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

看過秘旨,過了好半晌,薛若谷、李唐、秦問才站起來,對韓道勳長揖拜禮:“不識大人赤膽忠心,以往言語多有冒犯,請大人見罪。”

韓道勳哈哈一笑,說道:“若谷倘若與庸碌之徒,只知道諂媚之言,道勳我真就要大失所望了,只是以往未能控制形勢,擔心四姓不入彀,才保守秘密,沒有知會若谷一聲,還要請若谷莫要怪我父子二人呢。”

“豈敢豈敢!”薛若谷汗顏,說道,“大人與韓司馬乃是朝廷棟良,若谷沒有壞大人與韓司馬的大計,就已經是僥倖萬分了。”

“此時已經入秋,朝廷隨時會往鄂州增派兵馬削蕃,敘州這邊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從沅水出兵北上的準備,”韓道勳說道,“我們與張大人商議過,在朝廷令旨通達敘州之前,還請若谷暫代長史一職,請李大人、秦大人前往郎溪、潭陽主持縣政!”

馮氏已經解體,而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三人率衆投降,意味着敘州的軍政大權完全從土籍四姓手裡剝離出來。

向氏、楊氏、敘州洗氏三家的勢力,主要分佈於潭陽縣、郎溪縣南部境內,使李唐、秦問出任潭陽、郎溪縣令,則能以最快的時間在這兩縣推進田稅改制及土客合籍等新政,爲敘州入冬時的出兵籌措軍需物資以及更多的兵員。

州長史乃是有輔助刺史統轄諸曹治理民政的職責,也是將新政往深處推進,對敘州進行深度治理的關鍵。

薛若谷之前作爲州府主簿,也一度輔助韓道勳處理州政,這方面他是能勝任的。

雖然過去大半年時間,薛若谷、李唐、秦問三人都是冷眼旁觀,但對諸多新政是知悉的,只是沒有想到韓家父子推行新政,是要盡最大的可能,爲接下來對潭州的戰事深度挖掘敘州的軍事潛力而已。

酒宴已冷,但人心正熱。

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三人願意主動配合,韓謙想着首先將這三家嫡系及近支親族兩千餘人遷到黔陽、中方、臨江三縣安置。

爲了安他們的心,韓謙會將最近兩個月,在中方、臨江新墾的三萬多畝糧田拿出來,去置換他們在潭陽、郎溪的田宅。

“爲避免三姓再成隱患,我們是不是考慮將向、楊、洗三姓兩千餘族人拆族分戶,去平分這些田宅?”韓謙說道。

地方鄉豪宗族勢力極強,與當世嫡子繼承、嫡長子繼承官爵、財產的宗法傳統有密切的關係,分家拆產,甚至將庶子以及在室女都包括進來,推行“兄弟均分”制,實是韓道勳一直以來想要推行的改制新政之一。

在敘州推行此政,更有着迫切的現實需求。

一方面,韓謙要儘快的掌握住敘州的形勢,爲冬季的戰事做準備,就需要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他們密切配合,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跟他們進行妥協,儘可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化解土籍番戶的敵意,同時還要防止資源再像以往那般都集中掌握在三家嫡支手裡,再次成爲影響敘州穩定的隱患。

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三家嫡支,最終所分得田宅會多一些,但每家田宅也不過千餘畝左右,放在江淮都只能中等規模的地主。

而作爲對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三家嫡支進一步的補償,韓謙則建議將黔陽城所控制二十多艘千石帆船,都由三家掌握,將與沅江上游諸州番寨的商貿等事,也都專任三家進行。

靖州、辰州的土籍大姓,對敘州充滿警惕,都已經封鎖對敘州的商貿,禁止商船進出敘州,而這些土籍大姓,對大楚的忠心也實在有限,韓謙手裡的秘旨,對他們毫無作用。

韓謙甚至懷疑在朝廷對潭州用兵之後,辰州的土籍大姓勢力極有可能會聚集起來支持潭州。

現在他們在敘州推行田稅改制、土客合籍等新政,辰州的土籍大姓都極爲緊張,已經在暗中招兵買馬,只不過敘州形勢的發展太快,韓謙沒有給辰州大姓勢力動手的機會,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就被迫投降了。

而一旦在入冬後,對潭州的戰事正式拉開,那他們跟沅江上游諸羈縻州縣的勢力,關係必然將會變得更緊張。

韓謙目前也只能是寄希望向、楊、洗三家牽頭後,能恢復跟這些地區的商貿。

其他物資不說,敘州已經開始缺鹽。

沅州下游的通道被封鎖,目前就急需通過靖州,將蜀地的岩鹽運過來。

敘州所產的茶藥布匹等物資,也已經積壓很多,也需要從沅水上游換購牛馬等緊缺物資;他們甚至需要運入更多的銅製錢,以便向敘州民間購買軍需物資。

敘州將雜捐都併入田稅,作戰所需的桐油、木材等物資,就需要拿錢去買,而不能像以往那般設立名目進行直接徵收,對貨幣的需求量就大增。

州府這邊,除了大幅增漲的田稅外,也要大幅提高商稅以及自營匠坊的收入,纔有可能在維持州府自身運轉,在繼續屯墾、修造河渠、道路外,去維持三四千人精銳武備。

以後州縣的田稅看似預計能增漲到十七八萬石糧秣、三萬多緡錢,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但由於廢除徭役後,往後要州縣要修繕城池、道路、堤壩,就需要衙門拿出錢糧去僱傭人力,再加州縣官吏隊伍的薪奉、公帑錢,差不多就要吃掉田稅的一半。

在敘州沒有辦法推行部兵制,廢除徭役,也將傳統的義務兵制給廢除掉了,募兵制目前唯一可行之策。

州縣差不多要維持千人規模的治安兵馬,此外還要籌備三千人規模的精銳武備,糧餉以及兵甲戰械、戰船及營房的添置、修繕等等,可能每年的基本開支就要四五萬緡錢,更不要提戰爭期間將暴漲的鉅額開銷了。

雖然韓謙希望馬寅、馬循父子在朝廷所施加的巨大壓力下,自行撤藩,但這個可能性不大,誰願意從一方諸侯淪爲終身都有可能被幽禁的階下囚?

敘州這邊後續除了養兵訓練外,還需要籌措一批物資作爲儲備。

後半夜,韓謙又將楊再立、洗尋樵、向建龍三人從獄中提來。

除了田稅改制、土客合籍以及族人內遷、拆族分戶、專任商事外,韓謙還要求三家上繳六萬石糧、兩萬緡錢作爲去年應補徵的秋糧,此外就是將各家所屬的寨兵及眷屬以及私藏的兵甲都交出來。

眷屬遷入臨江縣安置,一千兩百餘寨兵,作爲募兵,編入敘州行營。

條件雖然苛刻,但三家還是保留相當一部分族產、少量的奴婢,又專任商事的特權,往後在敘州還不失一個鉅富鄉宦的存在。

對出山投降時就已經將身家性命都交到韓家父子手裡的向建龍、楊再立、洗尋樵三人,又能有什麼比這更好的選擇?

一直到晨曦初現,諸多事情才徹底談妥,向建龍、洗尋樵、楊再立三人也沒有再關押到州獄,而是在芙蓉園裡找了一座院子,暫時將他們軟禁起來。

而爲了能讓高紹、林海崢脫身出來,助他統兵,籌備隨時都會暴發的戰事,他們之前兼任的州司法參軍、州司工參軍兩職推出去。

而韓謙他自己除了兼領臨江縣令外,州衙這邊的事務也都將全部推掉,之後他便會到龍牙城專心致致的進行備戰;張平作爲監軍使,也會到龍牙城去。

“哪怕是多迷惑潭州一天也是好的,接下來便要請薛大人、李大人、秦大人冒充一段時間的趨炎附勢之徒了;以後州衙這邊的事務,便要請薛大人勞心助我父親治理了。”韓謙站起來笑道。

“比起韓大人、韓司馬的忍辱負重,我們這點小委屈,算得了什麼?”薛若谷見韓謙要回東院休息,站起來給他送行。

…………

…………

“你肩頭上的箭傷,應該好差不多了吧?”韓謙伸着懶腰往東院走去,跟奚荏說道,“我們是不是應該討論討論你欠我的債了?”

“少主一定要強迫民女,奚荏便再掙扎都沒有用的,哪怕還能喊趙庭兒來救我?”奚荏嬌怨的說道。

“你等會兒先幫我掐掐肩,就當是收點利錢。”韓謙纔不敢讓奚荏拿趙庭兒當擋箭牌,想着先將她騙到臥房裡好動手動腳,大不了出了臥房不認就是。

走進他起居的院子裡,韓謙卻發現好幾個侍衛都守在院子裡,沒有回房休息,探頭看見馮繚一人正孤獨的坐在小廳裡等候他過來。

韓謙沉着臉走進小廳,盯着馮繚問道:“你不會在夜宴過後,在這裡等我一夜吧?”

“你父子二人並沒有割據敘州之意,一切的一切,都是助天佑帝謀算潭州?”馮繚迎着韓謙銳利的眼神,問道。

“哦,你什麼時候猜出來的?”韓謙坐下來,饒有興趣的問道。

“韓大人並無稱雄主之意,時時處處都更關心民生;而之前我就聽說四姓有人暗通聯絡監軍使張平,也曾提醒過你注意,但四姓在聯絡監軍使張平之後,卻輕易上當去偷襲中方城,我便懷疑張平與你們暗中串謀,”馮繚直接說出他這些天心裡的疑惑,“而昨日夜宴之後,你父子將薛若谷三人留下來,他人都認爲你父子會殺薛若谷清洗州衙,但哪怕是將薛若谷三人放回金陵,也遠比殺了他們三人要好。我苦思良久,除了我剛纔所說的那個可能,再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釋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七十二章 彌補第二十章 解惑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獨山津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該渡江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五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三百五十三章 樑國劇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絕戶計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威脅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四十四章 培養方向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三百二十九章 攔街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六十六章 問詢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 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