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

曹幹抵達金陵,一直沒有受到理會,他以爲是大楚朝臣故意冷落他,其實就是他乘官船抵達金陵的這一天,大楚集結於舒州等地的兵馬,正式對巢州展開攻勢。

金陵與滁州、巢州隔江相望,駐守長江南岸沿線的兵馬也是風聲鶴唳,六部院司更是像一座機器般滿負荷運轉起來,幾乎所有人的神經都關注着北岸的動向,誰在這時候能閒下去管蜀楚和議的事情?

拖就拖着唄。

近十萬兵馬集結於舒州,前後拖延近半年時間,纔對巢州發動攻勢,在大的形勢上,對楚國是相當的不利。

大量將卒、隨軍民夫長時間滯留舒州,這一期間額外消耗的糧草便高達上百萬石。

而選擇這時候全面對巢州發動攻勢,又趕上春耕播種時節,大量精壯皆在軍中,致使各地的屯營軍府,缺少足夠的勞動力,春耕也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當然,對控制江東、江西、湖南、荊襄等地、逾一千兩百萬人口的大楚而言,這點負面影響還是能夠承受的。

相比較而言,安寧宮叛軍撤到江北後,看似精銳兵馬猶維持在十萬人規模,但糧秣補給只能依賴於原本就受樑楚兩國邊境戰爭長期影響、人口僅剩六十萬左右、大片田地無人耕種的壽、巢、滁、廬四州,就真正算得上是一種煎熬了。

拖延到延佑二年春,安寧宮爲維持軍隊必要的補給,只能在所控制的地域內百般搜刮、盤剝,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在如此規模的精銳兵馬鎮壓之下,不要說普通民衆了,地方上的世家鄉閥也全無反抗的餘力。

大批的民衆無力反抗,但糧食甚至連春耕的種子都被搜刮乾淨,不想餓死,就只能背井離鄉,紛紛逃離其地,到他鄉逃荒。

即便往西受山嶽及兩軍防線的阻攔,往北受阻於淮河,往南受阻於長江,但成千上萬的人,拖兒帶女逃往淮東的通道卻是暢通的。

這也使得安寧宮叛軍在長江北岸的境遇,變得越發的窘迫。

進攻巢州,也沒有什麼奇謀可言,樞密院早在半年前就擬定詳細的用兵方略,延佑帝召集政事堂諸公也多次討論過,現在主要就是照方略執行。

也由於與此時收復的目的地,與金陵僅隔一江之水,故而延佑帝也極方便通過樞密院,直接指揮戰事的進程。

叛軍在南線的守禦,主要集中在巢州;巢州以東,位於巢州、揚州之間的滁州,防禦是空虛的。

不過,考慮到信王楊元演並不值得信任,即便叛軍在滁州的防禦如同空置,楚軍的主攻方向,也是選擇從西面的舒州往東展開攻勢。

高承源率五牙軍的水師戰船,主要是負責封鎖巢滁等地進入長江的水道,將樓船軍殘部封鎖在洪澤湖之內。

等到李知誥集結於舒州的七萬多馬步軍,先拔除掉巢州外圍的城寨,再水陸並進,推到巢州城下,拔除掉叛軍在南線的這個核心據點。

之後再順勢收復滁州,也不用擔心信王楊元演在背後搞什麼妖蛾子了。

戰事鋪開有七天,各方面的推進一切都順利的照計劃在進行,但朝堂之上卻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韓道銘今日天未亮就趕往政事堂參加議事,午後又因戶部田賦之事被召到崇文殿應對,直忙到星辰滿天,才飢腸轆轆的乘馬車回到宅邸。

看到府門外停着兩輛馬車,韓道銘走進西苑,卻沒有人通稟有客人來訪,好奇的問府裡的管事:“今天還有哪裡的客人在府裡?”

“是從敘州來的客人,攜帶些禮物過來看望老太爺——老爺要不要將敘州的客人召過來問候一聲?”管事回稟道。

“我見這些人做甚?”韓道銘臉色陰沉下來,卻也沒有辦法將人趕走。

婺川河谷,亂匪所編的天平都與蜀軍打得慘烈,令人再難質疑敘州跟亂匪、跟蜀軍存在勾結,但再難質疑,並不意味着就徹底消除掉宮裡那位內心深處的猜忌。

敘州沒事派人跑過來走動,真是閒得慌!

韓道銘心情煩躁的接過侍女遞過來銀耳羹,喝了一口,又覺得嫌燙,“啪”了一聲將瓷盅扔桌上,正要往書房裡走去,卻見韓鈞慌里慌張的從裡廂走出來,張口喊住他,問道:“慌里慌張作什麼,你今天不用去長春宮當值?”

“爹爹,孩兒正要出城回長春宮去,”韓鈞有些慌亂的回稟道,“黃慮等人今日告假回城,找樞密院上書,想着請調到江北戰場,孩兒陪他們走了一遭。”

就目前所草擬的安排裡,隨着後續戰事的推進,長江南岸還有一些禁軍會調到江北駐防,但侍衛親軍的職責就是負責金陵城及皇宮大內的守禦。

一些侍衛親軍年輕的武官將領,熱血沸騰想立戰功,包括湖南宣慰使的兒子黃慮在內,都三番五次上書要求調入舒州軍中參戰。

韓道銘不悅的說道:“你摻合這些事做什麼?”

目前韓家,不提敘州那邊,他出任參知政事兼領戶部尚書,韓道昌出任工部侍郎,他女兒又入宮爲妃,韓鈞目前出任侍衛親軍都虞候,可以說短時間內怎麼都不可能再在軍中獲得提拔了。

要不然,他韓家就太遭人忌恨了。

韓鈞遲疑了一會兒,但想到他真想請求調入舒州軍中,父親必然會堅決反對,便說道:“我也就陪着黃慮他們回城一趟,倒沒有摻合進去。”

“你心裡明白就好。”韓道銘揮了揮手,示意韓鈞趕緊出城回長春宮當值去。

然而看着兒子韓鈞走出院子,韓道銘又尋思出一些不對勁來,敘州來人見老父親,韓鈞怎麼就當沒這回事似的?

…………

…………

韓府佔地逾四十餘畝,共有十餘處建築羣,韓文煥年紀老邁,不怎麼出去活動,便住進緊挨後花園的青竹苑裡,平日裡有六七名僕傭、侍女貼身伺候着。

這一刻,僕傭、侍女都守在院子裡,堂屋房門半掩,明燭高燒,從院子裡能看到敘州來的幾名客人,都揹着門而坐,正跟老太爺說話,也看不見他們的臉。

韓文煥枯瘦的老臉,彷彿年深日久的樹皮一般起皺,老態龍鍾,唯有眼瞳還頗爲精神的看着臉色臘黃、面容稍加僞飭、僅有輪廓還能辯認的馮繚。

過了好一會兒,韓文煥才聲音嘶啞的問道:“不是韓謙叫你來找老夫的吧?”

“大人確實不想麻煩到老太爺,是馮繚不忍看廣德軍舊人慘受迫害,上千家小不得不流落山野,卻隨時會被官兵當成逆匪清剿屠戮,心想着借薛若谷之手,將這樁案子徹底翻過來,或許才能真正了結掉這件事。”馮繚說道。

“你的心思沒那麼單純,我也懶得問了,這件事我盡力而爲吧,你也不要抱太大的期待——不要說現在,早前我說什麼話都不頂用的。”韓文煥老態龍鍾的說道。

薛若谷在御史臺已經夠遭人嫌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將他踹到地方上去。

再說沈漾主持政事堂之後,在推選官員,一直有意避免官吏在祖籍任職。

爲避免世家門閥在地方的勢力過度膨脹,有人進諫提出將衛甄從溧水縣令任上調走,也是極正常的一件事。

關鍵還是要有人站出來將這兩件事促成到一起。

要不然的話,薛若谷離朝外放,也不可能恰好是外放到溧水縣任職去。

馮繚也不指望老太爺對自己有什麼好的感觀,見目的達成,當下便起身告退。

馮繚是扮作敘州來客的隨扈,走出院子也是跟在他人的後面,穿過韓府深邃的夾道,往韓府大門走去。

走到韓府大門前,恰逢韓鈞從裡面走出來,馮繚心裡一驚,他還擔心韓鈞會從自己的舉止形態察覺到什麼,卻不想韓鈞眼睛往這邊瞥了一眼,便帶着兩名隨扈牽馬跨出府門,策馬往東城方向馳去。

看韓鈞一副心事滿腹、無暇顧及他事的樣子,馮繚疑惑的皺起眉頭,實在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叫韓府嫡長公子,侍衛親軍的高級將領都虞候、太后跟前的紅人韓鈞牽掛成這樣子?

韓府上下一切如故,他黃昏時登門,並沒有察覺到有什麼異常之處啊。

坐上馬車,馮繚越想越不對勁,揭開車簾子,跟騎馬跟在馬車旁的一名侍衛說道:“安排一個人盯住韓大公子,最好是能獲得其信任,直接到他身邊服侍,看看我們的韓大公子,最近到底遇到了什麼煩心事,以致他對夜訪韓府的客人都吝嗇不多看一眼。”

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州刑徒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七章 贈弓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領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年之期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五百八十章 淮東第五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說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七章 荊子口第三百八十章 離別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四十二章 饑民第一百八十章 問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三百四十六章 婦孺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見(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四百章 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