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前往京都

時間一晃到了正月初十,鍾逸必須要趕回京都,元宵佳節將至,到時候京都會變得人滿爲患,他必須要安排青龍營的人守好東城門。

而年一過完,秦瀾心就開始四下忙起來,首先是派人把年前就在鐵匠鋪定好的農具拿回來,又去縣衙登記造冊買了三頭耕牛,然後開始讓下人們耕地、挖溝、施肥、選種,準備進入春播。

接着,她又去內漁巷找一隊專門給人家蓋房子的工匠,自己畫出圖紙,開始在百味莊園的後院蓋房子,以便下人們都能有地方住。

另外,皇帝已經控制住了商人囤貨賣高價的事情,無論是糧價還是其他貨物的價格都開始回到正常標準,而秦瀾心在黃豆價格回穩的時候,開始大肆購買黃豆,暫時放在後山大山洞裡儲藏。

她更讓人四處去買了很多適合在白石碼頭栽種的開出的花能吃的鮮花種子,然後就灑到了自家的山裡,所有得知這一情況的人,都覺得她行爲異常,花種不是應該栽種在庭院中嗎,她怎麼都撒到野地裡?

秦瀾心也沒有解釋,只是很忙地在做她自己的事情,到了空閒下來的時候,她也沒有喘口氣,而是一個人躲在書房用秦大川送的繡線繡東西。

至於年前讓鄧夏花、巧賢她們找人來百味莊園的事情,秦瀾心決定等後院的房子蓋好之後再說。

因爲工匠多、手藝好,房屋內部格局簡單,所以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按照秦瀾心說的蓋好了,男女下人分別住在後院東西相對的兩邊聯排房裡。

同時,後院也從原來的兩個大倉庫變成了四個,後院的廚房也擴大了一倍。

不僅如此,秦瀾心還讓工匠給她在後院單獨蓋了幾間房子,而等到這些房子一蓋好,範石匠就從五里浦村給她拉來了年前就定好的特製的石磨,外漁巷的陳木匠也把秦瀾心定做的一些木製工具都給她送到了百味莊園。

買耕牛的時候,秦瀾心就讓人也買了幾頭驢,而驢是不需要去官衙登記,可以自由買賣,價格也不是特別昂貴。

此時,已經是二月末,山裡五顏六色的百花早就悄悄長出了花骨朵,這時候秦瀾心就讓重鷹一直在培養的那些年齡不大的孩子去山裡採已經開放的能吃的一種小野花,然後將花瓣都歸類放好晾曬。

重飛也早已經啓程去了嵋城買香辛料,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學習辨別各種香辛料的質量好壞,短短時間的成效也已經算這方面的半個專家。

繩結女工的事情楊婆婆根本沒讓秦瀾心操心,她已經全權負責了,並且楊婆婆在秦家的下人中也早已經培養出了幾個得力干將,就是重雙和重喜都能獨當一面了。

這時,秦瀾心把更多的精力開始放在京都即將要開業的百味菜坊上,鍾逸來信說,鋪子他在京都的東十里街已經選好,雖然前面的店面不大,但後院的倉庫都不小,放一定量的菜罈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還有,鋪子裡的貨架和佈置,也依照秦瀾心給他的圖紙做好了,掌櫃的、夥計、運菜的貨船和人員,他已經全部都安排好了。如今,只要她這邊的醬菜、泡菜一到,那邊就能開業了。

於是,秦瀾心全家總動員開始着手做醬菜和泡菜,並且實行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清洗蔬菜並把它們都切好,另一部分將秦瀾心早就配好的調料與醴泉春酒按照一定比例均勻地摻合在一起,最後一部分人裝壇、封壇。

這些菜中除了有醬蘿蔔、泡製白菘、醬萵苣,秦瀾心還特意選擇時令的韭菜做了醬韭菜花,另外還有好幾壇用紅辣子粉和串瓜、醴泉春酒、飴糖等合作而成的辣串瓜泥。

等到自己手底下的人完全可以不用她的參與就能完成製作這些菜的時候,她開始轉向研究去做豆腐。

製作豆腐的流程她很清楚,也知道黃豆與水的比例以及何時點滷,但以前那些都是印象深刻的理論知識,她並沒有親自動手參與制作豆腐的全部過程。

因此,她利用好幾天的時間開始做豆腐試驗。一開始,衆人都擔心她白忙一場,知道如何做豆腐和親自去做,這中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秦瀾心沒有放棄,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嘗試,終於在這天清晨做出了她自認爲還能過關的豆腐塊,而她的成功也讓鍾敬軒、秦向爭等人欣喜不已。

看着秦瀾心用盤子端出來的白嫩嫩柔滑滑的豆腐,幾乎沒人相信這是她做出來的,這些天她可是一個人窩在這間豆腐坊裡不許任何人進去,而她先前那些失敗的“作品”就已經讓衆人驚歎,比內漁巷老蔡豆腐坊的豆腐要好吃太多了。

只是,秦瀾心自己還不滿意,還說一定要做出過她自己這關的豆腐,衆人也都期待着她做出的“過關豆腐”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卻沒想到如此驚人。

“姐,這真的是豆腐嗎?不會是你從外邊鋪子裡買回來的白玉吧?”秦瀾悅嘴上這樣懷疑,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爲玉大多是透明的,而秦瀾心盤子裡的東西晶瑩潔白卻不透明。

“這還真不像是豆腐!”御膳房裡也有專門做豆腐的御廚,但做出來的豆腐鍾敬軒認爲和秦瀾心做出來的相比,光是在色澤上就是差了那麼一點兒。

“這真的是如假包換的豆腐,你們快嚐嚐!”秦瀾心把豆腐放下之後,又讓人拿出來筷子和勺子。

鍾敬軒先拿起勺子在一角輕輕舀了一下,然後放到嘴裡品嚐,“嗯”了一聲,滿意地點點頭。

秦向爭、韓氏也嚐了嚐,味道真是不錯,直接放點鹽就是一盤上好的菜。

豆腐試驗成功,秦瀾心下一步就是去王成福鋪子裡訂做了一批很小的罈子,然後開始製作豆腐乳。

等到這邊豆腐乳封壇裝好,並且連同醬菜、泡菜、辣串瓜泥都搬上大貨船,秦瀾心將寫好的三封信連同一個包了好幾層的小布包交給鍾陽一起帶到京都。

不到十天的水路,鍾陽就到了順天碼頭,鍾豐早已經得了信兒準備了好幾輛大馬車在碼頭上等着。

東西從船上卸下來裝上馬車之後,貨船繼續返航回了福江口,而鍾豐帶着這些從福江口運過來的菜直接去了東十里街,鍾陽則騎馬先行去了青龍營,將秦瀾心寫的信交給鍾逸。

那邊鍾逸打開信封之後,發現三封信一封是寫給他的,另一封是寫給他孃親賀芳晴的,還有一封是寫給京都百味菜坊的大掌櫃崔元的,而小布包裡的東西則是秦瀾心要送給賀芳晴的禮物。

“鍾陽,你把這封信交給百味菜坊的掌櫃,讓他按照信上所說照辦。”鍾逸將一封信遞給鍾陽,另外一封信連同小布包貼身放好,而秦瀾心寫給他的信看完之後,他放進了屋內暗格之中。

“是,主子!”

到了晚上,忙完青龍營的事情,鍾逸比往常早一些回到了恭親王府,然後一回到府裡就先去了曦晴院。

賀芳晴正在廳裡坐着自己和自己下棋,孫嬤嬤坐在一旁的繡墩上和紅俏一起繡着繡帕打發時間,另一個大丫鬟紅賞守在溫茶的爐子邊。

“逸兒來了,快來和娘下一局!”賀芳晴招手讓走進廳裡的鐘逸坐在她的對邊,然後將白棋推給他。

鍾逸應聲坐下,不過他先掏出了信和小布包,然後遞給賀芳晴說道:“娘,這是瀾心給您寫的信,這是她花費近三個月的時間給您準備的禮物。”

賀芳晴驚喜地接過來,看着他說道:“這孩子真是有心了!”

先打開信看,賀芳晴和很多人一樣,被秦瀾心那一手俊雅秀正的字給驚着了,她從楊婆婆的口中已經得知秦瀾心是一位才貌雙絕的女子,雖出身農家,卻天生貴氣,與尋常百姓家的女子大爲不同。

賀芳晴還聽說,她在福江口辦了一個小學堂,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女先生,就連縣太爺的公子都拜她門下,皇上前段時間編入皇家書庫的啓蒙書冊也是大學士鄧通從她手裡得到的,雖一些是她師父所作,但其中也有她自己編撰的文章,是一位真正才學滿腹的奇女子。

她兒子看上的女子又豈會是一般庸脂俗粉能比的,單憑這一手好字,賀芳晴就覺得京都很多大家小姐都比不上,農女出身怎麼了,不過是個身份而已,她可不在乎。

“逸兒,瀾心這孩子的字寫得真好!”賀芳晴誇讚道。

“嗯,的確是好!”鍾逸笑着答道,一點兒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那行書字體他現在也臨摹着呢!

賀芳晴笑着瞅了他一眼,看完信又拿起小布包,有些疑惑地問道:“這裡面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她在給我寫的信中沒說,只說聽楊婆婆說您喜歡這類東西,她就花費心思準備了,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歡。”鍾逸說道。

不過他相信這份禮物他娘一定會喜歡的,雖然他也不知道送的是什麼,但他就是相信秦瀾心,那可是他看上的女子,天下唯一令他動心渴慕的女子。

“王妃,您快打開看看,奴婢們也想見見呢!”孫嬤嬤看出賀芳晴對於秦瀾心是真的喜愛。

一個還未見過面的人就能讓王妃心生好感,而且似乎越來越受她喜愛,這件事情估計讓王爺知道,氣得都能殺人。不過,孫嬤嬤也只是心中想想,面上可不能說。

“好!”

賀芳晴也好奇,於是一層層打開布包,裡面露出了上好白色繡布的一角,全部展開之後,竟然是一幅美麗至極、繡工無雙、色彩清雅的蝶戀花繡品,大小正好可以用來做臺屏或者扇面。

“王妃,您是不是拿反了?”這時,蹲守在小茶爐邊的紅賞突然擡頭看向賀芳晴等人說道。

“這……王妃,您快看背面!”孫嬤嬤這時也發現了這幅繡品更爲驚人的地方。

賀芳晴詫異地翻過來,她和鍾逸這才發現這幅繡品的正反兩面竟然是一模一樣的,世上從未見過的雙面繡!

“逸兒,這真是瀾心親手所繡?”賀芳晴有些不相信,秦瀾心過了年才十四歲,她這麼年輕刺繡的能力怎麼會這樣強!

“娘,她寫給我的信中就是這樣說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準備好這份禮物。鍾陽也說,她有時會悶在書房很長時間不出來,也不許任何人進去打擾。”鍾逸也驚異極了,他想起自己一直珍藏的那個荷包,似乎針法和這幅繡品上的差不多。

“逸兒,你給娘選的這個兒媳婦,到底是什麼人?這雙面繡品古今可無有一人能繡出來,而且技藝如此嫺熟精湛,那些皇家繡坊的繡娘根本連她一個手指頭也比不上。”賀芳晴此時對秦瀾心的推崇不可謂不高,她生在武將之家,卻偏不喜刀槍劍戟,最喜歡廚藝女紅。

當年要不是被逼嫁人,她可能頭腦一熱就進了皇家繡坊做繡女,這些年也時常沒事讓人蒐羅一些精緻的繡品給她,有的做成屏風,有的做成了臺屏,有的做成了扇面,如今這些和自己手中的雙面蝶戀花繡品相比,真是相差太遠了。

“王妃,您看秦姑娘這蝴蝶繡的跟真的一樣,像是這風一吹,蝴蝶就要飛走了!”孫嬤嬤感嘆地說道。

“此繡天下無雙,當屬絕世珍品,我可一定要好好收藏起來!”賀芳晴很是小心地又把繡品包起來,自己慢慢欣賞就好,不可讓別人瞅了去。

“她倒是把最好的給了孃親!”鍾逸略有些吃味地說道。

“呵呵,她對娘這樣好還不是看在我兒的份上,娘倒是佔你的光得了這樣好的東西,以後人都是你的,你還怕沒有最好的。”好多年沒有這樣笑得開心與滿足,賀芳晴似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終於有了那麼一點點的不平靜。

“小王爺,王妃說的是,現在秦姑娘已經收下您的金玉鳳佩,那就是您的人了,再過兩三年咱們王府就能辦一場大喜事,您再趕緊生下小世子,那時候王妃就整天含飴弄孫,日子就更開心了。”孫嬤嬤在一旁笑着說道。

鍾逸被孫嬤嬤這樣一說,臉不禁有些紅,假咳了一聲起身說道:“孃親,東西我已經送到,孩兒就先回去了,改日再陪您下棋。”

等到鍾逸離開,賀芳晴忍不住又打開雙面繡翻來覆去的看,她和孫嬤嬤、紅俏幾人研究了好久也不知道這是怎麼繡出來的。

臨睡之前,賀芳晴突然問孫嬤嬤其他兩院都有什麼動靜,孫嬤嬤告訴她寧夫人和玉夫人都接了姑娘到恭親王府暫住,而且兩院的下人似是在暗中打探鍾逸回府的消息。

賀芳晴沉着臉點點頭,讓孫嬤嬤暗中注意些,先不要打草驚蛇。

兩日後,京都東十里街十字街口一處地段很好的店鋪很是熱鬧地開業了,而且開業第一天,所賣醬菜一律八折優惠。

“崔掌櫃,我是福來順的夥計,掌櫃的說讓您給我家酒樓先送一大肚罈子的醬蘿蔔,再要中壇的醬萵苣、泡菜、醬韭菜花各兩壇,這是買菜的銀子!”

“崔掌櫃,我是北十里街牛家麪館的小二,老闆娘讓我來拿一大肚罈子的醬蘿蔔和醬萵苣,銀子給您!”

“崔掌櫃,我是……”

“崔掌櫃……”

百味菜坊正式開業這一天,店門剛打開,就有好幾家酒樓、麪館、食肆的夥計排在了門前,各個都是拿着銀子來買菜的。

百味菜坊的當家掌櫃崔元喜笑顏開,趕緊收了銀子,讓夥計給他們去後院搬菜。

剛開門生意就這樣好,要得益於秦瀾心寫得那封信,她讓崔掌櫃拿着小壇的百味菜坊的醬菜主動去四條十里街上的店鋪裡推薦,先嚐後買,尤其是那些大酒樓裡。

“掌櫃的,你家東家是誰?”正在崔掌櫃忙着給人拿菜的時候,齊天樂,蕭炎和張永三個人進來了。

“呦,這不是齊三爺、蕭公子和張五爺嘛!幾位貴客,快請這邊雅間!”京都菜坊裡還設有雅間,這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三人在崔元的帶領下到一旁用竹簾隔起來的房間做了下來,小夥計懂事地端上熱茶。

“你叫什麼名字,認識我們幾個?”齊天樂幾人近段時間諸事纏身,原本打算這個月再坐船去福江口的,這時卻突然得知東十里街要開一家菜坊,而且還叫百味菜坊。

來之前,他們就讓人打聽過了,這百味菜坊的掌櫃和夥計就像憑空出現一樣,查不出他們來自哪裡,背後的主人又是誰,所以今天特意來看看,想着是不是和秦瀾心的百味食肆有什麼關係。

“回幾位爺,小的叫崔元,我家少東家住在福江口,是位姑娘,小的是京都人士,幾位爺的大名小的早就知道,也有幸見過,只是幾位爺記不得小的這樣不起眼的小人物。這百味菜坊就是我家姑娘的,她說幾位爺以後不必再去福江口,有什麼想吃的,只管告訴小的,小的都給各位爺辦好。”崔元微微彎着身子恭順而帶着笑意地說道,但並不諂媚,反而身上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氣勢。

齊天樂三人心中都吃驚,不過是一年的時間不見,秦瀾心身邊竟然有了這樣出色的下人。

“哦?那你們姑娘還說什麼了?”蕭炎看着崔元搖着自己手中的摺扇淡淡笑問道。

“姑娘這次做了新的吃食賣,而且這次的醬菜、泡菜用的都是醴泉春酒,味道會比幾位主子以前吃的都要好。幾位爺稍等,小的去把姑娘給幾位爺準備的東西拿來!”崔元說道。

“去吧!”

很快,崔元親自拿着兩個小罈子走進了雅間,身後還跟着一個端着一盤熱餅子、拿着三雙筷子的小夥計。

崔元把小罈子放到桌子上打開,是一罈子的小野花豆腐乳和一罈子的紅辣子串瓜泥,小夥計也把熱餅子和筷子放在桌子上。

“幾位爺,請先品嚐,這豆腐乳和紅辣子串瓜泥不太多,姑娘說,也就夠幾位爺的量。”崔元說完就規矩地站在一邊。

齊天樂、蕭炎和張永見崔元什麼都準備好了,心下大喜,這可想的太周到了,還有餅子配着。

三個人在一旁早就放好的清水盆裡洗淨手,然後一手拿餅子,一手拿筷子夾豆腐乳和紅辣子串瓜泥吃了起來。

“好吃,真好吃,這丫頭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張永吃得一口香,而且還能吃到一種淡淡的酒香之味,他可是剛吃完早飯,這會兒又餓了,越吃越餓越想吃,就連這普通的餅子都變得更有滋味了。

三個人大快朵頤,一盤熱餅子很快就被吃完了,而前來買醬菜的人雖然隔着竹簾子,似乎鼻子裡也鑽進了香味,都問小夥計裡面的客人吃得什麼,小夥計也都盡職盡責地做了解說。

當場嘗過豆腐乳、串瓜泥的客人也要買,這時夥計告訴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鋪子裡現有的幾十罈子都是他家東家給別人準備的。

“小二哥,反正有幾十罈子呢,你就賣給我一罈,讓我先嚐嚐鮮,你家這醬菜、泡菜實在是太有味道了。”吃一口就愛上百味菜坊的菜的客人軟聲說道。

“客官,實在是對不住了,這些豆腐乳和紅辣子串瓜泥過幾天還會運過來,你們稍等一段時日,大家都有機會吃得上!”小夥計抱歉地說道。

好幾位客人都來詢問,結果崔掌櫃和小夥計都堅持,在客人不滿之前,齊天樂站出來說話了,說這百味菜坊的少東家是他的故友,東西都是給他準備的,其他人要想吃,過幾天再來買。

齊三爺的名號在京都那可是響噹噹的,有些客人也就不敢說話了,買完自己想買的醬菜就回去了。

崔元依照秦瀾心信上的囑託,除了留給鍾逸、鄧通、羅修昀的剩下的都讓齊天樂、蕭炎、張永他們分了。

這一天,京都好些地方都出現了一種特別美味的醬菜,連帶着醴泉春酒的名氣也跟着增大,因爲菜坊的掌櫃說,他家的菜之所以那麼好吃又賣那麼貴,就是因爲用了醴泉春酒做配料。

到了第二天,京都很多大戶人家的採買管事和婆子也都來到了醬菜坊,因爲齊天樂、蕭炎、張永幾人的推薦,好多人都知道這百味菜坊的少東家與樑王府的齊三爺、皇商蕭家的大公子以及豫恩侯府的張五爺有交情。

東西好吃,靠山夠硬,雖然貴一些,但好多人也都願意拿着銀子上門來買,所以這小小的菜坊從早到晚生意都不錯,而且這醬菜還散賣,好多小戶的食肆也都願意來買。

京都百味菜坊的生意隨着菜的名氣也越來越好,轉眼到了三月底,秦瀾心這邊的豆腐製作也教會給了幾個信任的下人,而她去碼頭上僱了好多勞工,幫她一起育苗、插秧。

秦瀾心先選中了幾畝秧田培育秧苗,等到秧苗長得有八公分左右的時候,那邊的稻田也已經灌滿了水,她帶着勞工們一起插秧,並且讓人去捉了很多的魚苗放在稻田裡。

“秦姑娘,你怎麼往水田裡放魚苗呢?你別小看這些魚,它們的嘴可厲害着呢,能把秧苗都給吃了!”這些勞工也都是家裡有田的,有些人家裡也種水稻,不過他們育出來的苗都沒有秦瀾心育出來的高,這水田裡的水也沒有她放得多。

雖然是拿錢辦事,但很多勞工都知道秦家人心善,不忍心這一年的收成毀掉,有些人就忍不住勸起秦瀾心來。

“你們都放心吧,這稻田裡面養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但魚長大了可以吃可以賣錢,還可以利用這些魚吃掉危害這些秧苗的害蟲和雜草,最後能使水稻增產一成左右呢!”不僅如此,秦瀾心還知道魚能排泄糞肥,來回遊動翻動泥土進而促進肥料分解,可以爲水稻創造非常好的成長環境。

“秦姑娘,真有你說的這樣好嗎?”自從皇帝那一道讚譽聖旨下到百味莊園之後,秦瀾心在福江口的名氣就越來越大了,很多人都知道她雖是農女出身,但讀過不少的書,而在普通百姓眼裡,讀過書的人知道的一定比他們多。

“當然了,育苗的時候你們也都看到我是怎樣做的了,要是相信我,回頭你們自家的水田也可以這樣做,只要不遇上大災和嚴重的蟲害,到時候魚也有了,糧食也有了!”秦瀾心笑着說道。

好多人都點點頭,也決定在百味莊園插秧結束之後,就回自家田地也照着秦瀾心的步驟試上那麼一畝兩畝的田。

春播徹底結束之後,已經到了四月中,秦瀾心在豆腐、繩結、醬菜、麪館、食肆中間來來回回,她的身影就沒有一刻停下來的。

這天,孫銘淳帶着唐之彬突然急急地來到了百味莊園見鍾敬軒和秦瀾心,今天清晨在縣衙,皇帝身邊的侍衛快馬到了白石碼頭,將兩個燙金大紅的帖子交給了孫銘淳,讓他親自送到百味莊園鍾敬軒的手中,並傳皇帝口諭,如果帖子上的人不到京都,就拿孫銘淳問罪。

鍾敬軒接過兩個帖子看了看,讓孫銘淳先回去,等到他決定好之後就讓人通知他。

“三爺爺,這是誰的帖子?”孫銘淳和唐之彬離開之後,秦瀾心見鍾敬軒臉色似乎有些不悅。

“是太后和皇帝下的帖子,太后的帖子請的是我,皇帝的帖子請的是你,讓我們參加一個月後的宮中宴會。”自己在白石碼頭的事情看來很多人已經探聽到了,京都的事情他還真是不想摻合。

“也讓我參加?可我就是一個貧民老百姓,皇上也太看重我了吧!”秦瀾心還真有些緊張。

鍾敬軒卻輕嘆一聲說道:“他不是看重你,他是看重你的師父無名老人,現在有太多人想要知道他的下落,而你又是他的徒弟,所以他估計是想從你這裡得到一些消息。再有,這次宮中宴會是爲了迎接四國使者特意舉辦的,十分盛大,估計大魏朝接到這種帖子的人不在少數。怎麼,心丫頭怕了?”

“三爺爺,我也不是怕,雖然還沒在這裡見過什麼大場面,但我也不是膽小的人,就是宮裡的規矩多,我怕到時候惹麻煩。”秦瀾心實話實說,她可沒有見過一國之君,也不知道皇宮正門是朝南還是朝北。

“聽你的意思,你是想去?”鍾敬軒臉上帶了一絲笑意。

秦瀾心拿着手裡的燙金大紅帖子苦笑着說:“三爺爺,您覺得我能拒絕當今皇上的邀請嗎?我不敢,也不能,這宮中宴會我想我是非去不可的。”

就算鍾敬軒和鍾逸都是身份地位高貴的人,但她始終是一個農家女,本就出身低微,皇帝能親自給她下一道請帖,這對於她、對於秦家來說都是天大的恩賜和殊榮,她還敢拒絕?這不是打皇帝臉,不給他一國之君面子嗎!她還要命!

“既然如此,三爺爺就和你一起去,我也是好久沒參加過這種宴會了,呵呵!”鍾敬軒語氣變得輕鬆起來,說不定這次秦瀾心去京都也不是什麼壞事,正好讓賀芳晴和她見上一見。

“三爺爺,您要是不想去,我一個人去也沒關係!”鍾敬軒和她的身份不一樣,再說老爺子年歲大了,來回這麼折騰對他身體也不好。

“呵呵,沒關係,三爺爺這次是真的想回京都了!”鍾敬軒笑着說道。

接到皇上帖子去京都參加宮中宴會的事情,秦瀾心從鍾敬軒屋子裡出來就告訴了家人。

秦向爭和韓氏一方面覺得這是秦家祖墳上幾輩子才冒的青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另一方面和秦瀾心的擔心一樣,就是怕宮裡規矩多,萬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位貴人,這小命可能都不保。

還是楊婆婆出馬打消了他們的顧慮,說她這次會跟着秦瀾心和鍾敬軒去京都,一路上會多教她一些宮裡要注意的規矩,另外這次宴會有鍾敬軒和鍾逸護着,秦瀾心一定不會出任何事情。

一定下來要去京都,鍾敬軒和秦瀾心都決定提前去,楊婆婆將百味莊園和那些繩結女工的事情都交給兒媳婦秋紋,百味食肆和百味麪館都有當家掌櫃也不用秦向爭和韓氏太過操心。

而秦瀾心將家裡的事情都交到秦瀾兵的手上,他如今也快十三歲了,是個大小夥子了,而且經過這段時間鍾逸暗地裡的教導,完全可以支撐家門。

此次去京都,鍾敬軒身邊依舊只跟着石硯一個人,而秦瀾心身邊除了跟着楊婆婆,還有重鷹、重飛、重雙和重喜四個人。

一行人是坐孫銘淳特意交代的官船往京都去,初夏的天氣風和日麗,而且順風而行,很快他們就到了京都的順天碼頭。

快到京都的時候,有些興奮的秦瀾心就站在船頭往遠處眺望,密密麻麻行走的人羣,高高的拱橋,大小船隻數不勝數,高低不一的房屋、樓閣、橋樑與遠山碧水相映成趣。

只是離得老遠秦瀾心都能感覺到那碼頭上的喧囂熱鬧,順天碼頭不愧是大魏朝第一大碼頭,白石碼頭與它太沒有可比性了,就是詹寧碼頭也要比之差一大截。

“姑娘,江上風大,還是快回裡面呆着,船很快就靠岸了!”重雙以前也是來過京都的,她第一次執行殺人任務就是在京都,而她也是在這裡被暗雲閣的閣主帶回去的。

“沒事的,這京都真是繁華,我看這一個碼頭上的人都要比福江口還要多了!”這古代的“世面”她還真是見得少,所以難免有些小激動、小興奮和小緊張。

“姑娘,這只是一個碼頭,京都外的碼頭多着呢,只是都沒有順天碼頭大而已。京都城裡更熱鬧,您一會兒就能見到了,不過待會兒您可不能亂跑,城裡人更多!”重雙看着滿臉笑意的秦瀾心叮囑道。

“知道了,我不會亂跑的!”船離碼頭上的浮橋越來越近了,秦瀾心的心也更加期待了。

終於,船靠了岸,秦瀾心扶着鍾敬軒走了下來,而擡頭就看到了鍾逸從人羣中露出臉來,衝着他們微微一笑。

不是沒想過鍾逸會來這裡接他們,只是想着鍾逸的身份,她還以爲他不會這樣明目張膽地出現在碼頭上,瞬間秦瀾心的臉上有了紅暈。

“三爺爺,瀾心,馬車爲你們準備好了,先去知趣園歇着吧!”鍾逸走向前扶着鍾敬軒另一邊的手臂笑着說道。

知趣園是早先鍾逸特意爲鍾敬軒買下的園子,鍾家在京都的宅子是鍾敬軒的二哥鍾敬輝一家住着,與恭親王府隔了一條街。

當年,鍾敬軒離開京都之時把自己名下的所有產業都分給了鍾家的嫡親孫輩,而他無兒無女,只回淮安老家守着祖宅悠閒度日。

鍾逸瞭解他不喜住在鍾敬輝家和恭親王府,所以在京都城裡買了一所環境優美的園子,供他來京都時歇息暫住。

京都城很大,馬車行駛了多半個時辰纔到鍾逸說的知趣園,而兩個人扶着鍾敬軒進去之後,一入目便是滿園的花花草草,小橋幽徑,亭閣水榭,很是清靜雅緻。

“心丫頭,喜歡這裡嗎?”鍾敬軒一路往前走,一邊笑着問秦瀾心,鍾逸也看向她。

“喜歡,這裡很漂亮,空氣好,一進來讓人心情也變得明朗了許多!”秦瀾心又掃了一眼笑着說道。

“呵呵,你喜歡這裡就好!”鍾敬軒不讓鍾逸和秦瀾心再扶着他,“逸兒,這地方三爺爺熟得很,自己回屋休息就好,你帶着心丫頭先好好逛一逛這園子。”

“是,三爺爺!”鍾逸也正有此意。

“三爺爺,好久不見,您老身體可好?”就在這時,園子拐角突然走出來三名玉樹臨風的男子。

說話的是齊俊安,站在他左邊的是蕭非,而站在他右邊的那位絕色美男秦瀾心卻不認識。

用“絕色”兩字稱呼眼前的男人,秦瀾心覺得一點兒都不過分,他年紀看起來比鍾逸、齊俊安和蕭非都大,身上穿得是華貴的白色鑲祥雲金邊的長袍。

此人猶如傅粉何郎,姿儀甚美,只是桃花眼太含情,嘴角邪笑平添妖媚,美則美矣,卻少了男兒氣概。

秦瀾心也只是驚豔了那麼一下,然後眼中恢復平靜,自然地對着幾人微微施了一禮,然後柔聲說道:“瀾心見過三位公子!”

初見齊堯在此,鍾敬軒和鍾逸都是一驚,然後也都快速地掃了一眼秦瀾心,這世上但凡女人見到齊堯相貌的,莫不是一臉癡迷,而秦瀾心剎那驚豔之後便恢復平靜,不但讓他們放心而驚訝,也讓齊堯、齊俊安和蕭非驚了一下。

這世上竟然還有不被齊堯美貌迷惑的女人,而且還是個鄉野出身的小丫頭,能不讓人覺得奇怪嗎?

“臭小子,你怎麼在這裡?”鍾敬軒往前走了一步,正好擋住了三人探視秦瀾心的目光。

“三爺爺,知道您來京都,我自然要來見一見。”齊堯也迎了上來,但他並沒有打算如鍾敬軒的意思,而是故意走近秦瀾心問道,“這位便是無名老人的女徒弟,秦瀾心秦姑娘吧?”

------題外話------

所有的朋友端午節快樂,記得吃糉子呀!o(n_n)o~

第58章 全都送你第百十四章 開辦商會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27章 惹上官司第13章 意外之財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六十九章 寶寶出生第39章 製作供品第百八十九章 鍾逸歸來第31章 啓蒙讀物第百二十八章 誰最重要第87章 吃是大事第1章 百味食肆第百五十三章 賣不出去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七十三章 藥浴分歧第百八十二章 刑部查案第56章 不給就搶第百八十五章 與外通商第42章 追疑解惑第72章 家裡來人第32章 做女先生第83章 前往京都第63章 有了新家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百二十四章 製作冰粥第51章 吉祥戲班第百七十九章 離開西北第百八十九章 鍾逸歸來第79章 名酒面世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八十二章 刑部查案第75章 又添新客第86章 妙解難題第百二十九章 討論嫁妝第44章 拒之有因第47章 事情真相第百八十四章 平怡郡主第37章 全都買吧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百八十三章 罪有應得第53章 岳母刺字第79章 名酒面世第百六十八章 邊疆來人第百三章 京都置業第百六十二章 天賜麟兒第6章 李家相助第百八十一章 皇甫姐妹第百四章 兒行千里第83章 前往京都第39章 製作供品第47章 事情真相第56章 不給就搶第百章 進入王府第百七十九章 離開西北第35章 再添進項第百四十六章 棉花之用第46章 進了監牢第百二十六章 再獲種子第百十八章 繩繡百花第百五十四章 甜粉熱銷第25章 代賣包子第99章 送給你們第百四章 兒行千里第百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漿第43章 再收兩徒第71章 繩結大賣第百三十六章 新店開業第80章 冬日暖情第79章 名酒面世第百五十九章 要有喜事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百三十四章 讓我掌家第35章 再添進項第48章 御使難纏第百三十六章 新店開業第39章 製作供品第74章 聖旨來了第87章 吃是大事第百五十一章 離別在即第6章 李家相助第百三十五章 重改店鋪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40章 祭月佳節第百二章 諸葛連弩第59章 求寫春聯第42章 追疑解惑第百八十九章 鍾逸歸來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七十五章 西沙兒媳第百七章 江口決堤第百六十七章 西北招人第百十七章 找到舅舅第百二十二章 弱冠禮物第百二十八章 誰最重要第80章 冬日暖情第5章 被逼搬家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