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2)

典悟決定報考公務員了,他在網上看了一圈也沒有合適的崗位,曉晨建議她去政府門戶網看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崗位,典悟看了看,發現公檢法系統挺適合自己。

最後決定報考公安系統。他記得當年大學開學軍訓,他的教練建議他去參軍,可是由於學業未完成,他沒有機會參軍,現在考警察,也算“半個軍人”。

他倆都報的是市級單位,一個是是城建局,一個是市公安局。

說幹就幹,報名以後,他把戶口轉了回來,又搬去省城居住。省城條件好,有許多培訓中心,而且曉晨也在省城,他倆可以互相監督和對練。

在省城的落霞湖畔,紫夏有套別墅,典悟和曉晨搬了進去,紫夏帶着滄瓊去照顧他倆的飲食起居。

他倆制定了嚴格作息時間:

5:30-6:00 洗刷、吃飯

6:00-12:00申論/行測

12:00-13:30吃飯、休息

13:30-18:00 行測、公共基礎

18:00-19:30吃飯、鍛鍊

19:30-22:00監督、對練。

好多人沒考過公務員,感覺很神秘,神秘的東西,往往被人神魔化,說這個公務員考試,有多黑暗,有多腐化。

其實,在中國目前高考和公務員考試時最公正,公平、公開的量化化人才方式。

好多專家、學生、家長建議取消高考,覺得高考把學校變成了“高考加工廠”,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影響素質教育。

我個人認爲高考是不能取消的,如果高考取消,寒門可能在難出貴子。財力和權力可能就把窮苦人家孩子的全封死了。雖然現在權貴家的孩子起點高,學習資源好,但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只要能靜心讀書,還是有出路的,而且一旦讀好了,比紈絝子弟做事更有韌性、挑戰性。

公務員考試主要考《申論》和《行測》,有時候還考專業知識。

《申論》一詞,從字面理解爲,“申”爲引申、申述,“論”爲論證,“申論”則指針對特定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展開論述。

《申論》與古代科舉考試,是有本質區別的,古代科舉考試,它是站在封建帝王的角度思考問題,怎麼可以管理百姓,甚至奴役百姓。它給定一個題目,基本上是政治領域的題目。

《申論》是幹部站在羣衆的立場,怎麼爲羣衆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怎麼更好的服務羣衆。它給了一些關於民生、教育、環境、經濟等方面案例或社會現象,讓你分析這些案例,找出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行測》考的是政治、經濟、科學、物理化學、語文、數學、生物、歷史、地理……

主要考察學生知識儲備能力。

《專業知識》就是根據招的具體專業,設定的專業領域知識,例如報考警察你就得考憲法,刑法,民法……。

曉晨由於家庭原因,從小耳濡目染,新聞聯播從小看到大,所以申論學的非常好,不管是策論文還是政論文都既有文采,又有深度,但是她的知識儲備量一般,所以她把側重放在行測。

典悟正好相反,他剛開始甚至不會寫公文,寫出了文章像敘述文,經過曉晨的細心指導,他纔有了一些門道,曉晨說“你既然要考公務員,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假定成一個國家幹部,你寫文章要站在政*的立場說話,你不能像以前一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典悟感覺“老虎吃天,沒處下嘴,申論命題太大了,太多了。”

曉晨就給他分類:

環境領域

教育領域

文化領域

醫療領域

政治領域

經濟領域

民生領域

……

曉晨按照這些領域給典悟分類,遇到什麼領域問題,都用什麼語言組織回答。雖然回答的有點條條框框,沒有文采和深度,但是總算是有個方向。

方向有了,接下來是答題技巧的訓練,曉晨分別從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方面對典悟進行訓練。

解題技能技巧有了,這下就是最難的一部,也是提分的一部,大多數考生都死在這一環節,就是寫出文章就要嚴謹又要有文采,這一步是拉開分數的一部,公務員考試不像別的考試,它的試卷設計的非常合理,申論150分,行測150分,基礎知識100。

綜合成績1(無專業科目筆試)=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3×60%﹢面試成績×40%

綜合成績2(有專業科目筆試)=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專業科目考試成績)÷4×60%+面試成績×40%

大多數考生覺得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但是總是考不上,原因有三:第一文章沒有深度,第二文章沒有文采,第三文章沒有現在政*立場講話。

沒有深度的原因,好多學生剛畢業,他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比較淺薄,不能辯證看待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甚至有點憤青,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他總是把責任歸咎於某些人。例如嚴重的醫患關係,這就不是開出某個醫生,或拘留某個鬧事家屬,能解的問題。這是一個大環境,必須從制度本身上解決。

如果出現這類型題,就是考察考生對醫療制度改革和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的領悟與認知。

公文寫不好,就是乾巴巴的條款,就像法律條文一樣,晦澀難懂。怎麼才能把公文寫的有嚼勁,通俗易懂、文采飛揚又不是嚴謹。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樹葉離開枝頭是腐爛的開始,幹部脫離羣衆是腐化的開端。

缺乏公正,則無道義可言。

這就要求考生積累大量的諺語、詩詞、名言警句……

如果你平時積累少,那就得臨考之前“臨時磨刀”,至少你要給每個領域,記上三五個名言警句或詩詞。

最後一點現在政*角度講話,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因爲你一旦考上,就是國家幹部,你的一言一行是代表國家的。有些人爸媽都是國家幹部,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他就本能站在政*角度說話,例如曉晨,在大學時,某某貪污受賄,同學都是社會有多黑暗,官場有多腐敗。曉晨就能辯證看待,她對同學們說:每個組織都有幾個敗類,不能因爲“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

典悟很難做到這一點,他的文章裡經常會漏出消極、憤青的話語,曉晨建議他去看《新聞聯播》。新聞聯播裡面的主持人,其實就是這個國家的新聞發言人。他說出來的話非常的嚴謹,有深度。

典悟雖然沒有曉晨那麼厲害,但是他也算摸到了門道,寫作水平不斷提升,將來及格絕對沒有問題,因爲還有兩門課所以他把注意力也轉移到《行測》和《基礎知識》上面來。

虧他的知識儲備量豐富,就算比曉晨多一門公共基礎知識,他也得心應手,這和典悟家庭背景也有絕大關係,典悟他爸是做生意,所有經常要籤各種各樣的合同,和處理各種法律糾紛。所以他爸經常看一些法律法規方面的書籍,

例如最近,典悟他爸讓典悟幫忙又買了幾本關於企業上市方面的法律書籍。

典悟從憲法、刑法、民法等系統的學了一邊。

晚上對練的時候,典悟做一套申論題,曉晨做一套行測題,然後試卷交換,批改,互相講解,對錯題找到類似題型,重點訓練,直到突破。

轉眼到了筆試的日子,他倆準備好了:橡皮、2B鉛筆、小刀、0.5mm中性筆兩支、准考證、身份證。

八點半開考,提前半小時入考場,他倆五點半起牀,吃了早飯,按照昨天下午偵查過的路線、七點半左右到達了考場。

到達考場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除了考生還有許多陪考的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