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

晏嬰這是在感慨齊國,當初吳國公子季札說的話曾在晏嬰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而無論是真實的歷史還是現在的歷史,齊國在挑戰晉國並戰敗之後,沉重的徵稅負擔使得他們不得不猛烈壓榨自己的屬民,在這種情況下,大貴族們還爲了追求奢華的生活,更加無所不用其極的盤錄領民一這當中,趙武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作用,比如趙氏發明的許多新生活器具,就使得齊國貴族傾家蕩產的去追逐,齊國的百姓因爲沉重的壓榨而苦不堪言,整個齊國一片末世景象。

相比起來,這片被佔領土上,那些農人全家都有整套的鐵製農具,雖然生活苦了點,什麼權力都被佔領軍所代表

但以前,他們的國君也沒給過他們任何權益。而他們現在的生活,連齊國許多下層武士都比不上。

這三縣之地,畢竟是原先的姬姓封地,重規華夏後過上這樣的生活。想必更能激發當地百姓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望。這也許就是蔡國賢人聲子所說的:讓每個人都有超越自己所出身的階層,給每個人通過正常途徑向上爬的機會,社會才能充滿活力。

這一刻,口齒伶俐的晉國嚮導也心滿意足的回答:“家主曾在“白馬之誓。之後,告誡家臣:與其讓人心懷怨恨的勞作,不如讓人心中懷着一份對對未來的期望。而未來的期望,就是能改變自身所處階層的可能性,這點兒,足夠讓奴隸用生命與鮮血去奮鬥。

這裡的奴隸,我們之前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爲我晉國勞作三年,能夠重新獲得國人身份,優秀者可以選擇回晉國成爲有國民待遇的自由民。也可以選擇留在當地,作爲我晉國的自由民耕作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今後這片土地將由我晉國長久佔領了,留在當地的人將獲得晉國“國人。的待遇,受我晉國的庇護

因爲這份承諾,當地百姓逃亡的很少。

養城的着由基三子養灼見了這種情況,曾感慨說:當初這些人屬於楚國的時候,都不曾有這樣積極的勞動自覺性

晏嬰翻了個測白眼:“當初這些人在楚國的時候,何曾得到過免費的農具?晉國人如此慷慨,難免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望,趙武子會收買人心啊,幾副農具就讓當地百姓對他死心塌地,今後,哪怕原來的妾族重新回來,恐怕當地的百姓也不會跟他們走了。”

高昭子插嘴:“不過。一家一副農具,這本錢可不輕啊。”

嚮導嘿嘿笑着,晏嬰翻着白眼反駁:“你沒聽說嗎,這些都是蔡國的農具,趙武子最擅長的是:用別人的東西來收買別人。”

這話有點涉嫌人身攻擊了,嚮導不滿意的瞪了晏嬰一眼,晏嬰視若無睹。嚮導連嚥了幾口吐沫,再不願與晏嬰交談。

於是,剩下的行程在沉悶中度過。

三天後,晏嬰抵達趙武的軍營。

這座軍營是重新修建的,它位於養城、頓縣、項城正南方。這是一座簡易的軍營,軍營外,宋國、鄭國士兵變身爲輔助兵,正賣力的用巨大的石樑修建城牆

看來趙武是打算在當地鑄造新城了。

勞作的是宋國與鄭國士兵,晉國士兵卻很悠閒,武衛軍三個師還好點,能在場地裡堅持練,而趙氏本部親兵則與其他領主武裝開始享受。晏嬰入營的時候。趙氏正在與中行氏領主武裝舉行比賽,在大型的場地裡,一隊人比賽足球,一隊人比賽棒球,一圈對棒球感興趣的人圍着棒球場地觀看吶喊,而對足球感興趣的人,則圍攏在足球場,爲各自的足球隊助威。

軍司馬祈午接過晏嬰的指揮權,直接引領着齊國兵進入軍營歇宿。軍尉張趟張老的二兒子。張君臣的弟弟)則引領着晏嬰去尋找晉國兩位正卿,”在棒球場,張耀衝着一名正在擊打棒球的粗壯漢子連聲嚷嚷,這名漢子被張耀的喊聲吸引。一愣神,漏走了對面投球手扔過來的球一??他出局了。

那漢子懊惱的扔掉球棍,在裁判的示意下沮喪的走出場外,到了場邊,他脫下面盔,露出大汗淋漓的臉龐。

晏嬰認出來了,這位是上軍佐中行吳。

張耀詢問:“元帥呢?。

中行吳懊惱的說:“自然是在足球場上

張耀又問:“可我剛纔在足球場沒找見元帥的身影。”

中行吳瞪起牛眼睛:“那還用說。他肯定是下場踢球去了,你衝裁判說:他這是欺負人,場中誰敢衝撞他,弄的人都無法踢了,你要求把元帥直接罰下場。”

張耀不滿的抱怨:“我早跟裁判說了,不讓他下場,他怎麼還非要下場。這廝一身怪力,衝撞起來誰能從他腳下搶上球。這就是欺負人嗎?。

中行吳衝晏嬰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後衝張耀微微一笑:“怎麼,你家球隊也輸了?輸了多少?”

張耀回答:“當然輸了。幸好節場球中塗把方帥罰下了才輸得不多。前後輸引冉叩飾,二十個銀幣而已。”

中行吳聳聳肩:“沒事,明天再跟他們賽,據說明天是趙成帶隊踢。元帥那一身怪力沒有遺傳給他的兒子,趙成文弱的很,我們聯手欺負他,把輸的球找回來,看他今後怎麼囂張。”

晏嬰聽了半天,聽明白了,敢情趙武欺負不成楚國人,就在軍營裡欺負自家將領”還好,晉國人比較尊重遊戲規則,連裁判都看不慣趙武太肆虐,常會將這位軍中元帥罰下場去,以恢復場上實力均衡。

晏嬰心中嘀咕:“晉國的強大不是毫無原因的。一路走來,瞧他們的農田耕種技術,晏然遠遠超過我齊國人,至於他們的軍隊,那就更不用說了,論紀律,晉軍是天下之冠,,如今我聽說趙武準備在國內重樹規則,看來,他自己也很遵守規則了。”

這時,張耀與中行吳已經交談完畢,兩人秘密協商了彼此交換幾名隊員,聯手對付趙氏球隊,中行吳接過手下遞來的一條毛巾,一邊擦着汗,一邊重新與晏嬰見禮。

一番貴族式的標準應答迂後。中行吳邀請晏嬰進入自己的軍帳:“元帥忙着呢,他踢完這場球要接見各地墾殖官員,如今我軍墾殖雖然進行的不錯,但幾萬人的大攤子鋪開。彼此之間總有點摩擦,比如重複種植了相同的物種,或者耕牛、農具分配不均,這些事務都要一一協調。等元帥處理完,估計也天黑了,正好舉行一個晚會,歡迎齊國援兵的到來

晏嬰隨口問:“如今只有我們齊國軍隊接達了嗎?”

中行吳嘿嘿一笑:“許國的軍隊十多天前已經抵達了,曹國的軍隊也到了,剛纔傳來消息,魯國的軍隊也不遠了,衛國的軍隊則才網。進入魯國境內,除此之外小都國軍隊不來了,他們將向魏地移動,幫助魏氏協防西線。”

晏嬰心裡一緊,連忙問:“秦國方面有異動嗎?我聽說貴國君主網網,成婚,夫人就是秦國的公主。”

中行吳一咧嘴:“我們與楚國戰鬥的時候,秦國人蔘戰了,雖然他們的軍隊沒有跟我們正式接觸,但參戰終究是參戰了,所以元帥認爲,秦國人不拿盟約當一回事,我們晉國也無需過於看重與秦國的盟約。”

晏嬰憂心仲仲的點了點頭??一晉國人打算重開西線戰場,這意味着趙武當政之後,戰爭不斷沒有平息。反而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持久了。

不過,奇怪的是,範曰做元帥的時候,或者範自更前的智罌當政的時候,晉國兩三年一戰,各盟國被戰爭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這次晉國明明是在千年大旱後發動的戰爭,而且眼看着戰爭規模越來越大,爲什麼參戰的鄭國與宋國興高采烈,而齊國也沒有感到吃力?

想了想,晏嬰問:“我沿路看到晉國在此地整理農田,修築道路,頗有點常住不走的意思,晉國以後打算拿這塊土地怎麼辦?是打算直接收歸晉國所有嗎?”

中行吳點點頭:“鄭國、宋國從新佔領的土地上割讓給我晉國一片領地,元帥把這片領地連成了一片。形成了一個南下通往楚地的飛地,嗯,這片土地描繪在地圖上。的形彷彿是一個錘子。這三個縣與正在修建的這座聳營就是錘頭;鄭國、宋國割讓的那塊土地就是錘

柄。

今後我晉國打算在這裡冊封一個大貴族,另外再增加一些小附庸,作爲我們攻擊楚國的基地。

論起來,這片土地真的好肥沃,如今又讓元帥整治的花團錦簇,武子那廝真是擅長經營,他擺弄過的土地,連荒山都是財富的來源,眼見得這片土地興旺起來,連我中行氏都打算交出國內的領地,專門遷居此地抵禦楚國”可惜族中老人不願意放棄故土,真遺感啊

中行吳說完,轉向張耀;“你張氏是否有意在此地定居?”

張耀搖搖頭:“我曾經問過元帥,元帥的意思是:讓三荀其中一支南下。三荀彼此親密,有一支南下,留在國內的宗族不會在危急關頭對他們棄而不顧,因此,讓三荀來守衛這地方最好。你中行氏也算三荀中的一支,既然你們不願意,想必元帥正在徵求智氏與荀氏的意見。”

中行吳丟下晏嬰,自顧自的與張耀交談:“我聽說元帥還打算把這裡建成一個。通商要道,面向整個南方進行通商販售,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片土地除了有點戰爭危險,今後恐怕比國內的土地還要富裕

張攫回答:“我聽元帥說,考慮到這片土地將直接面對超級大國楚國。因此留在這片十地上的領主要享受戰爭補貼

他們東西兩側的鄭國與宋國,將把徵稅的一半交給當的領主使用,以便當地領主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

此外,我晉國每年也要派至少兩個師的部隊在此地防守;萬一遇到大規模戰爭,要至少派遣一個軍前來救援,這片土地一年兩熟肥沃的能攥出油來,),兒帥如此政策傾斜的話。能在此的擔當領主。倒不是什暖不左事

中行吳嘿嘿一笑,反問張耀:“你動心了?”

張攫搖頭回答:“我動心不動心無關緊要,這裡面對楚國。必須要一位大貴族才能守得住這片飛地,而且這位大貴族還必須智勇兼備,才能在楚國的狂攻下存活下來。

我自認:張氏實力並不雄厚。而且我的才能也不足以一邊治理本地。一邊整軍備武應付楚人日夜不斷騷擾一楚國人隨隨便便就能組織起兩三個軍的兵力,想想他們龐大的軍隊我就頭皮發麻。

更重要的是,這地方的領主還要在國內有雄厚的人脈,才能在危急時刻召喚到援軍,否則,如果國內救援稍遲,即使這片土地再肥沃,對領主來說就是一個火坑一而這也正是元帥想要三荀之一駐守本地的原因。”

中行吳聽了張耀的話,仰臉朝天思索一下。

張耀的話。雖然反覆在說這擔子沉重,但同時也在表明。能擔當起這副責任的人,在晉國那都屬於人才級別的。

張耀的講話無形中擡高了留守人員的形象,中行吳沉吟着。自言自語:“從蔡國採集來的石塊大約能在一個月後運到,據說蔡國已經發現了石灰礦,齊策已經開始燒窯,如果有了足夠的石塊毒石灰供應,我大概能在邊境地區整修一串城堡”,

這裡冊封的小貴族,如果有足夠的徵稅額度,我大概能有足夠的經費。讓屬下的小武士都把自己家修建成堅固的城堡,然後

“光是城堡不夠,應該修建“碉樓”無數的、向森林般茂密的碉樓。”趙武突然插話。

中行吳呀了一聲,他眼珠無神地轉動,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隨口問了一句:“元帥那裡比賽完了?誰勝了?“碉樓。是什麼東西?”

碉樓是什麼?想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被譽爲“上帝之鞭兩條腿的人形蝗蟲”他們所向無敵。把一個又一個文明毀滅,把一個又一個民族滅種,他們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食物,纔想着向下一個目標前進。所以,他們走過的地方,身後留下一片荒 文明上與地理上的雙重荒漠,但他們的百萬大軍,唯獨在青藏高原前碰了壁,就是因爲藏地人爲了抵禦蒙古蝗蟲的入侵,在邊境的區把碉樓修建的比森林還茂密。

“碉樓是一種建築,這是一種民居。它的形狀像一截煙白,圓圓的。直上直下,最高的有三層,或者五層。這碉樓或者還附帶一個院子。但院落不會大,因爲太大了,防守不過來。

一般來說,碉樓的塔式煙白。底層是用來做牲口棚,二層以上纔開始住人,小院則蓄養家畜,或者儲存柴草。

人住在二樓這麼高的半空中,可以隔絕潮氣,另外,碉樓屋頂則是一個個敞開的天井,平常可以用來晾衣服,或者曬乾菜,如果到了戰事。天井部分則是弓箭手守衛的哨所。”

中行吳砸了砸嘴:“這似乎是改良版的烽火臺,你說他像煙白。是不是也可以在屋頂天台,點 燃烽火?”

少頃,張耀插嘴:“確實像改良版的烽火臺,只不過烽火臺是壘土而成,你全部改成石樑;烽火臺是實心的土墩,如果現在全改成用石頭堆砌而成,那麼,臺子底下的空間,確實可以利用。”

趙武笑嘻嘻地回答:“點燃烽火到是其次的功能,如果這種碉樓都用厚重的石樑建造而成,底下的牆壁無法搗毀的話,那麼天井頂上只要一名弓手守衛。對方至少要付出三兩人的死亡才能摧毀這個碉樓?

如果大家住的都是這種碉樓,那麼這片碉樓羣就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敵人一座座碉樓攻擊下去,需要填上多少人命,才能推平這些建築羣?尤其令人頭疼的是時間,如果敵軍的攻擊在這邊碉樓羣延誤許久,那麼我們後方就可以隨時調集援軍。”

中行吳摸着下巴,思考着:“如果長久圍困,那麼碉樓裡頭的人怎麼喝水?,”不對,既然碉樓擁有一個院落,那完全可以把牲口羣移到院落裡,碉樓底層的屋子則直接挖一口水並。如此,碉樓裡生活居住一家人,一層是井水,二層可以儲存糧食,三層主人,屋頂晾曬糧食一

水糧都不缺,根本不怕敵人長久圍困。”

趙武用力點頭:“沒錯,如果在我們前線修一道碉樓羣,讓碉樓羣后方成爲大家耕作的農田,那麼就根本不怕楚國人突然襲擊。??”

中行吳猶豫了下,又問:“如果花費大力氣,沿前線都佈滿碉樓羣”且不說花錢多少,關鍵是:這樣需要多少人馬守衛?”

趙武嘿嘿一笑:“爲將者。除了武藝嫺熟之外,還需要了解自己的士兵,更需要了解山川地理、地形地貌”。

有趙武這句話就行了。(弈旬書曬加凹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343章 想死的心都有了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92章 兵臨城下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