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

下船後,在田城等人陪同下,韓謙一邊看河口江堤的修造情況,一邊談他對行營作進一步改編的設想。

韓謙在敘州努力推行土客合籍,當然不會在軍中保留單獨的番營編制,想着將遷入臨江縣的寨兵分散募入軍中,與現有的兵馬混編,然後在水營外,拆編爲三營步甲兵馬,配合金陵冬季有可能對潭州的作戰。

三營分別由田城、高紹、林海崢三人擔任指揮使,再用奚昌、馮宣、馮璋三人爲副指揮使。

大楚營一級通常都僅編五百人,五營二千五百將卒爲一都,只是韓謙這邊湊不出足夠的高級武官。

趙無忌、郭奴兒、林宗靖、奚發兒、郭雀兒等人雖然跟在韓謙身邊夠久,也大多參加了荊襄戰事,也積累了一定的指揮經驗,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擔任營指揮使一級的武官,未必能壓得下面的將卒,還容易給別人造成他在軍中專任私人的印象。

給別人造成這樣的印象也沒有什麼,給天佑老兒造成這樣的印象,只怕日後還有節外生枝的可能。

韓謙索性將營級編制擴大到一千人,每營編十支百人隊,將林宗靖、郭奴兒、郭雀兒等人下沉到隊率一級任職。

編營之事很容易完成,但行營步甲之前就來源複雜,這次又要將上千番兵拆散編入諸隊,想要一個月內完成戰事集訓,也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當然了,地方州營新卒的整訓期也就一個月,而且絕大多數都還不是老卒,韓謙倘若要求不高,三營兵馬絕對比地方州營的戰鬥力要強出一截,畢竟即便新編進來的番戶,也多爲悍勇善戰的老卒。

只是目前這三營步甲,距離韓謙心目裡的精銳,還有一定的差距。

韓謙心想這時候差不多應該讓左司將卒歸隊了。

有六十多名經驗豐富的左司精銳斥候作爲基層武官編入三營,很多工作就能在接下來一個月內推進更快。

韓謙跟張平、田城、高紹、林海崢他們說過這些事後,便回到臨時搭建的帳篷裡休息,等明天大家再一起趕去龍牙城。

馮繚夜裡又避開衆人,單獨到大帳來見韓謙:

“左司將卒這段時間被編入戶曹任事,我對他們的心態還是有所瞭解的。雖然秘旨公開後,所有人都會爲大人的忍辱負重感懷,但不可否認在秘旨公開之前,還是有不少人對被大人裹脅到敘州一事心懷怨恨的;當然,更多的人,也只是更擔心留在金陵的眷屬有可能會受迫破,而不願盡心任事……”

大帳內松脂火把嗶嗶的燃燒着,韓謙看着馮繚略顯陰鬱的臉,直接問道:

“你想說什麼?”

馮繚擡起頭,將他的話說得更明確一些:“左司將卒差不多都有眷屬留在金陵,但隨大人到敘州的五百左司子弟裡,也有他們的子侄,所以在秘旨公開之前,大多數人都心裡都只是因爲擔心而猶豫掙扎着,但也有少數心懷怨恨,同樣也有一些人以爲大人有雄主之風——左司將卒要怎麼用,實有權衡的餘地。”

“所謂雄主這樣的話,說出口便是禍,我不希望再有這樣的話從你嘴裡說出來,”韓謙看了馮繚一眼,說道,“另外,左司將卒有哪些人適合編入軍中的,你擬個名單給我。”

“我知道了。”馮繚行了一禮,退出大帳。

“好像他不說,你就不會做似的——他這是自作聰明呢,還是真有些小聰明啊!”奚荏看着馮繚離開的身影,拿剪刀將燈繩剪去一截,叫燭光變得更明亮一些。

韓謙輕嘆一口氣,說道:“有點小聰明,也是自作聰明。”

馮繚不說,左司將卒及左司子弟的任命上,韓謙也會動些手腳,確保他的影響力能滲透到基層。

現在馮繚將這事挑明開來,他真要這麼做了,就相當於是一個把柄被馮繚抓在手裡。

“你是要照他說的做,還是直接將他給咔嚓了?”奚荏拿剪刀尖挑着手指甲,人在燈下豔如桃花,說道,“我看還是將他直接咔嚓了拉倒,馮家託庇於你,現在什麼狗屁都不是,馮繚竟然有膽子拿捏你,以後誰知道他會搞出什麼事來?”

“要照你這麼說,我當初就應該直接將你給咔嚓了。”韓謙瞅着奚荏說道,伸手在她修長光潔的脖子上比劃,還想着再去摸摸她香滑的臉蛋,這時候趙庭兒揭簾走進來,嚇得他跟做賊似的坐直身子。

奚荏挑釁的瞪了韓謙一眼,便起身伸着懶腰走出去了。

此時敘州夜裡雖然有些涼意,但奚荏、趙庭兒都還穿着輕薄的襦裙,奚荏伸着懶腰,從後面看腰肢顯得纖盈柔軟。

韓謙看了好幾眼,心思才轉回來。

換在一年多前,馮繚有拿捏他的心思,韓謙多半不會忍耐。

即便不會像奚荏所說的那般將人給咔嚓了,韓謙也會將馮繚踢到敘州的哪個山溝溝裡,叫他這輩子都不能翻身。

此時的韓謙心境則要平和、從容多了,知道馮繚如此自作聰明,應該更多是害怕有朝一日會淪爲棄子吧!

馮繚其實也是在賭,賭他能不能容得下自作聰明的人吧?

馮繚此時掙扎的心態,韓謙多多少少還是能有所體會的。

韓謙苦笑着搖了搖頭,揭開簾子走出大帳,擡頭看夜空下的星辰,暗感真要能像父親那樣,心境卻也是純粹。

“司馬大人,在想什麼心事?”

韓謙轉回身,見張平手裡持着一根玉笛,此時也在營地裡、星空下的閒逛,笑着說道:“夜空如此澄澈,真叫人不希望再有血腥殺戮之事發生啊,張大人是否也有這樣的感慨?”

“司馬大人是有能力去平息血腥殺戮的,所以感慨多些,張平半生漂泊,卻是希望能隨遇而安。”張平笑道。

“張大人也知音律?”韓謙看向張平手裡的玉笛問道。

“音律是知道些,但笛子吹不好。在宮裡這些年,過得小心翼翼,可不敢隨意製作什麼異響去挨訓斥,倒是在黔陽城這些天,閒着無事,又重新去學着吹笛,卻還是吹不好,就不讓司馬大人見笑了。”張平看着手裡的玉笛笑道。

晚紅樓那麼多人裡,幾乎所有人都給人一種劍拔弩張的感覺,即便是李知誥內在也是緊繃着的,唯有張平要顯得從容淡泊些。

當然,韓謙現在也不清楚,這是不是張平僞裝出來的表象,站在營帳前,跟張平閒扯了一會兒,便就各自回帳休息。

…………

…………

次日一早,衆人便從沙河河口動身北上,沿着沙河,跨過新開挖的龍牙渠,進入龍牙山裡,沿着五柳溪西岸新拓寬的驛道,差不多臨近黃昏,纔再次進入龍牙城裡。

龍牙城已經變成一座熱鬧沸騰的軍營。

從雁蕩磯西遷進敘州的三十戶奴婢,都在龍牙城附近落戶,而除了鍊鐵場、兵甲匠坊的數百名匠師、匠工外,此時集結過來的將卒已經超過三千人;後續還將新增五六百番兵,可以用作預備役。

龍牙城內的營房較爲充足,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張平、姚惜水、春十三娘也給安排了一套獨立的院子。

韓謙將龍牙城作爲兵馬集結地,姚惜水這次有機會走進龍牙城,便看明白龍牙城的戰略地位。

除了從中方山脈東面繞過去的沅江河道外,龍牙城是敘州北進辰州的陸路隘道。

目前辰州土籍大姓對敘州的警惕十分強,在龍牙城北面十三四里外的雞鳴寨,就聚集千餘番兵,而從雞鳴寨沿辰水往下約三十里,便能少繞二三百里水路,直接抄捷徑抵達沅水江畔。

在這條古驛道上,龍牙城是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

而辰州的腹地,辰陽城就位於辰水入沅江的河口,而再沿沅水而下六十里,便是辰州的州治沅陵。

也就是說,拿下雞鳴寨,辰州的腹地就在敘州軍的兵鋒之下,而距離潭州所直接控制的朗州武陵縣,更是要縮短二百里的水路。

同時兵駐龍牙城,還能有效保護敘州的腹地,有什麼風吹草動,往南二十里便是五柳寨,走沙河、五柳溪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沅江。

當然,韓謙能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竟然真能在敘州折騰出這般模樣,姚惜水也是歎爲觀止,也更明白李知誥當初主張不要去勉強控制這麼一個人物。

只可惜她明白這點的時間太短,而李侯爺、宮主他們還未必能認清這點。

第七百七十九章 奪寨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鹽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九十九章 宮中(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十一章 進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二百四十八章 龍牙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三百二十九章 攔街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繚(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華柱峰棧道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九十六章 鰲山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瀾不驚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峙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五百四十章 屈服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八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魚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四十三章 圍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六十三章 選人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誥的難處第三百五十三章 樑國劇變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