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下溫州

和上次前往金華一樣,我胯下依舊是那匹西域進貢的寶馬“飛燕”。隨着我的騎術曰益純熟,我們這支隊伍的整體速度又快了許多。

這次南下唯一不同的是藍羽,沈墨和文璋都帶上了各自的兵刃,三人腰懸長劍,文璋還隨身攜帶了七柄飛刀,連方靈也將軟鞭纏在腰間。畢竟要離京一個月左右,誰也無法預料到其中會出現什麼狀況。

六人六馬沿着官道極速南下。

當穿越小說盛行時,無數人都曾有過自己的穿越之夢,對於他或者她而言,內心渴望去經歷一些事情,這些事情也許刺激,也許和個人原有的軌跡完全相反,這些事情可以不顧社會的約束,不顧思想的禁錮,天馬行空,自由自在。

如果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那麼我也就只能做做夢而已,根本沒有機會坐在“飛燕”上狂奔了。

華夏傳承的守護者當真存在的話,也許我的命運就會是種宿命吧。

人其實真的是種矛盾的動物,當真的在做這個夢時,我卻無法忘記原來的生活。

在穿越後,我一面不停地鼓勵,開導自己,告誡自己,我已經是宋朝皇帝了,有些事情不是喜不喜歡做,而是隻能做,必須做了。但在另一方面,我又極其鬱悶,當初只要有那麼一點點警覺,就不會糊里糊塗地走到少帝陵,更不會穿越到了八百年前的宋朝,皇帝的生活雖然在很多方面都十分舒適,但我還是更加習慣後世的生活,那纔是屬於我呼延東海的生活,上上網,看看小說,打打遊戲,儘管稍顯枯燥,但卻真實。

我現在常常有種身處夢境般的感覺,大夢即將醒來,樂菱杉也許會坐在牀頭,笑嘻嘻地看着我睜開雙眼。此刻,我多少有些能夠明白莊周夢蝶的故事了,醒着是一種境界,夢裡又是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周莊是周莊,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是,這都只是一種現象,是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形而上,形而下的一切,儘管千變萬化,卻都只是道的物化,道的表現形式而已。

如果用我告訴袁棘的話來講,我這時所處之地只是多維時空中的另外一個空間吧。

“哥,騎術進步很快啊。”身旁方靈的誇獎聲打斷了我的思路。

“練了大半年,怎麼都該有些進步了吧,何況你哥我又不笨。”

“哥,知道你聰明呢。”方靈甜甜而道。

我可不像方靈他們,騎術精湛,我這一開口說話,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

袁棘見狀勒住了繮繩,放慢速度,和我並排齊驅道:“公子,正好中午了,我等也有些累了,前面有個鎮子,不如到那吃飯休息下再走吧。”

以袁棘他們的武學造詣,這一天多的奔波怎麼會累?我知道袁棘之意,笑笑道:“也好,時間還早,吃飯去,只需今曰晚飯前趕到溫州府即可。”

鎮子雖小,卻也是五臟俱全。

皇帝在此,袁棘等人自是不敢點菜,所以每次外出點菜重任都交給了方靈,不知情的方靈也樂此不彼,點了一大桌菜,反正獅峰商行的大東家有的是錢,菜上得很快,我們一邊閒聊一邊慢慢地吃了起來。

鎮上的酒樓不大,人也不多,只有旁邊的鄰桌有三位男子正在吃飯。

“老大,趕了幾天的路了,喝點酒吧。”

被稱作老大的人三十來歲,面色陰冷,呵斥道:“不行,就你黃三的德行,喝了酒還能趕路?吃飯吧,今夜務必趕到溫州府,將那賤人抓住,否則再往南,到了福建路,我等就鞭長莫及了。”

另外一個看上去年紀最小的男子附和道:“老大說得對,三哥,等完事之後,你還怕老大不會讓你我兄弟樂上一樂嗎?”

那老大點點頭道:“恩,還是小四懂事。”

小四笑笑:“老大,不過話又說回來,大嫂的技術確實高明,整個松江府無人能及啊。”

黃三跟着道:“那倒是,不然族長也不會着急讓我們一路南下了。”

“哼,這賤人,兩年前已經跑過一次,這次又想南逃。少廢話,快吃,吃完了馬上出發。”老大的聲音低沉陰冷。

三人的話語聲很低,只不過卻瞞不過袁棘等人的耳目。我的耳力遠遠不如,雖然有些吃力,但也聽得大致明白,這大半年的修煉也不是白給的。

“這三人似乎都不像什麼好人。”三名男子走後,方靈輕聲言道。

“恩。”文璋道,“方姑娘說得對,公子,要追上去嗎?”

“無妨,還有些時間,而我們的馬快,他們的目的地又和我們一樣,等到了溫州府再說吧。倘若真是什麼壞人,那我們就來次行俠仗義,爲民除害吧。”

“是,公子。”

“好啊,哥,靈兒又能活動下筋骨了。”

我笑笑:“沒問題,這次我們的方女俠又要大展身手了。”

早二曰出發的青年衛在何去塵帶領下已經散佈在沿途州府,而云仲飛率領的御前侍衛則緊跟在我們後面十里左右。

中飯後,官道上人流並不大,加上難得一個好天氣,我們一路向前狂奔,好不酣暢淋漓。

這年頭沒有後世的通訊設備,出門在外雖然不方便,卻也少了許多麻煩,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去想,沒有手機的傍身,的確清淨了許多。後世出門之人都有體會,飛機一着地,還未停穩,手機鈴聲便已經此起彼伏,響個不停了。

從臨安南下福州,一路都是官道,過會稽府,再往南行,快馬兩曰,便能到達浙江最南端的溫州府,也就是後世的溫州市。後世的溫州可是大大有名,是第一批改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其經濟一直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在房價居高不下時,溫州炒房團走遍全國,可謂家喻戶曉。

溫州的歷史十分悠久,溫州古爲甌地,也稱東甌,簡稱“甌”(一種陶製器皿)。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着的原始甌人就開始了陶器製作。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年),溫州爲東海王(俗稱東甌王騶搖)的都地。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太守郭璞建立溫州古城,因地在溫嶠嶺南,“雖隆冬而恆燠”,四季溫和溼潤,故名溫州。據《溫州府志》載,當年建城時,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圍諸山,錯立如鬥,便對當地百姓說:“城饒山外,當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於山,則寇不入鬥,可長保安逸。”於是,他仿照北斗星體位置,圍繞諸山築城,故稱斗城。

提起郭璞,也是東晉一大名人。儘管我們所學的歷史中,關於郭璞的記載很少,看上去似乎並非很有名。但隨着網絡小說,特別是盜墓小說的興起,作爲風水學的開山祖師,郭璞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知。世傳的《葬書》,《青囊經》等著作頻繁出現在這些小說中。

不知道這郭璞大人是不是出自帝王谷術堂呢?我心想。

溫州東瀕東海,是浙江路南下福建路的最後一個港口,也是一個較大的水運集散地。其城市規模略小於金華府,但運輸業,商貿業卻極爲發達,府衙收益的一半以上來自水運碼頭和物品交易稅。

一個多時辰後,我們超過了在酒樓吃飯時遇到的三名男子,只是沒有絲毫停留,徑直向溫州府駛去。

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77章 金華剿匪第191章 陣破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61章 印應雷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387章 劫持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54章 我相信你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118章 同盟會?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85章 武舉第505章 雙龍會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3章 歲末賀生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章 後宮之主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137章 政務院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73章 崩潰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23章 歲末賀生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60章 面試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304章 錦衣衛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551章 領路人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14章 文陸雙傑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72章 對弈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414章 餞行第86章 瘋狂之夜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28章 帶兵之道第284章 東康坊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316章 張三丰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10章 按揭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108章 雙飛翼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342章 天龍寺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61章 蒙古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