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 初敗

“這姜霸天何許人,嗓門竟然如此之大?”

相比於處在慌亂狀態的周軍,方離、典韋率領的兩百名唐軍則表現的訓練有素,在馬皮、曹飛的指揮下迅速列陣,將帥帳拱衛在中央。

大營之中火光沖天,人喊馬嘶,將近三萬申軍在姜霸天、姜夔兩員悍將的率領下猶如肆虐的洪水一般衝破周軍寨柵,見人就殺,見帳篷就燒。

姜霸天一馬當先,槍出如龍,兩條長槍好似神龍一般見首不見尾,殺的周軍人仰馬翻,中槍倒地者不計其數。在千軍萬馬之中猶如虎入羊羣,格外引人注目,很快就引起了方離的注意。

“霸公子,周軍帥旗在那邊!”有眼尖的申軍士卒扯着嗓子大聲提醒姜霸天。

姜霸天雙眉一挑,藉着火光能夠看清帥帳前面飄蕩着“方”字大旗,猜測十有八九就是方離所在,當即催促胯下戰馬衝殺了過來。

“那邊可是唐狗方離,可敢與我姜霸天一決雌雄?”

聽到姜霸天這個名字,方離就覺得一股濃濃的中二氣息撲面而來,可是當看到對方的身手之時,忽然又覺得對方敢在名字裡用個“天”字也不是無的放矢。

“給寡人查詢一下這個姜霸天的四維,快些,這廝馬上就殺過來了!”方離翻身上馬,手握佩劍,用意念向腦海中的系統下達了指示。

系統應聲給出答案:“鏘……姜霸天——統御83,武勇96,謀略48,內政27.”

“嘶……這姜霸天姜然擁有高達96的武力值?”

方離聽完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趙雲和典韋的武勇也不過才97而已,這姜霸天竟然只是稍遜一點,可爲何此人未能在史書上留名呢?

稍作思忖,方離便有了自己的見解: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發明出紙來,歷史資料記載匱乏,再加上當代的史官更加註重宣揚統兵能力出色的將帥,對於個人武力的記述甚少,所以導致春秋戰國時期幾乎沒有猛將傳世。

但春秋戰國的跨度長達五百年,各國戰亂不休,遍地狼煙,肯定不缺驍勇善戰、一騎當千的猛將,想來他們只是被史官遺忘,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已,並不等於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猛將。可能姜霸天就是其中之一。

姜霸天來的速度極快,催促胯下青驄馬,揮舞一雙紫金槍,所到之處好似波開浪裂,殺的周軍紛紛退避,迅速逼近方離所在的位置。

“這敵將武藝不俗,爾等護着主公暫時退卻!”典韋大喝一聲,挺身向前堵住了姜霸天的道路。

方離也不是逞能之人,知道申軍可不是隻有一個姜霸天,在他身後還跟着三萬申國將士,兵力兩倍於周軍,此刻怕是招架不住,撤退只能是唯一的選擇。

“退!”

方離撥轉馬頭,單手提槍,指揮馬皮、曹飛等人跟着自己撤退,留下典韋斷後。

典韋將雙戟插在腳下的泥土之中,雙手摸着腰間的小戟,在寒風中猶如一尊金剛。等姜霸天逼近到二十丈左右的時候突然暴喝一聲,雙手同時揚出。

兩支鑌鐵做成的小戟裹挾着呼嘯的風聲,勁射姜霸天面門,好似流星一般,又快又疾。

姜霸天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聽到風聲響起,本能的揮槍格擋。舉起雙槍一個“野馬分鬃”,不偏不倚的登時將兩把小戟擊落在地,發出“叮噹”兩聲脆響。

典韋共有十把短戟,每把重六斤,廝殺的時候總會懸掛在腰間遠投殺敵,絲毫不影響他的奔走跳躍,反而可以鍛鍊典韋的負重能力。

這一戟全力擲出,夾雜着典韋全身的力量,配合着飛行的速度,何止幾百斤?

姜霸天雖然揮槍擋了下來,但依舊被震得虎口發麻,手腕一陣酥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嘶……這壯漢好大的力量啊,難道唐國除了趙雲之外還有第二員悍將?”

趁着姜霸天受阻,典韋掉頭就走,跟隨着方離的腳步迅速向北撤退。

姜霸天是個何等心高氣傲之人,小小的挫折自然不會退縮,更何況申軍已經佔據明顯的優勢,看到典韋護着一夥人向北撤退,當下催馬再追。

“方離休走,這大漢可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暗器傷人,豈是英雄所爲?”

三萬申軍潮水般涌進周軍大營,殺的周軍陣腳大亂,火光四起,無數帳篷燃燒起來,熊熊火光照亮了夜空,到處都是廝殺慘叫之聲。

姜夔在亂軍之中左衝右突,一杆長矛同樣無人能擋,半個時辰的功夫已經連挑七八十名周軍士卒,不停地大聲指揮申軍分割包圍周軍,然後分頭圍殲。

在遠處看到姜夔輕而易舉的把一名周軍校尉刺於馬下,方離不由得暗自稱奇:“嘖嘖……怪不得申國敢和天子敵對呢,原來真有幾個人才。除了那姜霸天之外這黑臉大漢也是一員驍將。系統何在,趕緊給寡人檢測一下這姜夔的能力?”

“鏘……姜夔——統御86,武勇93,謀略57,內政39.”

聽完姜夔的能力值,方離對申國更加刮目相看,如果單論武力值,這姜霸天大致與馬超、許褚持平,而姜夔的武力與龐德在伯仲之間,或者稍弱一些。

在這亂世之中,諸侯林立,申國這種不過一郡之地的小國能夠擁有這樣的兩員悍將,其國力足以讓人刮目相看,至少比不堪一擊的虢國強多了。

“可惜啊,這姜氏兄弟都是有勇無謀之輩,看起來謀略和張飛差不多,但統兵能力卻弱了許多,也許這是申國無法崛起的原因吧?既然與姜煥處在同一戰場,應該能夠檢測出他的能力值來吧,馬上給寡人檢測一番,以便做到知己知彼。”

“鏘……申候姜煥——統御87,武勇82,謀慮78,內政69.”

“這姜煥的用兵能力看起來比袁紹強一些,謀略與內政比袁紹稍微弱一些,算是半斤八兩,各有所長吧!”

方離一邊在心中重新對申國做出評定,一邊命親兵通知嬀覽全軍撤退。既然敗局已定,再廝殺下去只能徒增傷亡,只有丟棄了營寨與物資才能避免進一步折損將士。

“撤退?還用得着他方離在這裡指手畫腳,難道我不知道退兵麼,沒用的廢物!”

嬀覽指揮部卒且戰且退,對於方離傳達的消息破口大罵,將戰敗的罪責全部推到方離頭上,“我早就說了分兵乃是大忌,這傢伙偏偏不聽,真不明白,當初他是怎麼打敗晉軍的?難道申軍比晉軍還強?”

“嬀覽哪裡走?姜煥在此!”

斜刺裡忽然殺出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將撤退途中的嬀覽團團圍住,爲首之人手提雙鞭,大聲指揮申軍圍攻嬀覽。

嬀覽揮刀死戰,身後的周軍俱都紅着眼睛奮力突圍。奈何申軍勢大,先用騎兵把嬀覽身後的隊伍分割,然後再由刀盾兵進行圍困,繼而由弓弩兵在外圍仰射,直殺的周軍傷亡慘重,屍橫遍野。

“完了,完了,想不到我嬀覽戎馬半生,最後卻跟着方離稀裡糊塗的戰死太谷!”

嬀覽已經身背數創,看到身後的將士一個接一個倒下,而敵軍的圍困愈來愈厚,不由得心生絕望,準備拔劍自刎。

“常山趙子龍在此!”

危急時刻趙雲率兩千騎兵從太谷縣西門繞了一圈殺到,馬蹄狂奔,長槍飛舞,衝開一條血路,將嬀覽從申軍的重圍之中救出。

“休要放走嬀覽!”

眼見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姜煥心有不甘,指揮申軍窮追不捨。奈何周軍騎兵來去如風,再加上有趙雲斷後,只能目送嬀覽突圍遠去。

就在嬀覽倖免於難之際,姜霸天已經催馬追上了典韋,叱吒一聲,雙槍一個雙鬼拍門,同時刺向典韋胸前,“槍下受死!”

典韋冷哼一聲,手中一對各重四十斤的鑌鐵戟同時向外格擋,使出了全身力氣,“大言不慚!”

兩把兵器相交,發出一聲金鐵交鳴之聲,再次震得姜霸天虎口發麻,心中又惱又急,卻是再也不敢與典韋硬碰硬。

周軍處在劣勢,大股部隊已經棄營向北敗退,典韋不敢戀戰,揮戟擋着姜霸天且戰且走,以免被他追上方離。

姜霸天一路窮追不捨,使出渾身解數與典韋廝殺了四五十個回合,依舊難以佔到上風,不由得心浮氣躁。

趙雲救出嬀覽,又率騎兵來救援典韋,遠遠的大喝一聲:“主公已經擺脫追兵,典子滿速退,讓趙雲來會會這敵將!”

“你便是那常山趙子龍,吾乃宛城姜霸天!”

姜霸天叱吒一聲,舍了典韋直取趙雲,既然拿不下典韋那就拿着趙雲出氣好了,堂堂的江北第一猛將豈能空手而歸?

趙雲長槍如電,見招拆招,遇式化式,轉眼便與姜霸天廝殺了十幾個回合。唯恐被申軍包圍,亦是不敢戀戰,只能且戰且退。

典韋在遠處瞄準了正在與趙雲廝殺的姜霸天怒吼一聲,猛地將手中重達四十斤的鑌鐵大戟擲了出去:“姜霸天受死!”

二百九十二 本是同根七十四 兵匪九十八 元龍豪氣一百八十 孤軍深入二百二十五 兵權即王道一百六十四 天降帥才一百二十一 重兵壓境一百八十二 破竹一百六十二 打鐵趁熱三十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八十 君子之約八 軍中無戲言一百零七 遠交近攻二百四十五 見面大禮二百四十三 文武雙傑四十三 一戰成名二百四十三 文武雙傑四十六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十七 功名未就,何以爲家?二百五十二吳國的詭計二百九十八 西擊胡虜十七 雷霆之怒二百七十七 各懷心機二十六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二百八十九 身先士卒二百六十三飛將軍揚威一百四十六 楚雖三戶,亦要亡秦!一百八十四 難逃魔掌九十四 願君勿忘我一百七十一 十朝爭霸二百五十一 有使遠來一千一百二十八 一戟不中再來一戟二百一十五 苦肉計十四 有眼不識泰山三十六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百六十 大楚貴胄一百六十九 夙願得償二十 強勢崛起一百三十八 火虐龐涓一百一十七 初敗三十二 神秘部隊十九 絕世大騙子二百九十四 進退兩難二十八 套路二百零五 鴻鵠之志二百一十七 快刀斬亂麻五十八 雙雄九十一 表裡山河二百五十一 有使遠來一百二十一 重兵壓境一百四十 詭異的魏軍一百二十九 不靠譜的盟友一百三十九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十三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一百八十六 用人之道一百七十四 絕世珍寶二百一十二 毒士詭計二百三十四蓄勢二百零二頂級謀士二百三十四蓄勢七十六 君子一諾,重逾千鈞!二十二 靜候佳音五十 白馬銀槍五十七 趙軍壓境二百二十 考問唐公十九 絕世大騙子一百四十四 曹二二百 威震天子二百一十三 梟雄氣度七十八 單騎衝城四十六 偷雞不成蝕把米五十一 春宵一夜值千金二百三十七 斬將四十六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百五十三危機來臨九十九 你來做主公三十六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百五十二 千乘之國一百九十五 多多益善二百四十一置於死地而後生六十八傀儡一百五十五 喬氏雙嬌十二 夜遇軍神四十八 膏肓之徒一百六十八 驚天大禮一百六十三 妹控成魔七十五 以死謝罪六十二 御駕親征二百七十九 喜事再臨門一百九十八 槍出如龍八十四 唐虞一家九十八 元龍豪氣三百零四一百三十五 軍中懦夫二百七十八 謀韓九十五 主動出擊一百一十一 偏向虎山行三 寶馬與玉璧一百零七 遠交近攻一百六十六 范增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