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

川嘉二百六十七章沒有衆個人,怎麼能行。,所謂“千燈之會”就是用一千盞燈具照亮聚會的場所,諸將夜飲通宵達旦。

春秋時不提倡夜飲,師曠曾因此責罵過晉悼公,但現在趙武做爲大戰的勝利者,再加上侯晉的捕鯨活動使得蠟的價格直線下降,併成爲一種普通日用品,因而趙武也就無所顧忌了現在舉行夜宴,想必師曠即使復生,也無可指責。

夜宴所用的燈都是準備運往楚國。並銷售給楚國貴族的奢侈品一社會階層板結的另一種特徵就是:平民窮死,他們把所有的一切奉獻給貴人,而貴人即使在國破家亡之際,也不忘窮奢極欲地追求奢侈品。這場戰爭帶給晉國的另一個收穫是:楚人已徹底畏懼晉人,連帶着,貴族們對晉人的生活方式也充滿歎服,凡是晉國的奢侈品,甭問價錢,楚國貴族就一個字:買!

這些銷往楚國的燈都是採用與“隨侯珠。小相同的玻璃工藝,製成的“渾濁玻璃。油燈,這種玻璃不透明,用在燈火上,反而有一種朦朦朧朧的磨砂玻璃的感覺。而這種玻璃工藝。原本是用來假冒玉器的,所以滿地的燈火,給人的感覺就是滿地都是寶玉研磨的琉璃燈當然,春秋時,玻璃比玉還貴。

舉辦夜宴的地點是智盈新建的高臺。

智盈從小在趙氏長大,智氏與趙氏關係親密,因爲智嬌嬌的存在,智盈學了不少趙氏獨有的知識,其中也包括趙氏獨特的石樑建築技巧水泥混凝土建築,他修建的這座高臺充分採用了從趙氏學來的技巧:先借助一座不高的土丘,削平土丘四周,而後依靠土丘的地勢砌石爲高臺。

趙氏建築的特點是實用,每一項建築都有自己的現實用途。這座高臺也一樣,它既是智氏的屯兵軍營。也就是“武城。”

同時還是烽火臺、哨塔,用於登高睹望,警戒南方的楚國。

武城最高處也就是趙武舉行夜宴的亭子的頂部,是烽火臺的烽坯,亭子周圍、圓形環繞亭子的空心護欄內,隱藏了灌滿油脂的環行溝。以及巧妙設置的通風口、燃火口。點燃上面的烽火不需要特別的技術,即使下雨天,也可以輕易用一異火把,點燃環形欄杆內的油脂。而後,空心欄杆內的油脂通過幾處特定的燃火孔噴射,形成了類似的火炬效果,而溝渠內部塗抹的陶土。在燃燒產生的高溫下,已經形成一種陶瓷結構,以確保油脂常年儲存也不外滲。

月明星稀,二月的春秋下,氣候和煦而涼爽。

環繞高臺的燈火一一點燃,整個土丘彷彿一隻燃燒的火把,可以在百里之外一目瞭然百里之外,守軍早已經知道,這火把是爲了歡迎的勝而歸的元帥,所以他們沒有用烽火響應,但也星星點點的點起了幾盞燈,用燈語傳出信號:歡迎回家。

高臺之上,火把閃爍的光芒令整個宴會的場所亮如白晝,,但這還不夠,高臺的地面上,上千只准備銷往楚王的玻璃盞齊齊點燃了燈中的油蠟,它們散佈在地面上,在這暗沉沉的夜色裡,讓從沒見過遍地星海的春秋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置身於其中。

彷彿天上的銀河墜入人間,而參加宴會的人,就是身在銀河裡徜翔。

星星點點的銀河中,吳國國君餘昧敬獻的吳國歌女,以及俘虜的楚國歌男干戈舞舞男、被俘的陳國、蔡國歌女穿梭於燈海寥落之中。或舞或歌,爲在場的得勝之士祝禱。半醉牛醒之間,征戰兩年的武士們隨着歌女的拍節,拍打着膝蓋醉醺醺的應和。

這一刻,天上人間,分不清人在夢中,還是半夢半醒。

趙武望着歌唱的楚國、陳國、蔡國舞女舞男,低聲嘟囔了一句大家都聽不懂的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季札在這裡。大概要說這句話了,但他不知道,國事的強盛與音樂無關一真的與音樂無關

此時,隨行的聯軍統帥只剩下鄭國的大夫良霄了趙武下一步要去鄭國,良竿不得不隨從。他聽懂了趙武后半句話,但卻不願評論,只是故作驚詫的說;“常聽說趙氏奢侈豪富,但萬萬沒想到,竟然奢侈豪富到了這種地步,隨便拿出一千件用“隨侯珠,材料製作的燈盞,遍佈在地上任人踐踏,如此舉行“千燈之會”未免奢華的沒譜了。”

所謂“隨侯珠”是一種鈣鎂玻璃。這種玻璃顯得有點渾濁,像寶玉一樣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狀態。

由於趙氏的玻璃提純工藝還不成熟,所以地下的燈盞各種顏色都有。含鐵礦雜質的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黃色,含銅礦雜質的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綠色,銅鐵雜質都含的呈現出藍色,也有部分呈現出紅色”這些五顏六色的燈散落在地上,是一條七彩的河流。

趙武聽到了良霄的感慨,轉過頭去回答良霄:“你記得齊桓公與管仲的對答嗎?”

良霄知道趙武詢問的是哪段話齊狂公與管仲彼此之間的對答多了。管仲執“年。每天和齊桓公說不少話,但只有段話被齊國長姿”贊其事的記錄在《史書》書裡,並常常被後來的管仲學理論繼承者引用。

那段話恰好符合現在的情景。

當時,齊狂公有點扭捏的問管仲:“我喜歡奢華的生活,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這種習慣對國家有沒有妨礙?”

管仲的回答是:“沒有妨礙,只要你得到這一切。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不僅對國家經濟沒有妨礙,反而能夠使經濟昌盛。”

春秋早期的管仲當然說不出什麼“消費刺激就業率、增加稅收”的話。但他話的意思大約是這樣的一隻要你的東西都是花錢買到的,怎麼會對國家有害吶?咱齊國人不仇富。愛過什麼樣的生活純屬個人愛好。大肆消費對國家經濟沒有妨礙,反而能刺激經濟繁榮。

縱觀管仲一生,經常揮舞經濟大棒的管仲時刻在縱容着齊祖公的享受,他還充分的利用齊桓公的愛好來操縱各國時尚,以此對各國進行經濟掠奪。例如,他對魯國、對楚國、對中山國進行的經濟打擊計戈。無不利用了國君的愛好做掩護。

管仲如此操作的時候,整個世界還沒有經濟學概念,但管仲之後,地球社會依然延續着管仲在春秋時代總結出來的規律:凡是強國,必定像海綿吸水一樣吸納着周圍國家的財富。消耗着遠比周圍國家多得多的資源。比如現代美國。它們就消費着全球碗的消費品,所以它們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而世界其它強國,其國力的強弱,也是按照消費榜上的排名而依次排列的。

國家強大,是源於強大的消費能這一樸素的經濟學概念貫穿了整個地球的文明史。而管仲是人類當中最早現這一規律的。

當初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整個世界圍着齊國轉,齊國也是整個中原最大的消費者,管仲就是利用齊國龐大的消費能力,從而制定出針對敵國的經濟揮擊計戈。而後晉國稱霸了,只是晉國人學了管仲的治國理論,還沒來得及把管仲的經濟手段學全,現在,趙武來爲晉國補上這一段缺失。

其實,也不能怪良霄難以理解趙氏的奢華;其實,管仲之後,整個中國再沒有第二個人能理解管仲的消費觀念。後來的歷代治國者所提倡的都是節儉觀念,所以節儉思想隱隱的把持了其後的中國文化。也因此,許多王朝的滅亡都被簡單的歸之爲國君驕奢淫慾,消耗了民間財富。以至於使國家走向滅亡。

這些人都忽略了齊桓公的消費與後代國君消費之間的制度差別,而其差別就在管仲所說的那個詞:花自己的錢買東西,對國家無害。

不花自己的錢,只是對平民的不斷掠奪。或者技巧高一點,比如視庶民爲奴隸,不斷哄騙庶民無私奉獻,以便貴族無償索取,來實現自己的享受**這樣的統治者越是追求享受,國家滅亡的越快。

趙武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眼前的一切陳列物,雖然都奢華無比,但都是趙武自己掏腰包買下來的。當然。其中很多東西都是他家生產的。他掏錢採購這些貨物,是想賣給楚國貴族,賺點零花錢,然後武裝好自己的軍隊,更方便的欺負楚人。

春秋時代是一個新技術井噴式爆的時代,許多新技術連現代人見了都感到驚詫,處身於這個時代中;趙武依據科技展的方向,稍稍給予工匠們一點指導,使得趙氏的科技展更加迅猛,目前已經遠遠的把同時代的人拋在腦後。

而這點指導說起來也非常簡單。無非是規定了新的度量衡,要求所有的生產嚴格按照新度量衡進行精確的數字化生產。

玻璃的展得益於這種制度。按現行觀念,玻璃屬於化工業。幾種不同物資混合在一起燒製,需要精確控制各種化學成分的比例,才能燒出合格的玻璃。

以前古人度量衡並不精確,所採用的礦物質成分純度各不相同,所以偶爾燒製出“隨侯珠”來,連古人自己都不清楚成功的原因,於是迷信的古人就將成功歸之於神靈的偏愛?但有了精確度量就不一樣了。如果再加一點精細的提純手法。那麼。五千年前兩伊兩河流域的玻璃工藝,便“傳入”了春秋時期的中國。

隨着工藝水平的展,隨着生產力的展,像隨侯珠這樣昂貴的稀世珍寶,必將成爲爛大街一樣的廉價貨物,就如同現在蠟的廉價化一樣。後者,隨着捕鯨技術的展。原先需要足夠的領地,才能採集到足夠的蜂巢、蒐集到足夠的蠟,現在這一切都無用了,只要購買一條小小船。僱用幾個熟練的捕鯨水手,到大海里捕撈一條鯨魚,其體內蘊含的蠟,已經相當於楚國這樣的級大國十數年的產量。而且,這一切無需動用太妾的人手,漫山遍野的長時間去搜尋蜂巢。

座上的趙武嘴角含着笑,欣賞着春秋人臉上的震驚與迷醉的表情,他無法告訴春秋人,眼前這一切所謂的奢華,在現代人看來全是廉價貨。眼前刪心溝燈盞。以及這次千燈之會所消耗的蠟也必將隨着時視步。變的微不足道。

這一刻,他心中有一種現代人的驕傲:我無須知道歷史展的方向。我只需要知道生產力的展方向,就已經足夠了。我站在這個世界的頂端,現在,擁有了權位的我。也站在整個世界食物鏈的頂端。

燦爛的星河之下,地面上流淌着另一條星河。天上地下,一片星火當中,歌女們輕聲唱了起來,唱的當然都是一些祝禱詞。吳語阮濃,楚語婉轉如黃鶯,陳國、蔡國的語言鼻音很重,像是低聲呻吟。

四國歌伎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一片鶯歌燕舞中,趙武慢慢的回答良霄的疑問,他重複着晏嬰當初的語言:“封建制和奴隸制的區別就在於此時:封建制下,人人有權力;人人的權力神聖都不可侵犯,其中包括財產權一所以封建制下,庶民的草屋。風可以進,雨可以進,王不能進。在這種情況下,領主的一切享受都是要付費的,連周天王也不例外。所以他才被債主逼的進入“躲債臺。

而奴隸制下,上位者的享受就與封建領主完全不同了奴隸制下。天下人都是我的奴隸,天下的產業都是我產業的利息,我可以隨意錄奪別人的一切,無需任何理由。多喲,任何享受我都無需付費,君王的享受自然建立在對他人的錄奪與侵佔之上,所以,君王越是窮奢極欲。對國家越有害。現在我是前者,這一切享受都是我憑本事掙來的,是我用錢買來的。我購買這些東西的時候,自然交納了交易稅,所以我買得越多,君上收到的稅越多,商人們賣的貨越多越想擴大生產,於是,庶民可以得到一份職業養家餬口;除此之外,商人們僱用的工匠也將得利,因爲他們生產的東西賣得好,他們的工資越高,報

工匠們得利了,農夫也將得利。因爲工匠手頭錢多了,自然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農夫的糧食,農夫生產的糧食越多,也就越富裕,越有餘錢購買更多的消費品。

農夫們滿意了,武士們也滿意。因爲所有的交易都要付交易稅,君主、領主收取了足夠的稅收,便可以有足夠的薪水養活足夠的武士。這些武士反過來保護了所有的人。讓他們能夠在安定的環境下繼續現在的生活,繼續生產、耕作、交易”如此一來,一個穩定的良性循環便誕生了。” шωш ★тTkan ★c ○

稍停,趙武看了看身邊的長子趙成,以及隨行的晉國大夫張與祈午,補充說:“當初晉文公變革。全盤採用管仲的理念治理我晉國,文公的臣子們、我晉國的先輩們學的很好,他們一一擬定了我晉國的各項制度,使得我晉國能夠迅取代齊國稱霸天下,,但他們只學習了齊國死板的制度,從沒來得及完美體現管仲的精神內涵,現在,我來替晉國補上這一課。”

趙武說的意猶未盡,在場的人屏息傾聽,這一刻,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一陣陣心靈激盪。

管仲是春秋時代一個令人高山仰止的巨匠,連孔子都稱讚管仲說:沒有這個人,我華夏之徒要跟夷秋一樣左衽穿衣服的樣式跟夷秋一樣了。

管仲之後,晉國學聳管仲進行社會變革,使得晉國維持了百年霸業。這導致列國紛紛開始研究管仲的治國理念,但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趙武一樣,明細的揭開經濟學理論的面紗,讓人看到管仲理論的內核。

“當初在楚國城下,我曾談到楚國的弊端,那就是階層板結,我說階層板結出於不公正,而管仲的理論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公正,即使是國君,在商品交易當中也需要公正的付款,不能隨意的掠奪,更何況中小貴族。楚國現在的僵化源於不公,唯有徹底的公正,整個社會完全建立在契約交易的基礎下,這纔是管仲學理論最重要的核心

趙武說完這話,自己也覺得跑爲即使按照現代觀念,這種徹底追求公平的契約精神也是邪惡的,是西化。

他怎麼就從這場夜宴的奢華。跑題跑到強國之術,察覺到這點的趙武收住了話題,但在場的人還在意猶未盡,他們隨後個個陷入深思一此時,夜空下的奢華已經無法吸引他們,由趙武的話引申開來,每個人都想到了切身。

趙成想的是如何繼承家族產業,他想得簡單,在父幕家臣們的庇廕下。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至於能否越父親,他壓根沒有想到。

張耀與祈午出身環境相同,兩人的想法幾乎是一樣,由趙武的話馬上聯想到晉國國內的政治:莫非,晉國家族之間慘烈的爭鬥也是源於不公。也是源於階層板結,因此,使得下層社會永遠無法躍升到上一階級。這纔有了各大家族之間你死我活、動則滅族的慘烈搏殺?莫非,武子現在的各項改革,是想爲我們重新尋找一個公正的基點?,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82章 看我的家族報復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110章 七重門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120章 春秋第五霸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63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第119章 巨星隕落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158章 看我不嚇死你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