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

楚州館坐落在皇城以西。

信王楊元演在金陵自然有府邸,但信王楊元演到楚州擔任防禦使,留在信王府邸的官吏幾乎都是或多或少身份上有些疑點的人。

這些人不管是不是安寧宮安插的眼線,信王楊元溥都不能公然除掉,只能集中留在金陵,讓他們守一座空宅子。

除了楚州在金陵諸如進奏、聽聞消息、財貨往來、官吏接待等事,專門由楚州進奏館負責,知事、主薄等官吏,都是楚州派駐金陵。

而在王文謙分領楚州館事之後,除了加強刺探消息等用外,還允許商旅進楚州館食宿,甚至楚州商旅有大筆的財物擔心遇到劫道,也都交付到楚州館,由楚州館出據收書,然後回到楚州憑藉收書兌現錢物。

此舉不僅令楚州多出一道聚財的渠道,也加強楚州與金陵之間的財貨往來,使得楚州的商稅收入激增。

王文謙坐馬車回到楚州的後院,臉色陰沉的走下來。

“小姐早早就回來,似有淚痕,在臨江侯府發生了什麼事情?”楚州館知事殷鵬走到廊下來,壓低聲音問道。

楚州館知事殷鵬原本是王家的家生子,隨王積雄、王文謙父中在軍中積功脫籍,之後又是王文謙的推薦,才得信王的信任,得以到金陵主持楚州進奏、刺探消息等事,此時看品秩不高,卻是楚州安插在金陵最爲核心的人物。

“你立刻派人出城,將安插桃塢集外圍的密諜都撤出來!”王文謙跟殷鵬說道。

“我父親看錯韓道勳了,”王文謙擡頭看向暗沉的夜空,說道,“韓道勳極可能是三皇子身邊隱藏在暗中的最大謀主!”

“……”殷鵬微微一怔,神色也隨之變得更陰戾,說道,“大人能確認這點,很多事便豁然通透起來——韓道勳大鬧朝會諫驅饑民,是爲三皇子謀龍雀軍啊,要不然前後哪裡會銜接得如此巧妙?而吏部薦韓道勳外放敘州的事,信昌侯也有暗中推波助瀾,可嘆安寧宮那邊完全被矇在鼓裡——大人之前還有所疑慮,宴席上發生什麼事,叫大人確認這點?”

“韓道勳的小兔崽子怕我壞他大事,今日對我張牙舞爪!”王文謙說道。

“怎麼了?”殷鵬並不知道臨江侯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護送王珺先回來的扈衛也沒有機會看到小小姐被羞辱的一幕。

王文謙也不瞞殷鵬,將今天發生的事情說給他聽,這也將有助殷鵬進一步認清楚金陵城裡錯綜複雜的局面。

“三皇子那邊下一步,是不是會圖謀出藩荊湘?”殷鵬問道。

“他們肯定是有這個打算,但趙明廷那邊留了心眼,這事怕沒那麼容易能成!”王文謙說道,“你先去安排我們的人撤出來吧!”

“嗯!”殷鵬點點頭,也沒有猶豫便立刻去安排。

王文謙推門回房,看到王珺站在堂屋裡,問道:“剛纔那些話,你都聽到了?”

“依父親所想,韓伯伯寫信退婚之時,就應該打定主意投附三皇子,但且不管韓伯伯在楚州、在金陵任職時所作所爲所積下的清謄,即便要阿附權貴、爭奪功名利祿,韓伯伯爲何要選最沒有希望的三皇子?”王珺疑惑的問道。

“有時候大忠大奸是很難分辨的,”王文謙微微一嘆,說道,“韓道勳有一些宏願不切實際,或許他覺得扶持一個能爲他掌控的傀儡登基,纔有實現的可能吧!你與韓謙解除婚約,實是一樁幸事。”

王文謙剛要讓王珺先去歇息,這時候殷鵬又敲門進來,遞過來一面龍雀紋武官銅腰牌,說道:“門外有個乞丐,想見大人!”

“哼,他倒有膽子過來!”王文謙雖然決定這次不去插手三皇子與安寧宮的事情,但今日當衆被羞辱實質是被威脅,心裡也是積了惱恨,沒想到韓謙有膽敢孤身來見,“你帶他進來!”

夜色本身就是最好的掩蓋,韓謙這次卻沒有用軟蠟膏遮掩面頰,在殷鵬的引領下,走進楚州館的後院大廳。

“小侄見過王大人。”韓謙見左右除了楚州館知事殷鵬外,屏風上映照出一道窈窕的身影,想必是王文謙的女兒王珺站在屏風後,朝王文謙施禮道。

“我已經讓人將桃塢集外圍的眼線撤了出來,你此時登門,又是何意?”王文謙眼神凌厲的盯住穿一身餿臭破爛衣裳,在他面前竟然卻沒有半點不自然的韓謙,問道。

韓謙纔不信王文謙會輕易放棄對他們的敵意,即便這次受他脅迫,被迫將人手從桃塢集撤出來,不破壞他父親出仕敘州之事,但保不定王文謙回到楚州不懷恨在心,再搞什麼手腳。

他們這邊的根基太薄弱,此時已經引起趙明廷的注意,過不了幾天就將全面暴露出來,往後要應付安寧宮及太子一系就要竭盡全力,要是楚州那邊再不知輕重的在暗中使壞,韓謙也會覺得喘不過氣來。

他必須在王文謙離開金陵之前,過來跟他聊一聊。

韓謙眼睛落在身前的檀木書案上,有一隻紋飾精緻的手釧擱在桌角上,應該王珺倉促間忘了收起來,又瞥了屏風後的人影一眼,跟王文謙說道:

“我是過來告訴王大人,你們對安寧宮的認知太淺薄了!”

殷鵬本來恭順的坐在王文謙的身旁,不想直接插入韓謙與王文謙的對話中去,但這時候目光也是驟然凌厲起來,盯住韓謙。

韓謙倘若是代表三皇子而言,是有資格坐在王文謙的對面說話,但這麼一副教訓人的狂傲口氣,也是實在太不知所謂了。

“陛下年事漸高、太子喜服丹藥,皆非長壽之相,到時候安寧宮主內、徐帥主外,大楚必然一地血腥、狼籍,國破家亡,沒有人能置身事處。”

王文謙是聰明人,韓謙知道一定要將話說得夠狠,沒有吞吞吐吐繞什麼彎子的必要。

王文謙也沒有想到韓謙敢這麼說,敢如此的肆無忌憚,微微斂起眸子,盯住韓謙,質問道:“照你這麼說,楚州不更是良選?”

“我們即便也想相助楚州,也要有相助的資格不是?”韓謙反問道。

王文謙沉吟片晌,雖然韓謙很有迷惑性,但他心底終究不可能被韓謙唬住,輕蔑的哂然一笑,說道:“這話要是韓大人,或許有資格一說。”

面對王文謙的輕蔑跟不屑,韓謙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畢竟現在也沒有誰會認爲《疫水疏》實際是出自於他的手筆,也或者王文謙打心底認定他父親才最居心叵測的奸佞小人,但他這時候趕過來見王文謙,也不是想王文謙以後能有多重視他,只要將有些話到位就夠了。

“三殿下長期掙扎在安寧宮的陰影之下,出宮就府不敢有一絲忪懈,這不是有心人能操控得了的——不管我有沒有資格,但希望王大人能明白這些就好。”韓謙施施然站起來,也不再說什麼,就直接推開門,朝殷鵬伸出手來。

殷鵬氣極而笑,將那面龍雀紋武官腰牌還給韓謙,又示意門外的扈衛退到陰影裡去。

“年紀不大,架勢卻是十足!”看韓謙身影走出後院,消失在後巷的夜色之中,殷鵬不屑的笑道。

王文謙不以爲意的一笑,說道:“不管他再怎麼裝腔作勢,但既然他已經將話傳過來,我們還是要聽聽的。”

見王文謙也認爲韓謙過來,只是代人傳話,殷鵬也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他甚至以爲是韓道勳在出仕敘州的關鍵時刻,不願意拋頭露面以致功虧一簣,才讓其子趁夜趕過來,跟這邊進行交涉、談判,以求在日後對抗外戚徐氏、安寧宮及太子一派勢力時保持一致。

“不過,他的氣勢,真是不比爹爹稍弱呢!”

王文謙轉回頭,見女兒王珺眼眸有些出神的盯着後巷的夜色,說道:“能孤身走進來,確實不簡單就是了,”又跟殷鵬說道,“韓道勳出仕敘州,但要保持對三皇子的影響力,極可能會留其子在金陵,你要小心應付此子。”

“他的話能聽進去幾分?”殷鵬問道。

“暫觀其變便是了。”王文謙說罷,忍不住又長嘆一聲,將目光投向深邃而蒼寥的夜空。

殷鵬微微一怔,見王文謙如此反應,猜想必是韓謙有某句話觸動王文謙了。

見王文謙並沒有細說的意思,殷鵬便告辭退下去。

“爹爹說趙明廷等人手段陰狠,也說過陛下年事已高,”王珺擡起頭,看着王文謙說道,“必是這個韓謙說太子非長壽之相,觸動爹爹了。”

“你這聰明,將來婆婆可不好找啊!”王文謙笑着說道。

“呸呸呸,哪有爹爹這麼說自己女兒的。”王珺嗔怪道,倒是忘了今天被韓謙這廝氣哭這事了。

王文謙微微一笑,讓王珺先回房休息,他坐到書案前,細思起韓謙所說的諸多事來。

他是考慮過天佑帝年事已高,也防備天佑帝隨時有可能駕崩。

不過,在他看來,太子再荒嬉無度,登位後有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外戚徐氏的權勢,但太子到底是跟隨天佑帝開創出大楚基業的,內心深處不可能對外戚徐氏一點防備都沒有。

因此,王文謙也並不認爲陛下有朝一日駕崩,形勢會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方。

也恰恰如女兒王珺所說,韓謙今日說太子不壽,真是觸動了他,他真是沒有考慮到陛下與太子先後駕崩的局面,會有多惡劣。

雖說太孫聰穎過人,自小就有不凡見識,也有很多朝臣覺得太子不屑、太孫可期,但太孫畢竟才十歲不到啊。

要是太子在太孫成年前駕崩,大楚不就全落到外戚徐氏及安寧宮手裡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五十四章 再設司曹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六百二十章 北上(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三百五十三章 樑國劇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賄賂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五百九十六章 鰲山島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長峽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年之期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二百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四章 變化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五百五十一章 韓府(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猶豫難決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十一章 進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隱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