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宮禁

沈鶴記性再差,也不會將“韓道勳”這個名字忘掉了,畢竟這些年很少有人能在朝會這樣的場合,叫陛下大發雷霆。

吏部這次上疏新一批朝野官員任命的奏摺裡,有韓道勳的名字,還是要將此時擔任秘書少監的韓道勳外放出任敘州刺史?

秘書少監與敘州刺史的品秩都是從四品下。

秘書少監雖然清閒,但身居金陵,清貴優渥不說,近水樓臺好得月,要是什麼時候有顯貴的職缺空出來,總是在朝的京官,更有機會得到提拔。

敘州刺吏雖爲刺史,但敘州那鳥不拉屎的蠻瘴地方,民情險惡、窮山惡水,實在不能算是多好的差遣。

換作他時,沈鶴或許會認爲是諫驅饑民、被逐出朝會一事發生後,韓道勳應該認識到自己在朝中再沒有得到提拔的可能,這才費勁請託外放州縣。

不過,陛下剛纔問他吏部動靜,又突然想到高承源,將高承源喊過來詢問收編染疫饑民的龍雀軍屯營軍府現狀,特別是他們現在都確認收編饑民這件事,打開始就是三皇子那邊有意而爲之,沈鶴再蠢,也知道陛下這時候心裡在想什麼。

三皇子那邊謀劃此事,是從韓道勳大鬧朝會諫驅饑民就開始的?

沈鶴這時候才真正震驚起來,越想越覺得整件事裡很有嚼頭,而且據他的消息,安寧宮那邊是真真切切的一點覺察都沒有!

真是妙啊,沈鶴心想要不是陛下將高承源召過來問及龍雀軍屯營軍府的狀況,他也壓根不會將前後這麼多事都串起來。

三皇子身邊有高人啊!

韓道勳也是三皇子楊元溥身邊的人!

只是韓道勳什麼時候投到三皇子那邊的?

三皇子去年纔出宮就府,之前除了信昌侯李普等時常被陛下召入宮禁的勳臣外,絕少有機會跟朝臣接觸,更何況韓道勳去年之前就一直在外埠任職。

韓道勳的兒子?

沈鶴想起三皇子身邊四名陪讀之一,其中一人就是韓道勳的兒子。

沈鶴心想他要是沒有記錯,這四名陪讀之一,有三個是安寧宮選出來送到三皇子身邊,聽說都不務正業、風聞很差,安寧宮那麼安排,一方面是曉得韓道勳乃是王積雄推薦入朝的官員,一方面大概也是希望這三個不學無術的公子爺,能將三皇子往吃喝玩樂邪路上引吧?

韓道勳是通過其子,投附三皇子的,又或者說,三皇子那邊是通過其子拉攏到韓道勳的?

真要是如此,安寧宮那邊真可以說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只是龍雀軍得勢,韓道勳真要出了大力,三皇子那邊正缺人之際,不應該將他留在京城出謀劃策,怎麼還要讓他外放到鳥不拉屎的敘州任職?

是安寧宮那邊也已經察覺到龍雀軍的現狀了?

不,安寧宮要是意識到這一切,那也會將韓道勳留在金陵,日後找機會對付他,而不會讓他有機會到敘州去。

敘州再差,也是大楚五十一州之一,韓道勳去到敘州,手裡或多或少都能抓住一些軍政實權。

沈鶴在陛下跟前絕少說干涉朝政的話,這時候心裡除了震驚,還有太多想不明白的困惑,忍不住問道:“這個韓道勳有心替三殿下謀劃、辦事,陛下怎麼同意他外放敘州,不讓他繼續在三殿下身邊任事?”

楊密擡頭看了沈鶴一眼,輕描淡寫的說道:“韓道勳爲成其事,不惜名節,也是陰柔之輩,外放多歷練幾年,磨磨性子,未嘗不是壞事。”

沈鶴聽天佑帝說得在理,將陛下批覆過的奏摺整了一隻錦匣之中,想着等明天再搬去門下省繳覆。

陛下批覆過的帝旨,門下省有批駁之權,理論上等門下省繳覆過,吏部上疏的這道朝野官員任命奏摺纔算是正式生效。

不過,這道批駁程序,純粹是仿照前朝舊制所設,門下省左右兩名侍中,哪一個不是老奸巨猾,誰沒事想着要跟陛下的意志過不去?

見陛下打起哈欠,沈鶴先伺侯陛下入睡,才起身到偏殿歇腳。這時候幾道宮門都落了鎖,十幾個在文英殿當值的內侍、侍衛都在躲這裡偷懶,看到沈鶴,都站起來“沈大人、沈大人”的喚着套近乎。

“一羣王八羔子,盡知道躲這裡來偷懶。”

沈鶴笑罵了一句,便到裡廂房靠着軟榻子斜躺下養神,眼睛微眯之時,陡然想到一事,韓道勳外放敘州之事,斷不可能是安寧宮那邊打擊報復,而倘若這也是三皇子那邊的精心安排,豈不是說敘州是龍雀軍之後,三皇子那邊下的第二步棋?

想到這裡,沈鶴陡然坐起來,怔怔想了片晌,走到那些個內侍、侍衛偷懶的房間,和衣坐下來跟大家扯了一會兒天,又似無意的問道:“你們有誰聽到吏部這兩天發生什麼新奇事,陛下剛纔都問我來着了?”

“沈大人您老都不知道,我們又怎麼可能知道吏部發生讓大人您感興趣的新奇事呢?”有人就疑惑的問。

沈鶴心裡一笑,心想他這麼明顯的暗示,要是安寧宮安排在陛下身邊打聽消息的人都聽不出來,安寧宮日後也不能怪他在這麼重要的消息上沒有通一下氣了。

當然,要是有人聽出他的弦外之音,跑去安寧宮傳遞風聲,安寧宮也必然要先從吏部那邊查起,到時候能順藤摸瓜察覺到桃塢集的異常,察覺到韓道勳外放敘州的異常,陛下也不會想到是他通風報信。

做人真難啊!

沈鶴心裡感慨了一聲,又回到裡廂屋和衣躺下來。

宮門已然落鎖,沒有特殊情況誰都不得擅開,不管有沒有人聽出沈鶴的弦外之音,都得等到天明重新打開宮門纔能有所行動。

一夜靜寂而過,一縷晨曦抹淡夜色,遠處隱約傳來數聲雞鳴,在晨鼓聲中,文英殿當值的內侍將宮門打開,讓淨掃庭院的內侍、宮女陸續走進來,人進進出出,也沒有人注意到一道青色衣影悄無聲息的走出文英殿的宮門,閃入通往安寧宮的夾道之中。

“朱圭,這一大早你不留在文英殿當值,急衝衝的要跑到哪裡去啊?”

青衣內侍朱圭轉回頭來,卻見是內寺伯張平從後面厲聲質問着追過來。

陛下與皇后感情再篤,也絕對不會願意看到文英殿這邊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傳到安寧宮去的,朱圭可不敢說是去安寧宮通風報信,苦笑道:“張大人,剛纔有一陣感到身子不適,卑職想着回監欄院歇一會兒。”

“胡扯,我看你明明是偷奸耍滑,想着偷懶!”張平嚴厲的盯住朱圭,質問道,“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麼日子,你隨我去見沈大人。”

張平也不讓朱圭有機會掙脫,一把揪住他的胳膊就往文英殿那邊拖,要去找少監大人沈鶴。

內寺伯在宮裡雖然僅是正七品下的小吏,但專司糾察宮中不法,按說朱圭回監欄院偷一回懶,自有管事太監訓戒,但內寺伯張平揪住不放,也沒有人能說他不是。

張平魁梧有力,又有內寺伯糾察不法之威,自然不是位居宮禁最底層的青衣小侍朱圭所能對抗的,掙扎不脫就被張平揪回到文英殿。

沈鶴拂曉時最爲乏困,聽到外面有喧譁聲才陡然驚醒過來,睜眼看窗外天色朦朦,慌亂的從錦榻爬下來,慌然往外走去,也不知道外面的這些小狗崽大清早的在吵嚷什麼,難道就不知道陛下現在很難入睡,要是在睡夢中被驚醒,今天一整天都不要指望有什麼好脾氣?

沈鶴走到偏廳裡就見內寺伯張平揪住一個青衣內侍不放,黑着臉沉聲問道:“張平,這大清早了,你在發什麼瘋,你不怕驚醒陛下,將你們兩個狗奴才都杖殺了?”

“朱圭偷奸耍滑,當值卻欲跑回監欄院偷閒,我倒將他揪來交給沈大人處置。”張平心平氣和的說道。

聽內寺伯張平這麼說,沈鶴氣得額頭青筋都要暴跳起來,心想這屁大的事情,張平遇到管事令丞時說一聲就是了,犯不得在文英殿吵吵嚷嚷,還揪到他跟前來處置?

沈鶴正要喝令張平將人放開,但瞅見張平揪住青衣內侍朱圭脖子的手腕青筋暴露,恨不得將朱圭的脖子掐斷掉,心裡一驚,莫非這個不入流的青衣小侍朱圭是安寧宮的眼線,清晨要趕去安寧宮通風報信,被內寺伯張平逮住了?

昨夜也在文英殿當值的內寺伯張平,實際上是世妃及三皇子那邊的人,而且也早就知道吏部的奏疏,昨天夜裡就聽懂他話裡的意思?

不管這些年在宮裡不怎麼起眼的內寺伯張平怎麼就成了世妃及三皇子那邊的人,沈鶴卻絕不願昨夜有意泄漏消息之事叫陛下知道,也不想留下朱圭這個活口,叫張平抓住他的把柄,當下陰沉着臉,殺氣騰騰的盯住朱圭:“你也不看看今天什麼日子,竟敢跑回監欄院偷懶,真是可惡。陳貴,你們將朱圭拖出去打十杖!”

沈鶴又不懂文英殿伺侯的這麼多內侍、侍衛,到底有哪些是安寧宮的眼線,有個別青衣小侍犯事被杖斃,誰也不能說他手狠手辣。

不待朱圭掙扎呼叫,旁邊就有四名內侍看懂沈鶴暗中比劃的手勢,如狼似虎的撲上來,拿了一塊破布將朱圭的嘴巴塞了一個嚴實就往外拖去。

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莊第二百八十四章 嶽東大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歸鄉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見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戰後第十八章 誤導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關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謀蜀主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四百九十二章 接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零一章 偏執的勝利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條件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四百四十四章 辭表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猶豫難決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七十二章 彌補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三百五十三章 樑國劇變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六十五章 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