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巧合

“巧合”一詞的確存在於生活中,正如前人所云,“人生何處不相逢。”

當我們吃完晚飯,在溫州城隨意閒逛一圈,回到客棧時,在門口又遇見了黃三等三人。宋朝時期的溫州府雖然沒有後世的溫州市大,但其所轄區內也有數十家客棧,而我們卻偏偏住在了同一間客棧。

這不算巧合還能算什麼呢?

我們躲在客棧大門外的一處角落,聽見三人中的老大說道:“小四,你比黃三靈巧,你去趟溫州黃氏布行,問下二叔,從華亭縣松江府(今上海)南下的海船幾時到達溫州?並請他疏通溫州舶司,上船搜查,那賤人出逃時沒有攜帶身份憑證,官府完全有理由將其緝捕。”

“老大,放心,我這就去。”

“恩,這是族長信物,路上小心,我們就在客棧等你,快去快回。”

文璋見黃小四離去,主動請纓道:“公子,我去跟蹤吧。”

雖說文璋未及弱冠(二十歲),但一身武藝端的不凡,對付幾個小毛賊,自是不在話下。我隨口便道:“行,去吧,查清原委,不要貿然動手。”

方靈緊跟着叮囑道:“小文璋,記住公子的吩咐,千萬別自己吃獨食哦。”

“知道了,方女俠,會留給你過癮的。”

袁棘莞爾道:“快去。”

我也笑道:“真是我的野蠻妹妹啊。”

“哥,說啥呢,誰野蠻了啊?”方靈扭捏道。

我看見方靈難得一見顯出一派小女兒之態,婉約含羞,不禁心神一蕩,這個時候的方靈活脫脫地和樂菱杉一模一樣,不僅形似,連神態也是那麼相像。

“啊?沒說啥。”

中午在小鎮上匆匆一見,袁棘等人都已經看出,除了那老大稍有稀疏的武功外,其餘兩人均是尋常之輩,根本就不可能給文璋造成絲毫威脅。

“哥,我們先回屋吧。”

“恩,回去衝下熱水澡,消消乏。”

黃小四穿過幾條街道,沒多久便來到離碼頭不遠的一處讀力院落。

叩開大門,黃小四對開門之人道:“烏泥涇鎮黃家小四求見掌櫃。”

開門之人點點頭道:“原來是本家來人,稍等片刻,我立刻通報我家掌櫃。”

數息後,那開門之人領着一位中年藍袍人來到門前,對黃小四道:“小四,這位就是我家大掌櫃黃二爺。”

小四行了個禮,從懷中拿出一個物件道:“是二叔嗎?這是族長信物。”

中年人接過信物,看了看還給小四道:“沒錯,小四,進屋說話。”

文璋來到院落前,接着微弱的光線,看見門上橫匾上寫着“黃氏布行”四個大字,心道,這就是那黃老大口中所說的地點了。黃小四進屋後,文璋隨即輕輕一躍,落在了院內。

“二叔,這次小四是同少族長一道前來溫州的。”

被稱作二叔的中年人略微有些驚訝道:“是嗎,黃道來了?”

“正是,我們剛到一會,就住在溫嶠嶺客棧。”

“黃道也是,來了也不住在二叔這裡。對了,小四,你們來此何意?”

“二叔,數曰前大嫂又一次私自逃離,族長大怒之下,令我們四處搜尋,後來我們查到大嫂很可能乘船離開了烏泥涇鎮,那是一艘開往南方海南羣島的海船,於是族長讓少族長帶着我和黃三,前來溫州找二叔,務必要在溫州將大嫂截住。”

“小四,你言中的大嫂是不是當年黃道的那位童養媳老婆?”

“是啊,二叔。”

“不就是一女子,值得如此大動干戈嗎?”

“二叔,您很多年沒有回去過了,我烏泥涇鎮黃家以織造爲生,遠近聞名,雖然近年來受到戰亂的影響,但黃氏布匹卻仍然尚能支撐,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大嫂。”

“胡說,我黃氏織造技藝乃祖宗所傳,怎麼會是這個原因?”

“二叔,您有所不知,這十餘年來,隨着族中幾位上師的相繼離世,家族頓時顯得青黃不接,後繼無人啊,唯有大嫂的織造技術獨樹一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隱隱約約已經接近大師的境界。”

“什麼,大師境界?”二叔大爲吃驚道,“我記得家族中的幾位上師始終就沒能突破上師的瓶頸,沒想到一個黃毛丫頭反而率先達到這般境界。這個,這個也太難讓人相信了吧。”

“二叔,是很難讓人相信,但這是事實。二叔,您的布行中最好賣的幾種布匹可都是出自大嫂之手啊。”

“既然如此,她爲何要逃離我族?”二叔更加疑惑道。

“唉,這事說來話長。”黃小四嘆了口氣,同情道,“二叔,您也知道大嫂是少族長的童養媳,大嫂從小家境貧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骨肉親人,孤苦無依,只能到族長家做了童養媳。雖然大嫂起早貪黑地幹活,卻不能讓族長滿意,幾乎天天捱打,少族長也和族長一樣,動不動就伸手大人,長此下去,大嫂自然受不了,便逃了出來。族長一來擔心家族織造技術外傳,二來又怕失去大嫂這棵搖錢樹,便讓我和三哥跟隨少族長南下溫州,一定要將大嫂帶回。”

“大哥也的確做得有些過分了,小四,正常情況,從黃浦江下來的船隻明曰巳時左右會抵達溫州碼頭,我這就去下府衙船舶司,讓他們協助上船搜查,只要她還在船上,這只是小事一件,溫州府船舶司二叔是月月進貢的,何況這事又不違反我朝律法。只是,事情一了,我和你們一起回去一趟,務必要說服大哥,不能隨意打人了,特別是對於一位可能成爲大師的織造師。”

黃小四興奮道:“如果二叔能夠回家勸說,那就最好了,我們都知道族長唯一能接納別人意見的,就只有二叔您了。其實我們下面之人大都很同情大嫂,只是,唉,算了,不說了。”

“恩,小四,你先回去吧,明早讓黃道來布行,我們一起去碼頭。”

“是,二叔,那小四就先回去了。至於大嫂逃離的原因,二叔千萬別告訴別人是我說的。”

“好。”

黃小四沒有過多停留,立即沿原路返回了溫嶠嶺客棧。

幾乎同時,文璋也來到我的屋內,將黃小四和其二叔的對話全部告訴了我們。

“恩,文璋,知道了。”我聽完後,想了想道,“先生,今夜輪流監視黃小四等人,明曰一早我們也去碼頭瞧瞧熱鬧吧。”

袁棘道:“是,公子,我會安排的。”

“黃道?黃道婆?會是她嗎?”我心道。

只是那黃道也就三十來歲,那麼他的童養媳也不過二十多歲甚至更小,和我印象中那位織造業大師的年齡相差太大。黃道婆是一位老太太,而這位卻是年輕女子。

黃道婆就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人,難道這又是巧合?

第47章 沈括後人第8章 御書房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4章 文陸雙傑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460章 餞行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66章 尋人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54章 樊城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387章 劫持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505章 雙龍會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403章 入宮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325章 無頭案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5章 劫數第472章 總結會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86章 失憶第377章 植物人第304章 錦衣衛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402章 論戰第198章 結義第138章 救援第174章 人選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149章 分別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10章 可恨可嘆第132章 李北洋第37章 靈隱寺第24章 和諧家宴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20章 戰俘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20章 戰俘第95章 演福寺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132章 李北洋第79章 滅寇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457章 英雄第67章 寧缺母濫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32章 優勢劣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520章 戰俘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85章 狙擊手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98章 鳳凰村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548章 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