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0)

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0)

如果說世上真的存在被神靈眷顧的土地(假設確實有什麼神存在),那片土地一定不會是非洲,也不會是非洲的任何一個角落。乾旱,荒涼,以及人爲造成的貧窮,是外界對非洲的唯一印象。只有那些在非洲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才知道,非洲——哪怕是他們年輕時的非洲,也並非是如今這般模樣。

沒人會願意主動來到這裡,即便是手上沾滿鮮血的僱傭兵也會在非洲選擇屈服。對於邁克爾·麥克尼爾而言,更糟糕的問題在於,他並不知道那些並不可靠的軍人是否按照原定計劃準備了物資。假如他們敢在其中一處補給點偷工減料,指望他們在其他地方認真辦事是不現實的。這樣一來,麥克尼爾便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一旦他證實防衛軍提供的補給物資遠遠少於所需,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就需要以不能得到充足補給爲前提。

他站在小河邊,佇立在沙地上,雙眼緊盯着對岸的低矮樹叢。在他身旁,乾渴難耐的隊友們已經俯下身去,痛飲清冽的河水。在生存的考驗面前,很少有人能忍受這種折磨,此時故作謙讓就是放棄了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你們小心點,來路不明的水不能隨便喝。”麥克尼爾叮囑道,“我猜你們一定想說,那些土著就是喝着這些水長大的,也沒見他們暴斃——你們怎麼判斷那些人是否得上了寄生蟲病或是其他因飲用水受污染而引發的病症?”

麥克尼爾的過分謹慎讓衆人有些不滿,但在這樣的緊要關頭,他們寧願選擇繼續忍受麥克尼爾的嘮叨。事實再清楚不過,被他們寄予厚望的軍隊讓他們失望了,既然他們無法從軍隊設置的補給線那裡獲得足夠的物資,接下來每一點食物、水、彈藥都要精打細算着使用。換句話說,如今繼續脫離大部隊單獨行動,對所有人而言都是相當不利的。

卡洛·法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麥克尼爾。麥克尼爾認真地聽着意大利人說完了自己的意見,而後召集其他人共同討論對策。儘管其他人沒有明說,他們的用意很明顯:必須儘早爲自己的退路做打算。戰局對他們不利,如果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情況依舊沒有好轉,某些人就該拿出準備好的逃跑方案了。

耳邊傳來昆蟲和鳥類的鳴叫,麥克尼爾緊張地思索着對策。若不是衆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外人或許會以爲這是某家電視臺在拍自然紀錄片。

“我們現在要辦兩件事。”麥克尼爾伸出左手食指,“第一件事,派人把我們蒐集到的情報傳遞到外面,最好是讓卡爾·達特曼上校明白他面對的土著能和他手頭的駐軍硬碰硬。第二件事,其他人和我一起返回那座二戰時期的地下設施,根據我們那些隊友最近幾日的動向制定新的行動計劃。”

特遣部隊隊員們等待着麥克尼爾的命令。這是最後的機會,這個傳遞情報的人可以直接逃離越來越危險的戰場,而也許沒有人會稱呼他爲懦夫。戰況的瞬息萬變是所有人都無從預料的,土著的規模使得卡爾·達特曼上校手頭的全部兵力都不一定能與之對抗,更不用說這些屬於臨時工的僱傭兵了。

“怎麼了?”麥克尼爾皺起眉頭,“不必有顧忌,誰想接下這個任務,現在就說出來。如果你們都不打算主動請纓,那我自己隨便指出一個人代勞。”

——沒有人會放棄逃生的機會。不過,如果說留在這裡繼續戰鬥的風險非常高,那傳遞情報的工作只能說風險比前者略低。這個信使需要孤身一人穿過荒野,抵達附近的防衛軍駐地,期間他可能遭遇土著或是布里塔尼亞人的攔截,那時沒人能幫得上他。再說,達特曼上校聽到這些情報後是否會作出和麥克尼爾預想中相同的反應,還未可知。萬一情況反而更糟,那個傳遞情報的人搞不好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大衛·羅伯茨見麥克尼爾左右爲難,搶先說道:“那就按照年齡排序,年紀最小的人離開,這樣應該很公平。”

言外之意是,還不到二十歲的卡洛·法拉應該有資格活下去。麥克尼爾本想說有着一家老小的大衛·羅伯茨才應該立刻撤離這裡,但他又不方便把用意說得如此明顯,只好對羅伯茨的提議表示贊同。衆人見正副隊長達成了一致意見,誰也不敢貿然反對,紛紛發言表示支持。只有卡洛·法拉本人似乎有些不滿,他認爲自己還可以留在這裡和同伴並肩戰鬥,沒必要當逃兵。

“換個人吧,我還有用。”卡洛·法拉直白地對麥克尼爾說道,“如果說哪些人最適合回到後方休息,那當然是年紀大的人了。年輕人多吃點苦頭不算什麼。”

“這件事已經確定了,反對無效。”麥克尼爾一板一眼地說道,“我沒有興趣拉着半大孩子給我擋子彈,也不需要。如果你真的認爲自己還能派上用場,等到你把消息傳遞回去之後,記得回來找我們。”

羅伯茨在一旁說道:“別聽他胡說!……最好別回來。”

衆人鬨堂大笑,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把卡洛·法拉送走了。年輕人離開這裡的時候,不時回頭張望,似乎要確認自己的同伴們依舊平安。等到意大利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遠處後,方纔略微興起的熱烈情緒馬上消散了,鋼鐵般冰冷的事實讓他們明確了自身的處境。

“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麼有情有義的年輕人不多見了。”

“也許他只是爲了拋下我們而自己逃命感到愧疚而已。”麥克尼爾打破了大衛·羅伯茨的幻想,“各位,我們現在馬上動身返回,別耽擱時間。我們並不清楚其他人在過去的幾天中都幹了什麼,也許他們的應對能緩解我們的壓力,也許又只會讓局面惡化。但是,我們不能把他們扔在那裡等死……”

衆人休息片刻後,決定離開小河,向着原先的地下設施前進。按照事前制定的作戰方案,他們本該最後造訪這裡,如今卻陰差陽錯地提前到來。麥克尼爾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麼,他拿出匕首,在附近的一棵樹上刻下了一個奇怪的符號。大衛·羅伯茨回頭一看,發現隊長不見了,連忙趕回去尋找,只見麥克尼爾不慌不忙地將匕首收好,裝作無事發生一樣向着羅伯茨走來。

“你去做什麼了?”

“驗證一個猜想。”麥克尼爾隨口說道,“我們一直推測布里塔尼亞帝國在暗中支持這些土著,有些迷惑手段只能對專業人士起作用。”

如果布里塔尼亞人誤認爲河水已經被下毒,他們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檢測方法,那就是讓土著去試毒。但是,那樣一來本來就排外的土著勢必加深對布里塔尼亞人的不信任,而麥克尼爾也許會有機可乘。麥克尼爾認爲,投毒計劃不一定要真的實施,只要讓敵人以爲他們選擇投毒,造成的恐慌足夠讓敵人暫時無暇他顧。

麥克尼爾希望能夠迅速返回地下設施,他的打算在遭遇一隊土著後終於落空了。兩隊人馬在荒野之上相遇,起初羅伯茨以爲對面走來的人影是隊友,幾分鐘後他才發現那其實是當地土著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土著也發現了他們,然而這些手持步槍的土著並未選擇和他們交戰,而是轉頭就跑。正當衆人對這一轉變產生疑惑時,麥克尼爾急切地呼喚同伴和他一起追擊這些土著。

“見鬼,他們學聰明瞭,大概要把我們出現在這裡的消息告訴附近的其他土著或是他們的布里塔尼亞恩人。”麥克尼爾衝着羅伯茨叫道,“追上他們,一個都不能放過,全給我宰了!”

兩批膚色不同的武裝人員展開了一場漫長的追逐。僱傭兵們訓練有素,身經百戰,每個人幾乎都曾經在各種不同環境下追擊各類兇險的敵人;土著則常年在荒野之上奔波,這裡就是他們的家鄉,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

羅伯茨上氣不接下氣地繼續朝前追趕,猛然間聽得身旁傳來一聲尖叫,原來是隊友一不小心踩了土著用來捕捉野獸的陷阱,被繩子吊起來掛在了半空中。他連忙向着隊友所在的位置跑去,卻覺得身後傳來一股巨力揪住他的衣領,帶着他繼續向前。副隊長回過頭一看,原來是滿臉怒容的麥克尼爾。

“隊長——”

“別管他!”麥克尼爾吼道,“要是讓這些人跑掉了,說不定我們今天全得死在這裡。”

大衛·羅伯茨渾身顫抖,他沒想到麥克尼爾會說出這種話。正當他還在爲被迫放棄隊友而糾結時,又聽到麥克尼爾繼續向他說:“……我去把他救下來,你帶着其他人繼續追擊。”

邁克爾·麥克尼爾眼疾手快,迅速離開了隊伍,朝着路旁跑去。他三步並作兩步衝到樹下,輕而易舉地爬上了大樹,順着樹幹倒立着攀爬,用匕首割斷了繩索。那名隊員重重地摔倒在草地上,很久都沒有回過神來。等到麥克尼爾從樹上跳下來時,他才忙不迭地向麥克尼爾表達感激之情。麥克尼爾什麼也沒說,只是以一貫的冷漠無視了隊友的殷勤,而後囑咐他趕快跟上前面的隊伍。

荒野之上的追逐最終以麥克尼爾一方的完勝告終。土著擔心他們窮追不捨,不時回頭向着敵人開槍,可土著的槍法並不準,沒有任何一槍打中後方的追擊者。大衛·羅伯茨見土著幾乎力竭,舉槍朝着落後的一人射擊,打中了對方的大腿,那名土著當即倒地不起,被茂盛的草叢所遮蓋。其他隊員見狀,紛紛效仿,不久後另外兩名土著也中彈倒地。衆人一擁而上,從草叢中挖出了三名受傷的土著,將這三人五花大綁,送到不緊不慢地趕上來的麥克尼爾面前。

“我猜,他們聽不懂我們說什麼。”羅伯茨解釋道,“現在居然還有不會說英語的土著。”

“他們是真正的土著,不是那種騙遊客錢的假土著。”麥克尼爾沒好氣地說道,“我只是很好奇他們如何同布里塔尼亞人溝通——假如確實有布里塔尼亞人。行了,既然我們問不出什麼,把他們就地解決,我們還得趕路呢。”

大衛·羅伯茨領命上前,用匕首結果了三名土著的性命。他的頭腦中一直浮現出一些無關的印象,例如盛夏時的西瓜被摔碎後的場面。麥克尼爾嘆了口氣,用力拍了拍副隊長的右臉頰,提醒他趕快清醒過來。

“他們不死,我們就得死,儘管該死的其實是我們。”

第二天夜晚,麥克尼爾等人才趕回那處EU軍地下設施。然而,外圍地帶反常的安靜讓衆人都產生了難以言明的恐懼,即便是自認爲無所畏懼的麥克尼爾也對這種景象感到厭惡。他硬着頭皮主動從入口深入地下,發現裡面已經沒有任何人的蹤跡。衆人並不死心,他們互相合作,從裡到外把整個地下設施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半個隊友。這是比屍橫遍野更讓人恐慌的場面,他們集中在其中一個房間內,侷促不安地討論着對策。

麥克尼爾把開着頭燈的頭盔放在旁邊的櫃子上,開口說道:

“他們離開這裡大概有兩天了,算起來也就是在我們去補給點的時候。”

“這地方這麼安全,換成我肯定留下來。”大衛·羅伯茨疲憊不堪地躺在地上,他也顧不得什麼衛生,有氣無力地迴應着麥克尼爾的話,“他們出去幹什麼了?難道是打算傾巢出動、殺那些土著一個措手不及?”

“……如果他們真的這麼打算,這時候我們恐怕可以直接給他們立墓碑了。”麥克尼爾表情凝重地說道,“這裡的土著,不論男女老少都被布里塔尼亞人發動起來抵抗我們這些侵略者,總兵力比外面的第五步兵團還多。把他們幾十個人丟進敵人的汪洋大海里,連水花都不會有。”

雖然結論並不樂觀,麥克尼爾依舊決定先在這裡休息一夜。但是,今夜無人入眠,所有人都看到揮舞着鐮刀的死神正在前方等待着他們的到來。

TBC

OR7-EP4:布拉吉尼(20)OR8B-EP3:進取(13)OR4-EP1:皇家煙火(1)OR1-EP1:彩虹之國(4)OR5-EP5:共榮(11)OR7-EP5:龍之子(7)OR2-EP5:地獄樂(5)OR3-EP5:八爪蜘蛛(11)OR3-EP0:傀儡OR8B-EP4:三色(6)OR6-EP2:尼布甲尼撒(8)OR8B-EP2:棕櫚樹下(16)OR8B-EP2:棕櫚樹下(7)OR8A-EP2:三分時(18)OR6-EP3:巴比倫之囚(12)OR7-EP3:所羅門納(3)OR8B-EP1:咖啡園(1)OR7-EP3:所羅門納(14)OR7-EP2:穿刺公(16)OR4-EP3:馬太受難曲(16)OR8B-EP1:咖啡園(1)OR2-EP3:末日鍾(16)OR5-EP3:圍剿(12)OR4-EP1:皇家煙火(18)OR4-EP5:復活(8)OR1-EP5:大橋讚歌(9)OR8B-EP1:咖啡園(16)OR5-EP2:坦途(1)OR7-EP3:所羅門納(1)OR4-EP4:莎樂美(11)OR7-EP4:布拉吉尼(18)OR1-EP5:大橋讚歌(16)OR8A-EP5:迦樂季(20)OR3-EPXB:朗OR8B-EP1:咖啡園(2)OR4-EP1:皇家煙火(8)OR4-EP4:莎樂美(6)OR8A-EP5:迦樂季(7)OR5-EP5:共榮(8)OR8B-EP3:進取(14)OR7-EP5:龍之子(10)OR1-EP1:彩虹之國(12)OR8B-EP4:三色(2)OR8B-EP2:棕櫚樹下(20)OR8A-EP3:二分時(14)OR4-EP5:復活(5)第六卷(OR6)BGMOR4-EP1:皇家煙火(15)OR2-EP2:先輩子弟(1)OR3-EP5:八爪蜘蛛(17)OR6-EP5:朝覲(19)OR4-EP5:復活(5)OR4-EP1:皇家煙火(20)OR3-EP3:白頭(18)OR8A-EP4:爭鬥時(3)OR8A-EP3:二分時(7)OR6-EP3:巴比倫之囚(19)OR2-EP2:先輩子弟(19)OR8B-EP4:三色(14)OR7-EP2:穿刺公(1)OR9-EP2:天鵝湖(7)OR8A-EP2:三分時(5)OR5-EP1:合流(16)OR6-EP4:歌利亞(14)OR1-EP5:大橋讚歌(11)OR6-EP2:尼布甲尼撒(3)OR6-EP4:歌利亞(8)OR2-EP4:旭日東昇(2)OR5-EP5:共榮(12)OR8B-EP2:棕櫚樹下(3)OR4-EP4:莎樂美(9)OR4-EP4:莎樂美(19)OR5-EP2:坦途(18)OR7-EP4:布拉吉尼(10)OR8B-EP5:整合(12)OR6-EP1:羣山之巔(9)OR6-EP3:巴比倫之囚(19)OR7-EP1:地堡(12)OR3-EP5:八爪蜘蛛(9)OR4-EP2:威廉·退爾(17)OR4-EPXB:惡名OR7-EP2:穿刺公(13)OR2-EP5:地獄樂(4)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4)OR3-EP1:釜山行(19)OR1-EP5:大橋讚歌(2)OR6-EP1:羣山之巔(12)OR8A-EP1:圓滿時(19)OR2-EP5:地獄樂(2)OR2-EP1:佩倫覺醒(10)OR3-EP1:釜山行(2)OR8A-EP1:圓滿時(19)OR7-EP3:所羅門納(19)OR1-EP5:大橋讚歌(17)OR6-EP4:歌利亞(12)OR8A-EP1:圓滿時(5)OR5-EP4:戡亂(8)OR8B-EP4:三色(2)OR2-EP2:先輩子弟(18)OR2-EP2:先輩子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