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3)

在生存鬥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一個緩慢的長期的歷史過程,經過很長時間的自然選擇才能形成生物新類型。

這種自然選擇不是單個人或動物進行淘汰的,它是以種羣或基因庫爲單位進行淘汰的。

人類從猿進化成人,這就是種羣淘汰選擇的結果。如果詳細分析就是猿類爲了適應環境不斷的基因突變,最後形成新的種羣。

人類從低等動物變成高等動物,然後爲了適應環境又創造出燦爛的社會文明。 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他生存在社會中。

在物質滿足之後,爲了精神需要,他就創造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學藝術、哲學等意識形態。

這些意識形態,但凡能成爲經典,與世長存,它都有個有點“兼容廉蓄”和“相容相通”。

經典本質不變,但爲了適應環境,在選擇淘汰過程中“外貌”變了。

例如:第一個例子

佛的三身分別爲: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

三身定義

1、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亦名如來藏),他就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第八識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靜。

2、報身是報應所得之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

3、所謂的“化身”,化身意思就是說變化的身,也就是說佛陀除了用應身要入胎、出胎、示現八相成道,來度化衆生之外。化現化身到其它的世界,或是化現化身到其它的天界,乃至化現化身到衆生的夢中、有情中的夢中,所以有些人他會夢見釋迦牟尼佛跟他說法,這就是佛陀的化身。

第二例: 儒家三立

立德

古聖先賢把“立德”擺在“太上”之位置,因爲“德是才之帥,纔是德之資”,“素質可以立國亦可以亡國,素質可以興業亦可以廢業”。

古往今來,人以品爲重,官以德立身。人常說:“以德服人”。現代,人更講究寬厚誠實,仁義慈祥,言行舉止穩重大方有涵養,做人有道德修養。

立功

立功,就是嚴謹做事。《說文解字》說:“功義爲用辛勞安定國家的功績、功業。

從力從功,亦勞作之意。”“立功”不僅限於驚天動地的大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仍然可以建功立業。

立功要做到三個方面:

一:立功要先立志,立志要做策馬奮蹄的先行者,不做得過且過的苦行僧。

二:立功需要本領,本領要靠學習得來的。

三:立功而不居功,立功就是奉獻,不是索取。

立言

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續,是傳承文明的載體和途徑。

立言是把人們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經歷中發生的思想、經驗、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記載其要,傳之與世,供人欣賞、借鑑,給人以啓迪和鞭策,這是功在當時功在後世的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立德、立功、立言,凡生人者都在做;凡逝人者,都在被人評說。且不管主觀上是何願望,客觀上都一定會留下或物質或精神方面的積累。

我們從這個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經典是相通的,他們能吸收對方優點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人的身體作爲基石,不斷鍛造肉體和靈魂,以修煉到肉體成聖的地步。第一步我們通過不斷學習,來認識這個世界就是儒家的立德和佛教的法身。第二步就是我們不斷實踐改變自身的命運,就是儒家的立功和佛教的報身。第三步就是我們經過認識和實踐,我們的思想不在混沌,能解惑衆生,指導衆生。這就是立言與化身。

土地承包(7)價格戰(6)迴歸(3)村支書趙宗平(2)一封家書(3)葬禮綠海經聲西行(2)體能測試(3)體能測試(1)“危斯”病毒土地承包2面試西行(7)筆試(3)桃色事件(3)股權轉讓教書育人(2)土地承包(8)西行(4)家鑫的煩惱死城(2)筆試(4)土地承包(8)打鐵還需自身硬迴歸(6)迴歸(6)葬禮土地承包(9)綠海經聲價格戰(5)死城(2)新人入職(1)土地承包(1)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還需自身硬開疆拓土(7)桃色事件(2)迴歸(4)西行(7)股權轉讓很純很曖昧(4)村支書趙宗平(2)孩子的哭聲生意迴歸(4)土地承包(3)打鐵還需自身硬筆試(2)開疆拓土(5)迴歸(2)西行(7)北部六縣(1)死城(1)生意一封家書(3)桃色事件(2)迴歸(4)迴歸(2)村支書趙宗平(2)西行(1)筆試(2)迴歸(3)土地承包(3)情債(2)體能測試(1)“危斯”病毒西行(2)北部六縣(1)放榜西行(3)死城(2)西行(1)土地承包(3)打鐵還需自身硬綠海經聲體能測試(3)筆試(4)土地承包2桃色事件(3)土地承包(3)北部六縣(2)村支書趙宗平(2)開疆拓土(7)生意西行(8)迴歸(6)村支書趙宗平(2)情債(2)體能測試(2)土地承包(8)孩子的哭聲生意土地承包(7)老宅改造“危斯”病毒北部六縣(1)開疆拓土(1)桃色事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