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婚宴

李知誥讓柴建立即出城,是拖延屯營軍府秘密晚幾天曝光的關鍵,但看柴建濃眉微蹙,韓謙猜想柴建應該頭痛怎麼調集人手。

不驚動,或者說不經沈漾的許可,哪怕是在桃塢集,柴建也無法直接徵用屯營軍府的兵戶,而此時侍衛營的精銳必然要盯住侯府左右的動靜,顯然也沒有辦法將侍衛營的人馬調出城。

韓謙懷疑李知誥、柴建他們,已經將計劃編入秘曹右司的人馬都暗暗調入城中,但沒想到今天會鬧這麼一出,爲了避免引起職方司密探的注意,手忙腳亂之餘,很可能已經將這些人手都分散開去了。

柴建此時出城,想要在屯營軍府的外圍伏殺趙明廷派出的密間,但是手裡沒有人。

“柴大人要是人手不足,範大黑、趙無忌可以隨柴大人出城,左司兵房集結了七八十人,在秋湖山別院!”韓謙說道。

“好。”柴建點點頭,當下要趙無忌、範大黑隨他從後院箭場出去。

秘曹左司在秋湖山別院有七八十名好手,確實可以應急。

反正有可疑人物敢滲透進來,直接當成敵間處死、不留活口、毀屍滅跡,也完全不用擔心秘曹左司新招募的人手,會不聽使喚或者起什麼疑心。

柴建帶着範大黑、趙無忌匆匆而去,韓謙跟李知誥說道:

“今日我是僥倖在場,要不然姚姑娘、春十三娘被趙明廷、王文謙兩人盯上,後果不堪設想。不過,即便僥倖逃脫,虞候派扈衛強行進胭脂鋪掩護我們撤出,以及趙明廷那邊逮住胭脂鋪的夥計訊問,都難免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夜宴就要開始,虞候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姚姑娘、春十三娘,你們先留在這裡,將進入胭脂脯子之後,跟哪些人打過照面,說過哪些話,都叫趙庭兒抄錄下來,等虞候應付過今天這場夜宴,再過來一起梳理,看看有什麼地方可能會出紕漏!”

姚惜水、春十三娘在金陵豔名再盛,但滿城認得她們的女眷卻幾乎沒有,而胭脂鋪子的夥計、掌櫃,還沒有資格到晚紅樓這種需要一擲千金的場合瀟灑,因此她們很僥倖的沒被人直接認出來。

不過,姚惜水、春十三娘今天到凝香樓,是想盤下這間胭脂鋪子,言語之間必然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可能凝香樓的掌櫃、夥計意識不到這點,但他們要是被趙明廷捉回來訊問,韓謙就不能保證趙明廷也一定聽不出什麼問題——而這事也極可能影響到左司借胭脂鋪子進行滲透的既定計劃。

韓謙要趙廷兒幫姚惜水、春十三娘將今天進入胭脂鋪子的所有言行都記錄下來,就是要進行風險評估,然後看有無必要實施一定的補救措施。

姚惜水再好的心態,此時也有些驚魂不定,看到此刻韓謙的指手劃腳,也沒有心生反感,而是極力回想在胭脂鋪有沒有留下能跟晚紅樓牽扯上關係的言語,同時又忍不住想韓謙那判若兩人的化妝術。

韓謙與李知誥、李衝先到前院去應付賓客——韓謙能躲,李知誥、李衝身爲三皇子的大舅子、二舅子,又是侯府及龍雀將軍府的主要輔將、佐吏,是無法脫身太久的。

“晚紅樓要是再出這樣的漏子,怕是沒有今天這麼僥倖了啊!”走到夾道里,韓謙壓着聲音,跟李知誥說道。

韓謙還窺不透晚紅樓的真正根腳,但晚紅樓這些年除了信昌侯府這一系外,其他實力都主要潛伏在暗處,甚至在宮禁之中都有他們的眼線,可以看得出晚紅樓所主要的擅長還是在陰謀詭計,但真正要去掌控相應的硬實力時,就又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沈漾得以主持桃塢集屯營軍府的建設,除了沈漾身爲長史外,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信昌侯府及晚紅樓找不出能替代沈漾的人。

要不然的話,他們絕不會希望巨大的聲望落在跟他們不是一路,甚至在他們陰謀被揭穿後極可能堅決站到對立面的沈漾頭上。

之前這種情況,對韓謙來說是好事,也因此突顯出他的作用來,但考慮到所面對的強勁對手,這樣的弊端又實在太叫人提心吊膽了。

韓謙平時接觸不到信昌侯李普,黑紗婦人更是都沒有在他面前摘過蒙臉的黑紗,但在這些已經知悉核心機密的人中,李知誥是最具大將之風的,因此有些話,韓謙也只跟李知誥說。

李知誥眉頭微蹙,低聲說道:“知誥從殿下那裡抄錄了一份《用間篇註疏》,真是字字珠玉,待今日事過去,還請你能幫柴建梳理一下右司的工作。”

當世真是沒有半點版權意識啊!韓謙腹誹道。

當然韓謙也不真想指手劃腳的幫柴建梳理什麼工作,就想着柴建也好,姚惜水也好,所負責右司索性跟晚紅樓以往一樣,只負責培養絕對能控制的精英秘諜,進行深層次、單線聯繫的潛伏、收買或脅迫等事,而常規的情報偵察以及特別行動,都交給左司來負責。

不說黑紗婦人、信昌侯府李普等人更早的佈局了,晚紅樓過去這些年培養出那麼多紅館兒,嫁給文武官員爲妾,韓謙相信李知誥也不想因爲右司運作出紕漏,導致這麼多年的成果毀於一旦。

韓謙將他的想法說出來,李知誥稍作沉吟,說道:“此事我無權決定,我會告訴父親跟夫人……”

李衝站在後面,撇了撇嘴,沒有吭聲。

韓謙心裡想,諸事都是信昌侯李普跟黑紗婦人做決策,不知道世妃在宮中是什麼感受。

除了少數人得以進正廳,與三皇子楊元溥、信昌侯李普等人席地分案飲宴外,大多數的賓朋,都是在院子裡八人湊一張八仙桌用餐;今天前庭院計劃要開六十桌酒席,韓謙與李知誥、李沖走到前庭院,看到這裡已經人頭攢動。

李知誥、李衝要去正廳應酬——正廳還有李知誥的一張酒案陪宴,韓謙就想躲到哪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坐下來。

“韓謙,韓謙!你這一天都跑哪裡去了?我中午去找你,你家老奴說你早就出門了,但跑到信昌侯府,跑到這裡來,都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你今天帶着你家小奴,到底跑哪裡快活去了?”

韓謙剛要往東廂院鑽,就聽到馮翊在身後大聲嚷嚷開,轉過頭來,卻見除了馮翊、孔熙榮兩個“狐朋狗友”外,馮翊的父親馮文瀾正陪着王文謙、趙明廷等人,也從另一間院子里正往這裡走來。

王文謙之女王珺暫時還沒有到內宅,參加專爲女眷所設的宴席,這時候正站在她父親王文謙身邊,她應該也知道那段被取消的婚約,原本還含笑聽她父親跟馮文瀾等人說話,聽馮翊喚韓謙的名字,臉容就變得有些僵硬。

韓謙心裡也是苦笑不已,要是他與王珺的婚約,是王家人所退,他還能怨王家欺他“少年窮”,但王家催着完婚,卻是他父親主動退掉婚約,這就尷尬了。

韓謙眼神落在王珺身上遲怔了片晌,見王文謙看過來的眼神漸有疑色,他猛然驚醒過來,暗感他此時應該還不認得王文謙、王珺父女纔對,差點就露出破綻,當下便又眯起眼睛,將王珺從頭到尾打量了好幾下,才收住眼神,朝馮文瀾揖禮:“見過馮大人。”

“嗯。”馮文瀾只是輕輕哼了一聲,也無意替韓謙介紹身邊王文謙、趙明廷,甚至看向兒子馮翊的眼神陡然變冷,似乎怨馮翊剛纔招呼韓謙太親熱。

韓謙心裡微微一笑。

從他父親在大鬧朝會諫驅饑民往後,馮文瀾不要說親自登門了,逢年過節派家人過來道賀一聲也未曾有過。

更不要說,五天前老宅惡奴牛二蛋被他下令射殺,現在滿城的官員,應該都知道他老韓家鬧出內訌的大笑話了吧?

受了他父親的眼神告誡,馮翊尷尬的朝韓謙一笑。

韓謙也不介意,站到一旁,讓馮文讕、王文謙、趙明廷等人先過去。

他注意到別人看他與王珺的眼神並無異色,應該婚約之事只落在他父親跟前相王積雄的口頭約定上,外人還不知道此事,心想這樣也好,他能少丟些臉。

王文謙心理固然強大,風輕雲淡的從韓謙身邊走過,好似壓根就沒有想起韓謙差點成爲他女婿這件事來,但王珺錯身而過,還是忍不住側身瞥了韓謙一眼,但此時韓謙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她,粉臉一紅,強笑着斂身行了一禮,才心思慌亂的追上她父親。

心思慌亂的一笑,卻透着說不出的迷人氣息,韓謙心微微動了一下,心想他父親要沒有那麼正直,主動提出退婚,他與王珺錯打錯着的完婚,或許還真不是一件壞事。

韓謙還以爲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馮文瀾等人在前面突然停住腳步,一個個跟風吹過的麥穗似的,朝前方俯身揖禮,他看過去,卻不知道楊恩什麼時候,與沈漾並肩往這邊的院子走來。

馮文瀾官居戶部侍郎,論品秩要比楊恩此時所任的右校署材官高出一大截,但品秩高低並不絕對決定了地位的高低,比如說王文謙身爲楚州防禦使府掌書記,論品秩才從五品上,而趙明廷出任樞密院職方司知事才正六品上,他們手裡所掌握的權勢以及地位,就一定比馮文瀾低?

更不要說即便是在天佑帝面前都敢拍案相懟的前溧陽侯楊恩了。

趙明廷再強勢,內心再桀驁不馴,在楊恩面前,也只能乖乖跟着馮文瀾、王文謙等人一起揖身行禮。

看到楊恩與沈漾一起出現,韓謙擔憂沈漾與趙明廷接觸,無意間會泄漏屯營軍府的信息,但他卻不便硬湊過去。

韓謙卻不想他剛要離開時,楊恩朝他招手相喚:

“韓謙,韓謙,你過來,我正到處在找你人呢,你今天躲哪裡去了,三皇子大婚,你身爲侯府從事,竟然還敢偷懶耍奸啊,膽子很肥啊?”

韓謙心裡大叫倒黴,要是每個遇到他的人都這麼大呼小叫一番,王文謙、趙明廷就算之前看不到半點破綻,說不定也會起疑心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十七章 皇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十七章 皇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七百五十二章 戰後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應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瀾涌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圍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五百零一章 偏執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築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五章 家兵第一百零九章 訪寨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一百四十章 增減第一百零九章 訪寨第六章 山居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