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

齊策的注意力果然被趙武引開,他沉思的說:“雖然俘獲對方國君的營帳也是一件大功,但晉國曆史上也沒有獻上對方國君營帳的記錄,主上自己看着辦吧,你若喜愛鄭國營帳的華美,就把它留着自己用,否則,獻給國君也是一場功勞(春秋小領主79章)。”

趙武滿意的點點頭:“以前沒有人獻上俘獲的國君營帳,以此來表功,那我愧領了來人,把這營帳給我拆了,山點,別弄壞了。”

齊策指了指營帳外插着的旗幟,建議說:“主上把鄭國國君的營帳拿回家去,倒不是什麼大事,但鄭國國君營帳外插的旗幟卻不能亂用,主上最好把它獻給副元帥,由他處置。”

齊策光注意跟趙武討論鄭國國君的營帳,沒有注意到在兩人說話的工夫,趙武已經把那三十多枚金塊塞入自己的腰包,而後他一臉的若無其事,回答說:“就照你的主意辦,,把這些噁心的旗幟拔了,送給副元帥去。”

趙武說那些旗幟噁心,是因爲鄭國這些旗幟都是用犛牛尾與羽毛裝飾的,旗面上插得羽毛雖然斑瀾,但在趙武的審美觀裡,認爲還不如一面印了花紋與圖案的布旗來的漂亮。不過,趙武並不知道,這種旗幟被稱爲“旌夏”在春秋人眼中,是一種堪比賓利車的豪華玩意。

帳外突然爆一陣嘈雜,趙武望了望外面:“後續部隊來得很快啊,不過,我們已經吃幹抹盡,來,出去迎一下他們。”

後續的晉軍正以奔跑的度衝入鄭軍丟下的營寨,荀罌的戰車進入時,現鄭軍營寨已變得空空蕩蕩。只有趙武笑的跟一朵花似得出來迎接,一副心滿意足吃飽喝足的神情,荀罌打量了一下週圍被趙氏私兵堆滿的戰車,調侃說:“武子的手腳真快啊,這次你可吃飽了。”

趙武毫不在意荀罌的調侃,他笑嘻嘻的把腦袋擺來擺去,像小雞叨米一樣的點着頭:“鄭隊跑得太快,這次我們沒抓上幾個俘虜,不過鄭國國君留下的營帳不錯,全是好料子,拆洗一下,重新拾掇拾掇,準能賣個好價錢。”

荀罌呲地一聲:“是旌夏嗎?這東西你不喜歡,別拆,留給君上”

荀罌沒有追究趙武的搜專,他立在戰車上眺望着空曠的鄭軍營寨,沉思的說:“趙軍還能追擊嗎?我聽說你曾狂追鄭君數百里。此次鄭軍敗退,可鄭國依舊沒有屈服,我在考慮是否直逼鄭國國都之下,逼迫鄭軍與我們決戰?”

趙武私兵已把所有的戰車裝滿了繳獲物,重裝的趙武哪有戰鬥的兵車,他怎肯繼續作戰?於是,他裝出一副沉思的樣子,反駁說:“我聽說鄭國從去年起就開始加大加厚自己的國都,這次我晉國只來了兩個。軍,我們新軍並不滿員,另外,齊國的聯軍沒有到,齊國的屬國也沒有派兵。

如果我們直接圍攻鄭國國都,先,我們軍隊數量不夠,再次,我們也沒有準備足夠的攻城器械,我怕萬一我們在鄭國國都城下久攻不下,遇到楚國人出援,那時我們想退也無法退下來了,,副元帥,你說國內還會派出援兵嗎?如果國內肯調集第二撥軍隊,那我勉爲其難同意繼續打。”

其實荀罌的作戰意識也不強烈這次是荀罌第二次單獨領兵出戰。而且取得了一場輕鬆的大勝,荀罌的心中想法跟趙武一樣,那就是保住勝利果實。所以,他表面諮詢趙武,其實是在諮詢身邊的宋、衛國、魯國盟軍的態度。

魯國統帥仲孫蔑(孟獻子)咳嗽一聲,插話:“鄭國人恐怕會固守自己的國都,我們此前屢次圍攻鄭國國都,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這次如果繼續圍攻鄭國都城,或許正像武子擔心的那樣我們的兵力不夠,所帶的糧草也不足以支持曠日持久的圍城。”

荀罌馬上轉頭:“孟獻子既然說話了,你一定有什麼主意?”

孟獻子看了一眼身邊的宋國執政華元、衛國執政孫林父,那兩人一頭,孟獻子彷彿平添了無數的勇氣,他深吸一口氣說:“上國(晉國)屢次征討鄭國,目的是什麼?目的不在於鄭,而在於楚。我有一個建議,我建議在鄭地境內修建一座城池,以便就近征討鄭國。

我們與鄭國的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上國每次兵來鄭國;路途遙遙,諸侯每次臨時匯合,不免麻煩。

一旦我們在鄭國境內有了一座城池,可以就近駐兵,並威脅鄭國。一旦鄭國反目,諸侯的部隊就在那座城市匯合不日便可兵臨城下,而楚隊遠在數百里之外,來回援救,自然力不從心。難以應付。”

荀罌拍手讚歎:“好主意!您這建議真是諸侯的福音,從中得益的何止是我們的國君啊!從此後,諸侯不必往來晉國集結,既麻煩又辛苦,且耗費時間。

上次在鄙的聚會(在去年夏),您也聽到崔子(崔橡,當時的齊國代表)說的話了他們那時就有了不願配合的意思。這次齊國又沒來響應召喚參加盟會,他們的附庸國滕、薛小都都沒派兵配合我們。沒有齊國的命令,那些小附庸國怎敢如此大膽?大膽到得罪我們這個霸主國。

這樣看來,我們國君的憂患絕不僅僅在於鄭國的事啊!,我馬上把您的計策和齊國的情況向寡君彙報,順便嚴厲要求齊國派出軍隊脅從作戰。如果你這個計策得到批准,這是您的功勞啊。但即使我的請求沒有得到允許,我也會先替魯國解決齊國問題。”

稍停,荀罌又問:“關於築城的位置,你還有什麼建議?”

孟獻子一指東方,答:“距鄭國都城不遠。有一個地方名叫“虎牢”地勢非常險要,”

荀罌扭頭看了一眼趙武,又說:“築城的事情。孟獻子不用擔心,我晉國有位築城專家在此,就地修建一座城池不成問題”諸位,不如我們這就移兵前往虎牢,且先在虎牢駐紮下來。讓我把軍隊交給武子,幾位與我一同回國都新田,向寡君彙報。”

孟獻子對荀罌的態度非常滿意,他欣然回答:“願隨副元帥一起去新田城。”

孟獻子貢獻這條計策,其實不單單是爲了。二二刁討伐鄭國。他是爲了自只的國家獻卜衆條計策的六

這個時候,齊國正在狂攻萊國,他對魯國的煎迫也越來越厲害,而魯國的宗主國晉國陷身於南方,被楚國、鄭國牽扯了大部分精力,那麼一旦魯國有事,晉國就無法救援。爲了魯國切身的利益,孟獻子獻上這條計策,以便讓晉國能把自己的視線抽出一部分來,眺望一下東方。

荀罌聰明,馬上明白了魯國的意思,他直接點出齊國的不遜,通過誇獎魯國來間接警告齊國。同時也表達了對齊國的不滿。他邀請孟獻子一同前往新田城,也是在變相表明對魯國的支持,孟獻子當然感激荀罌的表態,他也竭力拉上宋國、具國執政同行,以增加自己的分量。

荀罌回頭交代趙武:“我知道你手頭還有一支騎兵隊,把他們派出去,擺出追擊鄭軍的姿態,追擊到虎牢爲止,我隨後帶軍趕往虎牢。你的士兵裝滿繳獲物,行動慢,可以在我上軍開拔之後,尾隨全軍行動。”

趙武垂頭喪氣:“我還以爲今年的仗打完了,原來還沒完,真是鬱悶,好吧,騎兵隊只能由我帶領,我親自帶騎兵隊進行追擊。”

荀罌點頭:“你親自帶隊,我就放心了。.”

趙武跟齊策交代幾句,留下齊策統領自己的隊伍,他帶上斥候隊,成人、秋人的騎兵隊出。出於一貫的謹慎,出擊隊伍的順序依舊是前鋒潘黨,左衛衛敏,右衛林虎,殿後武清、武連”

給自己加上數道保險之後,趙武帶着隊伍開拔,荀罌隨後指揮上軍士兵跟進。

孟獻子在趙武走後,好奇的詢問:“雷帥,怎麼武子聽說我們要駐兵虎牢,如此煩悶?”

荀罌笑了:“我剛纔說我晉母有個築城專家,說的不就是武子嘛?他曾在霍城之北,用四十天裡築起一座大城,所以,統領各國聯軍築城的活兒,除了他還能有誰?

武子年年出戰,趙氏已疲乏不堪。原本他以爲逐走了鄭軍,可以回家了,但如果由他來築造城池的話,恐怕明年開春他也回不了家了一一小武前不久娶了單公之女,倆人還不曾好好親暱,就在外面奔波不已,故此小武煩悶不堪。”

孟獻子也在暗地裡撇嘴,可他不敢在臉上表露出來。

荀罌馬上感覺到了各國執政的沉默,他有意無意的安慰說:“我們駐兵虎牢,從此各隊也算有了歇腳處,諸位放心,以武子的手段,他修築的城池一定非常舒適(春秋小領主79章)。”

此時,趙武正不緊不慢的往虎牢趕路,路邊逃散的鄭軍看到趙兵又像上次一樣開始了追殺,他們驚恐的逃得更遠,趙兵卻失去了上次的追擊狂熱,他們一路壓制着奔馳的度,不緊不慢的趕到虎牢。

兩日後,荀罌帶領大軍抵達虎牢的時候,趙武已經在虎牢修建起一座木柵欄,聯軍士兵依次進入趙武修建的營寨。

荀罌不敢耽誤,他馬上交出了自己的虎符,交代說:“雖然我們此去要向國君請求在虎牢築城的許可,但我想來,你這傢伙總喜歡把自己營塞修的非常堅固,現在各隊交給你統領,你不妨做一些先期準備,該修的修,該建的建,”

荀罌說到這,仰天看看天色,又繼續說:“現在天色還早,我就不入營了。我們直接趕往國都,你等我的消息。”

趙武躬身接過虎符。

這是一個玉雕的老虎。平時分爲兩半,國君拿一半,將領拿一半,等到出兵的時候,國君把自己的那一半賜給預定的統帥,統帥將自己身上的虎符與國君賜給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玉虎,擁有這隻玉虎就有了調遣軍隊的權力。

趙武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虎符,嘟囔說:“又要修城?有這麼大的閒工夫,我還不如在自己的領地上修一個城呢!真是麻煩。”

荀罌停住了腳步,反問:“你需要什麼?我這就回新田,要求國君將築城的任務全部委託給你,你需要什麼,不妨預先告訴我,我會向國君建議。”

趙武回答:“那就把我的新軍帶走我的士兵已經打了一仗了,他們完成了任務。現在各國聯軍都在這兒,我需要的只是部分騎兵。你把我的軍隊帶走,讓他們回我的領地,通知我領地裡的預備役趕來服役這下子虧大了,我連預備役都要動用,你自己琢磨着給如何補償我。”

荀罌沒有說話,他拱了拱手,在家將的簇擁下與三國執政當即動身。

荀罌走後,齊策遺憾的說:“我們如果動員到了預備役”主上有什麼安排,至少也該給家裡通一聲氣,要不,我親自跑一趟?”

趙武搖頭:“你留在這裡,我倆分工:我帶領騎兵在鄭國國都附近遊獵,以阻止鄭隊出擊;你把各國盟軍分成四部分。魯國、宋國、衛國各自負責一段城牆;我國的軍隊負責北面城牆;曹人、郜人負責四處伐木,堆積材料,準備築城。”

齊策笑了:“主上這是打算讓我負責各隊的分工嗎?分工協作這事,宋國的執政華元最在行!我聽說前幾年宋國國都生大火,華元組織人手分工救火,顯示出很高的協調能力。主上既然有分工築城的意思,我們就該把華元留下來,讓他主持各國的分工協作。”

趙武低聲說:“華元雖然擅長這個,而且他一國執政的身份也能夠讓各國士兵聽從他,但讓他來幹,卻不能體現我們的意思。”

齊策一驚,馬上說:“主上打算在虎牢修一座磚石城嗎?那就耗費巨大了。”

趙武搖頭:“別人的城池,我花那麼大力氣幹什麼?我只是想着這座虎牢位於中原腹心,建成之後可以撫守南來北往的客商,實在是一個好的通商關隘。我們不妨把它修建成一座自由貿易城,向列國傾銷我們的貨物傾銷。你懂嗎?”不懂啊!馬上你就會知道了。”

齊策不再追問,他叫來各國聯軍的副帥,要求各國聯軍把自己的戰馬貢獻出來,而後將那些聯軍分成五全部分,各自負責一面城牆的修築工作。而晉國的附庸一曹人、郜人則負責四處伐木。

三日後,趙武篩選勇士,組織起一支六千人的騎兵隊二:二工支騎兵分成兩部。自己負責單日出擊。另部則立…一戰鬥,兩部輪流作戰。頻繁騷擾鄭國的國都。

先出擊的趙武遊蕩到鄭國國都的東門,鄭國人見到趙武兵少,遲疑未定的想出城突擊,但子馳堅決不肯,他強調:“晉國大軍駐紮在虎牢,意圖不明,現在我們國君已前往楚國乞師,所以,我們的任務是堅守到楚隊的到來,不可輕率出擊啊。”

鄭國國人認爲子馳的說法有道理,他們馬上關閉了城門,不理睬在城外耀武揚威的趙武。

正午,不耐煩的成人、秋人約束不住,開始四散的在鄭國東門劫掠。鄭兵憤怒不過,打算開城迎擊,子馳再次表示拒絕。他端坐城樓,盯着趙武的行動。不久,他看見趙武似乎不耐煩了,他低聲與身邊的一位魁梧的武士吩咐了幾句,那名魁梧的武士二話不說,張弓連續射殺了幾名成人。

城牆上的鄭兵莫名其妙,怎麼這才一會兒,城外的趙兵自相殘殺起來,這又演的什麼戲。

一些成人、秋人鼓譟起來,他們聚集在各自的部落領面前,嚷嚷着要求懲處趙武身邊的那名射箭武士”子馳在城牆上聽不清成人的話語,他只看見成人、秋人各自分成兩撥,神色激動的大聲喧譁着。

不久,成人、秋人部落各自派出幾名領,前去拜見趙武。此時,趙兵已大多數下馬,他們排成整齊的隊列,牽着馬目視着城牆,似乎全沒把戎秋的喧譁放在眼裡。

騎在馬上的趙武顯得很冷漠,那些戎秋領與趙武交談了幾句,只聽趙武神色嚴厲的斥那幾名戎秋領,說到激動處,他用手裡的馬鞭狠狠的抽打着那些戎秋領。

起初,戎秋領袖色激動,趙武斥他們時,他們梗着脖子抗辯。但不久,他們一個個低下腦袋,而趙武越說越激動,他跳下馬來,狠狠的用靴子踹那些戎秋領。

隨着自家的領屈服,戎秋部落的騎士們也逐漸開始垂頭喪氣,他們一個個低着頭走到趙武身邊,跪地請罪,趙武責罵一通,用馬鞭指着幾個成人、秋人,被他挑選出來的成人、秋人立刻被人拖出,砍了腦袋。

稍後,一名趙兵拎着十幾顆血淋淋的腦袋,走到鄭國東門,躬身向城頭上的子馳行禮,大聲說:“我們家主說了,兩個國着交戰,士兵們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應該把怒火傾瀉到無辜百姓身上。

我們家主對部下的戎秋管束不嚴,使他們侵害了貴國的百姓,現在主上特地斬殺了這些犯罪的人。並向貴國請罪,請貴國原諒我軍的無禮。”

子馳看到這裡,他站起身來,手扶着城牆的垛口回答:“我常聽說武子仁善,果不其然啊!今日我已經看到了趙兵軍紀的嚴厲,請回復貴國統帥,我子馳替我敝國百姓多謝了。”

子馳回答完,從城垛口縮回了身子。他說那番話的時候,城牆上鄭國的士兵頻頻點頭,旁邊有一名鄭國將領附和說:“武子果然仁善。”

子馳回身大罵:“放屁!武子怎麼會仁善?昔年他領軍攻擊我鄭國,盜割了子罕的農田,擄走鄭國農夫無數”這樣的人怎麼會是仁善?”

那將領小心翼翼的反駁說:“戎秋之人不受管束,武子不是斬殺了他們嗎?這次武子攻擊我國門,不傷國門附近的百姓,至少,他這次算得上仁善吧?”

子馳怒氣衝衝:“他斬殺戎秋,不是爲了我鄭國,還是爲了他自己你說得對,戎秋之人不受管束,趙武這是找茬子收拾他們,以便更嚴厲的管理他們。他是借戎秋的人頭警告他們的同伴。我相信,以後成人會更加聽話。那樣,我鄭國的災難就大了。”

武將不明白,他搖着腦袋,表示無法理解子馳的話。但三兩天後,他明白了。

趙武第一天出戰,表明了他絕不騷擾鄭國野人的決心,爲此不惜斬殺自己的士兵。第二天,城外換了一撥新軍隊,依舊是騎兵,裝束依舊是趙氏標準,但領頭的換成一名普通將領。這位將領對待鄭國郊外的百姓態度截然不同,他規規矩矩堅持到正午,見到鄭國人不出城,他悠閒地轉身”緊接着縱兵搶劫了鄭國郊外,滿載而歸。

第三天,趙武又親自來了,他親自帶領的軍隊紀律還是那麼嚴明,連部下的成人、秋人都老實了很多”整整一天,趙武只是在各城門四處遊蕩,卻對百姓秋毫無犯。

就這樣,每隔一天,單日是趙武紀律嚴明的出現;接下來,雙日是另外的將領領兵一哪一天,對鄭國人來說是地獄。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鄭國人在這種對比接烈中煎熬。

然而,戰爭還在繼繼續下去的戰爭,那股毫無軍紀的騎兵隊紀律越來越鬆弛,搶劫殺戮越來越肆無忌憚,以至於大多數鄭國郊外的百姓覺得這一天格外漫長。

等到第九天,趙武重新出現的時候,受到鄭國百姓空前狂熱的歡迎,他們擔水擔糧慰勞趙武,並苦苦哀求趙武以後常來,最好是天天由趙武出戰。

侵略者居然收到如此熱烈歡迎,被欺辱的百姓竟然要求侵略者常來家坐坐戰爭打到這份上,趙武享受的待遇可算是春秋獨一份。

鄭國百姓的熱情還是感動了趙武,趙武答應約束另一支騎軍,事後,這支騎軍果然收斂了很多,但他們的軍紀相比趙武的親軍,依舊讓鄭國百姓感到寒暑般的分明。

此後,類似的場景持續上演,每當趙武出戰的時候,鄭國百姓立刻顯示出自己的熱情。而另一支騎軍出現,鄭國城外成了曠野,大家都回家躲了起來。

十餘天后。城牆上的鄭兵用腳後跟也能想明白子馳當初的話,當初那個詢問子馳的將領也憂慮的向子馳請示:“執政,這樣下去,“人心在彼,不在我”我們還如何堅守?不如讓我們出去衝殺一陣,或許我們可以選擇那支惡軍在的時候,大舉出擊,以懲罰他們的驕縱。”

昨天趕得累死了,呵呵,我繼續努力!

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82章 看我的家族報復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344章 我的衣帶不太寬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下)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181章 是何物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