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

“哦?”孫周畢竟是娃娃,即使他多麼老成,兒童的好奇心還是很濃烈的,他馬上問:“我爲晉國公子,能知道這個晉國秘密嗎?”

趙武一擺手,吩咐隨從回軍營取東西,而後他繼續說:“這件事牽扯到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弩’,韓伯跟我正在研究這件武器,可是這件武器還很不成熟,產量極低,性能也極不穩定——潘黨就是被這件武器擊殺的,因爲我們不願意提前讓這件武器曝光,所以韓伯和我都不願多談此事。”

“什麼樣的武器能夠輕鬆殺死天下第二?”孫周好奇的問。

坐在廊下的潘黨平靜的聽着別人談論潘黨之死,很奇怪,他的情緒沒有一點波動,彷彿別人在談論一個無關緊要的外人。

弩取來了,趙武對着弩弓解釋:“這件武器製作極其麻煩,而且有一些部件特別容易出毛病,比如這弩弦,因爲拉開弩的力量極大,所以弩弦容易繃斷,至今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弩弦,來讓它能保持穩定。

再比如,勾住弩弦的扳機,我們現在只能用青銅製作,但青銅軟,被弩弦拉扯一段時間,就容易變形,會在不經意間鬆脫弩弦,這樣一來,弩弓上掛的箭便能隨時射出,甚至傷害到使用人自己……”

趙武定了定神,馬上又補充:“最重要的是,一把合格的弩弓射擊非常精確,有了這樣的武器,一名農夫藏在樹後,就可以射殺久經殺場的大將——這纔是韓伯不願這武器曝光的原因。”

孫周拿過弩弓,好奇的打量起來,趙武指點他拉上弓弦,安放了一根弩矢,孫周拿起來瞄了一下,扣動扳機,弩矢嗖的一聲飛出,準準的射在孫周選擇的目標上。

孫周臉色變了:“果然如此,連我這樣的射術都能準確射中目標,更何況稍加訓練的士兵,可怕,太可怕了,有了這件武器,人世間哪有養由基。”

趙武指點着弩弓,又解釋:“目前,‘養由基’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爲這武器射擊頻率不高,遠遠比不上一名熟練的弓箭手。

正是這點特性,讓我們很難取捨:如果把弩弓大規模裝備軍隊的話,因爲它的射擊頻率不高,在阻止敵軍衝鋒上,似乎效率不如弓箭。但它的準確性遠遠超過了弓箭——這一優點卻又令我們難以捨棄。”

孫周輕輕放下弩弓,讚歎了一句:“武子果然仁義啊。”

孫周看了這件跨時代的武器,沒有讚賞趙武心靈手巧,反而稱讚趙武仁義。是因爲:無論怎麼說晉國公卿大夫這次做的事情不地道,黑了趙武的功勞不說,事後毫無賞賜。但趙武對公卿大夫的所作所爲沒有一句抱怨,反而平心靜氣的說起公卿大夫隱瞞此事的原因。

這一點,放在大處說,他是爲了維護晉國君臣的團結,維護晉國對外形象。從小處說,他也是爲了保住晉國的秘密——一件對晉國極爲有利的秘密武器。

因爲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國家軍事機密。孫周不好再詳細討論。他誇獎一句便把弩弓放到一邊,立刻有人趕上前來,把弩弓仔細收藏到一個木盒裡……

孫周看着弩弓被收藏起來,他搖着頭,感慨說:“誰能想到天下第二的名將,竟然被這麼一件小小的武器奪去性命,今後有哪位大將敢讓人持有這種武器?……對了,我路過你軍營的時候,聽到營中喧譁不斷,自古以來軍營講究莊嚴肅穆,我晉國尤其講究軍營整肅,怎麼你的軍營鬧的,像開了鍋,沸騰的鼎。”

趙武躬身回答:“那是士兵們在做軍中之戲。”

孫周又問:“軍中之戲?是蹴鞠嗎?昔日周天王曾在軍中推行蹴鞠,但也沒有這麼大的喧譁,你的軍中之戲有何不同?”

趙武答:“趙氏的軍中之戲,是甲士之戲,需要披甲遊戲,因爲對抗激烈,所以喧譁不斷。”

孫周悠然神往:“我曾問過郤至,他說這次鄢陵之戰,唯獨你的軍隊傷亡微不足道。不過,他倒是狠狠嘲笑了你家士兵的裝備,說你偷工減料,做鎧甲只做前面的甲片,製作戰戟還把戰戟的橫枝縮小成一個小勾。

然而,即使語氣裡充滿嘲笑,他也對你傢俬兵的體力頗爲讚賞,據說你的士兵在鄢陵打着火把搜捕蠻軍,徹夜未眠,第二天居然還有體力爬起來追擊楚軍,這份體力,讓他實在難以想象——你是怎麼把他們操練出來的?難道就是這軍中之戲的功勞?”

趙武點點頭,又吩咐侍從回軍營取東西……哦,那名回去取東西的士兵已經跑了三趟了,但他這種折磨還沒有結束。整整一天裡,隨着談話的進行,他都在不停的被趙武指派去軍營去物,把趙武談到的某種東西取來供孫周觀賞。傍晚時分,這名來回奔波、疲盡力竭的士兵趴在營門口哀嘆:“都說我們家主是天下最倒黴的人,被人指使的團團轉。現在看來,我比我們家主還倒黴啊,整個軍營裡,還有誰比我跑個不停,還有誰比我更倒黴?”

侍從第一次取來的,是兩套足球服,兩套棒球服,以及相應的球具。趙武讓侍從們穿上防護甲,親自向孫周演示——古老的蹴鞠因爲對抗性不強,以至於近乎表演。現在它們已被趙武大加改動,足球的形式更接近橄欖球,這種打法兇狠,可以踢、可以抱,可以摔跤的拼搶活動,很受軍國主義的晉國歡迎,於是,一個問題來了。

wWW _тт kǎn _¢o

“這種踢法,士兵們很容易受傷,尤其是一個搶到球的人,會有很多人撲上去,又是壓,又是摔。以前沒有防護甲的時候,士兵們因此屢屢受傷……嘿嘿,滿晉國都知道我趙武窮,到現在領地內的人口只有原先趙氏的十分之一,所以——每一個武士都是我最寶貴的資源,爲了不讓他們在遊戲中受傷,我製作了這套遊戲用品——防護甲。”

孫周敲了敲那防護甲,好奇的反問:“柳條做的?”

趙武顯得興致勃勃:“當然,說起來這套防護甲的誕生,還要追溯到我趙城的棒球運動。這種棒球運動打擊的是石球,被擊飛的石球速度很快,人來不及躲避,很有一些人被球打破腦袋。於是我讓銅匠們製作了一頂頭盔,結果他們給我製作出一個稍微深一點的銅盤子來……”

趙武用銅盤子來形容最初誕生的那副銅盔,其實還不如用“二戰時英國士兵的湯盤頭盔”來形容更確切,而後來,銅匠依據他的意見修改出來的第二頂頭盔,更接近二戰時的德軍頭盔。

趙武儘量用古人聽懂的語言解釋這些防護設備的演進過程:“……頭盔做好了,可是因爲石頭飛的快,許多人的臉部也頻頻受傷,於是我們又不得不開發臉部護甲,這臉部護甲要與頭盔連在一起,遮住武士的臉,還要讓武士能看清快速飛舞的石球。

一時之間,工匠們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技術手段,此時,有一位曾經編過柳條甲的工匠建議,不如用新鮮的柳條編出一個頭罩來,而後把這個頭罩烘乾固定……

這倒啓發了我,既然柳條能做面甲、木甲,爲什麼不能做其他的甲,用柳條製作頭盔豈不更方便,更便宜,於是這套防護甲就誕生了。我趙地多山,倒不缺柳枝。

軍中之戲推行之後,凡參加這兩支球隊的人都能免費得到我送的一套木護甲,結果,這次我招來家中預備役(羨餘),那些預備役士兵因爲沒有正式鎧甲,他們就將我送的遊戲裝備——防護球衣穿來了。而後,無數身帶球衣球具的預備役來到,反勾起了士兵遊戲的癮頭。公子那天經過的時候,諸軍正在比賽。”

趙武給孫周解釋了一番兩種遊戲的規則,孫周拿起一根棒球棍,端詳一番,詢問:“這麼說,棒球這個玩意,兩個人在一起就能玩耍,不分場地……你跟我說說,這遊戲怎麼玩?”

趙武站起身來,介紹說:“這棒球玩起來,先要進過訓練:首先要找幾個石球吊在半空中,而後練習用棍子的三分之一區去擊打靜止的球——這三分之一區就像是劍的最鋒利區。等練到手熟,到每次都能擊中球的時候,可以更進一步,練習打中搖擺中的球,再進一步,就是一人投擲,一人揮棍擊球……”

孫周指了指棍子上的一圈紅油漆,問:“這標誌又是什麼?”

趙武又向這位好奇寶寶介紹棒球棍“甜區”的作用。孫周聽完,掄着棍子揮舞了幾下,笑着說:“這下好了,我常常感到身子弱,又沒有地方出去遊玩,有了這種遊戲,我在院子裡也能玩耍一番,太好了,小武,你我兩人來玩一局。”

趙武起身答應,孫周揮了幾下棍子,突然又想起一事,馬上又說:“看看我,竟然忘了……剛纔你介紹弩弓的時候,我還想請你看看我收藏的刀劍——武子你心思靈巧,看了我收藏的刀劍,一定有所啓發——這是正事,且讓我們把正事做了。”

孫周放下了球棍,領着趙武走進了自己的書房。

周王室歷經數百年了,在這樣的王朝下,孫周的收藏品琳琅滿

目,既有刀劍,也有各種各樣的器皿,孫周領着趙武走到陳列架邊,像小孩子炫耀自己的寶貝一樣炫耀:“你瞧,這是我收藏的三柄最古老的刀劍,它們都來自商代,武子,你在其他地方可曾看過商代刀劍?”

趙武湊近收藏架前,孫周指着其中兩柄劍介紹:“這兩柄曲柄劍,其劍身平直,中脊起棱。曲柄,柄上裝飾着幾何紋,一柄柄首是羊首造型、一柄劍柄爲馬首造型,是我找到的最古老的劍——我想,它或許也是殷商第一柄劍,因爲我再也沒找到比它更古老的劍。

這柄劍充滿遊牧民族風格。獸首下部有環,柄與劍身一側,或兩側都有凸出的、形似鋸齒的小尖齒,這大概是作爲劍格存在的,亦即格鬥時鎖住對方的劍。”

趙武神色激動的摸上了那柄劍,心中念道:這劍到了拍賣會上,該賣多少錢,一億,兩億——咱還只收歐元不收美元。

趙武神色癡迷,孫周不得不舉起旁邊一柄青銅刀,同刀敲了敲趙武手中的劍身,以提醒趙武:“你看,這柄刀也是商代的,這風格與我大周不同,刀身微彎但依舊保持形似劍身的平直,只是刀尖翹起。刀身小尖齒(劍格)鋒利……”

趙武趕緊抓過這柄商刀,他左刀右劍,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哪個都不捨得放下,情不自禁脫口而出:“換,我跟你交換——公子需要什麼,咱倆交換一下。”

孫周輕笑起來:“也是一個癡人——武子喜歡,儘管拿去。這刀劍在別處罕有,但此地是宗周,只要細心收集,還是能找到的。”

趙武一轉身,立刻把一刀一劍塞入齊策懷裡,吩咐:“包起來,趕緊包起來……公子,你還有什麼?”

孫周領着趙武繼續轉:“這些是曲刃劍……這些是柳葉劍,都是些當代的劍。我還收集有幾柄楚劍吳劍,且讓我看看放在哪裡……”

曲刃劍劍身較寬,劍刃弧曲,莖與身之間沒有劍格,柄首頂部挖有凹槽,凹槽內嵌有用石料、赤鐵礦、青銅等材料磨製鑄造的,或用泥捏燒製的劍柄段加重器,又稱“枕狀物”或“枕狀器”。這種劍的劍身都有些像拉長的葫蘆,有的在劍身中部向兩側突起尖角,有的全部是曲線……

趙武拿起了一柄曲刃劍,他已經忘了身邊有人,癡迷的自語:“枕(狀)器,我怎麼沒有想到這東西,簡直太神奇了……齊策,趕緊把我們的隨軍工匠喊過來,請他看一看這柄劍。”

齊策尷尬的笑一笑,孫周輕鬆自如的擺擺手,說:“癡迷的人真誠,武子是個真誠人……你去喊人搬吧,師偃,不如你來教我玩一下這棒球,留下你的主上在這裡欣賞刀劍。”

趙武完全沒有聽到身邊人談論,他手裡揮着曲刃劍,忘形的自語:“沒錯,劍的刃部長了之後,重心就在劍的中央,揮舞起來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加了這麼一個枕狀物後,劍的重心移到了劍柄部位,這樣,揮舞起來,劍刃部分彷彿就是手臂的延長,一點感覺不到失衡感,妙,快讓我們工匠過來看看。”

這年代,其實很多技術說起來都非常先進,只是信息傳播的手段缺乏,用竹簡根本無法傳播圖形,而有些知識如果不是親口傳授的話,別人根本無法知道。趙武緊急喚自己的工匠過來,觀賞這些寶劍,查看這些已有的技術,就是想讓工匠們更多的瞭解同時代的技術發展。

不久,一羣工匠小跑着跑了進來,他們在門口誠惶誠恐的向孫周鞠躬磕頭,孫周寬容的揮揮手,讓他們去見趙武,這些人跑進孫周的書房,不一會兒,一個個興奮如狂的跑了出來,奔向自己的軍營,彷彿不親手實驗一把,滿腦的想法會讓他們坐臥難安。

孫周正在揮棍練習擊球,看到工匠們瘋狂的跑出去,他回身對師偃說:“人都說武子心思靈巧,這些刀劍我日日看,也沒發現其中蘊含什麼道理,沒想到武子一眼瞥過,就能說出無數的道理,我聽說武子是由你們這些家臣教導長大,看來,你們這羣家臣也不簡單啊。”

師偃尷尬的笑着,恭敬的解釋:“主上的聰慧可不是我們所能教導出來的,我等只是盡了撫養之責,說起來,教育主上還是多虧了程嬰。”

孫周嘆了口氣:“可惜了程嬰,真是一位國士啊。”

孫周感慨完,眼角瞥見廊下的武士昆正閒着無聊,用弓弦撥打着樹葉,弓弦上並沒有箭,可這名武士有模有樣的拉着空弦,弓弦彈出的風吹的樹葉直晃。

孫周笑了:“這名武士好射術,爲何不讓他射幾隻鳥來,我們也好做一頓燒烤大餐。”

師偃笑了:“公子,若論做菜的手藝精妙,還要看我家主上的,那小炭爐已經升好了,肉條已經醬了許久,公子還是等會兒吃主上的烤肉吧,鳥就算了。”

師偃推遲,是因爲弓箭到了潘黨手裡,後者就成了“殺神”,讓這樣的人在孫周身邊撥弄弓弦,很危險滴。

所以師偃特別提起趙武的手藝,想把孫周的注意力轉移過去。

其實孫周提這句話,是變相的討要這名壯漢做自己的侍從。作爲貴族老師,師偃也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但誰敢把潘黨交出去?

孫周聽了師偃的話,放下了球棍:“人都說武子靈巧,原來世上真有一通百通的人,連廚藝都如此在行。只是讓武子親自燒烤,未免有點不恭……”

師偃趕緊向齊策使眼色,齊策衝進孫周書房。不一會兒,他揪着手裡拿着好幾把劍的趙武跑了出來,只聽趙武不停的喃喃:“好多錢,值好多好多錢。”

孫周笑了:“武子若喜歡,不妨都拿去,我這裡也用不了如此多的劍……”

趙武聽見這話,彷彿從夢中驚醒,他跳起來,嚷道:“快回軍營,讓侍從拿酒來,把所有的酒都拿來,還有絨布,毯子,能拿來的都拿來。”

齊策臉色有點難看,孫周輕笑:“武子,你率軍在外,還是謹慎一點,我這裡也無需那麼多東西,倒是你的酒很好……還有絨布,我聽說這個布柔軟,列國公卿都拿它製作小衣貼身穿着,郤至這次來周室獻俘,也供上幾匹絨布,你送我一車酒,一車絨布就行了。”

孫周這是提醒趙武,他如此大張旗鼓的送禮給一名晉國公子。消息傳回去,國君一定記恨,所以還是不要惹人注目的好。

齊策眼珠一轉,立刻跑出去安排——這個狡猾的傢伙出面了,事情自然辦的不爲人知。

接下來幾天,趙武倒是與孫周玩到一起,兩人穿起防護衣,像孩子一樣打着棒球,趙武還利用石球發明了類似打彈子的遊戲,然後與孫周不顧形象的趴在地上,玩着小孩子才玩的遊戲……

數日後,趙城送來急報:中行姬於甲午日生下一個兒子,同日,嫡妻智姬也生下一個女兒,稍後,趙巧人生下了趙氏的第二位男性後裔,趙武聽見大喜,大呼:“成了!”

稍停,趙武回過味來:“你說是在甲午日生下來的孩子,怎麼來鄢陵搬糧食的人不順路送信來?現在才送信來?”

師偃拽了拽趙武的袖子,提醒:“主上,小孩子剛生下來,畏懼鬼神,是不能說出去的,直到滿月後,母子平安才能報告親屬與鄰居。否則,孩子容易早夭。”

趙武明白的點點頭,送信來的東郭離又問:“師修派人送信,詢問主上如何賜名,他說,恐怕主上百啐(百日)那天不能返回,可是那天需要祭告祖宗,必須給孩子命名,請主上賜下名字。”

趙武想起自己剛纔那聲吶喊,馬上回答:“名字是現成的,一位就叫‘成’,另一位嘛,甲午日生的,或叫‘甲’、或叫‘午’。”

師偃建議:“還是叫‘午’吧,既然中行姬先生的,嫡長子就是趙成,另一位叫‘甲’不是很妥當,還是叫‘午’比較妥當。”

“就這麼定了”,趙武馬上把兒子丟到一邊,招呼東郭離:“來來來,我的工匠們新近研究出來了幾種劍柄與武器的製作法,你把這幾件樣品帶回去,此外,我從公子周那裡找到了周室裡幾名有經驗的陶工,他們會砌一種長形的陶窯,你把他們帶回去,指點我們的陶匠改裝陶窯。”

趙武所說的“長形陶窯”,就是周代著名的“龍窯”,而他自己領地裡製作的是饅頭窯。饅頭窯適合走精品路線,它產量小,不像龍窯那麼長大,一次可以生產很多陶器,而龍窯,只要稍加改變就能成爲一座磚窯。

東郭離一邊答應着,一邊彙報:“領地裡現在正在分發糧食,工匠們正在日夜加班,把多餘的糧食釀成酒,藏入土窖中。主上說挖空半座山作爲酒窖,我們正在動手。這次送回去的新僕人已經分配下去了,預計那酒窖下月完成。現在,趙城百姓都期盼他們的子弟回去,主上,不知道這仗什麼時候打完?”

東郭離這裡唸叨,武鮒小跑着進來,報告:“新軍佐郤至傳信:說周室大夫尹子已經準備動身,車馬即將出東門,請我軍整軍隨行。”

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上)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181章 是何物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58章 看我不嚇死你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110章 七重門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