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

嘉二百三十五章“互對卿,“的戰爭魯國人的這種無奈趙武也曾有過。之前他明知道晉國的“範武子法”弊病太多,但也只能在取得元帥位子後,纔去動手稍稍變革一下

這還是因爲他不是春秋人,沒有封建禮法的束縛,所以毫無顧忌地修改曾被人傳頌的“傳統法律而當他身爲小人物的時候,也無力改變這世界的規則,只能隨大流也“犬儒”下去,,

也許,像楚國才集之士那樣。出逃外國謀求生路,也是一種出路。

“其實,有付出就有收穫一所有改變的努力,都是有收益的。”趙武哈哈一笑,轉移了話題:“比如我實行軍功授爵制,這項改革並沒有觸動大民族(卿大夫)的利益。但卻活躍整個,士族階層,讓士族階層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向上階層攀越的動力,這樣一來,我晉國卿大夫階層的利益雖然沒有絲毫觸動,但因爲他們底下的士族煥發了積極向上的動力,最終的獲益者也是卿大夫階層。

另外,我改革奴隸制,讓奴隸也有了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瞧,這樣一來兩個階層全部活躍起來,於是,人人都有機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家族的命運。雖然我沒有花多少力氣,但只是這樣輕微的改變。整個國家徒然有了一種奮鬥精神。

這次的大饑荒並沒有打倒我。楚國的入侵也沒有打倒我,我帶六個整編師迎戰楚國,身後卻有一大羣自發參戰的人。

就是因爲有了這種支持!

想當年,晉楚爭霜到了緊要關頭。魏修不得不勸告國君實施“戰時經濟計刮”我們才挺過了難關,但現在我一個錢沒有花,各級領主以及他們下屬的武士,都不向我抱怨戰爭頻繁而漫長,反而深恐我在戰爭中丟下他們這就是變革帶來的動力。

還有,就說眼下,眼下我們腳下踩的是楚國的土地以前晉國攻擊到這裡,已經耗盡了整個國家的力量,再也無法向前挪動半步,但因爲我們稍稍改變了軍制,只是增加了三個師的常備軍。就讓晉國在這裡奪得了三國土地。

我們在這已經站穩腳跟,並且隨着我們的進軍,我們將在這裡越戰越猛,從這一時刻開始,晉楚爭霸的交鋒點,已經從晉國本土移到了此處。不僅鄭國宋國因此得到了戰線鞏固,而且楚國已經處於我們的直接攻擊之下,攻守雙方的地位從此改變了。從今以後,只有我們打楚國,沒有楚國攻擊我們本土的份兒一這就是變革的威力。”

趙武這話說到最後,已經有了一點敲山震虎的意味,他使勁提醒魯國振作,提醒魯國要保持對外的軍事擴張,這讓魯國的世仇齊國如何

處?

旁邊晏嬰的臉色很難看,趙武這分明是教唆魯國去攻擊齊國!

他的話很有煽動性,,可惜叔孫豹無動於衷。叔孫豹現在最大的敵人不是齊國。而是國內的季武子。

自從魯國三個公孫分管了原先直屬國君管轄的上、中、下三軍後,叔孫豹最大的政治敵人是突然崛起的季武子。

此時的叔孫豹年紀已經大了,在於新銳季武子的交手中,他心力交瘁。但公卿之間的爭鬥從來都是血淋淋的,沒有道義可講,叔孫豹知道。在與齊國的交戰中,如果他戰敗了。至少能保住性命。但在家族爭鬥中,如果叔孫氏敗於季孫氏,不僅他難以身免,整個叔孫氏家族也將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是魯國的現實政治狀哦

在這種政治生態下,一向睿智的叔孫氏不得不戰,而且他稍一疏忽。整個家族就會被人連根拔起。

所以,趙國苦口婆心白費,叔孫豹現在卻身不由己,他的敵人不是

國。

所以,叔孫豹只能對趙武的話沉默不語。

晏嬰冷眼旁觀,他欣賞完叔孫豹臉上神情的煎熬,滿意地點點頭,決定對趙武的話不予置評。

趙武仰天長嘆:“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中行吳早已經躍躍欲試,他躍躍欲試不是針對魯國,他是晉國的正卿。魯國哪怕洪水滔天,也與他無關。中行吳的激動是因爲趙武對這片晉國新佔領土地的分析,趁趙武黯然傷神的感慨,他立刻插嘴:“執政。我中行吳願意擔當這片土地的留守人員,楚國如果攻來,我願意爲元帥一力承擔。”

趙武詫異地望了中行吳一眼。脫口而出:“你不行。”

中行吳怒了:“我怎麼不行?元帥是說我的武勇不足擔當此任嗎?還是說我中行氏湊不出足夠防守的兵力?。

趙武愣了一下,吸了口氣,解釋說:“我說你不行,是說你不合適魯在此地,你彆着急,聽我細細說:

你也知道,副帥韓起性格懦弱。我努力使晉國變革,但我擔心我走之後,韓起守不住這些變革的成果。所以,我必須替韓起選擇一位性格強硬的副手。以守住變革的果實。

在現有的晉國正卿當中,魏氏立場不穩,眼裡只看到自己家族的利益(指魏氏原本是雜氏的盟友,但因爲範自許諾把雜氏的蚓川臺沃轉賜給魏氏數舒右馬調頭攻擊奕氏),衆樣的知樂口以持法律的公正,只會曲解法律的公正,讓法律變得對自己有利。

而智氏家主智盈年幼,恐怕領會不了那些法律的精神,至於範氏嘛。我不能指望範鞍去維護法律。如此一來,剩下可以託付後事的,唯有中行氏。

這次我把你帶在身邊,就是想讓你在南下之戰中取得足夠的軍功,在國內積累足夠的威望,然後回國去,幫助韓起把我的改革維持下去。”

中行吳驕傲地挺了挺胸膛。不自覺地思緒已被趙武引開,他乾脆利落地回答:“我支持元帥將智氏轉封於此地。”

中行吳的表現,是因爲趙武之前說過,要從三荀當中挑選本地的留守人員,而這片地方肥沃,不下於曲沃,中行吳終究是三荀當中的人。他的胳膊肘向的是自家人,於是,三荀當中唯一的成年正卿智盈就成了當然的選擇。

而這正是趙武的目的。

趙武記得“三家分晉”是從智氏攻擊趙氏開始的,這段歷史也標誌着春秋時代的結束。爲了消除隱患,他此前趁智盈年幼,假借教導智盈的機會,將智氏封地牢牢抓在自己的手心。他教導智盈卻是不遺餘力。這也是對智氏施加趙氏影響的機會。連痛愛弟弟的智嬌嬌對此都無話可說,而趙武對智氏領地的經營開發。也讓智盈本人說不出指責來。

因爲那片領地在智氏手中遠沒有那麼興旺,而僅憑智氏的智商,也想不出那些花樣百出的開發手段”,

然而,努力與智氏下一代拉近關係,終究不是解決之道。家族與家族之間,從來沒有永久的盟友。這一代的智氏家主或許對趙氏感恩戴德,或許與趙氏好的穿一條褲子,但下下代智氏家主吶?誰能保證他的忠誠?誰能保證他不攻擊趙氏?

三荀聯手,就是昔日的三欲一爲了徹底消除隱患,藉着這次晉國獲得一塊海外飛地,趙武當算一勞永逸地將隱患遠遠趕出國內,所以他提早放話,打算將這片土地轉封於三荀之人,然後他設計了種種限制,就等着三荀的人自動開口,推薦唯一符合條件的智盈。

細論起來,智盈能轉封於此處。也不算太虧。畢竟這曾是三國舊有土地。人三個國家生活於此,能養活整整三個國家的人口,這片土地的肥汰可想而知。而汝河淮河兩岸經年旱澇保收,也使得領主不用擔心意外的天災。目前,趙武出臺的針對性策略,又特別傾向於留守人員。所以中行吳替智盈爭到了這片土地,一點沒有覺得虧欠,反而認爲這是因爲三荀於趙氏的姻親關係,才佔的天大便宜。

中行吳是個家族觀念以及國家觀念極其強烈的軍人,得到趙武許諾後。他立刻向趙武拜辭,回到自己營中,他立刻召集家臣商議開發政策。並讓人通知智盈這個好消息,,

這次中行吳帶來的援軍是一個整編軍中,由三荀家族武士合力組建而成。成員當中也有智氏高級武士。有智氏武士看到中行吳如此日夜熱切小心地勸解:“中行大人。我家家主願不願意搬遷到此處,還是兩可之間。大人怎麼一口氣替家主答應了?這裡地處晉楚交鋒前線。真要讓我智氏搬遷於此,今後不兔要陷入無窮無盡的戰爭當中。

另外,我們的封地遠離晉國本土。我們常年在外的,,今後我們還能算晉國人呢,晉國國內的事務。還有我們說話的餘地嗎?

“狗,你這隻蠢狗!”中行吳怒罵:“你這廝目光短淺的令人髮指!你剛纔說這裡是晉楚交鋒前線。這話沒錯,可你也不看看元帥的態度?!

這次我們只用六個師就打敗了楚國人,然而,這場爲救宋國而聚集的戰爭並沒有終止,元帥連自己嫡長子的婚禮都顧不上了,還在繼續召集盟國的軍隊,籌集糧草,準備將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列國諸侯雲集於此,難道僅僅爲守衛這片三縣之地?

元帥這是想要繼續進攻。如果我們把戰線繼續向南推進,那麼這片三國土地,就不再是晉楚交鋒前線,它將成爲晉楚交鋒的大後方,成爲我們南線的“前進基地”以及軍械物資轉運中心在這種情況下,楚國還能威脅到這片土地嗎?

你清醒點吧!楚國已經戰敗了。是被我們六個師打敗了,而我們還要繼續向前推進楚國這次戰敗。你以爲他們用多少年才能緩過氣?如果元帥繼續向前推進,楚國又需要多少年才能緩過氣來?

即使我們往少了計算,就算楚國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吧。一代人成長起來,需要力年的時間,在這出年裡,在國內鉅額徵稅的支持下,在國內源源不斷的軍事支援下,如果智盈不能使這片土地強大起來,那他智盈就是一頭豬,智力不高於你這頭蠢豬的超級笨豬。

用你的狗腦袋好好想想,這片土地涵蓋三個國家,本來就有三座城池。加上新修建我軍“武城(軍事堡壘)”這是一片“四城之地。趙武修建的城市不用擔心崩塌。集合這三個國家的原有的國力,再加上四座軍事堡壘似的堅固城市凹曰甩姍旬書曬)小說齊傘有們年丹憂丹慮的發展時間,也許,紋裡的切根本不壓肯功操心;我晉國武士會在軍功授爵制的激勵下,自然而然地動手對外擴張。

如果智氏做不到這點,那麼他們一個個都應該跳到河裡去自殺,省的活在世上浪費糧食。”

那名智氏武士一愣:“擴張?”

中行吳啐了一口:“當然是擴張,我晉國發展這麼多年,兼併了無數小國纔有了今天的局面,但現在整個北方都叫趙氏霸佔,各家族向北方擴張的路已經絕了,即使擴張了。也只會便宜趙氏。而在這裡。疲弱的楚國就是擴張的方向。

其擴張的餘地簡直是無限”,

想想看在國內智氏不過是做一個大領主,還要處處接受國內法律的制約。而在這裡,作爲晉國的直屬領地,領主不僅不用繳納徵稅,反而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國內的支援,即便是一位附庸國的國君,也沒有在這兒當個領主逍遙自在”可惜我中行吳身負元帥重託,不能離開國內,否則的話,我寧願在此處做一位領主,哪裡輪得到智氏那子

智氏武士恍然大悟,趕緊拜謝中行吳的照顧,並興高彩烈地向國內送信,等智盈得到消息後,興高采烈地前往趙武府上,拜謝姑姑智嬌嬌的照顧,然後迫不及待的帶領家族直屬武士狂奔南下。

智盈趕到武興城的時候,列國的軍隊都已經到齊了,當地正在幫着夏收,而夏收結束的軍隊已經開始集結。並逐漸向南線移動,與此同時,楚國也在拼命集結軍隊,準備應付晉國的入侵。

這是楚國建國六百年來,遭遇的最大的災難。

楚國建國於商末周初,國家體制的建立標誌着楚再已從氏族制進入奴隸制。早期楚國的國君,既是一國之主,又是楚族一族之長。而國中協助國君料民理國的是大貴族一“教教是楚國發音,在華夏這個字發音爲“豪(氏族酋豪)

楚國的“教”是由氏族貴族蛻變過來的,是楚國統治集團的支柱。楚立國後,國君由“教”擁戴,而有的國君本身亦稱“敖”。

楚人是在臣服商周,又與商周王國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商王武丁時期,商王朝軍隊攻打荊楚,“衷荊之旅。表明當時荊楚已有一支可觀的軍事力量,足以與商王國全**隊抗當然,這裡的荊楚,是泛指居住在江漢地區的包括楚人在內的衆多方國部落,並非指楚人一族。

西周時期,楚**事力量也日趨強盛。終週一代,周王朝視楚國爲敵國強國,不惜傾全國力量,累累攻打。而楚國在與周國(周王室)交戰中滅國無數,累積滅亡於楚國的國家主要有:黃(贏姓,今河南潢川西北)、英(偃姓,卑陶之後,今安徽金寨東南)、江(贏姓。今河南正陽西南)、六(偃姓。皋陶之後,今安徽六安西北)、蔡(偃姓,舉陶之後,今河南固始東北)、羣舒(偃姓,皋陶之後,包括舒鳩、舒龍、舒炮、舒龔、宗、巢、桐等國,今安徽巢湖周圍一帶)

如果用國家的概念看待,當時的中國主要是由炎黃集團(華夏)與楚國蠻夷集團的連年戰爭,構成了整個春秋時期。多年以來,楚國與周國是爭霸的兩極,現在,楚國竟然被周王室的一個伯(霸主)逼到生死關頭

智盈帶領家族武士抵達前線時。趙武正在接待周王室使臣單靖公,單靖公的出現,代表着這場戰爭依舊是周國與楚國之間的國戰。晉國在這場戰爭中,依舊高舉着“尊王攘夷”的大旗。

這是一場華夏與蠻夷的戰爭,但奇怪的是,這是一場“王對卿。的戰爭。

對面的軍隊是楚王親自帶領的軍隊,而華夏集團中,沒有一位國君都未出現在戰爭序列中,參戰的都是一羣列國正卿。而智盈的抵達,也意味着霸主晉國一半的正卿,三分之二的軍隊參戰了一同時參戰的還有宋、魯、衛、鄭、曹、滕、薛、杞等多國聯軍。

這天清晨,趙武攜手單靖公登上檢閱臺,他望了望麾下的多國聯軍。不滿意搖了搖頭:“兼併越來越厲害了。”

趙武感慨的是:這時,戰國時代的政治格局已經呈現出來了一倖存的小國數目越來越少,最終,只會剩下早期的戰國七雄集團,能留存在這個。世間。

想當初邸陵之戰的時候,晉國的聯軍集團裡有十三個國家參戰,但現在纔來了幾個國家”好像對於這一切,趙武絲毫沒有抱怨的資格。因爲其中大多數國家的滅亡,都出自他的手筆。

唉,曾經的菩國、都國、眺國已經被齊國滅亡;小郜國、許國名存實亡要怪趙武,這兩國自搬遷之後。他們舊國君去世,晉國沒着急地扶立一位新國君眼看着,只要再過幾年演變,這兩國會化生成一個。縣,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這大約就是季札所說的“末世”吧。

接下來這一仗,還會有幾個國家滅亡,幾個國家名存實亡?

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110章 七重門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213章 饕餮盛宴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下)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下)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下)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81章 是何物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下)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140章 早有準備的“被入侵”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95章 得隴望蜀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110章 七重門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