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以戰迫和

???孟良看鳳翔城的民軍大舉來襲,馬上判斷出,定是徐庶等人得知他來到了留縣,卻安危未知,擔心他的安全,派出大軍來試探。萬一他有個閃失,憑藉鳳翔城駐紮在城外的精兵強將,留縣黃巾也不會將他怎樣。但是,他們又不知道他現在到底怎樣,所以招降書上隻字未提他的名字。

如此一來,倒給了闞澤以戰迫和的好機會,更利於他勸降唐諮。

孟良對闞澤一笑:“德潤兄,計劃出了點漏洞,時機未銜接好。我的本意是唐諮看不到鳳翔城的實力,不肯束手就擒。準備在你勸降之時,爲你加上點砝碼,誰知他們動作快了點。我看不如這樣,你去見唐諮,就說你與統兵將領徐庶有舊,願意出城與他一唔,瞭解對方的意圖。趁機把我們制定的計劃告知與他,你看如何?”

闞澤點頭應承而去。

那日萬全前往鳳翔城,見到了何夔何元龍,交代了孟良的意思。誰知這何夔是個執拗性的人,見萬全口頭傳話說的不明不白,便要孟良親筆手書。萬全拗不過他,就派了一名親兵趕回武原。徐庶才知這孟良定然被自己一番玩笑話當做激將法,隻身前往留縣去了。

他擔心孟良的安危,深感責任重大,於是兵行險棋,想出以戰迫和的點,卻正跟城裡孟良的計劃契合。

所以徐庶先草擬了勸降書射往城,試探一下城裡黃巾的反應,如果孟良已落敵手,留縣黃巾必然要拿出這塊擋箭牌來,接下來就是談判,確保孟良人身安全;如果尚在交涉之,那正好爲談判加上實力的代碼;如果孟良還未能和他們接觸上,那只有等着被他冷嘲熱諷、大發雷霆之怒了。徐庶想到了種種結果,覺得事情沒什麼大不了,至多被孟良怪責一番,誰讓他不知輕重、恣意妄爲的?

只是這計劃有個小小的漏洞,無法派人進城和城裡的孟良聯絡,只能靠猜度了。

但是,既然是以戰迫和,那尺度得把握好,既不能把留縣的黃巾逼急了,困獸猶鬥,又不能讓他們自高自大,把留縣縣城當做堅固的堡壘。

所以,一開始便整軍亮相,給他們心理壓力,隨後,徐庶命令,架起十餘架拋石機對着留縣土夯的城牆開始不分晝夜的攻擊,部隊卻在原地待命,並不做出攻城的姿態。

留縣新修的土城牆架不住十幾架拋石機不分晝夜的轟擊,很快出現了一個缺口。一開始,城裡的黃巾緊張萬分,一看土牆被轟裂,還立即動員兵士、百姓冒着被大石塊砸破腦袋的危險進行搶修,後來,見城外的民軍並無攻城的跡象,也就懈怠下來。

那城外的拋石機也像是有了默契,在轟開一個缺口之後,集體轉向另外一個目標,對補修缺口的兵士們視而不見。

闞澤匆匆趕到了縣衙,唐諮剛和王大虎從城牆處回來,唐諮在研究這那份勸降書,王大虎卻跟以往一樣,站立在一旁。

唐諮見了闞澤,忙說道:“德潤來一起參詳一下這份書,這鳳翔城的民軍既不攻城又不撤軍,難道是在等我們答覆嗎?”

闞澤一上來便下了結論:“看城外民軍的陣勢,此城不可守。正如先生所言,他們在等待我們的回覆,想兵不血刃拿下留縣。我們現在固守難成,待援又無援兵。即使此番守住了城池,不多時還有朝廷的軍隊來攻,這留縣不是久留之地啊。”

唐諮在廳堂來回踱了幾步,問道:“勸降信說,要我們獻城投降,接受改編,如何改編倒語焉不詳,對我們幾個爲首者如何處置也沒說。唉,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唐諮的立錐之地嗎?”

闞澤拱手道:“我與那徐庶曾在學堂有過一面之緣,闞澤願爲先生出城一趟,面見徐庶,提出和談條件。”

“如此甚好。一,留縣黃巾願意出城接受改編。民軍暫時不得進城,以免禍及百姓;二、我與大虎解甲歸田,既往不咎。就這兩個條件,若不能答應,本人與留縣全體黃巾願血戰到底,拼個魚死網破。就這樣吧,辛苦德潤了。”

闞澤暗喜,掉頭回到居處,把唐諮的條件告知孟良。孟良點頭,說道;“第一個條件合情合理,沒什麼問題。至於唐諮,他是朝廷明旨不赦之人,如何安置,倒是個問題。弄得不好,禍患無窮啊。這個容我想想。”

孟良思考了一會,掉轉頭對留在房裡的闞清低頭耳語了幾句,又從懷裡掏出自己的令牌遞給他,那闞清接過令牌,點頭稱是,匆匆的出門去了。

這纔回頭對闞澤說:“這樣吧,你讓唐諮和王大虎來這裡見我,”看了史渙一眼,想起史渙對他的約法三章,“就說城外的徐庶已經派使者進城找你了,不要提及我的身份。我會穩妥的安排他們離開,特別是離開之後的生活。”

闞澤看父親匆匆出門,心裡明白了幾分,答應着去了。

不大一會,闞澤便帶着唐諮和王二虎來到房裡。孟良拱手道:“我受風翔城民軍的委託,來和唐先生談和平之事。唐先生提出的兩個條件和我們事先考慮的差不多,這裡我可以代表城外的民軍答覆唐先生,我們接受這兩個條件。只不過,唐先生以後的安置必須隱秘,畢竟十三州的官府都在通緝唐先生。如果唐先生能聽從我們安排,可保先生免過牢獄之災。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那唐諮見面前這人年齡不大,口氣卻是不小,知道這是風翔城的重要人物,見他並不作自我介紹,也不多問,拱手道:“願聞其詳。”

“唐先生老家是不能回了,我意安排先生去荊南,那裡天高皇帝遠,荊州刺史府的管理基本流於形式。我們風翔城在那裡還有些生意,可以安排先生的生活。先生就在那裡隱居下來,等待天下大赦的那一天。”孟良知道,再過幾年,靈帝便一命嗚呼,新帝登基,將會大赦天下。

“如果同意這樣安排,你們就呆在這裡。一會兒,待你們的部隊出城改編之後,形勢稍微穩定下來,我讓史將軍護送你們出城。我已讓人安排套一輛大車,呆會你們化妝一下,避開衆人的耳目。我們有商道通往荊南,一路上都會有人照顧你們,安全可以保證。對了,還有一事,你們二人還得改名換姓,你唐先生的大名早已名揚四海。”

唐諮長嘆一聲:“罷了,既然貴使已經替我們考慮周全了,一切悉聽尊命。至於改名換姓之事,我這名字本來就是後來起的,我恢復原姓就可以了。貴使年齡輕輕,氣度不凡,我有一事想請教,不知是否當說?”

“唐先生不妨直言。”

“黃巾起事一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擁護,爲何還會淪落到如此境地?”

“其一,人才不足,且魚目混雜,牛鬼蛇神都加入進來了,每個人並不都是爲了同一個理想而來。其二,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機構,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紀律約束。把希望都寄託在張家三兄弟身上,張家三兄弟暴亡之後,整個黃巾形同一盤散沙。其三,空談理想,不懂戰略,直接把士大夫和豪族樹立到對立面上,自我樹敵,說明從根本上黃巾內部缺乏有戰略眼光的人。”孟良有些得意,自己親自出馬,便兵不血刃的拿下留縣。一得意,便把平時對黃巾起義的反省說了出來。

殊不知,他總結的這些都是古時候人們所說的王霸之學的東西。王霸之學在國曆史上一直在少數人的範圍內秘密的傳承着,這門學問包含體制、用人、募兵、外交、宣傳一整套的東西,這些內容都是極隱秘的。一旦對人宣揚這些,那就是準備顛覆天下了。

這一席話說的衆人表情各異,都在思考其的道理。還是唐諮深鞠一躬:“朝聞道,夕可死。唐諮受教了。闞先生,這是留縣的官印、調兵的令符,我把它交給你,麻煩你主持出城受降儀式吧。”

闞澤鄭重的接過來:“那麼,先生再見,一路走好。有緣我們會再次重逢。”

孟良留下闞澤和魏延一起主持留縣縣城的大局,自率部隊和徐庶等人一起回武原,一路上見徐庶等諸人面色不善,屢屢用話挑逗他,那徐庶竟然一言不發。

回到武原,孟良先去洗了個澡,美美的睡了一覺,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早晨。看看日頭已經升起,忙起身準備開始每天例行的晨練。一親兵來傳話,說孔明、徐庶等人皆在議事堂等他,請他過去。

孟良一聽孔明回來了,知道徐州刺史府的事定是打點的差不多了,匆匆吃過早飯便趕了過去。

一進門,便感覺氣氛有些不對,議事堂,風翔城的主要人物悉數到場,一個個陰沉着臉,見他進來,都不言語。

孟良首先招呼孔明:“孔明先生辛苦了,這麼快就趕回來了,事情辦得怎樣?”

孔明不搭理他,專心致志的品嚐着瓷壺裡的茶水。這時候,茶還不叫茶,叫荼。國西南一直是茶的原產地,正因爲古時候茶叫荼,後人一直以爲茶的原產地在印度,國的茶是從印度引種進來的。不過,這時候的製茶採用的是蒸煮法,還未推廣炒茶法。

孟良見孔明沒聲音,掉頭跟呂掌櫃呂方、萬虎打招呼:“呂大爺,萬虎,你們不是在風翔城嗎,今早過來的?”呂方、萬虎都點點頭,算是應承了,還是一言不發。

孟良只得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知道在他來之前,大家已經商量好了意見,只得打破沉默說:“咳咳,我先做個自我檢討。我年輕我任性,我自作主張,我孤身犯險,我好大喜功,有負大家的希望和關心愛護之意。我在這裡保證,以後絕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對不起大家啦。”

孟良邊檢討邊查看諸人的神色,見大家的臉色都和緩下來,放下心來,又故作沉痛說:“其實,史渙在路上已經以劍逼命,說我可一不可再二,再如此,他便自刎在我面前。我已經向他道過歉了。唉,我有時候確實任性了點。”

孔明見他說完,擡起頭來徵詢大家的意見:“我們大家原諒他了嗎?”

不等衆人答話,徐庶搶先說:“不行,哪能這樣便宜了他,午,武原縣城的聚鳳樓,全羊宴,你請。”衆人一起展開了笑臉。

孟良制止大家的喧鬧,說:“這件事確實我有錯,我認賬,午全羊宴我請客。不過,小徐啊,要不是你激將我,我會去留縣?午酒錢你出。”

衆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大家鬧騰了一會,孔明這纔開始介紹去徐州的收穫。還未開口,門口的親兵來報孟良,史渙赤膊着上身,自縛着到執法處,自己要求刑杖五十。

孟良的臉刷的一下紅了,史渙啊,你這頭犟驢,這打的不是你,是我啊。當即站起身來說:“等會再議,我去看看。”

衆人一起起立,都跟着往軍營軍法處跑去。

前言穿越論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24章 青州戰役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138章 貓戲老鼠的感覺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190章 震撼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68章 呂方商校第97章 贈君一曲廣陵散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52章 新婚之夜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第168章 智鬥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16章 臧霸其人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14章 鋼是這樣練的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97章 贈君一曲廣陵散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90章 震撼第122章 委曲求全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卷三結束感言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130章 神秘來賓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58章 築臺拜將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80章 活神仙李霍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99章 閻忠的遊說第44章 史渙以死相逼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第4章 低調出場鍥子二輪迴道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190章 震撼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41章 接管武原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20章 三國第一牛人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89章 屠倭碑第184章 撒下香餌第18章 未雨綢繆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165章 荊州之戰卷一結束語第30章 意外之變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9章 開創基業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41章 接管武原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111章 賈詡橫空出世第155章 音樂悟性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6章 初見糜竺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