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進展速度加快

時間靜靜地流淌着,這洪武二十六年的上半年似乎頗爲平靜,唯一能算得上談資的就是朱允文元宵節遇刺以及長江發生泥石流兩件大事。當然,這只是對於老百姓來說的,從朱允文的角度來說,這這一年卻是豐收的一年,實力大漲的一年。首先,長江泥石流把朱元璋安插在朱允文身邊的張小田同志給搞死了,朱元璋卻沒有找到名目安插新的親信到秋水園去。然後,孫徵信補了個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的職位,明面上屬於正九品的官兒,按照現在的說法,那就是股級幹部。然後孫徵信把考場上朱允文幫他一把的事情添油加醋地那麼一說,老傢伙立馬淚眼婆娑,宣佈了對朱允文的效忠。

當然,對於朱允文來說,這些都是皮毛。最令他欣喜的事情只有三件。第一件,就是燧石點火裝置已經做好了,離開步槍只有一步之遙。還有就是,齒輪傳動裝置正式安放到已經改良的奇怪馬車上,使它只要一個人就能操作,帶上千斤巨石依然速度不減。按照朱允文的想法,這東西以後就是機動坦克。這最後一件,當然也是目前爲止最要緊的一件,那就是大明朝第一株紅薯獲得大豐收,總共產量達到了二十三斤,還不算朱植成天去摘紅薯葉當菜吃。

朱元璋看到紅薯後大喜,立即下令全部推廣種植紅薯,順便還推廣了朱允文寫的《關於紅薯的十種吃法》命全國刊行,引發民衆熱議。朱允文也再一次成爲全國的新聞人物。朱元璋特地嘉獎他一塊菜地,專門開展紅薯的選優培育課題的研究。當然,這些都是秋天的話題了,在這裡先跳過。

以上的種種,都只不過是洪武二十五年的努力所結的果實,這裡面不但包括了軍火,坦克,紅薯,還有兒子。就在洪武二十六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中午時分,馬曉羽正要準備吃飯,卻突然感覺到腹部痠痛,命太醫來看時,原來是有了臨盆的徵兆。於是乎,產婆立即就位,隔離出專門的房間作爲產房,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看着走進走出的宮女們,朱允文獨自坐在院子裡,看着他們,雖然他今年才十六歲,但是卻已經要開始做父親了,這一切都讓他不敢相信。聽着裡面傳來馬曉羽那撕心裂肺的叫喊,他的心都糾起來了。但是,他現在只能在外面等着,沒有其他的辦法,幸好朱允文是個很看得開的人,既然現在不能到馬曉羽的身邊,着急也沒用,那就想點兒別的好了。他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話說有一天,一個大學老師問他的同學們,如果被蚊子咬了屬於一級疼痛,孕婦生孩子的時候屬於十級疼痛,那第十一級疼痛是什麼情形?然後就有一個天才的學生回答:“那就是孕婦生孩子的時候被蚊子給咬了。”

想到蚊子,朱允文只覺得脖子上一陣瘙癢,他伸手一抓,一隻蚊子卻敏捷地從他的手指縫中溜走了。他看着在空中得意洋洋翩翩起舞的蚊子,心裡突然緊張起來,現在正是蚊子肆掠的時候,馬曉羽生孩子的時候不會被蚊子咬到吧?

正在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着,卻聽見一聲嘹亮的啼哭劃破了夜的寧靜,朱允文騰地一下站起來,自己有兒子了。

一個丫鬟跑過來,說道:“長孫殿下,生了生了。”

“去你的,什麼叫做我生了?是長孫妃生了。”

“是是是,長孫妃生了,是個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朱允文怎麼聽怎麼覺得她說話別扭,他看着她那因爲興奮過度而漲得通紅的臉,說道:“算了,我自己去看看吧。”

現在已經沒有人阻攔他了,他一路來到馬曉羽的牀邊,坐在牀沿上,握着馬曉羽的手說:“幸苦你了。”

馬曉羽整個人都累得虛脫了,臉上呈現出失血過多的蒼白,汗水打溼了她的全身,頭髮一縷一縷地貼在臉頰上。她看着朱允文,嘴角咧開,虛弱地說:“我們有孩子了。”

其實,她也和朱允文一樣,才只有十六歲而已。生孩子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這麼年輕的人去做,也確實爲難她了,最令人爲難的卻是,這件事情還無人可以取代。

“看看我們的孩子。”馬曉羽歪過頭去,看着身邊的襁褓。此時此刻,小傢伙正在肆無忌憚地大聲哭喊着。朱允文伸手去小心翼翼地背過他來,笑道:“這個小傢伙底氣還真足啊。”

馬曉羽看着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夫君,一臉滿足的笑容,她說:“長孫殿下,爲我們的孩子取一個名字吧。”

說到取名字,朱允文略微一想,自己可是姓朱,這個可不好辦。這個時候,他腦海裡突然冒出一首歌來,豬頭豬腦豬身豬尾巴,從來不挑食的乖娃娃……

“皇上駕到。”就在朱允文在爲孩子到底是叫豬頭還是叫豬腦而糾結的時候,外面響起了太監通報的聲音,接着就是朱元璋那大嗓門的笑聲傳來:“哈哈,我終於抱上重孫啦。”

朱允文趕緊對馬曉羽說道:“你先休息,我帶着兒子去外面給他爺爺的爹(應該叫什麼?)看看。”

來到院子裡,朱允文就看到朱元璋正站在水池邊,向這邊看過來,他抱着兒子迅速地來到朱元璋面前,說道:“皇爺爺,你來爲他取一個名字吧。”

“好好好。”朱元璋喜不自勝,伸手過來保住小傢伙。沒想到,剛剛安靜下來的嬰兒一看到朱元璋,竟然哇哇大哭起來。在朱允文看來,孩子肯定是被朱元璋那副鍋鏟一樣的尊容給嚇到了。他突然想,不知道自己出生的時候被朱元璋下哭過沒有?

朱元璋抱着孩子,無論他怎麼哄,都是無濟於事,只好重新給朱允文抱着,說來也怪,朱允文一接手,他馬上就不哭了。這一下字弄得朱元璋鬱悶不已。

“請皇爺爺賜名。”朱允文再一次說道。

第一章 靈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蕭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零三章 祝壽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會第二章 參政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六章 洪武三十年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號第九十一章 4P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管第十四章 屬國來人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五章 災區第三十章 公主第九十一章 4P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第八十二章 宣揚國威(三)第五十章 五大傑出青年(中)第三十二章 第一場戰爭(一)第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八十四章 專治各種不服序章 邵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第五十一章 五大傑出青年(下)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五十五章 貨幣新論第六十二章 坦克(二)第七十五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五)第六十七章 燕雲戰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仇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院2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院2第四十二章 烤鴨(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難(二)第一百二十章 叛徒【第二更,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下)第四十四章 乞丐(衝榜,求花)2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國第三十章 公主第四十七章 效忠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前總動員第五十九章 科舉(二)第八十章 宣揚國威(一)第六十章 科舉(三)第四十一章 烤鴨(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燈區第七章 名聲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叛的籌碼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四十九章 五大傑出青年(上)第四十五章 遭遇第八十五章 天皇第二十七章 出發前最後一次溫存第二十七章 出發前最後一次溫存第二章 參政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第八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會(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會(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農問題第七十三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三)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五十四章 微服私訪(下)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前總動員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人第九十二章 京兆尹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賞第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六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九章 【揚威】第九十章 在他鄉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第七十章 長孫獻寶第六十五章 變故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四十三章 遼王府(明天衝榜,求花)第三十二章 第一場戰爭(一)第七十二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二)第三十八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上)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碼不夠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五十八章 科舉(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