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家聯盟

餘額不足

方令信上了馬車,方中誠也跟了進來,問道:“父親,您和楚太尉商量得怎樣?”

方令信欣慰地看着這個兒子,方家也就這孩子最成器了,做事果斷,成熟老練,方家內府他管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好多事也可與他一同商量,以後方家交給他自己也就放心了。

方令信笑道:“楚名棠是個精明之人,老夫今日之言他是不會盡然全信的,但除去樑上允對他楚家全然無害,又可削弱皇上之助力,他怎會不答應。我們方家丟了個吏部尚書,能得到刑部尚書之位,也算聊勝於無了。”

方中誠道:“舅舅已被楚太尉免職,如今尚是待罪之身,這刑部尚書一職父親準備由誰出任爲好?”

方令信道:“就讓你二叔來擔當此職吧,儲君既然是孺子不可教,他以後也就不用再操心了。雖說爲父已是相國,你二叔再出任尚書有些不合適,但朝中律法對此沒有明文規定。過幾天老夫再去找一下楚名棠,只要他無異議,樑上允、成奉之又已被除去,朝中還有誰膽敢反對。”

方中誠點頭道:“孩兒也覺得與其投效皇上,還不如與楚家結盟。皇上年老體弱,儲君心胸狹窄,睚眥必報,根本成不得大事,這朝中大權還不如由方楚王三家把持穩妥些。”

方令信道:“誠兒你說的不錯,爲父也正是此意。楚王方三家已把持朝政數十年,這數十年來大趙國力日漸強盛。可皇上不知受了何人挑撥,非要剷除楚家,也不想想這些年來正是因爲楚王方三家相互牽制,不由得任何一家獨大,纔在朝中已形成一平衡之勢,若一旦打破,大趙國將朝政動盪,百姓也不得安生。何況皇上和儲君對世家掌權向來痛恨無比,若沒了楚王兩家,方家便是朝中唯一的世家大族,到時在位的無論是皇上還是儲君,都不會容忍方家再掌朝政,他們想將朝中大權集於一身,我方家就成了他們最大的眼中釘。論家族勢力,方家還不如楚王兩家,又怎能與皇上相抗衡,只能任由其宰割了,我方家傳承數百年,豈能在爲父手中斷了香火。”

方中誠點頭道:“父親所言極是。”

方令信問道:“誠兒,楚名棠幾個兒子與你同輩,你覺得他們如何?”

方中誠想了想道:“楚軒和楚原到了禁衛軍後,孩兒雖沒有與他們正面衝突,但也暗中較量過幾次,感覺這兩兄弟中楚軒沉着穩健,向來喜歡謀定而後動,楚原則咄咄逼人,做事膽大心細,前些時日他們聯手對付孩兒,孩兒無能,實不是他們對手,方家子弟已經吃了幾次虧了。”

方令信笑道:“這那楚軒和楚原老夫也瞭解一些,的確也是人中之龍,以一敵二,誠兒你輸得不冤,不過你放心,以後這種事不會再有了。”

方中誠不解:“這是何故?”

方令信笑道:“過幾日那楚軒和楚原就要到南線大營去了,楚家子弟羣龍無首,又有何人與你爭鋒。”

方中誠道:“此事當真?他們兩人才到京中沒多久啊,怎麼這麼快就又要離京了?”

方令信道:“應該不假,可能是楚名棠要堵楚家族人之口吧,畢竟前些日子不少楚家官員被他調離京城了,他讓兒子到軍營中歷練一番也屬正常。兵部的調令已經下來了,呈報到爲父之處。爲父也不願在這些小事上與楚名棠爲難,已同意此事。”

方中誠懷疑道:“那也不對啊,照理來說,楚太尉將他們兄弟當中一人調到南線大營就夠了,當年父親也只是將大哥送到西線大營,將孩兒卻留在了身邊。”

方令信平日關注之事甚多,對此事未曾細想,此時聽方中誠這麼一說,也覺得有些蹊蹺,自言自語道:“楚名棠不是還有個幼子嗎,可他還未成年啊。”

方中誠知道,當年他能留在父親身邊,是因爲父親覺得自己比大哥更有出息才把他留了下來,於是說道:“孩兒雖只見過一次楚太尉的幼子楚錚,但覺得此子頗爲不凡,絕非池中之物。楚太尉此舉莫非另有用意?”

楚名棠到了京城後,楚錚從未在公衆場合露過面,而楚軒和楚原則在衆官宦子弟中大出風頭,方令信一直關注的是他們兩人,對楚錚並不熟悉,聽兒子說曾見過楚錚,忙問道:“你何時曾見過楚家幼子?”

方中誠將當日與楚錚在街頭偶遇一事與父親細細說了,方令信微驚道:“你說那楚錚能降服火雲駒?”

方中誠道:“不錯,當日孩兒見火雲駒把楚原從馬上踢下,卻對那楚錚頗爲畏懼,如此神駒若不是已爲他收服,是絕不會聽命於一個孩童的。”

想起當日楚原的狼狽樣,方中誠忍不住一笑。

方令信卻沒心思笑,喃喃道:“當年王烈胯下火雲駒,身披麒麟甲,在皇家大校場*大趙一十三位名將打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當時爲父年紀尚小,只能在場邊人羣中觀看,卻也被深深震撼。那郭懷也只是用兵了得,真要論武功,又怎能與王烈相提並論。既然那楚錚已經從王府得到火雲駒,王烈的麒麟甲想必也送於他,我大趙又要出一個絕世猛將了。”言中之意,竟不知是喜是憂。

方中誠也嘆道:“孩兒雖愛馬,但也自知絕對沒有降伏火雲駒之力。聽說那火雲駒高傲無比,從不與普通馬匹交配,王老侯爺當年那匹火雲駒就是孤老終身,孩兒當日所見的恐怕是北疆大營的王明泰從北疆捕捉而來的。只是那火雲駒極爲罕有,長此下去,恐怕就要絕種了。”

方令信不滿地看了兒子一眼,這兒子什麼都好,就是愛馬成癡,一談起馬兒就滔滔不絕,火雲駒絕不絕種又關他何事了。

還好方中誠只是感嘆了一會兒,說道:“既然楚軒和楚原要離開京城,楚太尉在禁衛軍中不會不安排親信,而且還需是個能折服楚家子弟之人。那楚錚既然能降服火雲駒,必然是個勇猛之人,雖然他尚未成年,但他既是楚太尉之子,又是王老侯爺的外孫,孩兒覺得他是最有可能的。”

方令信擺擺手道:“無妨,就算是他到了禁衛軍,以後也要讓你幾分。”

方中誠有些不明白,問道:“楚家與方家爭鬥由來已久,他爲何要讓我?”

方令信呵呵笑道:“今日爲父替你向楚名棠提親了,就是他的二女兒楚欣,看他的樣子極有可能答應,此事若成了,到時你就是那楚錚的姐夫。他不給你面子,總要給他姐姐幾分面子吧。”

大趙國男女之防並不甚嚴,像楚欣這種大家閨秀也時常與一些楚家姐妹在京城中拋頭露面。楚名棠在朝中根基漸穩,楚欣又相貌出衆,舉止落落大方,官宦子弟中想要追求者絡繹不絕,方中誠對楚欣也頗爲傾慕。但他這種世家子弟婚事又豈能容他自己做主,何況楚方兩家這些年來在朝中一直是死對頭,楚欣對他也不假以顏色,方中誠自知無望,漸漸也就死了心。

此時一聽父親竟爲他向楚家提親,方中誠不由得又驚又喜:“父親,您說的是真的?”

方令信笑道:“爲父騙你做甚?楚欣那丫頭老夫也見過幾次,覺得挺滿意,像個大家閨秀的樣子。誠兒你也不小了,爲父早點爲你找個好媳婦,省得你整天對着你那羣馬兒。”

楚名棠回到府中,楚夫人迎了上來笑道:“樑家娶親熱鬧嗎?”

楚名棠坐下道:“熱鬧又如何,怎麼,你有些羨慕了?”

楚夫人並不諱言,道:“是有那麼一些。軒兒也不小了,京裡像他這般年紀尚未成親的又有幾個,若不是因南齊的戰事和夫君赴京爲相,軒兒恐怕早在平原城就成親了,你我都有可能抱上孫子了。”

楚名棠嘆道:“是啊,連錚兒也長大了,也逐漸懂事了。但爲夫還是覺得當年他承歡於膝下更招人喜歡些。不過軒兒此去南線大營,與寧家小姐成親也只好放在平原城了。”

楚夫人柳眉一豎,道:“這可不行,妾身正要與你說這事呢。軒兒怎麼說也是長子,也是家父的長外孫,這婚事一定要在京中舉行。”

楚名棠爲難道:“這怎麼可以,軒兒和原兒已被任命爲南線大營偏將,赴任後一年內是不得探親的,爲夫新任太尉,總不能落下話柄。況且按朝廷律例這一級的將領是不得私自進京的,需報兵部備案。”

楚夫人道:“那就和方令信商量一下,軒兒和原兒的調令晚些時日再發。他們後日照常動身,夫君給寧大人寫封書信,就說軒兒和原兒此去平原城是爲迎親,讓軒兒和原兒把寧家姑娘接到京城裡來,擇日完婚後,再一同回平原城。”

楚名棠今日在樑家時就有些心動,此時聽楚夫人這麼一說,也就不再堅持,道:“就按夫人的的意思辦吧。”

楚夫人卻有些犯愁,道:“軒兒和原兒任命已下,此事必須要報知方令信和郭懷,不知他們會不會從中作梗。”

楚名棠笑道:“夫人放心,他們兩人絕不會從中作梗。”

楚夫人奇道:“夫君爲何如此肯定?”

楚名棠笑着將今日向郭懷索要他女兒之事說了一遍,楚夫人聽了掩嘴直笑,道:“那方令信呢?”

楚名棠笑道:“我們楚家是要郭家女兒,他們方家是想娶我楚家欣兒。”

楚名棠把方令信所言一一複述了一遍。楚夫人半信半疑,與楚名棠反覆推敲,良久才道:“難怪家父曾說方令信是個反覆之人,轉向之快真讓妾身瞠目結舌。九大世家如今僅存楚王方三家,不是沒有道理的。”

楚名棠道:“夫人也覺得方令信所言不虛?”

楚夫人道:“他所想做的事對楚家和方家都有益無害,六部中只有郭懷和樑上允原本就是皇上之人,能將他除去無異是去了皇上左膀右臂中的一個,這刑部權勢遠不及吏部,就算給了方家又何妨,反正也落不到我們楚王兩家手中。何況他兒子方中誠真娶了我家欣兒,日後有了子女,皇上又怎敢信任於他。”

楚夫人突然撲哧一笑:“只是如此一來,皇上除了郭懷外,還有何人可用?大趙國曆代皇上,像他這般衆叛親離的,只怕還沒有過。”

楚錚經過十來日的休養,身上傷勢已經好多了。楚琳心疼侄兒,楚錚又是在宮裡受的傷,難免有些愧疚之情,便將宮裡的幾個醫術精湛的御醫基本上都被她派到楚府常住了。楚琳還不放心,將宮內的珍貴藥物源源不斷地送到楚府來,人蔘沒有千年以下的,雪蓮是用箱子來裝的,把吳安然看得眼都紅了,這可都是練武者夢寐以求之物啊,便時常藉口來看望楚錚,大模大樣地拿了一些就走,爲自己的兩個孩子打根基去了。

楚錚有些看不過去了,對吳安然說道:“師父,師弟師妹還小,築基也用不了這麼多,何況師父您也說過藥物對練功只可爲輔,不可濫用。不如把給歐陽枝敏用一些,他畢竟也是你的記名弟子,武功若是太差了豈不是有損師父你的名聲。”

吳安然覺得有理,便配製了一些藥丸給歐陽枝敏服用。血影宗傳承也已近千年,所積累的秘方也不少,只材料難尋一些,如今有大內藥房做保障,吳安然如魚得水,整天待在屋內專心致志煉藥。歐陽枝敏可有福了,魔門武功原就以速成著稱,如今既然有各類助長功力的藥丸保證,又有吳安然爲他打通經脈,短短十幾天內,所習血影宗的內功已有小成。

楚錚卻有些鬱悶,他也服用了不少,但見效遠不如歐陽枝敏那麼明顯。吳安然解釋道,這是因爲他天生任督二脈相通,所習的又是龍象伏魔功這類沉穩的功夫,僅以內力而論,楚錚可說已步入大成之境,僅靠藥物是很難再有什麼大幅進展的。不過用處也是有的,楚錚受趙茗一下重擊,將體內的潛力已經激發出來,再經這些藥物培本固原,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將龍象伏魔功練至第五層了。

楚錚還從宮內收到一件意外之物,是趙敏託人帶來的葉門的療傷聖藥迴天丹,此外還附着她的一封信。楚錚打開看了看,趙敏寫得很簡單,僅表示了一下對楚錚在她宮中受傷的歉意,此後便廖廖數語了事。楚錚也不以爲意,只是覺得這趙敏所用紙張也太差了點,上面淡黃斑點點,卻不知趙敏寫此信時想起她姑姑趙茗之言,不禁潸然淚下,溼透紙背。

吳安然對這回天丹起初有些不屑,但拿過來聞了聞,又舔了舔,登時臉色變了,乾笑數聲道:“葉門果然些本事,不過此丹用來救人還可以,但論助長功力卻遠不如爲師所煉藥物了。”說完便讓楚錚服下此丹。

楚錚卻怎麼也不肯吃,問其原因就是吳安然已經舔過了,上面留有他的口水。吳安然勸了半天,最後不耐煩了,伸手點手楚錚穴道,將他嘴捏開把迴天丹丟了進去。

楚錚有傷在身,毫無反抗之力,只能對吳安然怒目而視。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月,楚錚在藥物和吳安然與鷹堂三大供奉內力的雙重治療下,功力盡復。鷹堂三大供奉對楚錚頗爲青睞,笑道:“歷來鷹堂堂主都是文弱之士,堂內爲了護衛堂主的安全絞盡腦汁,可堂主未及弱冠,就能接下葉門門主一掌,真是了不起啊。”

楚錚一副孺子受教的樣子,心中卻暗暗發誓,就衝這一掌,今生定要將葉門踩在腳下。

宮中選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楚錚仍牽掛着那武媚娘之事。雖然從萬花樓傳來的訊息看,這個武媚娘與武則天應該毫無關係,她父親既不是武士彠,也不是什麼官宦之後,只不過是萬花樓收養的一個孤女,只因她胸口掛着塊玉牌,上面刻着一個“武”字,修煉的武功又是“媚惑衆生”,這才爲她取名爲武媚娘。但楚錚心中仍有些忐忑,傷一好就拉着吳安然和張伯昌來到了陳縣。

楚錚所坐的是由張伯昌的弟子所駕的一輛普通馬車,張伯昌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所挑的這個弟子是他心腹之人,馬車也是從京城租來的。楚錚摸了摸,車內找不到一絲灰塵,顯然是清洗過好幾遍了,只是車廂狹小,跑起來還異常顛簸,讓楚錚最難忍受的是車廂雖然是洗過了,但仍隱約傳來一股異味,似腥似羶,薰得他胸悶欲嘔。

楚錚看了看吳安然和張伯昌,見他們兩人神色如常。楚錚坐在裡面不由得苦笑,真是富貴日子過慣了,平日所用之物全都奢華之極,如今坐上這平民馬車就已經不習慣了。

進了陳縣城門,張伯昌鑽出車廂,坐到那弟子身邊爲他指路。到了一個路口,張伯昌請楚錚和吳安然下車,命那弟子在此等候,他們三人步行向一衚衕走去。

張伯昌領着楚錚和吳安然轉了幾個彎,從那衚衕裡出來,走到另一條路上。楚錚看着張伯昌,不由得暗暗佩服,這老頭看起來窩窩囊囊,心卻細得很,即使那駕車之人是他貼身之人,也仍提防幾分。原本可直接將馬車駛到此處的,張伯昌偏偏從衚衕裡繞一圈子纔到這裡,青堂是個密探組織,做事極爲隱密,到目前爲止,張伯昌顯然十分稱職。僅從這點來說楚錚覺得與他相比自己還頗有不如,鷹堂從本質上來說,也是個地下組織,自己既然身爲堂主,還是要學學張伯昌,爲人做事小心謹慎些爲好。

張伯昌走列一個宅子門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兒,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把門打開,等三人進來後把門關好,向三人行了一禮,張伯昌向他點頭示意,領着楚錚和吳安然到了客廳。

楚錚在正位坐了下來,吳安然和張伯昌分坐在他左右下首。照理來說吳安然是楚錚的師父,是不應坐在下首的,但吳安然也怪,在楚府內和楚錚吹鬍子瞪眼的,一出楚府門便很少做聲,緊隨在楚錚身後,什麼事都由楚錚做主。楚錚剛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可久而久之兩人就心照不宣了。

三人在屋裡坐了一會兒,仍不見有人前來。張伯昌坐不住了,向楚錚告了罪,起身向內屋走去。不一會兒,一個青衣少女走了出來,爲楚錚和吳安然倒上茶水,垂手在一旁伺候。

楚錚看了她一眼,只見她膚色白晢,細眉鳳目,長得還算不錯,可能是這裡的婢女。楚錚也不在意,喝了口水,耐心等這裡主人出來。

又等了一會兒,楚錚有些不耐,便想讓這青衣少女進去催一下,卻見她看着自己,略帶驚異之色。見楚錚望向她,忙低下頭去,臉頰微紅,卻又時不時偷偷看楚錚。楚錚覺得有趣,突然問道:“你是府中什麼人?”

那女子似被嚇了一跳,扭了扭身子,瞟了一眼楚錚,道:“回公子的話,小女子是府內的丫環。”

這女子聲音略帶低沉,卻頗爲悅耳,聽來似在人耳邊喃喃低語,楚錚不由得心中一蕩,突然發現這女子其實十分漂亮,先前還沒注意,特別是那體態更是婀娜多姿,即使那件寬大的青衣也無法掩飾,剛剛瞟來那一眼,更是風情萬種,媚態動人。

媚態動人?楚錚突然神智一清,自己是怎麼了,在府中面對柳輕如那麼久,也沒有這種心旌搖盪的感覺,這女子論相貌還不如柳輕如,怎麼會讓自己如此難以自制。

楚錚突然一笑,道:“你就是武媚娘?”

第29章 試探第24章 弄巧成拙第32章 夜襲第47章 步步爲營第66章 將星殞落第13章 舉手之勞第31章 使詐第13章 左家巷子第23章 梨園祖師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0章 兄弟重聚第25章 咬文嚼字第32章 初上青樓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5章 要戰則戰第27章 一網打盡第1章 春意濃濃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5章 再度入宮第10章 綿裡藏針第16章 柔情第95章 起程返京第25章 浮出水面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6章 皇儲之位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87章 禁忌所在第6章 驚喜交集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7章 各懷心機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6章 魔門血祭第30章 賞罰分明第6章 大趙儲君第45章 別有用心第15章 要戰則戰第25章 食殺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98章 一線生機第3章 心生疑竇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13章 悔意第11章 大出風頭第10章 兄弟重聚第13章 功成名就第26章 再度相遇第26章 再度相遇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5章 浮出水面第9章 未雨綢繆第8章 楚家鷹堂第9章 皇上駕崩第28章 諜影第21章 一親方澤第36章 楚府大婚第一百三十章第3章 東山再起第23章 苦肉之計第64章 蓄勢待發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6章 有心無力第9章 利之所趨第16章 柔情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50章 誓血爲盟第8章 黑騎雄風第2章 自投羅網第34章 心思第18章 權力重組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17章 後世名人第57章 臨別託孤第5章 冤家路窄第15章 再度入宮第22章 鶯鶯燕燕第26章 出征誓師第14章 火狐第14章 佳人已去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23章 梨園祖師第15章 要戰則戰第1章 西秦咸陽第45章 別有用心第70章 北疆宣撫第50章 誓血爲盟第42章 兩相擇利第23章 梨園祖師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3章 東山再起第8章 有心投效第26章 前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