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兄弟重聚

餘額不足

平原城裡的楚軒正坐在書房內,孤單單地吃着晚飯。

望着案上的菜餚,楚軒突然沒了胃口,趙琪迫於身份,根本不可能光明正大留在楚府,寧小仙則是生死不知,那兩個妾室本是丫鬟出身上不得檯面,偌大一個楚府連個能與自己說話的人都沒有。

楚軒吃了幾口就將碗筷置於案上,對一旁的下人說道:“端下去吧。”

那下人畏畏縮縮地看了楚軒一眼,又不敢相勸,只好收拾乾淨端出門去。

雲中客突然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道:“大公子,京城來消息了。”

楚軒精神一振,道:“都說了什麼?”

雲中客苦笑道:“這份消息代價重大,京城蔣家大院和南北商貨鋪都已被封了。還好興記綢莊的人是一個月前纔到京城,不曾惹人矚目,劉明瞻倒是個精明人,將消息抄了三份,興記綢莊也拿到了,等禁衛軍解除封城之命後便把消息送了出來。”

楚軒不禁問道:“禁衛軍爲何封城,朝中出何大事了?”

“此次封城就是爲了捉拿劉明瞻。不過這次封城已不是第一次了,皇上大獵不到一天便匆匆回城,禁衛軍就封城整整三天。而在皇上大獵期間,吏部尚書唐孝康離奇暴斃,但奇怪的是,據密報上所說,在皇上回來之前已封城了,看來這封城並非因唐尚書之死,而是另有原因,皇上才匆匆回京的。”

楚軒一聽頓時把劉明瞻之事也拋在一邊,忙問道:“那朝中準備由何人接任吏部尚書,可已定下人選?”

雲中客道:“已經有人接任了,此人便是原吏部侍郎成奉之。”

楚軒一驚,道:“怎麼會是他,成奉之不是皇上的人嗎?”

雲中客看了他一眼,道:“大公子難道忘了,前些日子傳來的消息不是說五公子與成奉之的侄女關係曖昧,有幾日此女還光明正大地住到楚府去了。”

楚軒臉色頓時奇差無比,怒道:“難道僅爲此故,父親就讓成奉之當了吏部尚書?”

雲中客點點頭,道:“恐怕就是了。”

楚軒咬牙道:“父親真是糊塗了,竟如此寵溺小五。”

雲中客卻笑道:“大公子不必心急,成奉之當了這吏部尚書反對大公子極爲有利。”

楚軒奇道:“此話怎講?”

“大公子可知朝中出自蒼樂山的官員是哪個?不是旁人,就是這新任吏部尚書成奉之。”

“什麼,此事當真?”

雲中客道:“絕對不假,劉明瞻奉大公子之命去了吏部,剛查知此事便被成奉之發覺,這才命禁衛軍封城捉拿他。”

楚軒又驚又喜,那日他去了南線大營,正好見夏漠帶兵回營,還押了幾個戰虜,一時好奇,便在酒宴上問了夏漠。夏漠雖平日與他關係不佳,但楚軒畢竟也是楚洛水的堂弟,何況楚錚寫信請楚洛水出兵蒼樂山時也並未說此事有何機密,夏漠也就順口說了。楚軒一聽此事是楚錚所託,便留心起來,回到平原城後與雲中客一商議,都推測是朝中有西秦奸細被楚錚發覺了,便讓劉明瞻進京辦事時順便打探一下。楚軒心中其實對此事也不甚重視,沒想到這一時興起之舉竟然查出一個驚天大的秘密。

楚軒抑住興奮之情,說道:“看來成奉之的身份小五定是知道的,否則絕不會請楚洛水出兵蒼樂山。他定是以此要挾成奉之,將其收爲己用,而出兵蒼樂山此舉大概是爲了斷成奉之的後路。想不到啊,小五膽子竟是如此之大,將一個西秦奸細保上了吏部尚書之位。雲先生,密報上可曾說劉明瞻是生是死?”

雲中客微笑道:“劉明瞻先是被禁衛軍所擒,後又被太尉大人派人提到楚府去了。”

楚軒一怔,隨即大笑起來,道:“父親果然對朝中大小諸事瞭如指掌,小五和成奉之能瞞得他一時,但稍露馬腳便爲他老人家察覺。劉明瞻定會將此事稟報父親,我倒要看看,小五如何度得了這關。”

雲中客卻道:“大公子不可過於樂觀,那成奉之身爲吏部尚書,又是太尉大人一手保舉,太尉大人定要顧及顏面,不會急於處置成奉之。可惜由於時間緊迫,這份密報急切送出,上面只說了這些,還不知後續情形如何。”

楚軒擺擺手道:“無妨,此事就讓父親大人操心吧。小五畢竟少不更事,不管如何,父親也會因此事對他心生不滿。”

雲中客點頭道:“大公子說的是。”

楚軒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幾步忽道:“小五此時雖不在京城,但京中定會有人與他通風報信,雲先生,煩請你持我的名帖速去平原大營見劉參將,請他封鎖平原城附近所有通往南線大營的道口,只要是京城來人一律暫且拿下。”

雲中客拱手道:“雲某這就去辦。”

“啓稟大公子,太守府來人求見。”

楚軒臉色微微一變,寧太守自從知道女兒在楚府受氣,與楚府多日未曾往來,今日不知是爲何事。楚軒說道:“有請。”

不一會兒,府內下人帶着一人走進書房,楚軒認得他是寧太守府中魏管事。只見他神情冷淡,對楚軒施了一禮,道:“司馬大人,小人奉老爺之命將此公函交於大人。”寧家對楚軒已是極爲不滿,楚軒如今是平原郡的司馬,魏管事也只稱呼其官銜。

楚軒接過那份公函,看了一眼不由得一怔,竟是南線大營送來的,說道:“有勞魏管事了,送客。”

魏管事道:“司馬大人且慢,我家小姐已多日未曾回府,夫人想讓小姐回府一聚。”

楚軒淡淡說道:“小仙她近日身體不適,等過幾日本官親自送她回太守府。”

魏管事道:“既是如此,可否讓小人見小姐一面,老爺有話讓小人轉告。”

楚軒臉色一沉,道:“小仙既是嫁入我楚家,就已是我楚家之人,豈能隨便見外人。來人,送魏管事。”

兩個膀大腰圓的家將走了過來,一人沉聲道:“魏管事,請。”

魏管事知道自己無力與楚軒相抗,只好怒視了他一眼,恨恨離去。

楚軒望着魏管事的背影,冷笑一聲,打開那份公函看了看不由得失聲道:“竟有此事?”

雲中客問道:“大公子爲何驚異?”

楚軒緩緩說道:“朝廷從南線大營抽調五千騎兵,由老三和周寒安爲主將率領進京,後日途經平原城,請我平原城給予協助。”

楚軒一時間心亂如麻,父親怎麼又把老三調回京城了?

“五公子這麼快就要回京了?”雲中客驚訝地說道。楚錚突然來到南線,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如果能將他殺了再嫁禍於楚軒,只要做得天衣無縫,楚名棠定不會輕饒楚軒,楚軒也絕不會束手待斃,趙國內亂一起,自己的任務就算提前完成了。可自己昨日纔派人去江對面的南齊大營稟報鄂親王,這少年就要回京城了。何況就算鄂親王得到消息後立刻派人前來,可在這五千大軍中如何能刺殺楚錚。

楚軒點點頭,道:“若我所料不錯,小五想必也在其中。只是有些奇怪,這五千兵馬的糧草怎麼也要我平原城解決,南線大營難道無糧了嗎?”

想想也覺得不可能,楚軒不禁搖了搖頭。

兩人相對無言。雲中客忽然乾笑道:“事已至此,大公子擔憂亦是無用。反正太尉大人已知成尚書之事,五公子回到京城定會被重重處罰,這五千大軍到了平原城後,大公子既是長兄,自應好生款待兩位公子,特別是三公子,更要加以籠絡,三公子豪放不羈,乃大將之才而非治國之臣,雲某想太尉大人也是知道的。”

楚軒漸漸冷靜下來,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可家父調這五千大軍究竟是何意,我等安插在南線大營之人對此毫不知情,看來南線大營對此事封鎖極嚴,朝中僅死了唐孝康至於這般大動干戈嗎?”

“朝中定是出了別的大事,雲某這便去平原大營見那劉參將,看看能否攔下給五公子報信之人,也可從中得到些消息。”

“末將周寒安參見夏左將軍。”見夏漠走進帳中,周寒安站了起來,畢恭畢敬行了個大禮。

夏漠往旁邊一閃,怒道:“老安,你故意寒磣我是不是?”

周寒安一本正經地說道:“末將豈敢,只是依照軍規,見了上司應主動上前致禮。”

“那你見了楚老大爲何不也正經些?”

“楚副統領任職多年,胸懷寬廣,不拘小節,豈是那些一朝得志之人可比。”

夏漠一聽便撲上前去拔拳相向,兩人嘻嘻哈哈地打成一團。

“你們兩個別鬧了,”楚洛水笑了笑,轉首對楚錚說道,“五弟,五千黑騎軍已經整裝待發,明日一早便可起程。”

楚錚抱拳道:“多謝堂兄。唉,真想在此與堂兄多聚幾日,只是兵部有令不得不及早動身。”

楚洛水笑道:“來日方長嘛,你我兄弟以後見面的機會有的是。嗯,這兩天怎麼很少見小原,他在作甚?”

楚錚心知肚明,但此事又不能對楚洛水說,只好呵呵一笑,道:“京城已有不少官宦之家上前提親,家母就等着三哥回去了,他可能是爲此事煩惱吧。”

楚錚回到自己帳中,蘇巧彤迎了上來,道:“輕如姐派人送信來了。”

楚錚接過信函,打開一看,說道:“紫娟,將包袱中那本《史記》取來。”

蘇巧彤奇道:“要《史記》作甚?”

楚錚將手中的信遞給她,道:“你可看得懂?”

蘇巧彤掃了一眼,只見那張紙上除了寫着壹貳叄肆等漢字數字外,竟還有許多久違的阿拉伯數字,不禁笑道:“原來還是封密碼信啊。這世上恐怕沒人識這阿拉伯數字,我若在來趙國前見到此類信件,定不會敗於你。”

“看來還不服氣呢,”楚錚笑道,“你看,這開頭的幾個阿拉伯數字表示是哪本書,其中大寫的數字表示第幾面,後面小寫的便是某行某字了。送信之人不知其中奧妙,這信就算丟了也無大礙。”

蘇巧彤指指信上一角,道:“這不是英文字母‘C’嗎,代表何意?”

“這表示送信的是所派出第三人……”

楚錚突然臉色一變,蘇巧彤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對麼?”

楚錚解釋道:“爲防止信函遺失,輕如姐派了三騎送信,在不同時辰出發,走不同路線,每騎都認爲自己是唯一送信之人。可我怎麼只收到了‘C’信,此信應是最後才發出的,‘A’‘B’二人出發應在他之前,這兩人上哪兒去了?”

蘇巧彤想了想道:“那送信之人曾說過,他快到平原城時見往來商客說平原城關卡突然對北方來人查得甚嚴,他怕誤事便繞路來南線大營。”

楚錚一擊掌,道:“好,此人如此機靈,應重重獎賞!”

“公子,《史記》取來了。”

“嗯,紫娟,你先出去吧。”

紫娟應了聲是,退出帳外。

楚錚打開《史記》,對照着信上數字查看着,不知不覺臉色陰沉起來,蘇巧彤不知出了何事,只好在一旁看着。

楚錚查找的速度越來越快,神情卻逐漸開朗,突然呵呵一笑,嘆道:“老頭子果然精明,比起他來我還差得遠啊。”

看了看旁邊迷惑的蘇巧彤,楚錚笑道:“巧彤,你可知你已經在鬼門關上溜了一圈,差點連我也救不了你。”

楚錚將京城近日發生之事一一道來,蘇巧彤聽了亦是後怕不已,道:“還好輕如姐留在京中。如此說來,另兩封信肯定是被你大哥所得了。”

“因此我要重賞那人。此番交手,我才發現大哥絕非輕與之輩,嗯,這纔有點意思。”

蘇巧彤卻對他嗤之以鼻,道:“得了吧,楚大人既然得知你大哥之事,你已勝券在握,何必還做出這棋逢對手之態。”

楚錚乾笑數聲,將帳外陸鳴叫了進來:“傳命鷹堂弟子,明日一進平原城,由你持刑部手喻,將平原城鷹堂中人盡數拿下,如遇抗拒者,殺無赦。”父親既然已經表態,自己也就不用再顧忌了,那些背叛鷹堂的不忠之徒絕不輕饒。

“啓稟楚大人,南線大營騎兵距此已不到十里。”

楚軒點點頭,眺望着遠方並不作聲。

兩旁的平原城官員在竊竊私語:

“這次北上京城共有五千大軍,京城到底出什麼事了。”

“誰知道啊,何況京城的事情豈是你我這等地方小官所能過問的。嗯,你怎知是五千大軍?”

“陳大人,林大人掌管平原郡軍需調配,一看所需糧草便知道了。“

“聽聞這次到南線大營調兵的是太尉大人的五公子,陳大人,你負責平原郡往來公函,這消息是真是假?”

“韓大人,你看陳大人的樣子就知你猜的不錯,太尉大人的三位公子又重聚平原城了。”

“奇怪,三公子都調入京城了,大公子怎麼仍留在南線?”

“噓,你找死啊。”

楚軒對衆官員巡視了一圈,幾名眼尖一些的立馬不作聲了,但大多數官員仍在交頭接耳。楚軒不禁搖頭,他雖掌控着這些人的生死大權,可在這些人心中對他的敬畏遠不如父親,楚軒記得當年只要父親咳嗽一聲,四下鴉雀無聲,這些官員都連大氣都不敢出。

一名官員突然指指前方,道:“看,他們來了。”

楚軒向遠處望去,只見遠方天地匯接之處涌現出一道黑雲,急速擴大向平原城襲來,不一會兒叱喝聲、馬蹄聲已是隱隱可聞。衆官員只覺得腳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顫抖,無不爲其氣勢所攝。

一人驚叫道:“是黑騎軍!”

這些官員都是文官,均未曾經歷過三年前那場趙齊之戰,但也久聞黑騎軍大名,不禁交頭讚歎:“果然威猛無比,大趙有此雄兵,天下何人能敵。”

楚軒看着急馳而來的黑騎軍,想起了當年與之並肩浴血攻打南齊水師大營的情形,不由熱血沸騰,隨即又有些黯然,自己終究無法掌控這支名滿天下的騎兵。以前在軍中只當一個校尉倒還不覺得,從京城來到南線大營任偏將,楚軒特意請求到黑騎軍任職,卻發現軍中特別是黑騎軍只以強者爲尊,可他平日沉默寡言,武力又不出衆,從京城剛來的那段日子又正是楚軒心情最爲低落之時,脾氣暴躁,得罪不少人,而這些部下就算一個普通的軍士都是從北疆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對他根本不服,同級將領如周寒安、夏漠等人也覺得與楚軒性子不合,一直對他敬而遠之。到最後南線大營統領王明遠不得不將他從黑騎軍調至驍騎營,楚軒心灰意冷,認爲既無望統領黑騎軍,那待在軍中已無意義,這才棄武從政來到了平原城。

距平原城門僅餘一里時,黑騎軍放緩了馬速,楚軒遠遠望見清一色黑盔黑服的軍士中還有數百名身着白袍之人,暗想這些便是跟隨小五誅滅展家的禁衛軍了。

楚錚見站在衆官員之首的正是大哥楚軒,不由一笑,轉頭看了看楚原和周寒安,兩人都做了個手勢請他上前,雖說楚原和周寒安軍職都不在楚錚之下,資歷更是猶有過之,但楚錚畢竟是從京城而來,身懷兵部令符代表着兵部。

楚錚策馬向前,突然身子離鞍而起,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後隨着火雲駒又跑了幾步,正好來到楚軒面前,躬身行禮道:“小弟參見大哥。”

從楚軒身後傳來一片讚歎之聲:“五公子好騎術。”

“好一個翩翩少年,又不失威武,大趙同齡之人有誰可堪比?”

“陳大人說的極是,說出了在下的心聲……”

這些官員根本不知楚家兄弟之爭,爲討好楚軒,竟大拍起楚錚的馬屁來。

兄弟兩人互看一眼,心裡都感啼笑皆非,楚軒呵呵一笑,將楚錚扶起,道:“三年來只見了五弟一面,真是想煞爲兄了。”

楚錚也笑道:“小弟對大哥亦是日夜思念,今日來到這平原城,既是故地重遊,又見到大哥,真是幸事。”

楚軒又問道:“祖母她老人家和爹孃可都安好?”

楚錚道:“幾位長者都身體康健,請大哥放心。”

楚原見這兩人滿面笑容地扯着家常,不由得暗歎大哥和小五平日暗鬥不休,此刻卻顯得如此兄弟情深,也算棋逢對手了,這等皮肉功夫自己是怎麼也學不來的。

楚錚也暗贊大哥比三年前成熟多了,不再喜怒形於色,難怪平原郡不知不覺就爲他掌控。

楚軒見楚原站在一旁,笑道:“老三,你也來了。”

楚原微微拱手,淡淡地叫聲“大哥”。

楚軒心中詫異,楚原與自己關係向來不錯,楚錚今日都對自己這般熟絡,他是怎麼了?

楚錚咳嗽一聲,道:“前日所呈公文大哥應看過了吧,此番兵部從南線大營調兵,命所需糧草從平原城調集,這五千兵馬還要在平原城煩擾大哥幾日。”

楚軒看着楚錚道:“小五,此次兵部之令頗爲古怪啊。”趙國通常只在戰時才從地方郡府調集軍糧,南線大營是三大邊疆軍營中最爲富庶的,三年前趙齊一戰更是撈足了油水,怎麼會連區區五千人的糧草都要從平原城調集。

楚錚自然不會說此舉是郭懷特意如此,爲的就是讓這五千兵馬在平原城逗留,好接趙應來京,便輕笑道:“大哥,兵部對南線瞭解不多,做出此不合理之事也屬正常,舅舅也樂得如此,倒替他老人家省下了一大筆開銷。”

楚軒解嘲道:“也罷,朝廷怎麼說我等地方官員都得照辦。小五,你是要與大軍同住,還是回平原楚府?”

“小弟兩邊都住吧。今日先叨擾大哥,順便也拜見一下嫂嫂。”

楚軒臉上笑意一僵,沒想到楚錚毫不擔心自己會對他不利,沉默片刻道:“也好。不過你嫂嫂近日感染風寒,不便見客,小五心意大哥領了。”

楚錚回頭對周寒安道:“安哥也一同去吧。”

周寒安笑道:“大公子招待二位公子是家宴,我去作甚?何況底下這幫兒郎們還要安頓,沒人看管我老安可不大放心。”周寒安早聽楚洛水說過楚軒和楚錚爭鬥之事,這兩位公子都不是好惹的,自己能不參合就不要參合。

楚錚知他心意也不勉強,上前見過平原城的官員,這些官員大都仍是當年楚名棠的舊部,楚錚倒還記得不少,只是這一圈下來阿諛奉承之語攪得楚錚頭暈腦漲。

第15章 要戰則戰第9章 佛魔二門第31章 使詐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9章 佳人重現第3章 吏部侍郎第91章 不死不休第5章 認祖歸宗第3章 顛倒乾坤第10章 兄弟重聚第8章 坦承相告第19章 內亂(上)第20章 內亂(下)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一百三十章第23章 長談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2章 恃強凌弱第62章 臨陣傳令第8章 楚家鷹堂第71章 夫唱婦隨第18章 後悔莫及第13章 舉手之勞第28章 諜影第48章 有苦難言第66章 將星殞落第6章 離家出走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13章 左家巷子第27章 募兵第18章 後悔莫及第132章 魔門雙璧第95章 起程返京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0章 流言蜚語第8章 登門拜訪第75章 皇室風範第38章 四足鼎立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5章 要戰則戰第10章 傷心欲絕第88章 冰釋前嫌第20章 及時行樂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25章 大德高僧第1章 西秦咸陽第68章 趁勝追擊(下)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5章 軍師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9章 重返大營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6章 柔情第13章 悔意第27章 募兵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7章 恩將仇報第88章 冰釋前嫌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4章 上京風雲第6章 大趙儲君第9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排除異己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4章 太平展家第9章 未雨綢繆第74章 長公主敏第5章 火雲神駒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25章 體制問題第7章 各懷心機第36章 意外之舉第22章 戒心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66章 將星殞落第11章 大出風頭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22章 天賜良機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26章 再度相遇第14章 聯手伏擊第68章 趁勝追擊(下)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8章 有心投效第9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出手相救第23章 苦肉之計第46章 暗渡陳倉第25章 咬文嚼字第6章 有心無力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7章 暗流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25章 體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