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章 緣分(1)

“謝謝您,沈老師。”

在被加州理工的查理教授錄取之後,小姜終於搬新家了。

他特意擺了一桌酒席來感謝老師的提攜之恩。

你請吃飯,那我請喝酒吧。

沈光林是帶着酒水來的,經過這麼多年的薰陶和探索,他發現,茅臺纔是真的好喝。

那些國外有名的紅酒雖然價格更貴,但是,真的喝起來味道很一般。

所以,無論到了哪裡,只要有應酬的時候,沈光林都會備上一點茅臺酒。

現在這個酒又不算太貴,沈光林家裡囤積的酒,就是每天喝上一箱的話,一輩子也已經喝不完了。

後世這些酒值多少錢?誰還在意這個啊。

對於沈光林的幫忙,小姜很是感激,他終於有了一份合適且嚮往的工作,再也不用苦哈哈的窩在唐人街裡打幾份工了。

其實他也不想這樣的,也是沒有辦法,女朋友點妹的學費太貴,而她公費的時期已經結束了,沒回去。

這個時候,如果又沒有拿到學校獎學金的話,想繼續學業只能是自費。

自費不是一句簡單的話。

一個人勤工儉學賺學費是決然不夠的,還要有個人全職幫她打工賺學費才行。

學費並沒有那麼好賺。

說起打工,像小姜和點妹這種有身份有來歷的人還好,起碼是個合法的人,在花旗國也是能夠找到正經工作的,無非是錢多和錢少的區別而已。

最難最苦的是那種被蛇頭帶過來的淘金客,他們在國內砸鍋賣鐵,變賣了能夠變賣的所有,不顧一切的漂過來,結果,他們卻過着更加不堪的生活。

這些人原本以爲,到了海外了,遍地都是黃金呢,在這裡隨便打一天工,就能夠掙國內一個月的工資了呢。

然而,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沒有身份就是偷渡,沒有合法的身份就沒有合法的工作。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黃皮膚的同胞爲人其實更加不堪呢。

那些來的比較早的,已經在唐人街站穩了的華人們,盤剝最厲害的就是這些沒有根腳的初來乍到的同胞。

沈光林來到這個時代,在國外聽說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他無意改變這個狀況。

只是,偶然之間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學生,舉手之勞幫一下還是可以的。

至於其他人的生活狀況,他真的管不了那麼寬了。

這是京大人的聊天聚會,李蓉和點妹都沒有出席。

倆人先是追憶往昔,回顧了一些在京大讀書和生活的日子,這才聊起了正題。

其實也沒什麼正題,都是閒聊而已。

“小姜同學,你想過回國嗎?”沈光林問道。

“我也不知道。在我出來的時候,不少老師勸我,能出去就不要再回來了,一些同學也是這個態度。他們覺得,咱們華夏與西方的差距這麼大,這還怎麼追?又哪裡能夠追趕的上。所以,我就特別佩服您,特別崇拜您,您憑藉自己的努力,給華人打開了一片天。”

小姜說着,雙手斟滿了一杯酒,畢恭畢敬的端到沈光林面前。

敬酒一杯,爲恩師,也爲前輩。

沈光林接過酒,激昂的喝了。

小姜的這話沈光林可就真的是特別愛聽的了,只有發自肺腑的讚美,這纔是最讓人感覺舒適和沉醉。

沈光林忙活這些,圖的是什麼呀,不就是這些嗎。

沈光林故作姿態的沒有別的表示,只是不經意的擺擺手:“哪裡哪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而且做的還很不夠。”

那種傲嬌的神情,怎麼都壓不住了哦。

小姜卻沒有察覺,他還在繼續沉浸在他自己的話題裡:

“越是這樣,就越顯得您不容易。這幾年在國外,我的志向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現在也說不好還要不要回去,在什麼階段下才能回去。”

這是小姜的真心話。

他自己的心情也很矛盾,如果不是遇到沈光林,他可能還要陸續奮鬥個好幾年呢。

直到某一天,他終於讀到一個PHD學位,在花旗國尋到了一份大學的教職,然後一邊教書一邊科研,終老於此地。

如果不是特殊的機會,估計此生是不會回國去了的。

這纔是大部分留學生的日後發展路徑。

沈光林表示理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走的路,你無論怎麼選擇,做老師的都應該支持你。”

“確實,這些年國家是派了很多留學生出來,回去的也真的不多。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氣憤,因爲我希望他們能夠像我一樣回國去搞建設,現在,我淡然了很多。

真的瞭解了這個時代,我才明白,如果我在他們的位置上,我也未必會有勇氣回國。他們留下來不一定是貪圖海外的富貴榮華,大多是被人家的繁榮昌盛給奪了心志。

他們覺得,華夏和西方的差距這麼大,自己見識過先進發達的國家了,再回到貧窮落後的華夏,可能會有些不適應。”

這是沈光林總結的這個時代學術精英的思想動態。

不可否認他們有愛國情懷,但是,他們出來以後,還真的未必打算再回去了。

小姜瘋狂的點着頭,他就是有點沈老師說的這個意思。

其實,他的內心裡是很想回去的,尤其是遇到自己的偶像沈光林之後,他想回去報效祖國的心思更加重了,但是,現在的他還不能走。

“沈老師,我真的不是不想回國,是我還沒有學到足夠的知識,也沒學到足夠的能力。我要是現在就回去了,感覺就跟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也差不了太多。所以,我還想留下來再沉澱一下。”

“你這樣想也很好,我也祝願你在學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總的來講,花旗國的教學條件還是比國內要好一些,或許,以流失部分學生來換取國家的技術進步也是一種歷史必然。”

沈光林知道,這些人現在是沒有回國,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愛國。

如果機會合適,機緣巧合,他們說不得也會回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華夏人,有斬不斷的家國情懷。

“不說這些了,咱們喝酒!”

沈光林又舉起杯子,跟小姜碰了一下。

“小姜,你知不知道還有多少京大的同學在洛杉磯這裡,改天把他們叫來一起咱們聚一聚,我在花旗國這邊還有些影響力,我的推薦信也還是能夠幫上一些忙的。”

這是沈光林突然想到的!

沈光林覺得,依靠自己的實驗室是培養不來太多人才的,花旗國纔是真正的人才培育基地啊。

京城大學來花旗國留學的人很多,來加州和洛杉磯的人自然也不會少,如果能夠把他們聚攏起來,這是多大的人力財富?

有這些人才庫在,還怕自己的公司人才會匱乏嗎?

這只是一時之念,但沈光林越想越覺得自己英明神武。

沈老師實在太英明瞭吧。

小姜也覺得自己明白了沈老師的良苦用心,他很努力的點點頭,“我自己認識的並不多,不過這裡有同鄉會,京城大學也有專門自己的組織,我把會長找來,他認識不少京大的留學生。”

那感情好。

“只是,沈老師,其他學校的可以嗎,不跟我一屆的可以嗎?”

小姜還以爲沈光林大發善心了,沈老師這是要了解大家的生活學習情況,然後盡力給大家予以幫助嗎。

其實,沈光林是想天下英雄盡入他彀中。

但是,這種行爲也是寧缺毋濫的。

組織要有凝聚力,自然得有一個原因和由頭。

同是京城大學校友就是個好理由,做過沈光林的學生更是個好門檻。

如果門檻太低,人員氾濫了,學生們也就沒有優越感了,也就沒有驕傲的情緒來加入這個組織了,這不可取。

“小姜,我不是聖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師。如果不是咱們京大畢業的,如果沒有聽過我課的同學,那就不該是我的學生,我覺得我和他們的緣分還沒到呢,咱還是惜緣吧。”

第一二零章 出國之前第五三三章 芙蓉鎮第六七零章 立功立言(2)第九十五章 裝的圓滿第三十四章 告狀第八三六 儀式(2)第七三四章 香餑餑(2)第三五四章 晶體硅第二二一章 滬海行第四二三章 新課題第八二零章 捐錢(1)第四四四章 小氣鬼第八七七章 探親(1)第三八零章 影視行業的春風第四四八章 成功第七二一章 救市(2)第二八四章 養成第六三一章 第二階段(1)第一四二章 評審會第二八二章 工具人第四一七章 轉基因第四四八章 成功第八一四章 競爭(1)第四二四 聯誼第三七四章 打魚第四二三章 野外求生第六一九章 馬肉大餐(3)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四二二章 味道第九零四章 課題第四二五 新進展第六八八章 接受挑戰(1)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一二七章 武田之行第六三二章 道路(2)第一九二章 南下第八八九章 證據(2)第二六七章 善男信女第三零八章 做空第三一六章 捐贈第八七二章 談心(1)第八四九章 應對第四九三章 夢想第四九一章 錢不多第二三一章 深藏功與名第五五六章 經典戰例(3)第五十九章 考察團第931章 好東西第958章 做客第八一三章 要賬(2)第五一九章 開講啦第三八一章 窗戶紙第四一八章 推廣第七五零章 飛機(1)第七四七章 完勝(1)第六零零章 硬扎(今天一更)第七二二章節 宴會(1 )第三五五章 經費使用第五二八章 紅高粱第三零七章 招徠第一七一章 錄取第六七五章 評審(2)第七七九章 厲害(3)第五五八章 盤點(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點不舒服)第六八四章 出訪(2)第882章 假戲真做(2)第909章 變態(4)第四七零章 實驗第937章 標準第四零六章 衝突第六七一 論功行賞(1)第三零九章 人才第八三八章 成功學(2)第七十七張 千里尋夫第898章 任命第六九九章 募捐難(1)第八五九章 上門服務(2)第一八五章 買房第899章 上任第四九五章 宗親第三四零章 回去第七四三 談(2)第四一六章第938章 賊船第八六六 聰明人(1)第八三四章 外來和尚第七八九章 轉場(2)第885章 底線第五六一章 車(3)第三七六章 朋友第四六五章 命運第三十九章 入港第四四五章 舞會第三十二章 新朋友(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第八九六 撞車(1)第二六八章 演員第四零二章 老鄉第四三六章 新課題新產業第925章 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