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六章 工作(1)

麗思卡爾頓度假山莊酒店,風景秀美,收費昂貴。

即使是在洛杉磯,沈光林還是又選擇了這家酒店。

沈光林就是這樣,他投訴了萬豪兩次,但是仍然會選擇跟它同屬一家公司的麗思卡爾頓。

如果他們酒店集團有內網,裡面肯定標明瞭:這個貨是個事精。

說起來,他們酒店從來沒有招待過這麼多華人呢,這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當然,亞裔的聚會團體他們還是見識過的,比如,扶桑人的團體入住情況就十分常見。

這個年代扶桑人已經有錢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無論在花旗國還是在歐洲,到處都留下了歐巴桑們瘋狂購物的身影,一如幾十年之後的華夏大媽。

而華夏人能夠自由入住萬豪這一類的酒店,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財富的沉澱。

現在,大家能夠入住這麼豪華的酒店,全賴長城集團的贊助,全是沈教授的面子和功勞。

在一場大型聚會活動中,活動組織的成功與否,演講者演講的內容固然重要,做演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因爲做演講的那個人是沈光林,大家這才耐下性子願意認真的聽一聽。

不過,沈光林在會上卻也沒講太多別的說教,他只是說了:大家是校友,是同學,我是師長更是朋友,到了外面,咱們更要團結,要互助。

這跟熟悉他的人對他過往的印象可就不太一樣了。

大約,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讀書的時候,學生總是有些怕老師的。

對於老師的諄諄教誨,雖然未必苟同,卻也不敢反駁。

真的畢業了,或者畢業多年了,重回頭這才發現,原來老師和以往認爲的那個人還是有不同的呀。

某日午夜,拘留所。

“老師,您怎麼也進來了?”

“PC被抓。”

……

今天來的人都是熟悉沈光林的學生,至少也是聽過他講課的同學,大家都是校友,濫竽充數是過不了初審那一關的,不是自家人,進不來自家門。

所以,這次聚會還是帶有門檻的,能夠來的人,都帶有一份榮耀和特殊的紐帶關係。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裡,沈教授雖然“年輕有爲”,但他是一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動輒國外特別差,在國內混纔有未來。

因此,大家的印象裡,他應該是一個反對同學們到國外留學的人。

現在,大家卻沒有聽從沈老師的教誨,出來了,不知道沈老師會怎麼想。

國外確實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甚至比沈老師當初說的還要惡劣。

不過,關於國內的美好未來,大家也沒有真的看到啊。

所以這才迷茫。

現在,大家對於沈光林的感情,處在既尊敬又害怕的階段。

這些人到了花旗國,有時候明知道沈教授也在花旗國呢,他們還是不太敢找他,就是怕沈光林繼續批評他們。

其實他們這是想多了。

沈光林從來都沒反對學生們留學,他只是反對那種非得說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從而無底線貶低國內的人。

在今天的演講中,沈光林講了一個很現實且跟大家未來相關的話題,那就是環境和機遇。

機遇究竟存在於哪裡?

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爲存在於經濟和軍事都無比發達的花旗國。

但是,沈光林不這樣認爲。

在沈光林的觀點裡,機遇存在於華夏。

爲什麼?

原因也很簡單。

華夏有着無窮巨大的潛力市場。

而且依照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花旗國正在去工業化,而能夠承接工業化的又是那個國家?

自然是工業基礎紮實和工業門類都非常齊全的華夏。

老毛子的國家可能硬件條件會更好一點,但是他們走錯了路呀。

一步錯,步步錯。

“咱不說國際大環境,就說說個人的奮鬥。一個華夏人,你在華夏,在歐洲,在花旗,在非洲,如果付出同樣程度的努力,在哪裡更容易出成果?”

沈光林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他覺得是時候跟他們談論一下個人的未來了。

“我知道你們一些人的想法,肯定覺得機會會在花旗國,因爲他們更有錢,經濟程度更發達,也更自由。

但是,我並不認爲這是真正的未來。”

如果你覺得未來是指刷盤子賺工資從事體力勞動這樣的行當,花旗國的收入肯定是比華夏要多的,即使未來幾十年也還是這樣的。

但是,如果大家想經商,從事貿易,獲得社會地位。你一旦放棄了語言和社會關係的優勢,出國發展真的未必是一件好事。”

沈光林的話可謂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說話了,確實做到了不偏不倚。

大家都是天之驕子,在哪裡發展更有優勢?每個人都應該想的清楚。

如果只想普普通通做科研,不追求社會地位,花旗國確實是個選擇,但是,人到了一定階段,除了科研成果,自然也是需要社會承認的呀。

花旗國這樣的環境,能夠承認華夏人的科研成就?

花旗是個移民國家,也是分階層的,亞裔和拉美裔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就跟阿三國的達利特差不多。

緊接着,沈光林做了一個大膽的論斷。

那些在魔都,在京城,爲了出國,把祖產和房子都賣掉的人。

等他們努力個幾十年,帶着所有財富回國準備落葉歸根成爲人上人的時候,或許就會發現,他們積累的財富已經不夠買下他們當初賣掉的那套房子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覺得他們這一生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這不可能!

大家不信。

不過,這可以走着瞧。

所有移民海外的羣體,如果脫離了祖國的懷抱,單純依靠境外環境獲得財富成爲超級富豪的,沈光林聽說過的少之又少,甚至沒有。

而大部分人還是依靠着國內的關係,賺着國內的錢,完了還罵着國內的娘。

明明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賺到了錢,轉身把財富轉移到了國外,然後開始酸溜溜的看衰國內經濟。

這樣的人不要太多。

不過,那都是未來。

還是着重眼下吧。

大家都是沈老師的學生,大家都是京城大學畢業的學子,這是雙重紐帶,大家一定要利用起來。

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沈老師能力有限,也只能爲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了。

話不多說,接下來,真的就是發錢的時刻了。

這件事不用他人代勞,由沈光林和他的助理親自擔任。

沈光林的團隊做事還是很細緻的,基本上掌握了每一個人的訴求。

讀書缺錢的最簡單,給錢就是了。

一些人在勤工儉學中賺到了錢,但是缺乏更好的求學環境。

這也沒關係,沈老師可以幫你寫推薦信。沈光林別的沒有,面子還是有一些,即使是不認識的他的人,看着是沈光林的推薦信,也是會好好考慮一下的吧。

京城大學畢業的,能夠被推薦出國留學的,能夠是庸才嗎?

還有一種,有點類似小姜,出國留學了,研究生畢業了,但是他們不想繼續讀書了,想着工作了,只是暫時還沒有融入社會。

這個還是得好好的規劃規劃。

輝瑞公司的工作機會,大家願不願意考慮?

第三一三章 企業文化第八二九章 演員第932章 收拾舊山河第六一五章 面試(1)第二二六章 新房第三五二章 亂彈琴第三六七章 名聲第三四一章 計算機的時代第三三四章 批文第七八四章 華夏製造(今天一更,明天三更)第961章 會見第六九四 偶遇(2)第三六零章 一路人第三零一章 學術糾紛第四二九章 倒爺第七二七章 本行(1)第三零四章 脾氣第八四八章 報道第945章 資格第三一零章 房子第四五五章 光第六十四章 酒店第七八九章 轉場(2)第八六四章 前路艱難(1)第一九一章 家電第四九零章 總部第六五九章 更重要的發明(2)第八十四章 旅程第四六一章 年會第八零九章 封頂(1)第一三一章 倒沈第二四一章 餃子第一一八章 有錢就要花第三六五章 閱兵第三零三章 獲獎第三九七章 起訴第八一四章 競爭(1)第七三六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2)第二一二章 談判第二九六章 人心(感謝春暖九州老哥的打賞)第一八二章 留學生第二一八章 不忘兄弟第六二三章 採訪(1)第八四八章 報道第八六五章 後繼有人(2)第三六二章 無心插柳第二九三章 結算第六九九章 募捐難(1)第七三九章 順手牽羊(2)第四二零章 小三第三四五章 電腦第二一三章 惡龍第一九四章 新工廠第968章 深城股市第六四一章 購物(1)第七七九章 厲害(3)第二九零章 吃吐了第五六六章 工作(1)第906章 新品發佈(1)第一五六章 那一頁第927章 技術轉讓(3)第二五三章 嫁給他第六十章 二選一第四一零章 發現第五一三章 格局第四九一章 錢不多第七七八章 贊助(2)第六七六章 報復(1)第九零九章 邀請(2)第八四七章 孕檢第二三八章 華僑第八三一章 商圈第四一五章 移民第九十九章 乘船(今天只有一更,明天上架,請多支持)第四二零章 小三第二二五章 客戶需求第二十三章 冰箱(求收藏,推薦票,求月票)第二五四章 學習第八一零章 產業落地(1)第八六一章 事故(2)第六四八章 愛情(2)第九一三章 修路(今天一更)第八一七章 出國(1)第三五四章 晶體硅第七八四章 華夏製造(2)第965章 觀點第五五一章 格局(1)第二0三章 出海第八八六章 表彰(1)第三七三章 成交第一五二 500塊第八五三章 精準競爭(2)第四九八章 會長第四七二章 敢不敢第二章 前世今生(求推薦票)第一一九章 拉郎配第四四五章 舞會第二八零章 情敵第六六零章 待遇(1)第六零二章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