功臣集團之間陡然從立場一致的盟友變成了要爭權奪利的政敵,俗稱派系鬥爭。

但是其他人就不同了,三公九卿,還有各個軍中實權的位置,都是他們爭奪的重點,這是人的天性,甚至明知最後會死,還是要前赴後繼的去做。

呂雉聞言眼中陡然迸發出寒意,洛新想到之前和大兄交談之時所說的,便輕聲道:“還到不了那個地步,娥姁,準備爲我封侯吧,以攝政太后的名義。”

即便是有對他不滿的,根本就開不了口,即便是妄圖離間天子和洛文公的關係也沒有用,因爲天子若是要廢除攝政,攝政甚至能夠說一句,“陛下何故造反?”

洛新臉上卻沒有徹底放鬆下來,“娥姁,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羣臣大概以爲你是要垂簾聽政,還不知道你是想要徹底的攝政。

從劉邦駕崩,到洛新回到長安城這一段時間,就一直暗流涌動,邦周時代就流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話。

她要做事,再加上洛新,攝政太后加上一個大臣,這種洛文公的既視感實在是太強了。

而且當年洛新就該封侯的,結果因爲和呂后之間過於親密的關係,功勞直接被吞了,還離開了長安城這麼多年,現在新帝即位,驟然顯赫,這是自然之理。

姬昭當年攝政,就連詔書開頭都是“代行王事攝政昭”,不是以康王的名義下詔,而是以姬昭的名義下詔。

垂簾聽政和攝政是不同的,對於強勢人物或許權力大小區別不大,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

陛下若是有您輔佐,定然能開創三代之治。

目前佔據絕對優勢的自然是呂澤的外戚系,屬於穩坐釣魚臺,有劉盈在,至少能夠風光幾十年。

陛下,你認爲呢?”

自秦末以來,洛氏顯現了太多的神異之事,導致羣臣都快要把洛氏當成方士家族了。

繼洛亦之後,洛新也成爲了丞相,漢朝纔剛剛十三年,洛氏就一門雙丞相了!

這種場景不禁讓羣臣想起諸子百家典籍中所記載的洛氏曾經在邦周,累世三公,三攝國政!

呂雉穿上了最繁複華美的袍服,朝臣魚貫而入。

諸王心中還隱隱想着讓呂雉做的過分點。

呂后曰:“諸卿何意?”

呂后素有賢名,羣臣敬服,欣然稱上,皆俯首帖耳,曰:“太后與先帝共定天下,合該若此。”

呂后乃攝政,制曰:“新功高,宜封徹侯,食五千戶,主東阿。”

東阿者,呂氏宗祠故土,時人豔羨,新亦淚之,曰:“上信重若此,夫復何求?”——《史記·東阿侯世家》

(本章完)

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31章 天命在誰?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293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341章 弊端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85章 定計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27章 斥天子第146章 孟子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81章 《洛宮春秋》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428章 劉旦第254章 攻楚第627章 進宮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195章 四海一第824章 人心已亂1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340章 奪權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346章 嘲諷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36章 再幸洛邑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347章 回京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806章 謝氏有女初長成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204章 韓信第205章 始皇東巡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作者君樂極生悲噶了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123章 開整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806章 謝氏有女初長成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533章 大丞相第691章 公子楚!第204章 韓信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好多讀者問單更的事,說一下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95章 妖氛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