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君辭之能,深入黑淵,不可妄測

一入荊州,同行之人自覺向她辭行。

君辭看着眼前皮膚黝黑粗糙的青年,十七八歲徵召入編,服役三年,現如今也不過剛剛弱冠出頭。

一路行來,她也在觀察這些人的言行。

“你們日後何以爲生計?”君辭主動開口詢問。

最爲年少的男子眸光晶亮,他萬分渴望地盯着君辭,那句想要投奔將軍帳下的話幾次囁嚅,終究是沉沉垂下頭。

滿心的惱恨衝上天靈蓋,下意識捏緊拳頭。

他們出生貧賤農戶,自小學到的便是如何耕種,如何辨別天日,保全家裡的產出。

服役對於農家而言,不是好事,這意味着家裡要少一個勞動力,繁重的農活變得更加艱苦。亦不是人人都似他們一樣有幸分到京師重地,至少能飽腹。

從軍於什麼也不懂的他們而言過於遙遠,他們都是抱着一種心態,老老實實在軍營任勞任怨,活着回家,從未想過上進留下。

剛入中護軍,他們更是戰戰兢兢,親眼看到不慎衝撞前統領的士卒被鞭屍,被馬兒拖着活活折磨而死,他們更畏首畏尾,軍中也不會特意訓練他們。

分到中護軍他們的幸便是京師重地,輕易不會上戰場。

不幸是頭兩年吃穿比家裡更不如,那些糧餉早被層層剝削。

大幸是最後一年遇上了君辭,君辭不僅整頓了整個軍營,更沒有忽視他們,只讓他們去屯田幹農活,派人訓練他們。

剛開始他們心裡忐忑又排斥,甚至夾雜着不少怒氣,他們每日的活兒已然繁重,哪裡還有精力和體力應付訓練。

哪知後來軍師重新制定了耕種制度,他們的活變少,訓練雖然累,但身子骨日漸強健,軍中吃穿都變好,年關還拿到了糧食和布匹等糧餉。

君辭永遠不知,她至中護軍那一年的年關,兩萬士卒都抱着發到手裡的棉衣和糧食咬被嗚咽到天明。

她在他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最遺憾的便是出征宜都之前,他們這些到了年限的被遣退,不能陪同她去戰場上。

這也是爲何她帶着中護軍至宜都能夠殺得那麼酣暢淋漓。

他們都在鉚足勁想要爲這個不曾輕視他們,教他們本領,給他們暖衣飽腹之人一點回饋。

哪怕爲之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無悔。

“將軍,我們要護着村民入晉陽。”其中較爲穩重的石鬥沉悶開口。

他也想重歸君辭帳下,經力這一次,他們更清楚君辭接手中護軍的那一年,他們受益最深遠的是沒有偷懶,努力訓練學到的一些簡單拳法和槍法。

可他們離家時,父母受鄉里照拂,如今村子剩下的人就指望他們護送。

聞言,君辭更爲欣慰:“我觀你們並未懈怠操練,人也機敏,有一事交付與你們,你們可安頓後再去辦,此事兇險,你們可願?”

三人對視一眼,分外激動,石鬥聲音發顫:“將……將軍……將軍請吩咐。”

君辭從懷裡取出一封信遞給石鬥:“這裡有一份名單,是自中護軍中與你們一道被遣返之人,他們乃是荊州地界之人,我要你們私下與他們聯繫結交,要仔細觀他們品性,是否能再爲我所用。”

她入中護軍第一件事便是翻閱了所有在冊的將士到兵卒的戶籍服役年限,當日她沒有放棄這些服役之人,亦有爲這一步棋做打算。

只不過相處到底太短,也才放走一批,這世道變亂了起來。

所有被遣返之人,她都單獨列出來,先讓石鬥等人聯絡荊州的,試探試探他們的能耐,再決定其餘是否要交給他們。

若是順利,她能以此建立第三道地下軍勢力。

“小人領命!”石鬥鄭重將信雙手接過。

在中護軍一年,君辭爲了讓人人都熟讀軍紀,除了每日讓人高聲宣讀,也命人教授識字,識字不強制,不過石鬥恰好咬牙學了一年,認識不少字。

他們村的老村長也讀過幾年書,他若遇到不識得的字拿着信去請教也無妨。

一路來不少人向石鬥打聽她的身份,石鬥只說是以前服役的將軍,至於他在何處服役,因着自己與父母都不識字,從未來往通信,歸家之後也未曾向旁人提及。

他下意識隱藏她身份的舉動,讓君辭覺着此事他或許能辦成。

這幾日同行,君辭也有意無意指導他武藝,自是比不上趙醇,但放倒尋常男子一兩人不在話下。

作別石鬥,君辭於夜間潛入荊州刺史府,她貫來喜歡藏在書房房樑之上。

本是要等荊州刺史杜衝,沒有想到遇見一個意料之外的故人。

“周隆又來信,要我協助他拿下君辭。”聲音從推開的房門傳入。

杜衝當先邁入房內,緊接着另一人跟來:“使君,君辭雖爲女子,卻不容小覷。先帝大行前,也要爲她正名,可見對她倚重。”

這熟悉的聲音灌入耳裡,君辭立刻反應過來他是賀蘭京!

當日在秦嶺山寨,蘭岸與雲氏三兄妹幾人跟了她,大多數人被賀蘭京帶走。

賀蘭京不是沒有野心與志向之人,不過是因她女兒身,覺着跟着她前路一眼看得到頭,這才轉投他人,沒有想到他竟然投了杜衝。

“這女娃宜都一戰成名,我亦與衆人探討過她用兵之道,的確有過人之處。”杜衝對君辭的能耐很是認可,“只是她對上週氏……

倘若我不應,日後她若落敗,周氏只怕不容於我。”

他只能控制住荊州,甚至不是整個荊州。

周氏威懾之名猶在,幾十萬大軍也非擺設,若非周榮死了,只怕觀望者不會如此之多。

到底是周隆與周成文威名不夠,但凡周榮與周光活着一個,他們也不敢做牆頭草。

“爲今之計,只能拖着。”賀蘭京誠懇建議,“周隆若能自己拿下君辭,絕不會一而再再而三恩威並施鼓動使君。君辭去了北鎮不過一年,現下北鎮已在她囊中,甚至柔然與高車。”

杜衝面色凝重起來,北鎮多麼複雜,高恣等人多麼蠻橫與勇猛?

更遑論北鎮之外的柔然與高車,哪一個不是北朝頭疼了百年的隱患,都被君辭一夕之間全部拿下。

君辭之能,深入黑淵,不可妄測!

第336章:弒父第194章:君臣角逐第165章:得罪她可是要命的!第192章:釣普樂王上鉤第232章:我等你歸來第46章:江山爲聘,至尊相迎第369章:終將別離第173章:殺了就殺了第338章:一命換一命第358章:劍指北境第158章:我不養無用之人第175章:她有縱橫捭闔之能第336章:弒父第331章:接着演第163章:阿馳的碰瓷第32章:她是他們的將軍第83章:是死還是從第365章:爲你變大局非不顧大局第343章:謀劃第283章:化被動爲主動第183章:動手第170章:利她要,理她也要!第125章:九郎君的強勢第350章:信中的心有靈犀第73章:口是心非九郎君第94章:不要忘了我的防身之器第64章:一聲九郎,柔情似水第241章:好事成雙第106章:不能帶兩個負累第214章:賽場失控第272章:不枉爲君一場第367章:試探,軍心不齊第144章:互諒的退讓第147章:我不能隨你同去第304章:都在她的棋盤上第101章:應家阿兄有君王之風第321章:取信第47章:叫一聲阿辭第96章:取首級,服能臣第26章:怒火似乎過旺。第89章:賺他一大筆第291章:第一戰!第191章:這一局站君辭第360章:深謀遠慮第157章:來給你們一條生路第3章:小白楊長大了第268章:大獲全勝第369章:終將別離第367章:試探,軍心不齊第76章:厚顏無恥的阿辭第178章:一起發財第40章:這天下我亦能爭一爭第317章:周光的破釜沉舟第65章:我在想如何收買人心第224章:都沒有仁慈之心第266章:魚兒上鉤第263章:生死、成敗看本事第137章:見情敵第320章:拒絕求援第228章:不同人不同收服方式第47章:叫一聲阿辭第48章:你給我利用麼?第267章:打入內部第133章:阿辭勉之第90章:九郎君的怒火第184章:圍殺第66章:阿辭勾人心第277章:共赴宜都,名揚天下第10章:剛死,新鮮着呢第292章:尊重第295章:擒賊先擒王第9章:對大漠瞭如指掌的君辭第245章:真正的天下一統第295章:擒賊先擒王第67章:應家阿兄,最貼心第208章:該認輸就要認輸第292章:尊重第377章:你用蠻族,我用夷族第25章:君家阿妹呀~第295章:擒賊先擒王第217章:她是他的,不容覬覦第73章:口是心非九郎君第123章:師弟,你動心了第365章:爲你變大局非不顧大局第306章:爲我做餌第105章:殺人者第209章:彆扭的少年郎第334章:再議和第193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02章:該結束了第200章:九郎君易於滿足第278章:君辭的猜測第359章:四分天下第41章:全軍設擂第84章:你們稱我主公即可第33章:不服就打服第10章:剛死,新鮮着呢第20章:我心早已許人第138章:將計就計第167章:我不喜有人質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