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學問

林溪和俞清兩個人坐在清水河邊的一塊石頭上閒聊。

林溪說莊嚴提出的“吉祥八寶”並不是清水灣所獨有,俞清不相信。

俞清一一列舉,林溪一一否定,最後俞清嘆息八寶只有最後二寶纔是清水灣獨有。

林溪照樣予以否定,而且否定得更加一無是處。

林溪說:“清姐,雙針刺繡確實爲清水灣人所獨創,可你繡出的繡品如果沒有創意,繡法沒有創新,那還不是一塊抹布或者一雙鞋墊嗎?開拓不出更大的市場創造不出更高的附加值,薄利多銷支撐不了多久。”

俞清問:“林溪,薄利多銷也是一種經濟學理論,屬於營銷策略的一種,現在清水灣刺繡加工場不是產銷兩旺嗎?你媽媽和你奶奶每個月的收入應該不會少於五千元吧?”

林溪答:“清姐,沒錯,薄利多銷是營銷策略的一種。但主要應用於產品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原材料成本低、一次性生產量大且市場需求量也大的產品銷售,比如一次性筷子,只要一臺專用設備一天可以生產上萬雙,市場上光是一家普通的餐飲店一天要消耗幾百雙。

俞清問:“林溪,我們清水灣毛竹資源豐富,怎麼不生產一次性筷子呢?”

林溪答:“清姐,我們清水灣永遠不可能生產一次性筷子,拿珍貴的資源去換取廉價的利潤。”

俞清說:“這倒也是,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實並不一定衛生,更不環保。”

林溪問:“清姐,我們還是繼續說雙針刺繡吧,你知道嗎?滿月嬸爲什麼要離開刺繡加工場?”

俞清答:“她家不是在水州買新房了嗎?她女兒工作又在水州。”

林溪說:“清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刺繡加工場真的形勢大好,收入很高,她捨得離開嗎?”

俞清說:“這倒也是,誰會嫌錢多?”

林溪說:“清姐,你可是曾經的領導現在的講師,不要在我面前總是‘這倒也是’,應該是我要向你多請教。”

俞清說:“林溪,你不要笑話我,我曾經的領導領的怎麼樣我自己心裡清楚着呢。對了,你不是讓我想想我這樣的級別該在清水灣學習一下什麼樣級別的絕技嗎?我已經想明白,在清水灣我要向你好好學習烤紅薯的絕技。”

林溪說:“清姐,你這纔是笑話我呢,烤紅薯烤的最好無非是多賺幾個錢,哪有傳道授業解惑來得重要?”

俞清問:“林溪,你是要我在清水灣學習傳道授業解惑的絕技?”

林溪反問:“清姐,你終於悟出道道來了呀?”

俞清說:“林溪,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清水灣誰擁有這樣的絕技?”

林溪說:“清姐,我還以爲你已經悟出道道來了呢,【傳道授業解惑】更是一種人生理念,它既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努力去教育和幫助別人,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共贏。”

俞清說:“林溪,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我以【傳道授業解惑】的理念在清水灣體驗生活,從中學習更多人情世故方面的絕技,在課堂上把這些絕技【傳道授業解惑】給學生,讓他們得到更好地成長?”

林溪說:“清姐,人情世故是最大最基礎的一門學問。你爲什麼在清水灣折戟?嚴哥哥爲什麼在陰溝裡翻了船?就是沒有學好人情世故這門學問。”

俞清說:“林溪,謝謝你的點撥,我一定在清水灣好好學習人情世故方面的絕技,爭取做一個真正【傳道授業解惑】的智者。” 林溪說:“清姐,所謂絕技,無非是指一個人具有獨一無二或者超出常人的技藝。其實這個世界上人人各有所長,只是我們普通人不會去留意或者總結某個人的長處,大多數情況下更在意的是一個人的短處。”

俞清說:“林溪,揭他人所短才能更加烘托出自己的所長嘛,你剛纔說刺繡加工場形勢不是很好?可能嗎?”

林溪說:“清姐,我媽媽和奶奶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一萬多,上個月五千多,這幾天基本休息在家,你說形勢好不好?”

俞清問:“林溪,你說過雙針刺繡是我們清水灣獨創的一項絕技,那怎麼會形勢越來越差呢?”

林溪答:“雙針刺繡作爲一項絕技完全可以繡出喜奶奶那樣的絕世繡品,可現在刺繡加工場卻用絕技去繡最低檔的繡品,靠薄利多銷去爭那一點市場,好日子肯定不會長。”

俞清問:“那你覺得接下去應該怎麼辦?”

林溪答:“很簡單,迴歸本真,用雙針刺繡這門絕技繡絕世繡品,佔領高檔市場。”

俞清問:“繡一幅絕世繡品得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吧?期間像你媽媽、奶奶她們那些繡孃的收入怎麼辦?”

林溪答:“清姐,我說的絕世繡品並不只是像喜奶奶那樣的《清明上河圖》繡品,而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檔藝術類繡品。”

俞清問:“那還不是像喜奶奶繡的《清明上河圖》一樣的繡品嗎?”

林溪答:“我所說的高附加值的高檔藝術類繡品包括頭巾、圍巾、衣服以及室內裝飾品等等,就是要定位海外高端市場。”

俞清說:“那說不定一個繡娘一個月才能繡出一件繡品呢。”

林溪說:“如果用一個月繡出的一件繡品可以賣到上萬元,是不是比一個月繡出幾十件繡品只賣幾百元效益高?”

俞清說:“這個自然。”

林溪說:“不只是效益提高,還能促進雙針刺繡這門絕技的發揚光大。現在只繡一些低檔地攤貨,根本用不着雙針刺繡這門絕技,慢慢地形勢不好,技藝也退化,最後都返回去種紅薯,年輕人更不會學這門絕技。”

俞清說:“林溪,你這樣一說我茅塞頓開,絕技要體現出絕,纔是真正絕。那火燒石屋總只有像現在這樣經營民宿吧?不可能從高端方向體現出‘絕’來吧?”

林溪說:“火燒石屋更要在‘絕’字上下功夫,現在這樣和其它地方的民宿有什麼區別?還不是賺點住宿費和餐飲費?”

俞清說:“破石屋經過整修能賺點住宿費和餐飲費已經不容易,我看想要在‘絕’字上下功夫有點難,說不定是白費功夫。”

林溪說:“清姐,石屋雖破卻是一‘絕’,經過現在的整修更是絕品中的絕品,我們不能把眼光停留在民宿上,而是讓它體現出絕品價值。”

俞清問林溪:“你準備怎麼樣體現火燒石屋的絕品價值?”

林溪回答俞清:“我們應該充分展示‘火燒石屋’,而不是侷限在石屋民宿上,也就是說要讓遊客知道他住的是‘火燒石屋’,住一晚就是一次藝術之旅,一次返璞歸真,一次身心的昇華!”

第90章 破產第279章 交心第173章 採藥第261章 原理第149章 示愛第129章 對證第218章 送錢第340章 蹊蹺第368章 自保第388章 藥方第273章 慶幸第86章 喪氣第276章 來人第265章 離開第42章 買賣第324章 起鬨第295章 過年第359章 直播第300章 新生第95章 大悲第379章 骨頭第136章 人情第31章 溫暖第363章 自醒第329章 大雅第89章 醋意第50章 夜尋第34章 試探第16章 偶遇第328章 跪下第14章 發火第242章 實在第41章 載體第175章 成親第173章 採藥第404章 傳承第328章 跪下第84章 無依第274章 苦勸第247章 怒懟第369章 自警第221章 丟下第294章 出道第203章 反差第105章 考研第285章 組織第98章 登科第243章 家門第195章 添亂第194章 查賬第209章 靜觀第48章 赴約第390章 正常第325章 辱罵第215章 思量第263章 分手第179章 敲鐘第114章 嬉鬧第225章 小悟第201章 隱忍第242章 實在第89章 醋意第99章 開繡第308章 丸子第150章 出國第182章 隱患第421章 合腳第95章 大悲第61章 營救第350章 權利第226章 大悟第198章 牛車第407章 追求第203章 反差第276章 來人第245章 閒言第274章 苦勸第140章 舌劍第168章 送酒第371章 自稱第132章 大禮第263章 分手第139章 負責第286章 是誰第428章 創意第161章 玉佩第310章 辦案第372章 自罰第197章 還屋第297章 禮物第258章 爆炒第188章 冤家第341章 假死第252章 對質第55章 大牀第417章 埋汰第418章 殉情第139章 負責第307章 跑步第296章 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