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京城暗流

上京城作爲東漢、後漢、和趙國三朝國都,自有它的優勢所在。楚名棠執掌朝政以來,改革弊政,摒棄冗策,南來北往的商隊都願在上京城逗留或中轉,新皇登基不足兩月,上京城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喧鬧繁華。

在這繁華的掩蓋下,一股暗流悄然涌動。雖然趙國皇室日漸勢微,但畢竟趙國還是趙家的天下,很快覺察到朝中三大世家這些時日來往甚密,異乎尋常。

趙茗端坐太平宮大殿,在她身旁兩側坐着皇帝趙應和長公主趙敏。三人正聽着大內總管連奇的密報。

”前幾日鎮北侯王烈宣稱其夫人病重。三大世家首腦紛紛前去探望。驚人費解的是,方令信連續三日前往。其中一日更是直至深夜纔回府,而楚名棠攜夫人更是常住鎮北侯府……“

連奇囉囉嗦嗦講了一大堆,最後說道:”老奴以爲,應當……“

趙敏突然打斷道:”好了,你下去吧。“

連奇愣了下,垂手應道:”是。“

連奇走後,趙茗對趙應說道:”太監內宮不得干政,此例絕不可開。皇帝,你對三大世家近日舉動有何看法?“

趙應猶豫了下。道:”莫非他們想要……謀反?“

”糊塗!“趙茗真是恨鐵不成鋼,”如果真要謀反,先皇駕崩之時纔是他們最好的時機,如今你已繼位,大昭天下。楚名棠和方令信不想也不願背上亂臣賊子這罪名的。“

趙應縮了縮頭,心裡暗想:他二人與亂臣賊子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姑姑說地甚是。”一旁的趙敏道。“三大世家似有諸多不軌,但謀權篡位他們還是不敢的,如果真有這般心思,理應做的極爲隱秘纔是。他們這般舉動,似碰到什麼難解之事。敏兒方纔仔細回想下,朝中有一事倒顯得頗爲異常。

”什麼事?”

”北疆戰況。兵部尚書郭大人對我皇室忠心耿耿,可這兩天北疆戰報寥寥無幾,照理來說,北疆戰事已到了決戰階段……“

趙敏語音微微一顫,”難道我朝大軍敗了?“趙國如今是大長公主攝政。楚錚不再朝中,趙敏這長公主閒來無事,常到太平宮給自己姑姑打打下手,對朝中大事也知之甚多。

”不會。“趙敏想了想又搖搖頭。”若真如此,三大世家毫無理由在我皇家面前遮掩此事……姑姑。是孩兒多嘴了。“

”無妨。在這等時候,我們皇室中人理應同心協力。北疆之事姑姑還沒注意到,稍後再讓連奇到兵部問問。”趙茗說着,心裡暗想敏兒前段時日與楚錚整日廝混,不但武功有所長進,連對政事亦頗有見地。可惜她不是男兒身啊……啊,真是糊塗了,敏兒若是男兒身,那楚錚小兒還能與她相處?

趙敏見姑姑神色奇異。以爲她仍爲此時擔心。便說道:“姑姑,不如這般,孩兒就以姑姑和皇兄之名前往鎮北侯府探望王老夫人,藉此查探一下三大世家終究意欲何爲。”

趙敏臉色微紅:“其實依情依理,孩兒原本就該去一趟的。”

“好吧,就由你去下鎮北侯府。皇帝,你要多加用心了,朝堂之事連敏兒都比你看的透徹。”趙茗又遷怒於趙應了,“還有,沒事少去冷宮看你妹妹琪兒。她未婚有子,我大趙建朝百年來,皇室還從未出過這等不知廉恥的女子,若不是敏兒爲她求情,我早就將她擊斃於掌下了。”

趙應被訓斥得面色若豬肝。心中直後悔:當初在平原城雖說無權無勢,但至少也是逍遙自在,到京城來當這皇帝幹嘛啊。

鎮北侯府的側廳內,三大世家的首腦人物齊聚於此。王老侯爺正在閉目養神,楚名棠翻看着案几上的密報,神色冷峻。方令信兩眼向天面無表情,不知想些什麼,刑部尚書方令白和禮部尚書楚名南坐在一處輕聲交談着。兩人似各有己見,不時小聲爭論着。

兵部令吏馮奕徵手持一卷火漆密封的書帛,一路小跑着進來。臉上難抑興奮之色,勉強壓低了聲音道:”老侯爺,相國夫人,太尉大人,北疆大捷!“

王老侯爺雙目陡然睜開,一拍桌案:”還不快拿過來!“

馮奕徵將戰報呈上,王老侯爺直接將之拆開,鋪於案上。楚名棠和方令信也都起身圍了過來,楚名南和方令白各自站在他二人身後,伸長了脖子向裡瞅去。

王老侯爺匆匆看完,頓時哈哈大笑:“好!好!好!薛方仲啊薛方仲,你也有今天!”

方令白眼睛不大好,平時自個看公文都要湊近了些。忍不住道:“老侯爺,戰報上到底怎麼說的?”

王老侯爺志得意滿的說道:“我軍大獲全勝,俘敵近三萬餘人,僅有薛方仲等八千餘騎逃脫,錚兒和華長風率三萬大軍正隨後追趕。呵呵,西秦北疆大營從此灰飛煙滅,再無可與我北疆大營抗衡之師。”

方令白又問道:“那些突厥人呢?”

王老侯爺答道:“東西突厥均死傷過半,已逃離我北疆。還有,樊兆彥和明泰已拿下武朔城,全取西秦黃河以北三城七鎮指日可待。”

方令信在一旁笑道:“名棠啊,你現在便可讓成奉之抽調地方官員,準備隨時起程吧。”

楚名棠臉上亦露出幾分笑意:“名棠明白。”

幾人將戰報傳看一遍,談論了一會兒。興奮的勁頭漸漸過去,各自重新就坐。楚名棠看了衆人一眼,道:“現在該是商討善後事宜了,此份戰報上還沒說郭懷如何,不過暫時無礙大局,樊副統領和明泰應有相對之策。”

楚名南笑道:“等郭石頭知道了戰況,說不定會氣的吐血身亡,那倒也省事了。”

方令信哼了一聲道:“郭石頭這塊石頭硬着呢,兆彥和王明泰將軍雖已有準備,但郭懷畢竟是北疆大帥。兼軍政大權於一身,名棠,當初我等給他的權限太大了。”

楚名棠心裡苦笑,郭懷這大帥之權是他極力主張的,爲此費了好大功夫才說服方令信,只是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地步。

王老侯爺道:“黑騎軍大半已被錚兒帶走,餘部多由明泰和樊兆彥所掌控,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郭懷真要鬧騰,只有自取其辱。”

“老侯爺說得甚是。”面對王老侯爺,方令信也只有低聲下氣的份兒。

話雖如此,但楚名棠也知道,時間拖得越久,王明泰和樊兆彥受的壓力也就越大,反是自己兒子是個鬼精靈,跑得遠遠的。郭懷想要找他算賬亦無辦法。

“岳父,諸位大人,今日送來的密報雖令人振奮,但對北疆來說至少也亦是七日之前的事了。而綜合之前的密報所述,需我等善後之事有許多,如何向朝廷稟報,怎麼處置北疆那些平民將領,對灰鬍兒和有意稱臣的柔然諸部如何對待等等,都需在短期之內做出定奪。不知諸位大人有何高見?”

屋內沉默了一會兒,方令信緩緩說道:“方某覺得,還是以之前名棠的建議,儘快派一以我三大世家爲主的宣撫使團,前往北疆當即處置各項事宜。皇上和大長公主那邊不足爲慮,有我三大世家齊心,哼哼,不同意也得同意。關鍵在於這宣撫主使的人選,既需地位尊崇,使得郭懷有所顧忌,又需熟悉北疆……”

王老侯爺一擺手:“方家小子,不用再說了。就讓老夫當這宣撫使,稍後你們進宮見皇上和那什麼勞子的大長公主,老夫即刻寫奏摺自薦。”

方令信鬆了口氣,笑道:“有老侯爺出馬,萬事無憂,我們這些小輩甘願俯首聽命。”

楚名棠也感到王老侯爺是宣撫使的最佳人選,只是作爲女婿,依情依理再說上兩句:“岳父年事已高,此去北疆不遠千里,還是讓小婿去吧。”

王老侯爺道:“老夫身子好得很。不用你爲我擔心。老夫在北疆過了大半輩子,也正想借此機會到故地看看。再不去日後恐怕真的走不動了。”

“既是如此。小婿在此預祝岳父大人一路順風。”楚名棠從懷中取出兩份信函。道:“這是北疆大營專用公函,上面已經蓋有北疆大帥印和郭懷的私印,名南,方尚書,你二人可都是我朝書法大家,臨摹郭懷那幾個字自然不在話下,誰願執筆啊?”

楚名南和方令白相視一笑。方令白道:”既是有兩份空白戰報,不如下官與楚尚書各書一封,楚尚書寫昨日戰報,下官模擬今日,寫完後兩廂比較如何?“

楚名南傲然道:”就依方尚書所言。“

兩人看了看蒐羅來的郭懷手跡,凝思片刻,幾乎同時持筆疾書。至於如何杜撰楚名棠和方令信早已反覆商討過了。因此他二人之間比試的不僅僅只是模擬郭懷的筆跡。更是在考校彼此對上司決策的解讀理解能力。兩人平日都自視甚高。都未打草稿,均直接在各自空白公函上書寫。

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兩份戰報已經寫完。楚名棠和方令信分別看了一遍,不約而同點了點頭。從起初趙秦兩國聯軍共御突厥,突厥大敗潰輸,到西秦突然變陣隱有攻擊趙軍的跡象,郭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大敗秦軍,戰果當然沒篡改,楚名南和方令白直寫的花團錦簇,前後銜接,無論是從筆跡還是內容都幾近無可挑剔,就算郭懷看到了,恐怕也是目瞪口呆難以否認。

方令信將戰報在手上拍了拍,道:”名棠,這可真便宜郭懷了。依戰報所寫,他的功勞可說前無古人,封侯拜相都不足以表彰其功啊。“

楚名棠明白方令信又在心心掛念那兵部尚書位置,微微一笑:“此事不急,郭石頭能否接受你我好意還未嘗得知,待岳父大人到了北疆視情而定。”

王老侯爺衝方令信一瞪眼:“方家小子,大事未定就又在打你小九九了?放心吧,好處少不了你們方家的,休要在此聒噪了,各辦各事去吧。”

方令信賠笑一聲,只好告辭。楚名棠作爲半子,起身相送。兩人走到門口,方令信突然向楚名棠長施一禮,楚名棠微驚:“相國大人這是何意?”

方令信誠懇說道:“方某過幾日要向名棠誠心請教教子之法。吃飯北疆戰果近乎完美,且又可將孟德起從北疆統領之位逐下,盡是令郎從中謀劃,方某看了兆彥來信,簡直震驚之極,自問即便親自參與其中亦無法做到。中誠與令郎相比近似天壤之別,方某厚顏,還請名棠教我。”

楚名棠連連推辭,心中很是窩火:那小畜生所作所爲,有哪一處是做老子的教的,實在冤枉啊。

送走方令信,楚名棠直接去了兵部,郭懷去了北疆,由他暫時接掌兵部。兵部衆官員由左侍郎何爲居首,在衙門外列隊相迎,楚名棠沒有與他們客套,來到兵部大堂,沉聲道:“兵部衆官聽命!”

兵部官員雖不明所以,仍齊聲應道:“在!”

“傳令西線大營,命統領方令信率兵至潼關城前,列陣待命。傳令南線大營統領王明遠,命其麾下五萬水師,沿長江逆流而上,切斷南齊與西秦交通要道,不得有誤!”

第16章 魔門血祭第89章 佳人重現第11章 手足之情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88章 冰釋前嫌第3章 東山再起第89章 佳人重現第22章 天賜良機第125章 體制問題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1章 處心積慮第63章 兵變奪權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4章 太平不平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4章 太平不平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2章 針鋒相對第84章 一唱一和第3章 東山再起第5章 認祖歸宗第28章 出手相救第22章 一國民心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0章 亡羊補牢第76章 楚錚迴歸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34章 心思第14章 火狐第10章 流言蜚語第19章 內亂(上)第14章 聯手伏擊第7章 五絕狂生第70章 北疆宣撫第2章 相逢無常第2章 相逢無常第10章 兄弟重聚第83章 乘勢而來第10章 馬到成功第29章 試探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2章 廢長立幼第25章 大德高僧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27章 募兵第19章 三家聯盟第6章 大趙儲君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63章 兵變奪權第8章 有心投效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30章 賞罰分明第6章 斬除羽翼第79章 何去何從第8章 登門拜訪第4章 太平不平第21章 一親方澤第29章 試探第17章 齊人非福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21章 夜探第23章 蛛絲馬跡第1章 楚氏宗主第7章 京城突變第23章 梨園祖師第63章 兵變奪權第49章 棋逢對手第44章 出謀劃策第81章 文中巧喻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27章 熊耳山賊第18章 權力重組第3章 東山再起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18章 權力重組第一百三十五章第69章 京城暗流第57章 臨別託孤第20章 亡羊補牢第71章 夫唱婦隨第56章 別無選擇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4章 文案第22章 天賜良機第50章 誓血爲盟第7章 五絕狂生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2章 兩相擇利第61章 偷樑換柱第38章 四足鼎立第18章 權力重組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25章 食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