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誤導

韓謙也是被晚紅樓這些人的圖謀跟已經佈下的局驚住了,接下來也不敢有什麼輕舉妄動,見臨江侯楊元溥初次接觸射箭便能很勤勉的練習,他也就借這個機會,努力的提升箭術。

馮翊、孔熙榮百無聊賴,不能隨便離開,便坐在樹蔭下打發了一下午的時間,韓謙一直到天黑,才從臨江侯府出來,帶着趙闊、範大黑返回城南宅中。

韓道勳今日提前從官署回來,在房間裡準備好酒菜,就等着韓謙從臨江侯府回來。

韓道勳將侍候的老僕、家兵都遣出去,單將韓謙留在房裡一起用餐,問道:

“今天殿下出宮就府,你在臨江侯府待了一天,感覺如何?”

“……殿下臨到午時才從宮裡出來,似乎對出宮之事頗爲畏懼,身邊也沒有能得信任的人,一整天話都很少。用過膳後,大家都到後園子裡射箭,殿下練習射箭,甚是勤勉,似有很多的怨氣要發泄出去。陳德、李衝皆擅箭術,馮翊、孔熙榮多少有些心不在焉,大家在後園子裡一直待到天擦黑,才各自告辭離開。”韓謙將今日臨江侯府所發生的事情,說給他父親韓道勳知道。

當然,韓謙沒有將跟晚紅樓相關的一些細節說出來,但除了這個之外,其他都說得很詳細,特別是楊元溥不自覺間對李沖流露出的親近之意,韓謙也沒有隱瞞。

楊元溥還是太年輕了,不知掩飾,他相信以郭榮的能耐跟眼力,不需要多久就能看到這點,他不需要刻意隱瞞。

這令韓道勳都頗爲意外,沒想到韓謙這纔到臨江侯府跟三皇子楊元溥等人接觸一天,竟然能看出如此之多的內容。

當然了,天下間最希望不肖子能洗心革面、浪子回頭的,莫過於其父親,對韓謙的轉變,韓道勳既意外又欣慰,卻沒有猜疑什麼,心思很快就轉到其他方面去了。

“……”

見他父親韓道勳眉頭微蹙,似在思量着什麼,韓謙心思一動,問道,

“殿下畏懼身邊的女官及郭大人,這很正常,畢竟他們都是安寧宮派出來的人,但孩兒今日得知頂替周昆到殿下跟前陪讀的是信昌侯李普之子李衝,鑿實嚇了一跳。孩兒被推薦到殿下身邊,父親沒有辦法拒絕,但是誰會想着將李家的人捲進這場是非中去?再看殿下對李衝頗爲親近,似乎知道李衝比孩兒及馮翊、孔熙榮三人應該更能信任。”

韓謙直接問出來,其實是想知道,要是朝中大臣不知道晚紅樓跟李普以及世妃王夫人勾結的內幕,又怎麼看待李衝到三皇子身邊陪讀這件事。

他想看一看在真正的內幕跟陰謀沒有揭穿之前,又會有什麼比較顯而易見的信息在楚國的王公大臣們中間傳遞;通常來說,這應該是李普、世妃王夫人以及晚紅樓的幕後之主故意給泄漏外界看的信息。

“你能這麼看問題,倒不枉我這兩個月將你關到山莊修心養性……”韓道勳頗爲欣慰的說道。

“……”韓謙盯着他父親韓道勳,他精心編這段話,可不是爲了討這句誇讚。

“李衝得以到三皇子身邊陪讀,聽說是周泰之子摔下馬後,安寧宮給三皇子身邊選的人就缺了一名陪讀——宮中傳出的信息,原本是說少一人就少一人,但前天信昌侯被到宮中問事,世妃當時也正場,問起信昌侯有個兒子還沒有正式授官職,就讓信昌侯之子補了這個缺。要是如你所說,事情就沒有傳言所說的那麼湊巧啊,或許是浙東郡王是有什麼想法吧?”

韓道勳想着將話說透要更好一些,

“浙東郡王與壽州節度使徐明珍歷來不合,又擔心徐明珍乃是外戚,太子登基後尾大不掉,曾私下建言皇上削徐兵權,但不知道怎的,風聲還是泄漏出去,又傳言浙東郡王此舉是想勸廢太子,以致太子素來不怎麼待見浙東郡王。而天佑六年樑軍犯邊,浙東郡王奉旨率部鎮守楚州,從側翼迫使樑王撤軍,之後被調回京中,所部由信王殿下接管,又有人傳言這事是支持信王的大臣在背後進言……”

韓謙暗感糟糕!

他能肯定浙東郡王李遇不會跟晚紅樓有什麼勾結,但李衝與三皇子楊元溥親近之事傳開來,將誤導朝中一大批將臣,甚至誤導天佑帝以爲浙東郡王參與立嫡之爭。

這或許正是晚紅樓及李普、世妃所需要的效果,通過有意無意的誤導,以改變朝野對三皇子楊元溥的預期,甚至令浙東郡王無法置身事外,最終不得不支持三皇子楊元溥爭嫡。

只是這些事情還沒有傳出去,韓謙卻沒有想到,他父親會被他第一個誤導。

這時候也無法解釋什麼,韓謙囫圇吞棗的將飯菜吃完,跟他父親韓道勳說道:

“今日看李衝、孔熙榮以及馮翊,他們箭術、拳腳皆佳,孩兒落後太多,有心追趕,但這裡宅子狹窄,擔心夜裡跟趙闊他們學習拳腳功夫,會驚憂到父親休息。再者,讓家兵都留在城外的山莊裡,沒有人管束,時日一久,難免會有所疏怠、驕縱,孩兒就想着在左右可以多添置幾棟院子……”

看到他父親韓道勳還有些猶豫,韓謙心想要連這點小事都得不到支持,以後還怎麼放開手腳做其他事?

他便堅持說道,“孩兒手裡有十二餅金子,這時候不用在這些正事上,孩兒就怕什麼時候又不知不覺間揮霍掉……”

韓道勳更希望韓謙能苦讀經世致用之學,有朝一日能在朝堂之上,成爲治理天下的相臣;即便想領兵徵軍,學的也應該是排兵佈陣之法,而不是將時間虛耗在武夫之事上。

不過,韓謙相比較剛到金陵時,已經有極大的改觀,韓道勳也不想對他要求太高,挫傷他難得一見的銳氣,也就沒有約束他太多。

另外,韓謙所說之事,韓道勳也有考慮。

範武成之死,不管韓道勳表面上再怎麼安慰範錫程,他心裡多少會覺得範武成有驕縱之嫌。

這就是親疏有別。

“多添置幾座院子也好,你交待範錫程、趙闊他們去辦……”韓道勳點點頭道,算是同意下來。

…………

…………

借趙無忌之手殺死範武成之後,韓謙始終沒敢懈怠。

黑雲弓送給趙無忌後,韓謙給自己備下一張黃楊大弓,還準備了一把斬|馬刀、還一副革甲,用於防身,也用於日常騎射訓練,回到金陵城裡,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現在韓謙白天到臨江侯府坐班,私下裡有什麼事情,都只能夜裡去辦。

這時候韓謙回房穿好革甲,背上黃楊大弓,手持斬|馬刀,走到前院。

“少主,這是要去哪裡?”

範錫程跟韓老山坐在院子裡槐樹下打岔,看到韓謙刀甲整飭的走出來,嚇了一跳,還以爲少主韓謙夜裡要出去做什麼打家劫舍的事情,連忙站起來問道。

韓老山是韓道勳少年時就追隨在身邊的書僮,此時也有五十多歲,目前與妻子周氏一起留在這邊的宅子裡照顧韓道勳的起居——他們膝前原本生養兩個兒子,但在隨韓道勳任職楚州時,都不幸死於戰亂。

“現在睡覺還早,不想打擾父親休息,便想到前院來練習刀弓,”韓謙將黃楊大弓解下來,靠到樹樁上,又跟韓老山說道,“我父親說還要在左右多添置幾座院子,儘可能多的將家兵都調到城裡來住。韓叔你明天與範爺出去,看看左右有沒有空置待售的宅子。”

“左右都有人家住着,可沒有聽說誰家要搬出去,將院子讓出來啊!”韓老山不確定的說道。

“不一定就在左右,蘭亭巷,或者附近的巷子都可以,只要有什麼事情,能及時召喚到就可以了。”韓謙說道。

夢境裡有句話說得好,這世間,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這近一個月來,韓謙也認真的反思過。

他倘若一直都是原先那個脾氣乖戾、刻薄寡恩,又沒有什麼威信可言的世家子,在他父親被杖殺於殿前,自己又是朝廷發海捕公文緝拿的“逃犯”時,怎麼指望這些家兵會忠心保護他,更不要指望他們會追隨自己起兵造反了?

御下之術有很多,但要改變這一切,第一步還是要儘可能多的將這些家兵調到城裡,調到自己身邊來,纔有可能恩威並施。

“……”韓老山眼神下意識就往後面的院子裡飄。

韓謙裝作沒有看到韓老山的反應,繼續說道:“韓叔、範爺,我父親說了,你們追隨他這麼多年,也早就該都有落腳的地方……”

韓老山、範錫程都微微一怔,點頭應承下來,說是等明天再出去找附近有沒有空置的宅子。

韓老山、範錫程跟隨韓道勳時間最久,兩人年紀也大了,不要說賞賜宅院,就算是對脫籍自立門戶,也沒有什麼興趣。

他們這輩子要麼戰場廝殺,要麼伺候他人,讓他們脫籍、自立門戶,也沒有什麼手藝,靠什麼謀生?

範大黑、趙闊、林海崢三人,聽到前院的動靜跑過來,特別是範大黑、林海崢聽到這事,卻很是振奮。

他們還年輕,即便性情迂直的範大黑,對未來也抱有憧憬跟一些看似膽大妄爲的期待。

“林海崢,你來陪我練刀!”韓謙拿起直脊刀,連刀帶鞘朝林海崢劈過去。

“……”林海崢嚇了一跳,連忙摘下腰間的佩刀,連着刀鞘架擋。

林海崢乃是兵戶出身,纔剛滿二十歲,他的父兄皆戰死,他是作爲賞賜過來的兵戶,這兩年間才追隨在韓道勳的身邊伺候;此時他的寡母、兩個妹妹以及寡嫂、幼侄都安置在山莊裡充當奴婢。

林海崢與範大黑一樣,都是自幼習武,隨手就將韓謙劈來的刀架住。

韓謙心想着他眼下雖然沒有殺身之禍,但保不定晚紅樓的圖謀什麼時候就有可能敗露,又或者他父親犯了“文死諫”的倔脾氣觸怒天佑帝,他得做好隨時遠走高飛的準備。

他這時候要儘可能爭取範錫程、範大黑這些家兵的忠誠,但有朝一日自己真成了朝廷捉拿的逆黨,主要還得靠他自己。

“少主,刀械兇險,練習拳腳就好!”看到韓謙一刀斬下去,雖然沒有什麼章法,但既兇且狠,範錫程看着也有些膽顫心驚,忙出聲提醒道。

韓謙刀雖然沒有出鞘,但刀鞘談不上有多堅固,用力過猛,刀刃還是很有可能破鞘傷人。

而且韓謙的刀勢兇狠,氣力也頗爲驚人,林海崢僅僅是擋架,也封不住韓謙的刀勢,但要還擊的話,要是一時失手,也有可能傷到韓謙。

範錫程就想着少主韓謙還是練習拳腳穩妥些,要不然的話,無論是林海崢或是少主韓謙,他都不好跟家主交待。

“花拳繡腿打得再好,也不會是戰場殺敵的真本事!”韓謙對範錫程的勸告置之不理,對林海崢笑着說道,“你要是不還手,被我打得頭皮血流,可不要怪我下手太狠哦。”

六十四勢石公拳,這時候韓謙已經練得相當嫺熟了,但石公拳主要還是強身健體,真正戰場殺敵或者說能威懾住他人的真本事,還是要用槍戟刀械。

夢境世界裡有句話說得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真正所謂的空手奪白刃,需要對戰的兩個人,在身手及氣血相差極大,纔有可能實現。

再說了,在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十數萬人廝殺的混亂戰場上,數支、十數支甚至上百支槍矛捅刺過來,跑到哪裡空手奪白刃去?

韓謙要強身健體,每天打幾趟石公拳就夠了,也不需要拉範大黑、林海崢陪練,但要練成有朝一日能孤身逃亡的真本事,還要拿刀弓進行實戰對練。

也只有拿刀械實戰對練,他的提升才快,而不會陷入花拳繡腿的套路之中而沾沾自喜。

趙闊也蹲在一旁,前院就掛了兩隻燈籠,天上沒有星月,光線昏暗,旁邊也看不到他眼睛裡對眼前這一幕所流露出來的疑惑之色。

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山爲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無常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九十九章 窺探第七十六章 龍華埠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七章 贈弓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詭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九十八章 驚蛇出洞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七百二十七章 崇文殿(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見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四百三十八章 興兵北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零七章 離去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十一章 進城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六十五章 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