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超級大胡鬧

子馳搖頭:“趙武在城外轉了十幾天了,我鄭國都城的虛實他已經全掌握了;但我們四門封閉,城外的消息完全不知道。現在我有點疑惑,趙武爲什麼只在城外晃盪,不直接揮軍攻城,甚至不向城中發一箭?這是一個大問題。

城外出戰的晉軍明明是趙武,但晉軍中軍爲什麼打着智伯的統帥大旗。智伯在哪裡?我們現在只看到趙武在城外徘徊,晉軍主力在哪裡

這是第二個問題?

還有第三個問題:諸位都見過趙氏的兵車,可這幾日我們只看到趙氏在單騎走馬,他的兵車在哪裡?我軍一旦出戰,他的主力突然出現,用兵車衝擊我們的陣勢,我們能否來得及關上城門?如果我們早早關上城門,出戰的人怎麼返回城裡?

現在,我把自己的疑問都說了,在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出戰?”

滿城的將領打了個哆嗦,那名鄭國將領喃喃自語:“這幾日我也看了,趙兵單騎走馬,速度很快,如果他趁我軍出城的時候,直接突擊我們的城門,恐怕我們真來不及關上城門

子馳睿智的補充說:“你們還忘了趙武另一個身份一他是《百器譜》的撰寫人,攻城的撞車是他發明的,這幾日城外消息不通,但以往趙氏兵車的兇惡你們也曾目睹,這幾日趙氏又在打造什麼攻城武器,我們全然不知,貿然出去,誰敢輕易言勝?”

諸將再也不敢說話。

秋末,荀罌獲得了國君的許可,他奉令嚴厲警告齊國。

見到晉國這次虎視眈眈,並打算翻臉動手,齊國不敢惹怒憤怒的霸主,然而,齊靈公的逆反心理髮作,他厭煩了老跟在晉國後面做小廝,但也知道齊國這次真正把晉國得罪了,所以他不敢親自去晉國國都請罪,便採取折中辦法一 派自己的兒子大子光帶來齊國軍隊,以及齊國的附屬小國滕、薛、都前往虎牢匯合,,

齊國屈服,達到目的的荀罌立刻帶領補充隊伍從晉國出發,不幾日,大軍浩浩蕩蕩抵達虎牢。

“元帥說了,這次你可以享受百分之五的徵稅額度”一見趙武,荀罌馬上說:“考慮到你這次出戰時間最久,元帥打算從自己的徵稅份額中拿出一份來補償你。君上也願意拿出自己享受的那一份徵稅,補償你。這樣,你滿意了嗎?”

如此,雜七雜八加起來,趙武能佔百分之七的徵稅額度。這樣的份額雖然聽起來數目很少。但要考慮到晉國是霸主國,連齊國這樣的一流強國都要向晉國繳納徵稅,所以這百分之七的額度,已相當於一個二等國家全年稅收,也相當於趙地十餘年的稅收額。

用一個二等國家的全年稅收供養趙城,趙武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趙武臉上全是笑容:“齊策,我們今年有收入了”可算有點收入了,再沒收入,我家都揭不開鍋了。”

齊策也欣慰的點點頭:“終於有收入了!三年了,我趙氏只見花錢,四處投資開發,如今總算有了第一筆收入。”

荀罌接着交接:“我把你領地的酷卒(預備役)都帶來了,此外,國君命令匠麗氏也出五千工匠,幫助你築城。不過,這次齊國軍隊來了,魯國、衛國、宋國的軍隊就要抽走,上軍的士兵我也要帶回去 ,沒問題吧。”

“先別急着走”趙武笑眯眯的望向魯國執政,開口說:“衛國孫。林父執政那裡我就不說了,我們早有約定,孟獻子大人,我有私密話跟你說說,來,我倆商量個事。”

宋國執政華元看見趙武把孟獻子拉到一邊,他疑惑的看了一眼孫林父,低聲問:“衛國跟趙武早有約定,如今魯國又在與他商談一 你們兩國有什麼事需要回避宋國?”

荀罌尷尬的笑了一下,孫林父擠眉弄眼:“我跟武子的約定不是國事,乃是私事。”

此時,趙武已經跟孟獻子嘀嘀咕咕起來,華元瞥了一眼奐頭接耳的雙方,答:“我本來打算馬上把隊伍帶走,既然你們兩國都跟他有私事,等會兒我也不妨聽聽這件私事。”

說罷,華元轉頭打量着修築虎牢的士兵”剛纔進來的時候還沒注意,此刻一細看,他立刻大爲驚訝,只見一隊士兵舉着幾個大木排,將木排豎立在地上,用大榔頭將木排在地上敲實,樹立起兩堵木牆,而後,馬上有一隊士兵過來在木牆周圍搭建腳手架,修建滑坡。

士兵們手上都拿着由整齊的木板構築的木排,這些木排兩三個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道道緩坡。緩坡搭建完後,立刻有無數士兵推着滿載泥土的獨輪小車,通過緩坡,向兩堵木牆間勻送泥土。

一車車泥土傾倒在兩堵木排當中,一會兒,泥土堆滿了木牆間隙,形成一道土牆。

緊接着,許多手持務土設備的士兵順着緩坡走向木牆頂端,開始夯土,等他們把土夯結實後,鬆散的土牆低矮了許多。於是,士兵們繼續往木牆間運土,而後務土的人再度上陣,將土牆務結實”

另一端,一堵土牆已經構築完成,士兵們已經開始拆卸土牆外的木板,他們將木排技到旁邊,又豎起新的木牆,而後重複着最初的工作。

華元扭臉望向荀罌:“我隱約聽說過韓起的《墾荒日誌》,說是武子四十日成城,當日我覺得荒誕,原來真有此事,你說的晉國築城專家就是武子吧?”

此時,趙武正在跟孟獻子嘀咕:“咱跟魯國啥關係,別說我有好處不想着你一你說,這連年戰爭,魯國也沒有收入吧?”

孟獻子皺着眉頭回答:“當然沒有收入了,難道你有收入,”哦,我忘了,你開始享受徵稅了。”

趙武擠眉弄眼:“魯國終究還是有收入的”拜託你再想一想,使勁想想。”

孟獻子看着年輕的趙武,搖搖頭;“我老了,沒心思跟你這個娃娃猜謎,有啥話你就直說?”

趙武回答:“那我提醒…一 市易國吊然收不到農稅,但懷能收到市易 場不長腿,無論戰爭與否,只要商人們交易,他們還交納市易稅。”

孟獻子警懼的望着趙武:“你什麼意思?我魯國只剩下那點市易稅了,我們無力“加徵(增加徵稅)。了。”

趙武搖頭:“我的意思不是想給魯國“加徵。”你也知道,我趙地什麼都生產,而你魯國 鄰齊國,受齊國的煎熬非常厲害,我跟魯國關係親近,所以特地指點你一條路。”

孟獻子輕輕搖頭:“我看不到你指點的路。”

趙武拖長了腔:“昔日管仲揮舞鹽、金管制爲武器,攪亂了各國卒場,通過控制各國戰略物資的儲備與流出

孟獻子眼前一亮:“你說趙氏什麼都生產?”

趙武點頭:“齊國的財富在於仿織,在於鹽與金(銅),我知道魯國身處內陸,光是吃鹽一事上,就深受齊國的鉗制,而我趙氏擅長仿織,我們高端產物有絨布、棉布,足以跟齊國的絲綢進行競爭,低端產品有毯子、氈子、葛與麻。所以,我們可以仿造管仲昔日的行爲,用仿織作爲武器摧殘臨淄的坊織業。

我剛纔提到市易稅,就是給你提個醒:魯國 鄰齊國,如果你們大肆在魯國市場上出售布匹,誘使齊國商人來魯國交易,那麼魯國的市易稅就上去了。你們國君收足了稅,還能借此打擊齊國的坊織業,這不是天大的好處嗎?”

孟獻子眼睛越來越亮:“繼續說,武子,請你繼續說。

趙武指了指腳下,繼續說:“這是虎牢城,它 鄰周地,接近宋衛,連通魯國,而且橫穿了鄭國境內,甚至能溝通吳楚。這座城市是“諸侯之城”也就是說,它沒有領主,在這裡交易完全免稅”怎麼樣,有沒有興趣投資?”

孟獻子想了想,又輕輕搖頭:“我聽不懂你的話,什麼叫“投資”武子你不妨講的明白一點。”

趙武接着說:“這裡,今後是諸侯出擊鄭國的前哨,不免要囤積一些軍事物資。同時,諸侯國的軍隊也要頻繁在此駐紮、換防。這就是商機 好吧,我說的更簡潔一點,這座虎牢城我打算戎,分諸侯駐紮的片區,同時劃定各諸侯國儲存物資的區域,這儲存物資的區域只要稍稍變通一下,就可以成爲一座市場,成爲各國交換戰爭剩餘物資的市場。

我知道魯國沒錢,但我更缺人一把你魯國的軍隊借我用半年,這就是你的投資。孫林父已經跟我有了約定,他回頭會把衛國的軍隊交給我。你也可以仿造孫林父的做法,給自己的軍隊支付薪 從你們增加的稅收裡支付一部分錢糧,給參與虎牢築城的士兵,讓他們同意延長服役期,與我一起完成這座城市。”

停了停,趙武又誘惑說:“這可是一座大市場啊,想想看,它自發的聚集了各國的軍隊、聚集了各國的權貴。有什麼好貨物,無需挨個上門通知他們,只要在這個市場上展示你的貨物,他們就會派自己的家臣,派本國的商人來採購。

在這個市場上,你賣出的貨物越多,本國生產這些貨物的老百姓就越富裕,而本國的國君也會收取更多的市易稅”

孟獻子起身,鄭重向趙武鞠躬:“你這是幫了我魯國的大忙,我魯國一定會記得你的這份恩情。只是外臣還有爲難之處,這爲難之處武子也會想到 沒錢。我魯國沒有那麼多的錢採購趙氏貨物??”

趙武親熱的拍拍孟獻子的肩膀:“我給你除賬!你把魯國的士兵抵押給我,我先給你除賬,你可以先運走我的貨物,在本國市場出售完後,再向我付款 ”我給你這個大優惠。你覺得怎樣?”

華元一圈轉完,回來的時候正看到孟獻子滿臉喜色的向趙武鞠躬致敬,華元湊過來,問:“有什麼好事,我宋國也能夠聽聽嗎?”

趙武馬上回答:“我對宋國的好感也很濃厚,怎敢不讓宋國參與此事呢?”

趙武這麼一說。孟獻子馬上向華元解釋。

趙武的說法裡帶有很多的新詞,孟獻子這個春秋人解釋給華元的說法,華元一聽就明白了,他沉思片刻,搖搖頭說:“想法很好,但我宋國面臨楚國不斷的進攻,不敢把軍隊全部留在虎牢,我只能出三分之一的軍隊,如何?”

趙武翻了個白眼:“你會後悔的!”

果然,華元沒過這個冬天,毛經開始後悔了。

這場商議過後,孟獻子帶着魯國所有的戰車返回自己的國家,車上裝滿了從趙氏拉回來的貨物,他回去的路上走得很慢,但回來的很快,沒過一個月,孟獻子帶着浩浩蕩蕩的車隊,滿載着趙武採購名單上羅列的貨物,一溜煙的跑回虎牢城,要求拉走虎牢城所有的剩餘物資。

衛國的孫林父跟趙武聯手做這事輕車熟路,再加上衛國是開發成熟的市場,所以孫林父沒有感覺到異樣,他的商隊繞到甲氏直接與趙武交易,所以趙武聽完孟獻子的要求,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等反應過來的華元帶着龐大的車隊趕到虎牢,只來得及買走趙武沒來得及運走的魯國貨物。

此後,不僅來參加築城的三位二等國家感覺到“傾銷”的魅力,連其他的附屬小國也開始利益均佔,而趙武主要的針對對象齊國更是重災區。齊國的大子光只知道拉回去的貨物能夠增加齊國的市易稅,他卻沒有發現,在趙武的大量傾銷下,齊國的坊織戶已經瀕臨破產。

趙武在華元那裡受到了啓發,他將魯國的貨物到賣給華元,只輕輕過了一下手,就賺取了一份利潤,隨後,他開始做起了“國際大到爺”的業務,將“薛地”的貨物到賣給“郜地”將衛國的貨物倒賣給魯國……

這場到賣風暴越演越烈,以至於不等這個冬天過去,原本該第二年趕來築城的盟國隊伍,也一溜小跑的伸着舌頭跑到虎牢,一疊聲的表達自己對晉國的忠心

這場風波最後連周王都牽扯其中,周王派出自己的卿,趙武的另一位岳父單靖公坐鎮虎牢,專門負責周地貨物的銷售。隨着這場“自由貿易”的鬧劇越演越大,以至於一向公正的《左傳》明褒實貶的記述說:“冬,晉卿趙武築虎牢,市於列國。”

《左傳》說“市於列國”而不說晉國的“盟國”是因爲趙武的大倒賣浪潮中,連就近的敵人 鄭國人也參與了。最初,鄭國國都郊外的百姓看到”流不息的列國貨隊,垂涎不止,因爲趙武對鄭國人表達出剋制,他們先是試探的來虎牢周邊進行交易,後來則堂而皇之的進入虎牢,參與到這場貿易大戰中。

晉國的敵人楚國也不例外 這年冬,鄭倍公前往楚國乞求援兵,這小屁孩在楚國表現的很不知進退,絲毫不注重禮節,引得楚國人很反感。恰好這一年吳國大舉入侵楚再,楚國令尹子重只得留下楚國精銳部隊伐吳。注意力不免就忽略了鄭國,最終,只有少量楚國軍隊敷衍性的援助鄭國。

這些楚國援兵到了宋國邊境,聽到虎牢城彙集了十多個國家的精兵,因爲兵少不敢前進,但隨後聽說虎牢的貿易做的非常好,連鄭國人都不禁止商人往來。於是,一些楚國人便試着把隨身帶來的楚國物品送去虎牢銷售,沒想到因此獲得巨大成功。

成功的那夥楚兵立刻派人狂奔回國送信,緊接着,大隊的楚國商人接踵而至”

春秋時代的這場規模龐大的“世界大戰。”因爲趙武的參與,就這麼變成了一場胡鬧加一場商業混戰 故此,《左傳》言簡意核說:趙武率各國聯軍修築虎牢城,很賣力地與各國做生意,交易對象也包括自己的敵人。

第二年春,去楚國求援的鄭倍公回到國內,鄭國執政子馳聽到楚國軍隊不敢入境的消息,嘆了口氣,轉而詢問子罕作何打算,子罕有氣無力的指點了一下城外 這時晉軍已經圍城四個月了,鄭國國都彈盡糧空。與此同時,鄭國商人正瘋狂向虎牢倒賣糧食”

子腦明白了子罕的意思,無可奈何地書寫一封降書,派人送出到城外,請求歸順,並與晉國結盟。

虎牢城中,悼公接過鄭國的求和文書,立即許可了鄭國的投降,,大殿中一片喘氣聲,大家都對連年戰爭的終結感到鬆了口氣。

晉國別的正卿年紀大,事情做得含蓄,只有趙武似乎年輕力壯底氣足,他喘氣的聲音響亮而清脆。

趙武的吐氣聲吸引了悼公,悼公順着聲音望向趙武,他馬上說:“這次鄭國歸附,趙武的功勞最大,武子修建虎牢,四個月就成了一座天下雄城,這正是鄭國人投降如此爽快的原因,寡人一定會重賞功臣的

荀罌對趙武的行爲也很滿意,趙武修建虎牢的快速而堅固,使他的策略得以妥善實施,如今鄭國投降。限於連年苦戰中的晉國人彷彿在漫漫長夜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而這一切都在於趙武築城的快速。

荀罌也順着國君的話誇獎說:小武有智啊,常言說:君子誘於義小人誘於利。諸侯國常年出戰,已經疲憊不堪,光是一個“義。字已經驅使不了他們了小武因勢利導,對各國誘以利益,使得參與築城的諸侯國人人踊躍,更使得虎牢城得以提前完工,這纔是鄭國屈服的關鍵。”

悼公附和:“列國都已經困頓不堪,這事寡人也知道,原本寡人以爲列國恐怕沒有物資供應虎牢,但現在看來,列國的物資很豐富嘛。通向虎牢的大路上,絡繹不絕都是列國運送物資的車輛,不用我晉國催促,列國就將物資堆滿了虎牢的倉庫,這是我晉國的德行啊。”

悼公這話,說得夾家都翻白眼,不過,卻沒有人反駁。

悼公接着說:“列國幫寡人戎守虎牢城,寡人正想着給他們一點補償 我聽說虎牢各市場都不收稅,寡人以爲還是收點吧。當然,虎牢收取的稅收我晉國也不要,全部撥付給戎守虎牢的列國軍隊,如何?”

雜犀立玄跳了出來,大聲說:“新軍佐趙武自去年戰鬥到今年,已經超過了服役極限。如今他立下了築城的大功,國君要獎賞,那麼我下軍甘願擔任虎牢戎守的職責,請君上許可。”

雜犀跳出來爭奪虎牢戎守的職責,是因爲現在的虎牢城實在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大市場,這裡彙集了幾乎華夏所有國家的貨物,其貨物之多是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在這座城市裡擔任徵稅官的職務,哪怕是隻徵收輕微一點稅收,那也是一筆鉅款,指頭縫裡露出的一點殘渣也足夠養活一個家族的領主武裝了。

雜犀急切地跳了出來,其餘的晉國正卿對這位前任元帥的兒子都不好意思爭奪,因爲集書當初承擔弒君的名義,其實是挽救了晉國的封建秩序。在場的封臣們雖然明知道這是一塊大肥肉,但都不好出聲反對,他們將目光轉向了趙武 在場的人當中,唯有趙武有資格與雜糜爭,因爲虎牢是他修建的。

趙武扭了扭身子,悠然神往的回答:“我現在最想念家中的浴池,好溫暖啊。”

悼公點點頭:“既然武子一心回家,那麼寡人許可新軍回國休整。韓元帥那裡公務壓身,武子回去後多替元帥分擔一點

趙武起身告辭。他走出國君的大帳之後一帳內人繼續討論虎牢關城守的官銜,雜糜表現出自己的強橫態度,國君不放心,擔心雜犀過度征斂使諸侯國厭煩,他任命雜犀爲虎牢城守後,又提議張老爲虎牢副城守,輔佐雜犀進行徵稅工作。

各項安排討論完畢後,國君走出軍帳,邀請荀罌與真犀同行,巡視趙武修建的虎牢新叭,,

心祝大家週末愉快,,想,順便求票,懇請讀者投票支持,多謝了!

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95章 得隴望蜀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196章 我動手了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62章 他罵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