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風波驟起

餘額不足

一行人回到楚府已是天黑了,楚錚今天出了一身臭汗,渾身難受,想趕緊回踏青園內好好洗洗,那柳輕如可能因爲名份已定,這些日子來也已不那麼羞澀,楚錚養傷期間還時常服侍他沐浴,撩得楚錚老是心花花的。

可楚錚美人伴浴的美夢很快破碎了,府中管事李誠告訴他父親在書房已等他多時了。

楚錚心中哀嘆今日諸事不順,腳下卻不敢怠慢,不一會兒便到了楚名棠的書房。

楚名棠臉有不悅之色,楚錚知道父親是責怪自己傷勢剛好便又四處亂走,心中卻有些委屈,若不是爲了替父親分憂,當了這勞什子的鷹堂之主,至於會忙成這樣子嘛,要知道自己從小的目標是當個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如今離這目標是越來越遠了。

還好楚名棠也並未對他責難,只是問了一下楚錚今日去了哪裡,楚錚並不隱瞞,但也只說了七八分,他可不想讓父親知道這武媚娘是個足以禍國殃民的尤物,不然難保父親不會一時好奇想見上一見,那豈不是給楚家引來個特大災星,那“媚惑衆生”可不是尋常人能抵擋得了的。

楚名棠聽了點點了頭,楚王方三家雖已成聯盟之勢,再也無懼那儲君趙慶,但能有個人在趙慶身邊知曉他的一言一行也總是件好事。這幼子能有此本事,自己果然沒看走眼。

楚名棠找楚錚並非全爲此事,問完楚錚今日行蹤便說道:“此番爲父叫你來,是有一事與你相商。”

楚錚笑道:“父親與孩兒說話,怎還用‘相商’二字。”

楚名棠也不由得一笑,這兒子越來越能幹了,已快成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與他說話竟不自覺地開始用商量的口吻。

楚名棠看了楚錚一眼,有些猶豫,道:“你兩個兄長已經離京數十日,雖說軒兒不久還會回京城完婚,但婚後還是要回南線大營的,原兒臨走前曾與爲父提過,想讓你去禁衛軍中任職,不知你是否願意?”

楚原先前也跟楚錚談及此事,楚錚也知道,這是他遲早要走的路,於是說道:“孩兒謹遵父親之命。”

楚名棠道:“可你年紀尚小,又掌管着鷹堂,到禁衛軍中也不是無事可做,你兩個哥哥走後,楚王兩家弟子誰也不服誰,你到了軍中後,還要操心這些事,爲父真擔心你忙不過來。”

楚錚一笑道:“如今鷹堂中三大供奉也對孩兒印象頗佳,完全掌握鷹堂只是遲早之事,這事是急不來的,與其這段時間無所事事,還不如到禁衛軍中去。”

wWW●ⓣⓣⓚⓐⓝ●Сo 楚名棠想了想道:“也好,如今你雖執掌鷹堂,可鷹堂畢竟是上不得檯面的,你是爲父之子,將來也是要走上仕途的,不如先到禁衛軍中掛個一官半職,至於鷹堂,等你完全掌控後讓你師父或他人代管便是。”

楚名棠苦笑道:“爲父原本想讓你到禁衛軍任副將一職,方相國也已同意此事,可到了你郭伯父那裡卻怎麼也不同意,說什麼你尚未成年就從軍本已是不該,更毋論什麼副將了。錚兒,看來你只能先去當個校尉了。”

楚錚笑道:“孩兒能成爲我大趙國最年幼的校尉已是喜出望外,這副將還是日後再說吧。

楚名棠道:“也罷,錚兒,你就先到你堂兄楚慎安的麾下吧,他是禮部侍郎楚名南之子,爲父想那禁衛軍中楚王兩家子弟也不會因你是校尉而輕視你,何況如今禁衛軍大都是楚王方三家弟子,你也不必再與方相國之子爲難,畢竟他有可能會是你二姐未來的夫婿。”

楚錚也沒想到那方令信居然主動與父親和解,更沒想到如花似玉的二姐楚欣就這麼便宜了方中誠,想想就覺得鬱悶,那小子楚錚與他初次見面就看他不順眼,原本還想到了禁衛軍後找個機會與他鬥一鬥的,可父親既然這麼說了,以後若是二姐再護着他,那就根本沒機會了。不過要是這小子對不起二姐,楚錚忍不住捏緊拳頭,自己倒想看看他能禁得住自己幾拳。

楚錚告別了父親回到踏青園內,見園內幾間屋子燈火通明,不禁有些奇怪,平日這個時候柳輕如幾人早就歇息了。楚錚微微凝神,聽到輕如屋內還隱約傳來哭泣聲,不由得心中一急,縱身一躍便到了輕如門前,一掌便把門劈開。

屋裡人都嚇了一跳,止住了哭泣聲。楚錚見輕如對面坐着一個瘦骨嶙峋的少年,兩人都是雙目紅腫,臉頰帶着淚痕,細看之下,輕如與那少年眉目間依稀有些相似。楚錚突然想起一事,連忙放下高舉着的右手,暗嘲自己此舉可是魯莽了。

柳輕如迎了上來,道:“公子,你這是做甚?”

楚錚有些尷尬,輕聲道:“我聽到屋內有哭聲,情急之下有些失態了。”

柳輕如一想便明白了,心中反倒一喜,道:“此事還需多謝公子,若不是公子命人相救,妾身表弟又如何能逃離南齊。”

柳輕如轉身向那少年說道:“表弟,這位便是方纔姐姐與你提及的……楚公子。”又對楚錚說道:“這是妾身表弟範若誠,剛到府中沒多久,原本想明日再拜見公子,沒想到公子這麼早就回來了。”

那少年當然知道眼前這“楚公子”是自己表姐的什麼人,只是見楚公子年紀竟比自己還小了兩歲,不由得一呆。

楚錚也有些難堪,不知怎麼稱呼他好,輕如是自己的妻子,這範若誠又是輕如的表弟,照理來說自己也應稱他爲弟纔是,可自己這副模樣稱他爲弟也太老氣橫秋了些,想了想只好拱手道:“範公子。”

範若誠似乎也不想稱他爲兄,也拱手道:“見過楚公子。”

翠苓在一旁對紫娟輕聲笑道:“該叫姐夫纔是,可怎麼看公子也不像。”

楚錚如今何等功夫,翠苓與紫娟的耳語他聽得一字不落,但卻也只能故作不知,只與範若誠寒喧着,範若誠雖在南齊歷經磨難,但仍保持着一個世家子弟的氣度,舉止儒雅有禮,楚錚不由得大起好感。

柳輕如突然想起楚錚這一路回來還未吃飯,便讓楚錚和範若誠在屋內坐着,自己和紫娟、翠苓二人爲楚錚去準備夜宵。

柳輕如三人出去後,楚錚和範若誠之間也突然冷淡下來。

楚錚突見範若誠欲言又止,笑道:“範公子有話請說。”

範若誠遲疑了一下,道:“楚公子可知我們南齊範家?”

楚錚點點頭道:“略知一二。”

“南齊範家由來已久,一直以來被大齊百姓尊爲‘儒者第一家’,在齊國地位不在北趙楚家之下,”範若誠黯然說道,“只可惜南齊皇上昏庸無道,聽信饞言誅我範家滿門,範某年幼被髮配到苦力軍營,輕如表姐則淪落到趙國爲妾……”

楚錚聽了有些不大舒服,柳輕如雖委身爲妾,但他對待輕如已竭盡所能,聽範若誠的口吻似乎仍有些不滿,加上他今日爲武媚娘之事頗爲心煩,不由得冷冷地說道:“聽範公子所言,範家既然爲南齊第一家,那可曾掌兵權?”

範若誠一愣,道:“我範家傳承孔孟之道,向來信奉禮儀安邦,這兵者乃殺伐之道,我範家從不願習這武人之事。”

楚錚冷哼道:“範家手無寸兵,難怪南齊皇帝要誅你們範家,範家無絲毫還手之力。”

範若誠聽出楚錚語帶嘲諷,微怒道:“我範家滿腔正氣,面對危難慷慨赴死……”

楚錚忍不住哈地一笑:“慷慨赴死?真是笑話,難道皇帝要殺你,你們這麼引頸待戮?據我所知,範家子弟門生遍天下,怎麼你們就不知反抗?”

範若誠猶豫道:“皇上乃天命之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是爲奸臣所昧,範家雖遭慘禍,但其浩然正氣必永留青史。”

楚錚被噎得呆了半晌,良久才嘆道:“這就是範家爲何只剩下你們姐弟二人,而我們楚家卻傳承百年不倒的原因。”

範若誠斜了楚錚一眼說道:“可後人對你們楚家就不知如何評價了。”

楚錚已明白眼前這少年不過是酸儒一個,淡淡地說道:“自古成者爲王,敗者爲寇,史書向來是勝者所寫,楚家至今仍掌控朝政,那些史官又豈敢胡言亂語,何況我楚家百年來抗擊胡蠻,抵禦外敵,這些功勞容不得他們抹煞。”

範若誠道:“可你們楚家能一直風光下去嗎?”

楚錚心中有氣,道:“那你們範家呢?起碼我可以自信做到有生之年護得家人周全,也可讓輕如姐此生無憂。”

範若誠也覺得兩人話不投機,起身道:“楚公子救命之恩,在下沒齒難忘,可公子方纔所言,在下不甚贊同,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爲謀,範某就此作別,輕如表姐就託付公子照顧,希望公子能記得今日所言,好生善待於她,她若有什麼不測,我範某即使……”

楚錚擡手阻止,道:“輕如既已入楚家門,我必會好好待她,不消外人來說三道四,你也不用威嚇於我,我還不放在心上。只是你在楚國舉目無親,若想告辭,尚需輕如姐應允。”

範若誠起身道:“我範若誠錚錚七尺男兒,又怎可寄人籬下。”

楚錚搖頭道:“你在苦力營中受罪不少,即便想走,也等養好傷再說。”

此時柳輕如和兩個丫頭端着夜膳走了進來,楚錚和範若誠對望一眼,不再爭辯。

楚錚吃完宵夜後簡單沐浴一番,柳輕如爲他鋪好被褥,正想離開,卻被楚錚一把拉住。

柳輕如心中如小鹿亂撞,輕聲叫了聲:“公子。”

楚錚沒注意到輕如羞怯的神情,只是皺眉將方纔範若誠欲離開之事說了一遍。

柳輕如聽了後輕嘆道:“妾身這個表弟自幼深受外公薰陶,性子是執拗了些,還請公子見諒。”

楚錚道:“這倒沒什麼,只是他身無一技之長,離開楚府他又以何爲生,我雖可送他些錢財,但恐怕他也未必願收,你這表弟又清高得很,不屑於做那商賈之事。輕如姐,我看你還是勸勸他吧。”

柳輕如想了想道:“公子既已救了他性命,已是對他莫大恩德,公子就由他去吧,範家兒郎原本就是如此,是從不求人的。”

楚錚無言,他都幾乎忘了輕如也是範家子女,骨子裡和那範若誠頗爲相像,若不是在自己身邊,憑她的性子,在楚家恐怕是待不長的。

楚錚嘆口氣道:“不如這樣,城南那一帶大都是平民子弟,就讓你表弟到那裡辦個私塾,以教書爲生吧,也不沒了他面子,平日裡有楚家暗中關照,不會有人欺侮他的。”

柳輕如想想此事的確可行,心中感激,盈盈拜倒:“多謝公子。”

兩人身處暗室,楚錚握着輕如纖手,又見其頸晶瑩滑潤,不覺色心大動,輕輕一拉,佳人便倒在他懷中,楚錚在她耳邊輕聲細語道:“如要謝我,今晚便留在此處吧。”

柳輕如羞不可抑,忙站起身,楚錚也並未用力,竟被她掙脫開來,伸手又去抓,只聽“哧”的一聲,輕如衣襟被他撕了一塊下來。

輕如並不停留,臨走時回頭笑道:“公子曾許諾未成年前不欺侮妾身的,可別忘了哦。”

楚錚聽了便不再追趕,將手中衣衫放在鼻前嗅了嗅,嘿嘿怪笑。

此時,宮內趙王御書房內也來了一個熟悉的人。

趙王身邊的童貴妃向來人行禮道:“見過葉先生。”

趙王示意童貴妃先下去,說道:“不知皇妹找爲兄何事?”

趙茗不答,目送童貴妃出了門,道:“這丫頭比敏兒也大不了幾歲吧。”

趙王知她何意,嘆道:“如今這宮裡也只有她毫無心機,能陪朕說幾句真心話了。”

趙茗無言,看着趙王那蒼老的面容,心中有些憐惜,這個兄長不管怎麼樣也是個勤勉的君主,爲國事日夜操勞,可惜身邊沒有幾個能助他之人,導致心力憔悴。楚名棠與他年紀相差不了幾歲,可看起來年輕太多了。

趙茗看了看書案上高高的奏摺,道:“皇兄怎麼還有這麼多摺子要閱?”

趙王一聽騰的站了起來,厲聲道:“你此言是何意?”

趙茗心知失言,無意中犯了兄長的大忌,登時沉默不語。

趙王盯着她,良久才緩緩坐下,頹然道:“你說得不錯,這些摺子中大都已由楚名棠和方令信批閱過了,有的甚至已經着手去辦了,送到朕這裡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趙茗道:“那皇兄還看它做甚,楚方兩人別的不說,辦事能力絕對是可信的,皇兄又何必再操這份心呢?”

趙王怒道:“那樣的話他們二人將朕這皇上視爲何物,難道朕只負責爲他們蓋上玉璽嗎?”

趙茗見皇兄頗爲失態,不想再談此事,轉口道:“小妹最近聽說方令信的兒子方中誠要娶楚名棠的女兒楚欣,不知此事是否當真。”

趙王苦笑道:“無風不起浪,此事看來不假。這幾日三大世家一同彈劾刑部尚書樑上允,這是本朝從未有過之事,若不是三家已達成某種密約,又怎會如此。如今朝中忠心於朕的也就這寥寥數人,朕怎麼也不能再讓樑上允罷官了,只能硬保他了。”

趙茗輕嘆道:“他們三大世家間關係錯綜複雜,皇兄原本就不應想依靠王方兩家來對付楚家。”

趙王苦笑道:“那還能靠誰呢,朕苦心經營數十年,才培養出郭懷和樑上允等人,可僅憑他們幾人,對付楚王方三家當中任何一家都力所不逮啊。”

趙茗遲疑道:“皇兄,小妹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王道:“說吧。”

“小妹雖不曉朝政之事,可自幼也通讀史書,知道歷代爲君者剷除權臣,大都是那些權臣蠻橫霸道,惹得天人共憤,”趙茗看了趙王一眼,“可楚王方三大世家勢力雖大,但多年來一直還算頗守本分,皇兄爲何一定要剷除他們呢?”

趙王哼了一聲,道:“皇妹難道不知什麼是權臣誤國嗎?”

趙茗道:“可這三大世家人才輩出,兩相比較,樑上允和成奉之等人還頗有不如,而那郭懷也只是精通兵法,皇兄將他放在兵部尚書這位置上,實在是用錯了地方。”

趙王嘆道:“這些朕都知道,但朕最大的願望是替我們趙家收回朝中大權。自董家被誅後,楚王方三家在大趙境內勢力越來越大,長此以往,萬一他們之中出個居心叵測之人,我大趙江山就危矣。朕是想爲朕的子孫剷除隱患啊。”

趙茗忍不住說道:“皇兄恐怕主要還是爲了慶兒吧。”

趙王道:“皇妹何出此言,當年朕立誓剷除三大世家之時,慶兒還未出世,又怎麼說是爲了他。”

趙茗說道:“可如今呢,皇兄?”

趙王默然不語。

趙茗道:“不是我這做姑姑的說皇侄的壞話,可是皇兄,可你覺得慶兒真能做個賢明君主嗎?這幾年來,皇兄對楚家步步緊逼,無非是爲了慶兒着想,慶兒因琳貴妃之故,與楚家勢如水火,他又不懂得如何韜光隱晦,即位後很可能與楚家起衝突。”

趙王苦笑道:“皇妹,你覺得慶兒還能與楚家鬥得起來嗎?三大世家已沆瀣一氣,郭懷和樑上允等人都知勢不可爲,必全力勸阻慶兒的,慶兒對這點時勢也還是懂的。”

趙茗盯着趙王道:“難道皇兄忘了宮中還有四聖衛了嗎?”

趙王一驚,道:“你是說慶兒會不顧祖訓,強命四聖衛去刺殺楚家之人?”

趙茗點頭道:“以慶兒的性格,難保他不會如此做。四聖衛歷代忠於我們趙家,雖只奉命護衛皇宮大內,可慶兒若以皇上的身份強壓他們,這四人也不敢不從。宮中有四聖衛,可楚王兩家也有鷹、狼二堂,堂中高手如雲,若真惹怒了他們,後果恐怕不堪設想啊。”

趙王突然目光閃動,道:“皇妹,如今三大世家成聯盟之勢,其中關鍵人物便是楚名棠,他既是楚家宗主,又是王烈的女婿,方令信又將與他聯姻,若將此人除去,三大世家聯盟之勢必將土崩瓦解。”

趙茗道:“若真能輕易除掉此人,皇兄又怎會有今日之困境?”

趙王看了趙茗一眼,道:“那就看皇妹的本事了。”

趙茗訝然,沒想到皇上竟然也有此心,搖頭道:“這江山社稷之事豈可用江湖手段來解決,何況小妹也不屑爲之,即使小妹願意出手,也不可能做得天衣無縫,鷹堂兩堂能人衆多,必能覺察出些蛛絲馬跡,引來他們報復。論武功小妹是不懼天下任何人,可天道高手不是神,鷹狼兩堂的六位供奉聯手便足以阻止小妹,四聖衛的武功也不過和那幾個供奉相仿,鷹狼兩堂有足夠的人手能擋住他們,如此算來雙方實力最多也在伯仲之間,可楚王兩家掌控的數十萬大軍朝中有何人能抵擋?郭懷最多能讓北疆大營按兵不動,而南線和西線大營都爲三大世家掌握,到那時大趙國才真有亡國之危啊。”

趙王知道趙茗所言不虛,無力地說道:“那你要朕如何去做?”

趙茗道:“小妹斗膽進言,我趙家宗室子弟中才能之士也不少,皇兄何不效仿楚天放,從中挑選一人另立儲君?”

趙王慘然說道:“若真是如此,慶兒還能留得命在嗎?”

趙茗想了想也是,若真是這樣,趙慶絕不甘心,勢必會在朝中掀起風浪,皇兄在世還好說,若是新君登基了,肯定無法再容趙慶活在世上。

趙茗還想再言,趙王擺手阻止道:“此事不必再提,朕就慶兒和敏兒兩個子女,只希望他們兩個日後能平安,慶兒那邊朕會嚴加督導,不讓他魯莽行事,四聖衛朕也會交代他們不得做那暗殺之事。至於敏兒,皇妹,你們葉門並無門規禁止門下弟子談婚論嫁,當年朕曾安排你和楚名棠和郭懷曾見過面,可你連這兩人也看不上,整日戴着個面具,寧可孤老宮中,這是何故?”

趙茗黯然,當年她以民間女子身份也曾與楚名棠和郭懷交往過一段時間,只因她心高氣傲,對這兩個不諳武功之人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後來她出外遊歷一年,才發現江湖中人大都粗鄙不文,更難與之相處。可等回到京城後,楚名棠已經與王家小姐成親,郭懷則去了北疆,趙茗有苦難言,心灰意冷之下便隱居深宮之中,再也未曾與這兩人謀面。

趙王不知此中詳情,見她不答,也不便再追問,道:“朕不管你當年如何,可敏兒不能再走你的老路,朕將來要爲她安排一個好夫婿。”

趙茗不由得苦笑,這可就難說了,趙敏這些日子來一直鬱鬱寡歡,整日難見笑顏。趙茗看在眼裡,疼在心底,但也無可奈何,她也知道那楚錚雖說比趙敏小了兩歲,但朝中官宦子弟中能比上他的恐怕也沒幾個了,何況他還武功高強,正合趙敏心意,若他不是楚家子弟,趙茗倒頗爲贊成。

趙王見趙茗神色古怪,不禁問道:“朕也好些時日沒見到敏兒了,她怎麼樣了?”

趙茗覺得此事皇兄恐怕遲早會知道,便不再隱瞞,將趙敏和楚錚之事說了。

趙王皺眉道:“楚錚?是否就是不久前被你打傷的那少年?這事還真有些奇怪,楚家人對此並未追究,除了琳妃曾向朕抱怨過幾句外,楚名棠在朝堂之上居然隻字未提。”

趙茗冷笑道:“據小妹猜想,其中原因有二,一是楚家自己覺得理虧,二來這少年的傷勢並無大礙,小小年紀,居然能接下我一掌,了不起啊。皇兄有所不知,如果不出小妹所料,這少年恐怕會是楚家的下任宗主。”

趙王懷疑道:“皇妹何以如此認爲呢,這少年只是楚名棠的幼子,在他之前還有兩個兄長,朕聽說這兩人也是精明能幹,楚名棠不會廢長立幼吧?”

趙茗道:“楚名棠會不會有這心思很難說,可那楚錚身邊四個小婢乃是鷹堂四劍侍,這四劍侍歷來只護衛鷹堂堂主,那楚錚小小年紀就能執掌鷹堂,看來楚名棠是對他寄予厚望。”

趙王呆了半晌,有些羨慕地說道:“楚名棠居然有了三個好兒子,可朕爲何就一個也沒有?”

趙茗道:“那日以後,小妹便對這少年備加留意,聽敏兒說,琪兒曾與他相處過一段時間,小妹便向琪兒詢問。據她書信中所說,這楚錚年紀雖小,可是詭計多端,且做事心狠手辣,連南齊有數的高手林風言也栽在他的手裡。無論這楚錚將來是否是楚家宗主,都將是我們趙家的心腹大患,小妹越想越後悔,當日實不應託大,在琳妃來之前就該出全力斃他於掌下。可如今琳妃已知道小妹身份,再想下手就不得不慎重考慮了。”

兩兄妹又談了一會兒,趙王看了看窗外,天已經微微亮了,嘆道:“這人一老,總覺得時光過得太快了,一眨眼又要上朝了。”

趙茗有些擔心,道:“皇兄,你一宿沒睡,要不今日早朝就不要去了吧。”

趙王掙扎着站了起來,道:“朕不能不去,朕要讓他們知道,這大趙國還是朕的天下。”

大內總管連奇突然匆匆走了進來,氣息急促地道:“皇上,大事不好。”

趙王一驚,道:“何事如此心慌?”

連奇穩了穩心神,道:“刑部尚書樑大人在早朝的路上遭到一羣不明來歷人的攻擊,一行人全部身亡。”

趙王和趙茗同時起身,驚道:“你說什麼?”

第27章 熊耳山賊第63章 兵變奪權第26章 出征誓師第18章 權力重組第4章 轉道太平第22章 天賜良機第6章 大趙儲君第20章 及時行樂第8章 登門拜訪第85章 遇人不淑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7章 羿之神弓第18章 合議第38章 四足鼎立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3章 河東獅吼第9章 未雨綢繆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12章 恃強凌弱第9章 利之所趨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16章 魔門血祭第12章 當斷則斷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4章 上京風雲第97章 大長公主第11章 迷惘第83章 乘勢而來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3章 顛倒乾坤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23章 梨園祖師第25章 食殺第14章 太平展家第66章 將星殞落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5章 萬事具備第25章 咬文嚼字第1章 一石二鳥第61章 偷樑換柱第87章 禁忌所在第7章 五絕狂生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16章 大趙一葉第8章 有心投效第16章 皇儲之位第29章 栽贓嫁禍第88章 冰釋前嫌第92章 世事無常第11章 兩權擇利第5章 認祖歸宗第5章 火雲神駒第4章 鎮北侯府第85章 遇人不淑第6章 大趙儲君第94章 在此一舉第98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三十五章第6章 有心無力第63章 兵變奪權第19章 內亂(上)第7章 各懷心機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2章 自投羅網第6章 有心無力第10章 欺上瞞下第12章 當斷則斷第5章 火雲神駒第56章 別無選擇第21章 風波驟起第14章 兄弟重會第7章 去蕪存精第33章 三度進宮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18章 合議第25章 咬文嚼字第18章 後悔莫及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9章 言多必失第11章 手足之情第50章 誓血爲盟第5章 萬事具備第49章 棋逢對手第9章 佛魔二門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24章 弄巧成拙第54章 大秦寇家第86章 葉門之迷第81章 文中巧喻第6章 大趙儲君第76章 楚錚迴歸第18章 合議第45章 別有用心第6章 大趙儲君第1章 西秦咸陽第17章 羿之神弓第26章 出征誓師第25章 大德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