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

差一百三十一章鄭國人覺悟了

侯晉整理了許久,也不見子展開口誇獎,他嘆了口氣,意猶未盡的說:“可惜,我現在只是輿大夫,等我成了趙氏的卿。我就可以再添一個自己的家族徽章了一按規定,這個家族徽章。我不能戴在胸前,但可以戴在左臂。”

子展面無表情,不屑的說:“趙氏家臣的忠誠,常常被列國傳誦。他們即使面對國君的威嚴,也敢用自己的兒子換下趙武,而後東躲西藏的將之藏匿、養育成人,這樣一貫講究忠誠的家族,怎麼會收容你這隻“喪家之犬。?”

停了一下。子展又補充:“我聽說按趙氏的規定,非軍功不能授爵。所以連製作武器的匠師吳薰也要上戰場混個軍功。如今趙武是眼睛瞎了嗎?怎麼會授給你這麼高的職位?”

侯晉原本是個鄭國中級官員,在乎展這樣的正卿面前,沒他開口的份。但如今,鄭國的正卿,需要坐到他面並聽他吩咐,這已經讓等級森嚴的環境下長大的侯晉心花怒放了,他沒有在意子展的諷刺”再說,晉國人規矩多,趙氏的規矩更多,兩人吵嘴歸吵嘴,侯晉還不敢引發一場爭吵,違反了趙氏軍紀。

所以,他不以爲然的解釋說:“我帶了一千家丁出奔晉國,路上正好遇到趙軍將南下。便立刻將這一千人獻給了趙氏,並自告奮勇陪趙軍將共同南下,因爲這份功勞,再加上我畢竟有過管理一個家族的經驗,所以,我被封土授田,嗯,我的新封地,比原來的只大不小

子展嘲笑:“趙氏本家的武士都分在偏遠之地,他們把這種策略稱之爲“開拓新疆”你這位新歸叛臣的領地,一定是耍多偏遠有多偏

侯晉不在乎:“人人都如此,我也如此的話,那叫“公正”當初我爲了尋求“公正。殺了鄭國三正卿,如今趙氏給我“公正”今後,那裡就是我的安居之地了。”

子展打斷了題外話:“我們向聯軍報告,接待我們的向來都是行人(外交官),怎存趙氏讓你這個軍法官出面?”

侯晉嘿嘿笑着:“我們家主說了,我來開鄭國的時候走的匆忙,一定還有一些親屬朋友不巧留在鄭國

比如我同伴的那四個家族(其餘四大叛臣家族),他讓我負責接待,是想請鄭國幫個忙:在運送糧草與插重的時候,不妨多安排那些罪臣家屬負責

子展眉毛豎了起來:“趙武子好大的膽!我們畢竟是聯軍,趙武子竟然打算扣下我們運送格重的農夫?!”

“嘿嘿。早晚的事情。我們家主說了,你們早晚要投降楚國,他可以等你們變成敵軍的時候下手??遺憾的是,這次。你們派來的鄭國士兵都太瘦弱了。做趙氏的農夫都不合格。不過,下軍將集犀從不挑肥揀瘦,你們這些鄭國兵,他要了。”

原來,我們是給晉國人送勞動力的。

子展怒不可遏。當夜,他指揮鄭軍炸營,而後命令鄭軍分散逃亡。

到嘴的肉沒吃上,共犀更加怒不可遏,急怒攻心之下,他顧不得眼前還有強大的楚軍。立刻調轉方向,追擊鄭國人??士鯨的計策終於奏效,雜糜的激怒下沒有跟楚軍硬碰,轉而攻擊軟弱的老牌投降國:鄭

此時,子展派出的鄭國求降使者剛剛抵達楚營,楚軍統帥子囊就在河邊的巢車上接待了鄭國使者,他傲慢的揚起下巴,命令隨從收下鄭國人的降書。目光沒有從晉國營寨離開片刻。

“奇怪。怎麼是中軍首先拔營,前茅軍吶?”好,啓軍(左軍)士鯨也拔營了”太好了,膚軍(右軍)魏修也拔營了。但,爲什麼後勁軍(殿後軍)的許國人還沒有動?難道又是他斷後?”子囊邊看邊嘟

下了巢車,子囊又派一個人上去繼續觀察,自己轉而問鄭國使者:“你們怎麼惹怒了晉國人?”

鄭國使者當然不能說“咱到晉國人那裡助戰,誰知他們把我們的士兵看做一堆豬肉,個個口水橫流,所以我們不幹了,重新投奔你們楚國人來了。”

使者回答:“不過是因爲我這個使者的身份泄露,晉國人發現我們打算乘機投降楚國。所以連夜在軍中搜捕,無奈之下,子展命令士兵譁變,四散奔逃。以掩護我這個使者渡河。後來,雜軍將覺得受到戲弄,所以打算追擊潰散我軍。”

子囊微笑:“雜軍將可真是冒失啊,竟敢在我的軍隊面前大搖大擺轉身。難怪是他首先拔營,其他的人不過是跟上去而已。

巢車上的人大聲彙報:“晉人後勁軍動了一??許國軍隊已開始尾隨晉軍主力

楚軍將領大聲喝彩:“好啊”終於稍後。他們齊聲詢問:“追不追?”

楚軍將領沒有說出的話是“好啊,我們面前的晉軍終於全撤了”。

子囊大笑:“追什麼?晉國軍隊在我們面前轉身而逃,我們還追什麼?我可不是趙武子那個不依不饒的無賴。”

楚軍歡暢的大下子,他們終於放心了。

笑聲平靜下來,子囊轉身對鄭國使者說:“我可不像晉國人那麼好糊弄,鄭國今年眨眼之間投降了三四次,按規矩。每投降一次,要繳納一次“徵”我對你們寬大處理,鄭國就按三次的數量,納徵三次

鄭國使者臉色很苦。

就這樣。還有些楚軍將領叫囂,納徵份額不夠,,

子展從晉軍營寨逃回鄭國國都,子孔聽人敘說了經過,慌得連鞋子都沒穿,趕來責備子展觸怒了晉國人,他慌亂地說:“完了完了,惹誰不好你招惹趙武子。我們已經觸怒了晉人,如今全仗晉人的慈悲,希望他們不追究。使我們可以在楚人面前瞎胡混。但趙武子確實晉人當中,搶掠我鄭國最兇狠的,你把他惹怒了,”

“不怕,不怕。”子展趕忙安慰說:“我在趙武的營地時,看到趙氏的士兵已經打包了行李,這說明諸侯的部隊好撤退準備了,我猜他們一賞不敢與楚國決戰的。

所以,我們順從趙武交出那些叛臣家屬,晉國人會撤兵;不順從,他們也一樣要回去。諸侯一退,楚軍必然又來圍攻我國。既然諸侯早晚要走,我們不如主動對楚國表示屈服,讓楚人也退回去算了”。

子孔想了想,無奈的嘆息:“咱們鄭國就是一個老牌投降國,如今還能怎樣?但願,楚國人來的夠快,讓晉人來不及禍害

晉人來得很快,幾乎是尾隨子展突擊到了新鄭城下。暴怒的雜犀立刻命令晉軍圍城,並準備發動攻城戰。魏修被嚇了一跳,馬上勸解:“當初,我們會合天下諸侯。都沒有攻下鄭國都城。現在楚軍就在我們背後,你在楚軍陣前撤走,楚國人一定聽到了消息,他們馬上會來。而我們,,

嗯嗯,別的不說,我魏氏的兵力都留在國內,我在這裡雖然打着下軍佐的旗號,但我手上只有一些輔助兵(羨餘)??魏氏根本沒法戰鬥。

而武子那裡”下軍所屬趙氏所部,剛剛在西線跟秦人打了一仗,又輾轉鄭國,剛回去便再度南下,他現在帶來的軍隊,都是些什麼人?你我都心中有數。另外,當初諸侯一起攻打鄭國都城的時候,你也在場。我們軍力鼎盛的時候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求我們現在做到

雜犀聽到魏繹的警告。念及自己在軍前轉身的行爲確實冒失,被人拿住了話柄,他屈服了。反問:“那我們該怎麼辦?”

“問問元帥。”魏繹提醒:“元帥是個負責任的人,我們跟楚軍對上了,楚軍氣勢洶洶,我們又是雜牌軍,元帥一定不放心,沒準這時候,他已經到了虎牢,準備就近支援我們,你只管向虎牢送信,而後等候元帥的回覆。”

魏修猜得沒錯,荀罌果然抵達了虎牢,聽到前線的消息,荀罌默默集久,淡淡說:“豎子。不足爲帥!”

稍後,他給祟屏的回信是:“實在是因爲咱們不能抵禦楚國,又不能有效保護鄭國,人家才這樣騎牆搖擺,所以,鄭國有什麼罪呢?我們不如退兵

我們退軍以後。楚國人會繼續煎迫鄭國,鄭國人的怨恨就會轉嫁到楚國人身上。而我們現在攻打鄭國,楚軍肯定要援救,如果我們不能順勢擊敗楚國援軍,諸侯們會看笑話。既然現在跟楚人決戰沒有必勝的把握,還是撤軍吧。”

集犀捏住荀罌的信件,很不甘心。魏修趕緊提醒:“翻翻信後一我派去送信的使者是武子的人,元帥喜歡和稀泥,不會一點都不滿足我們的要求

雜犀翻過信件,信籤背後,署名尾稍還有一行微不可查的小字,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它也是信件的一部分。

小字只有一行:“准許我軍順路攻擊鄭國北部。”

雜犀不耐煩地問:“北部?”算是哪裡?。

共同駐守虎牢的士鯨慢悠悠的提醒:“鄭國北部應該靠近魯國邊境,那裡原來是侯晉及鄭國其餘四叛臣的領地??,這活輕鬆,有侯晉帶路,那不是一呼百應。”

魏繹繼續誘惑:“沒錯,這就是趙武常說的“捲包式大搬家

雜犀瞪着眼睛反問:“那麼戰利品如何分配?趙武子被智嬌嬌導的,看到眼裡的東西拔不出來啊。”

魏修回答:“我去跟“他。商量,不過,既然讓侯晉帶路,他帶路的目的是爲了拯救其他叛亂家族。我們可能要把那些叛亂的貴族家屬全部讓出來,這樣,趙武子拯救他們的目的達到,也許會願意跟我們瓜分其餘五大家族的奴僕。”

雜犀聽到這裡,眼睛都亮了:“五個家族自願的跟我們走??好事,魏軍佐,一定要跟“他。好好商量

“你放心”魏繹滿口答應。

雜犀與魏修話裡面的“他”。指的是趙武。

趙武向來認爲,做壞事不能單獨一個人,要拖上儘量多的同伴。而做好事,則不妨自己單獨來。以便無人爭奪榮譽。現在集靡哭着喊着要求與自己一起幹壞事,雖然事後,自己獲得的預期利潤可能要少一點,但畢竟“預期利潤”只是“預期。”更何況幹壞事的“預期利潤。”通常指裝在別人口袋裡的東西。

於是,趙武爽快地同意了。於是,晉國軍隊一路攻擊北上,掃蕩鄭國北部,而後緩緩退入晉國本土。

晉軍進入虎牢城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了,眼看漫長的一年即將過去,晉國上下都偷偷鬆了一口氣。

“這一年可真漫長啊。”趙武披着狐裘與田蘇一塊在雪地上漫步,他仰着臉感慨:“連我們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一年之內尚且陷入了四場戰爭,其他的小國,能受得了嗎。”

田蘇通過這次出征,終於確定了自己在趙氏家臣中的地位,他開心而且輕鬆地說:“這正好說明,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亥,大家都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所以纔要奮力一搏。”

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看着口中的白氣飄散在空氣中,田蘇繼續說:“我們放棄的“專利,恐怕收不回來了,國君違背了三年不出兵的承操,爲了補償老百姓,他一定會延長“專利。開放時間,而這個延長期可能是永遠。”

趙武聳聳肩:“無所謂。我們開放的山林、湖澤只是部分,這部分,送給老百姓也沒什麼

此刻,雪地裡沒有其他人,只有趙武與幾個家臣,還有百餘名護衛。趙武起了玩心,命令護衛不準走在他前面,他領着幾位家臣。開心的在潔白無垠的雪地上踩着腳印。

趙武確實應該開心,因爲這次他的收穫實在太大了??以往他來鄭國收穫的是田裡的麥子與農夫。這次他收穫了鄭國五大家族所有的倖存者,這是他最大的收穫。

在春秋這個時代,培養一個。人識字,懂文化,可能需要一二十年 但要一個農夫家庭走向高毒質,可能需要三代。這次趙武直接收穫的就是鄭國的高素質人才,弈旬書曬鋤肋姍)不一樣的體蛤”譏閱讀奸甚外亂家族自有套培養後代的體系。數百名讀書識字的瓚聯心裔。心甘情願的到他的領地上當普通人。趙武要是白手起家培養出同等數量的人才來,可能需要幾所學校、共同努力十多年,

想想這些,趙武就想放聲高歌。

田蘇繼續說:“目前的狀況是。這次戰爭我們只是很輕微的動用了諸侯國的力量,主要使用的還是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對手楚國人則完全相反。我們經過了一年的休整,已經逐漸緩過勁來,楚國

據我所知。他們的南線一直枰個。不停,吳國人很頑強啊。”

“所以,明年我們還能繼續戰鬥。而楚國人恐怕支撐不下去了。”趙武隨口補充。

年末的這次戰鬥,只動用的少部分晉國本土軍隊,在趙武與士妨的合力下,晉軍實現了臨敵轉身,欺負弱疲憊楚軍的戰略目標。楚軍則徒勞往返

由此,晉軍拉開了“三軍疲楚。的序幕。

年末這一戰因此被稱爲“一駕之戰”而“三軍疲楚”的所有戰事。則統稱爲“三駕之戰。”

“沒錯。”田蘇繼續補充:“這一年,我們四軍輪番出動了一次。雖然我們最後動用了盟友的力量,但我們終究還是勝利了。明年我們還能堅持下去,還能繼續攻擊鄭國。只要我們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就是無可置疑的霸主了,那時候,誰都不敢挑戰我們的權威。”

趙武回身看了看自己的腳印,輕輕的搖頭:“然而這一年,確實是艱難的一年

範家兵、中行氏的軍隊,在倡陽小城傷亡慘重,士鯨與雜屏的軍隊雖然傷亡率還能承受。但這一年,他們戰鬥的時間最長,估計明年已經無力再戰。

至於我們和魏氏的軍隊,我們先是和秦人打了一仗,然後又南下硬攻鄭國國都,再北上南下的迎擊楚軍一我們的損失也不少啊,到最後我們不得不動用了許國與成人的力量”明年,我趙氏打不起仗了。”

田蘇學着趙武的樣子聳聳肩:“那正好,這次我們分到了一萬多名鄭國戰俘,以及五個貴族家族的忠心投靠,另外,我們甲氏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加上幾萬奴隸多年的辛苦,我們的邯鄲城已經修建完善”主上,正好可以領着這些鄭國俘虜去邯鄲,主持邯鄲一地釋放奴隸的儀式。讓俘虜的鄭國人體會我趙氏的好處。”

趙武聽出了田蘇話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明年可以大張旗鼓的在甲氏休整,一邊埋頭領地建設,一邊關注國內動態

田蘇回答:“不錯,雖然明年。有可能是這場戰爭最關鍵的時玄,但它也將是最慘烈的時玄,我們趙氏應該隱藏最寶貴的力量、在最關鍵時刻,待機而動,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利益。

,我聽說,主上打算把自己的居城遷到邯鄲。這個”主上想過沒有,如果你不以趙城作爲自己的居城,那你今後就不是趙武了,而是邯鄲武

趙武笑了,他從雪地裡撿起一個雪團,狠狠地投擲出去,說:“師修、師偃以前也勸過我,說是祖宗靈位都在趙城,而我趙武代表趙氏重新崛起,所以要我必須留在趙城。至少在我這一代不能遷居邯鄲城,想遷居,那麼三代之後再考慮”算了吧,趙氏遷居邯鄲城的事情暫時放棄,讓他們繼續擴建邯鄲城。我要把這座城市建成天下最美的城市。”

稍停,趙武又說:“對了,我聽說,範自最近把祖宗的靈位正式移出了士氏寺廟,別立祭祀宗廟”我對這種事不在行,除了知道今後只能稱他爲“範田”不能再稱之爲“士自。以外,不知道士創這個聰明人,還想用這事兒說明什麼?。

“他想說明:今後他跟士家沒有關係了。”田蘇回答:“士鯨雖然對現任國君有擁立之功,但士鯨除了文采外,一無是處。在晉國這個尚武國家,只有文采站不住腳。

士鯨之後,士家也沒有優秀的子孫。這意味着士氏要衰落了 範自就是爲了跟士氏劃,清界限,所以才着急着把祖宗的靈位遷出??似乎,元帥最近也在醞釀這件事,智氏也要從荀氏,別出。了。”

此時,鄭國國都,子孔聽到使者的彙報,面對楚國人的大胃口,他開始沉默了。

春秋人都有用於承擔責任的封建氣質,這事是子展鬧出來的,子展首先表態:“看來,我們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國家的命運了,“兩頭騎牆。則意味着我們兩頭都指望不上,如今,我們國家長期承受晉楚兩國的反覆攻擊,已經困頓不堪了,我們必須尋找一個最終解決辦法

年幼的子產已代替父親的位置,成了鄭國正卿之一。他平平淡淡的在旁邊提醒:“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徹底而堅決的、投靠某一個陣營。放棄那種兩面討好的芶全思想

事實證明,“兩面討好”從來意味着“兩面不討好”兩邊誰都不拿你當正經人看,只想利用你。我們的利用價值快被榨乾了,如果等到榨乾的那一天,恐怕就是我們滅亡之日,那時,想做什麼都晚了。”

賣身投靠是要旗幟鮮明的,想在對立兩邊一起耍“無間道”基本上,從鄭國事件之後還這樣做。那是智商有問題。

鄭國經過切身的慘痛教,他們終於領悟了這個“簡單”真理。

子孔還在猶豫:“可是晉國、楚國雙方,現在還沒有分出勝負,我們現在就明確投靠目標,未免早了點吧?”

子展已經想明白了,看到子孔還沒有想明白,他急切的說:“如果等晉國與楚國分出勝負,一切都晚了。因爲勝利者不需要幫助,他們只需要服從,需要一個服從的小弟。那樣的話,我們鄭國能從中撈到什麼好處?。

子孔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門,問:“那麼,我們應該投靠誰?”(

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343章 想死的心都有了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89章 天下第一接球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308章 傑出的耀眼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