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語成讖

蘇巧彤回到踏青園,紫兒緊跟在她身後。再度來到此地,想起那幾個熱鬧喧囂的夜晚,紫兒不禁有些悵然若失。

蘇巧彤看在眼裡,似勸解一般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心裡想要的,其實得到了未必是福,人哪,還是想開些爲好。”

紫兒沒想到被蘇巧彤一眼看穿,不由驚慌失措:“蘇姑娘,小婢……小婢絕不敢胡思亂想。”這蘇姑娘雖只是個外姓人,但覺得老爺夫人喜愛,就算府內李誠和張得利兩大管事見了她也是畢恭畢敬,自己只是一小小婢女,被她知道自己還掛念着五公子,真不知會受如何處置。

蘇巧彤見她反被自己的話嚇到了,苦笑一聲,安慰道:“有何可害怕的,你又未做錯何事。來到這踏青園,也不必過於執着尊卑之念,紫娟她們與我和輕如姐雖名爲主僕,實如姐妹一般,無需拘束。”

紫兒默不作聲,心中想着:踏青園最吸引自己的,正是此處啊。

“紫兒姐姐來了?稀客啊。”翠苓從屋內跑了出來。蘇巧彤讓她帶着紫兒去找紫娟,自己走入楚錚的書房。

柳輕如見蘇巧彤回來了,笑了笑道:“巧彤要去北疆了吧?”言語間顯然帶着幾分羨慕。她心思靈敏,早猜到楚名棠若要派人牽制趙敏,唯有蘇巧彤莫屬。

“姐姐猜對了。”蘇巧彤看着柳輕如,圍着她轉了數圈,忽噗嗤一聲笑道:“輕如姐。快些將思念的話兒寫於信上吧,小妹正好替你捎去,放心,小妹決不會私自偷看。”

柳輕如漲紅了臉:“有何可寫的。”

“這可不管,”蘇巧彤將自己地一些雜物堆在一處,笑道,“小妹稍後進宮去見長公主,姐姐信若寫好了就置於案上,小妹自會帶走。”

“見長公主?這是爲何?”柳輕如算怕了蘇巧彤,連忙轉移話題。

“自然是說服她帶小妹去北疆了。楚伯父又不願出面,小妹總不能真象那花木蘭那般易釵而弁吧。”蘇巧彤道。忽拍了拍酥胸,“姐姐你不知。方纔小妹差點讓楚伯父嚇死。”

“怎麼了?”

蘇巧彤放低了聲音,道:“楚伯父已猜出柔然諸部內那女子就是武媚娘了。”

“此話當真?”柳輕如大驚失色,可仔細想了想,嘆道,“此事原本就難以瞞過公公他老人家,而且相公既然敢在密報上提及陸眉之事,就應想到此處了。”

蘇巧彤哼了一聲。道:“他亦是沒辦法。就算他不寫,樊兆彥和王明泰各自密報中也會提及此事,不過無所謂了,對你家小相公來說,他已立下如此大功,楚伯父也不會這等時候追究。只會替他掩飾。他也應該算準了這點,哼哼,這種做法應稱之爲什麼?恃功自傲。恃寵而驕,還是債多不愁,蝨多不癢……”

“好了好了,”柳輕如聽不下去了,推着蘇巧彤出了屋,“你這張小嘴就是從不饒人,快些進宮去吧。”

兩人嬉笑打鬧着,但一出踏青園大門,頓時都變得一本正經起來。柳輕如緩緩說道:“妹妹一路走好,早去早回。”

蘇巧彤亦是施了一禮:“多謝姐姐相送,姐姐請回。”

轉身正想走,不料一人快步走來,差點與蘇巧彤撞個滿懷。

蘇巧彤柳眉一豎,可見那人二十餘歲,體型瘦削,身穿六品官服,顯然不是府裡的人。爲維持一世家淑女風範,蘇巧彤只是微微皺眉,昂首準備離去。

忽聽柳輕如訝然道:“若誠,你何時來的。”

蘇巧彤想起這人這誰了。當初剛進上京城就撞見楚錚,這範若誠亦在酒樓之上,只不過當時他潦倒落魄,不像今日這般衣冠楚楚,舉手投足之間已有幾分官相了,一時竟沒認出來。

既然知道是何人了,蘇巧彤倒也不便就這麼走了,明知故問道:“輕如姐,這位是……”

“他是姐姐的表弟,姓範名若誠。若誠,這位是……”

範若誠心中酸楚,語帶苦澀:“不必煩勞表姐,小弟與蘇姑娘曾有過一面之緣。”他當初答應楚錚出仕爲官,多少也與蘇巧彤有那麼一點關係,後被吏部任命爲長平縣知縣,屁股還沒坐熱又被成奉之一紙調令到京城附近的陳縣。到了陳縣不久便聽聞楚錚與蘇巧彤之事已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範若誠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之後連續十餘日都喝得酩酊大醉。

今日到了楚府,驀然看見姐姐與一身穿鵝黃衣衫的女子站在一起,那女子背影竟是如此熟悉!範若誠幾不可自制,快步走到這邊,可沒想到她連自己是誰都已經忘記了,

蘇巧彤見他副神情,隱約猜到了幾分,頓感此地不可久留,忙以進宮爲藉口離開。

範若誠癡癡地看着蘇巧彤遠去。柳輕如也看出端倪來了,不由心驚肉跳,趕緊道:“若誠,你今日怎麼來看姐姐了?”範若誠雖在陳縣任職,距京城只有半日的路程,但他心高氣傲,不願在楚府門前低頭,這幾月竟一次也未來過。

範若誠猶在魂不守舍,順口答道:“小弟送楚四小姐回府,藉此亦來看望表姐。”

“四姑娘?”柳輕如不可置信地看着範若誠。楚倩素來眼高過頂,自己這表弟不過一介窮書生,縣令才當了幾月,怎麼會認得她?

在柳輕如的再三追問下,才知事情的經過。原來楚倩昨日約了幾個官家小姐去郊外踏青,其中一位家中在陳縣有座莊園。就提議去那遊玩。從京城到陳縣不過半日車程,而楚倩平日裡亦時常在閨中密友家中過夜,便派人與府裡管事李誠說了下,便向陳縣而去。一路正遊玩地開心之際,不知從何處冒出數十名劫匪,幸好楚倩身邊亦有幾位鷹堂高手在側,但那夥賊子中亦有些並非庸手。一場激戰下來,雖然將劫匪擊退,但鷹堂亦戰死數人,個個帶傷。只能留在原地,只派了一人前去報官。範若誠趕到此。聽聞傷者中還有楚府四小姐,大爲震驚。不過他亦知道,就算楚家小姐不在此地,自己所轄境內竟然存在這麼一夥劫匪,還傷了京中官員家人,降職免官已經算輕了。

雖有了請辭地心思,但爲了避免這些官家小姐回京途中再遭襲擊,範若誠率陳縣衙役捕快一路護送至京城。待到了楚府門外。也只說自己是陳縣縣令,而沒說是柳輕如堂弟,楚府家人大都忙着照顧楚倩,只有兩三人把他和陳縣捕快衙役呼來喚去,將楚倩出行所帶之物搬進府內。

楚倩所住院子與踏青園相距不遠,不過範若誠已憋了一肚子火。也並未打算爲此事向表姐求助,可沒想到一個鵝黃衣衫女子地背影竟使他完全亂了方寸,鬼使神差就這麼跑了過來。

範若誠剛向柳輕如交待了個大概。幾個如狼似虎的楚府家丁拎着繩子向這邊撲來。到了近處,見站在這小縣令身旁地竟是柳輕如,不由停了下來。爲首的家丁點頭哈腰,擠出了一副笑臉:“小地見過少夫人。”

柳輕如嗯了一聲,道:“你們這是幹什麼?”

那家丁不由自主地將拿繩子的手放到身後:“夫人有命,將這陳縣縣令拿下治罪。”

範若誠聽了,傲氣陡升:“表姐,此事你無需過問,小弟隨他們去就是。”

在他心中,表姐只是楚家小公子的尋常妾室而已,只是因楚錚寵愛才有了那麼點權勢,全然沒有注意到那幾個家丁聽了表姐二字,臉兒已如苦瓜一般。

那家丁誠惶誠恐道:“少夫人恕罪,少夫人恕罪,可這……這確是老夫人的意思。”

“此事我自會向她老人家稟明。”柳輕如淡淡說道,“你們幾個將我表弟帶去偏廳等候。”

幾人連聲應是。爲首那家丁將繩子往他人手中一塞,滿臉堆笑猶豫了下對範若誠道:“大人,請!”之所以猶豫,是因他還不知眼前這縣令姓氏名誰。

楚倩只是手臂擦傷,只是這番驚嚇不小,仍伏在楚夫人懷中低泣。楚名棠仍在歇息,既然女兒並無大礙,楚夫人也就沒將他吵醒。

“……算了,既是你表弟,暫且就不用追究了。”話雖如此,楚夫人仍是滿面寒霜,“不過你可要轉告他,此案如不能查個水落石出,罷官免職是還是少不了的。”

“婆婆,孩兒並非徇私,只是覺得此案有些蹊蹺。”

“哦?說來聽聽。”

柳輕如來地時候已將此事前因後果細細想過了,發現有些地方的確有可疑之處:“四姑娘身邊幾個護衛都是赤堂堂主陳振鍾地得意弟子,決非無能之輩,此番居然非死即傷,雖說是寡不敵衆,但亦可見那些賊子並非等閒人物,而且撤退時竟不留下一具屍首。而陳縣在京城管轄之內,如果真有一股數十人劫匪出沒,歷任陳縣縣令早該上報朝廷,並報刑部備案,可表弟他上任數月來,從未發現有類似記載。婆婆,孩兒覺得此案並不簡單。”

楚夫人是關心則亂,但聽柳輕如這麼一說,也覺得這事有些古怪了。難道是方家?應該不會,別的且不說,方家歷代書香,方令信絕不會拉下老臉來對付一個小姑娘。楚倩含淚擡起頭,道:“孃親,輕如姐所說甚是,孩兒亦感到此事不應怪罪範大人。而且聽那些賊人說話,有幾人明顯帶有京城口音。”

楚夫人悖然色變:“京城何人這般大膽,竟敢傷我楚府中人。輕如,叫張得利帶上你表弟去刑部,找滕侍郎,讓他即刻派八大門捕快徹底清查此案,如查不明白,方令信就算再護他亦無用處!”

“另,命鷹堂可動用之人全部出動,暗中查訪。輕如,巧彤明日就應起程去北疆,鷹堂地擔子你可要擔起來。”

柳輕如俯首道:“孩兒明白。”

楚錚不在上京城的日子裡,蘇巧彤在空閒時,有意無意經常就將趙敏請到踏青園相聚,漸漸的也不時和柳輕如到宮內看望她。趙敏心思相對單純,蘇柳二女則是精靈剔透的人兒,三人相處很是融洽,平日裡都以姐妹相稱,因此蘇巧彤稍稍透露些她也想去北疆地心思,趙敏便應了下來,並道若是成尚書不情願,她可以讓姑姑下道明確旨意。面對這樣的女子,蘇巧彤心中都有些愧疚了。

蘇巧彤謝絕了趙敏讓她留宿宮內的好意,回到楚府,得知楚倩遇襲之事亦頗感詫異。兩人談論至深夜也沒推測出什麼結果來,蘇巧彤側躺在牀上,昏沉沉地看着燭火,突然靈光一閃:

“輕如姐,你我是否想得太多了?這事或許未必是針對楚府。”

柳輕如有些遲疑:“巧彤你是說這一切只是巧合?”

“甚有可能。”蘇巧彤,“四姑娘她們去陳縣只是臨時起意,事先毫無準備,那夥賊子據報卻似早在那裡等候,豈不怪哉?”

柳輕如喃喃說道:“若只是巧合,此案查起來就更難了。”

“不難不難……”蘇巧彤只覺得眼皮越來越沉,嘟囔着說道,“那夥賊子既然選在陳縣犯事,定有他們地道理,你那表弟一副小FF的模樣,或許是得罪了某些人吧。”

“小憤憤,這是何意?”

蘇巧彤自知失言,揮揮手道:“困了困了,不說了,明日小妹還要趕路呢。”

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97章 大長公主第32章 夜襲第46章 暗渡陳倉第4章 上京風雲第79章 何去何從第6章 有心無力第29章 試探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12章 威逼誘降第44章 出謀劃策第18章 權力重組第5章 火雲神駒第16章 大趙一葉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8章 權力重組第34章 心思第9章 利之所趨第3章 吏部侍郎第80章 以和爲貴第5章 認祖歸宗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2章 恃強凌弱第13章 火燒山莊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26章 世無巧合第13章 火燒山莊第5章 認祖歸宗第12章 當斷則斷第4章 轉道太平第23章 蛛絲馬跡第78章 東奔西顧第56章 別無選擇第43章 北疆大帥第83章 乘勢而來第1章 楚氏宗主第34 兄弟鬩牆第71章 夫唱婦隨第30章 餘波未平第74章 長公主敏第17章 後世名人第24章 排除異己第15章 再度入宮第83章 乘勢而來第16章 大趙一葉第8章 軍中侍女第76章 楚錚迴歸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12章 恃強凌弱第33章 三度進宮第3章 吏部侍郎第6章 有心無力第17章 暗流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39章 程氏一族第77章 補救措施第18章 權力重組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19章 內亂(上)第8章 有心投效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26章 世無巧合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8章 重回京城第62章 臨陣傳令第5章 冤家路窄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23章 長談第17章 齊人非福第35章 暗下伏子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35章 暗下伏子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8章 楚家鷹堂第42章 兩相擇利第2章 風雨飄搖第55章 圍三闋一第19章 言多必失第93章 功虧一簣第9章 未雨綢繆第5章 萬事具備第4章 無可奈何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3章 河東獅吼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4章 兄弟重會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9章 言多必失第34章 心思第39章 程氏一族第8章 楚家鷹堂第4章 太平不平第12章 當斷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