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變故

涼國公府位於皇城中軸線的盡頭,最初是朱元璋的別院,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藍玉大破元軍後班師回朝以後賞賜給他的,這件事情還引起了許多大臣的反對,但是朱元璋力排衆議,最終還是把宅子賞賜給了他,由此也可以看出來朱元璋對藍玉的厚愛。但是,隨着朱元璋集權思想的加強,藍玉的所作所爲卻越來越不被朱元璋喜歡,終於,朱元璋要拿他開刀了。

這一天一大早,藍玉纔剛剛起牀,正準備出去吃飯,卻聽見前院裡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不由得惱怒道:“大清早的,誰在外面喧譁?”他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是他卻是個喜歡清靜的人,院子裡到處都是移栽來的大樹。

“老爺,不得了了,錦衣衛來抓人啦。”藍玉剛準備洗臉,外面的管家衝進來大聲叫喊。

藍玉一個轉身,“哐當”地一聲,把銅盆碰倒在地上,熱水四濺,慌得旁邊的丫鬟趕緊蹲下來把他身上的誰擦乾淨。“你是什麼?錦衣衛?”藍玉的聲調都變了,他天不怕地不怕,卻只是怕聽到這三個字,目睹了那麼多大臣家破人亡,他很清楚錦衣衛三個字對他來說意味着什麼。

“各位,有何貴幹哪?”藍玉來到前院,看見門口站着站着一隊錦衣衛,爲首的人正是指揮使蔣瓛。後面跟着十數人,面無表情地站成兩隊。

藍玉走向前來,對蔣瓛說道:“蔣大人,好久不見了。”蔣瓛卻不和他說話,只是拿出一封聖旨來念道:“涼國公,接旨吧。”

突然,一股不安的情緒,瀰漫在藍玉的心頭,他緩緩地跪了下來,他後面的也只好跟着他一起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藍玉北擊胡虜,報國之心,天地可鑑,特賜白璧一雙,兼太子太傅,別召馮勝、傅友德歸朝,令兼太子太師。欽此。“藍玉鬆了一口氣,道:”謝主隆恩。“蔣瓛道:”恭喜涼國公了。“藍玉笑道:”各位遠道而來,還請稍坐,管家,看茶,大人,請。“一行人在院子裡喝了茶又在走了,藍玉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暗道一聲好險,他看着院子裡的下人們,揮手道:”看什麼看,都散了,散了。“他拿着聖旨左看右看,暗自思忖,朱元璋的這一手,到底是什麼意思?太子太傅,爲什麼太子太師給了傅友德那個傢伙?不過他轉念一向,現在太子都沒有了,這個太子太師和太傅又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閒職頭銜罷了。還要老子去謝恩。

蔣瓛回到宮裡,立即來到向朱元璋覆命。”事情辦好了嗎?“朱元璋知道是蔣瓛來了,直接問道。

蔣瓛答道:”回稟皇上,您吩咐的事情都辦好了。“朱元璋道:”好,接下來的事情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吧。“蔣瓛道:”請皇上放心,臣這就去辦。“……

次日,皇上應藍玉邀請擺駕涼國公府,錦衣衛在涼國公府邸搜出兵器若干,皇上震怒。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遂族誅藍玉等,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兩萬人。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爲《逆臣錄》。列名《逆臣錄》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藍獄”恐怖波及藍玉故里城步扶城,當地藍姓居民改從秦姓,而藍玉定居地安徽定遠的藍姓居民則全部改姓青氏。與藍玉同裡並有世交關係的黔國公沐春爲保存藍玉遺脈,將身懷有孕的藍玉侍妾藏於沐府,得遺腹子藍昌建。成化中,藍昌建子孫繁盛,而“藍獄”禁網日漸廢弛,黔國武僖公沐琮便命藍昌建回原籍城步扶城“世守王墳”,使扶城藍氏得以傳宗接代。

著名的周莊富豪沈萬三沈家也受到籃玉案牽連,從此徹底敗落。

當然,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聖旨上還提到了一個人,傅友德。按照明史的記載,1495年初(洪武二十八年)潁國公傅友德,奏請給懷遠田千畝,非但不準,反將他賜死。定遠侯王弼,居家嘆道:“皇上春秋日高,喜怒不測,我輩恐無噍類了。”爲這一語,又奉詔賜死。宋國公馮勝,在府第外築稻場,埋甔地下,架板爲廊,加以碌碡,取有鞺鞳聲,走馬爲樂。有怨家入告明太祖,訐勝家居不法,稻場下密藏兵器,意圖謀變云云。明太祖遂召勝入,賜酒食慰諭道:“卿可安心!悠悠衆口,朕何至無端輕信?”言下,甚是歡顏。勝以爲無虞,儘量宴飲,誰知飲畢還第,即於是夜暴病,害得七孔流血,數刻即亡。

藍玉案是自胡惟庸案後又一大案,幾乎把明初打天下的大臣誅殺了個乾乾淨淨。一時間,朝野上下,風聲鶴唳。

總計明朝開國功臣,只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鄧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鄧四公,都死在胡藍黨獄以前,沐英留鎮雲南,在外無事,得以考終。湯和聰明,見太祖疑忌功臣,便告老還鄉,絕口不談國事,所以享年七十。

按照朱元璋的說法,他誅殺大臣是爲了後代能夠好好地治理國家,沒有大臣造反的顧慮,可是,雖然造反的大臣沒有了,但是想造反的王爺卻都了,爲什麼?因爲朱元璋把能打仗的人幾乎全部消滅了,那些王爺自然也就肆無忌憚了。這就好比,蛇被吃光了之後,老鼠就多了。

藍玉案鬧得人心惶惶,可是朱允文卻幾乎沒有收到影響,只是朱元璋叫他不能出宮了,其他的一切照舊。朱允文倒也樂得自在,除了吃喝拉撒以外基本上就在逗兒子中度過。

第三十五章 第一場戰爭((四)第八十四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一百四十二章 臺灣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二章 參政第二十五章 述職(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放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戰第三十一章 地道第四十九章 五大傑出青年(上)第四章 不追究(主角開始稱朱允炆)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管第七十五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三十四章 第一場戰爭(三)第六十五章 變故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六十一章 坦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下)第八十九章 朝鮮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下)第七十六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六)第七十五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五)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第六十六章 燕雲戰事(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人和黃瓜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碼不夠第二十五章 述職(上)第六十章 科舉(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科舉2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五十章 五大傑出青年(中)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十二章 做客第五十一章 五大傑出青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五章 秋水園的新發明第九十六章 洪武三十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軍營第七十七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七)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進展速度加快第八十七章 鬆之閣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碼不夠第四十七章 效忠第四章 不追究(主角開始稱朱允炆)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十二章 做客第五十五章 貨幣新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章,求首訂】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上)第八十七章 鬆之閣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十一章 東宮來客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戰爭(六)第一百零三章 祝壽第十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還要第六十二章 坦克(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號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燈區第四十四章 乞丐(衝榜,求花)2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叛的籌碼第九十四章 寡婦門事件(下)第三十五章 第一場戰爭((四)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大婚(四)第三十一章 地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峰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前總動員第六十一章 坦克(一)第九十章 在他鄉第十五章 早朝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五十章 五大傑出青年(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第五十三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上)第六十四章 藍玉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峰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太醜了第四十七章 效忠第七十九章 連升三級第二十七章 出發前最後一次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