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

留縣縣城果然戒備森嚴。東南西北四門唯有東門開放,其餘三門皆城門緊閉。東門口吊橋處,鹿角拒馬排列了四五組,城門內外各八名士兵在盤查進出行人,城牆上另有一組巡邏隊來回走動,注視着內外的動靜。

孟良他們三人走進城門時,一名哨官站在城樓上正大聲呵斥着城門口盤查的士兵:“三娃子,你他孃的認真點,把那車柴火都給我卸下來仔細檢查。”

那個叫三娃子的陪着笑臉說:“易哨官,這人每天早上都要推一車柴火進城的,剛纔弟兄們都看過了,沒夾帶。”

那易哨官臉一黑,罵道:“你他孃的廢話真多,不管是誰,一律給我搜查仔細了。快點動手,小心老子下來抽你。”

三娃子答應着,指揮着另外三人將那農夫的柴火都卸在地上,又仔細的查看了一下才放行。

一個哨兵小聲嘀咕着:“準是武原那邊於靜渠帥大敗而歸,弄得這些當官的一個個嚇破了膽。人家要來打你早就來了,還犯的着夾帶兵器進城?”

三娃子偷眼看易哨官轉過去了,低聲呵斥道:“想挨板子啊,廢話真多。”

孟良看着留縣城牆,都是新夯的土牆。西門處人頭簇擁,顯然還在加固。看看護城河,也是新疏通的,吊橋也重新修補過。城門值守的哨兵都披着皮夾,手裡拿着真正的兵器,這應該是打下留縣縣城之後,從郡國兵倉庫裡取得的。

眼睛掃了一圈,心裡有底了,總體上,這留縣縣城的城防雖然跟鳳翔城不可比,但明顯的要高於武原縣城。從帶哨的哨官表現來看,這不同於一般的黃巾,很有些職業軍人的敏銳。

終於,在漫長的等待之中,隊伍緩緩移動,輪到了孟良他們三人。

三娃子首先盤問闞清:“你們三人打哪兒來,來留縣幹什麼?”

闞清臉上堆出笑容,說道:“哨長,你不認識我啦,我是松樹坡開酒館的老闞啊,經常來城裡辦貨的。我兒子也在衙門當差啊,叫闞澤。這個是我侄兒,來走親戚的,那個是我新請的夥計。闞二牛,史疙瘩,快叫哨長。”

“哦,記起來了,怪不得看你面熟呢,原來是衙門闞書記的父親啊。恭喜你啊,你兒子現在也在衙門拿薪水了,現在是書記員呢,專門在公堂上記錄。”三娃子馬上熱情起來。

初聽到闞書記這名號,孟良覺得特別親切,過會,啞然失笑,古代的時候,書記專門指記錄、抄抄寫寫的人,到後世,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便成了上位者的尊稱。

那三娃子看到孟良嘴角在笑,好奇地問:“你這侄兒傻頭傻腦的笑什麼啊?”

孟良又拿出那當年裝傻的看家本領,只顧嘿嘿的咧着嘴。那闞清反應快,忙接腔道:“他定是聽到他兄弟當官了,高興。鄉下孩子,沒見過世面,”

幾個當兵的看了看史渙挑的籮筐,邊揮手讓他們進去了。

三人也不急着去衙門找闞澤,先在市面上轉了一圈,買了些油鹽醬醋這些日用雜貨。孟良特意注意了一下米價,現在掛牌是三十文錢一斤,比幾年前他剛到的時候幾乎翻了十倍,不過供應還算充足。唯獨鐵器短缺,一問掌櫃,答道:都被城裡的黃巾徵用拿去製造兵器了。

緊挨着西門、北門的位置是用木柵欄圍起的兩個大兵營,看規模,跟闞清掌握的守城的黃巾約有五到六千人的情報差不多。

裝了半籮筐東西,三人才晃晃悠悠的往衙門而去。衙門口也是兵丁在把守,闞清來過這裡,那兵士認識他,見到他不等開口便說:“你們等會,我去通報一聲,闞書記正在公堂之上記錄呢。”

三人等在門外,不一會,那兵士跑出來說:闞書記正在忙,讓我帶你們先去他家裡歇息,他一會就回來。

拐到離衙門不遠處的一個巷子裡,進了一個小院子。院子不大,裡面是兩間平房。那兵士一邊給他們倒水,一邊介紹說:這原來住的也是衙門的書記員,後來被我們趕跑了,這裡就一直空着。唐主簿見闞書記在衙門住的地方狹小,就把它要了過來給了闞書記。唐主簿可器重他了,經常晚上讓我們拎着一甕酒到這兒來,兩人一聊天就是幾個時辰。

從兵丁的幾句話裡,孟良心裡便對闞澤有了一個基本的定位:此人在留縣地位不低,已經融於管理者的序列中了;和唐主簿的關係密切,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書童身份,現在應該是朋友關係。如果能做通闞澤的工作,他願意出力的話,此行的目的便達到了。

正思考着,那闞澤回來了,遠遠的推門就喊道:“爹,你怎麼來了?”只見一個瘦瘦的尖臉的年輕人推門進來,這人的眼睛很有特點,不大,卻很聚神,屬於那種目光炯炯的類型。

闞清慈祥的向他招招手,指着孟良和史渙含混的介紹說:“這是你孟大哥、史大哥。”

闞澤規規矩矩的行了個禮,叫了聲:“孟大哥、史大哥。”

孟良站起身來,拱拱手:“德潤兄,久仰了。”

闞澤見此人雖然年齡不大,穿着又是一副夥計的打扮,舉手投足間卻自有一番氣度,忍不住仔細的打量了他幾眼。

這史渙跟闞澤見過禮,一聲不響的離開房間,到院子裡石桌坐下。

孟良綜合了自己大腦中對闞澤的瞭解,決定還是採用單刀直入,直接攤牌的辦法。這樣做最壞的結果是闞澤已經被太平道那一套教義所迷惑,到留縣衙門去舉報他們,但是他這樣做得考慮他父親和他自身的安危;其次,他審時度勢,虛與委蛇,把他們糊弄出留縣,這事就當沒發生。

孟良憑着自己的直覺選擇了直截了當的方法。後來很多事,尤其在身處困境之時,孟良往往都需要立即做出抉擇,他一直就是憑自己的直覺。事後他暗自總結到,這種直覺來自於對三國曆史的熟悉,對人物性格的瞭解。所以,他屢屢感嘆道:陳壽、裴松之誠不欺我!

“德潤兄,鄙人孟良,字天佑,來自鳳翔城。你父親與我們淵源頗深,今天我們來是想了解一些留縣的情況,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

闞澤凝視着孟良,過了好一會,像是反應了過來,哈哈一笑,說道:“原來我父親是爲你們鳳翔城在做事啊,我一直以爲他是在爲黃巾做事,是太平道派下來的監視唐諮的。當時他讓我跟唐諮套近乎,蓄意瞭解他的真實身份,我就認爲我們原來的東家行事秘密,是太平道派下來的另一條線,臨走的時候把父親安排在這裡做耳目。呵呵,你就是孟公子啊,鳳翔城最近可是名聲大振,想不到公子跟我年齡相仿,不簡單不簡單哪。”

孟良鬆了口氣,這寶押對了,最壞的可能已經排除。

“父親的猜測是對的,此人就是唐諮,張角派到徐州的宣教使,發動徐州黃巾起義的幕後指使者。他本是河南郡人,因爲博學曾被舉孝廉,在家鄉被縣令聘爲主簿,後來不滿現狀,跟前來傳教的張角一拍即合,拜張角爲師,是張角手下幾個比較有文化的弟子之一。張角發動黃巾起事之前,派他到徐州聯絡當地的信徒,約定起義時間。此人與徐州黃巾的大頭目張闓一向貌合神離,他在心裡一直視張闓爲草寇,參加黃巾起義只不過是一種政治投機,認定他成不了大事。後來張角死亡,他便帶着他的親兵王大虎一干人秘密來到留縣,暗地裡傳教、收徒,最後發動信徒圍攻縣衙,處死了當時的縣尉,驅逐了縣令。他讓親兵隊長王大虎做了縣令,自己易名不改姓做了主簿。”

孟良歎服,徐元直料事如神。

“此人對今後有什麼打算嗎?”

闞澤搖搖頭:“我觀此人乃是一介書生,空有理想抱負,卻難以持恆。他近日在研讀周易卦辭,很有心得,經常來我這裡探討卦義。”

孟良暗自感嘆,此類知識分子數千年來本性一直未變過。當時爲理想、抱負一時的衝動,積極投入到社會變革之中,一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灰心喪氣,重新回到自己的蝸居,鑽進故書堆裡研究自己的學問。待到一覺醒來,城頭變幻大王旗,天地顏色已改。再看執政者,竟是當年自己領導下的學生、下屬,卻不知悔改,自嘆命運多舛,時不與我,造化弄人。最後故作清高,弄出一堆酸溜溜的東西來鍼砭時弊。

古往今來,多少知識分子走的都是同一條路。

闞澤又問道:“孟公子此來意欲何爲,莫非鳳翔城的民軍準備攻打留縣?”

孟良點頭:“留縣的收復是遲早的事,鳳翔城的民軍不來,徐州刺史的軍隊也要來。況且現在黃巾已是大勢所趨,覆滅是早晚的事。唐諮和留縣就好比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那個卵,何去何從,他該有個決斷。德潤兄不妨找唐諮分析利害,我能給他的保證就是他本人性命無憂,留縣黃巾各得其所。”

闞澤拱手:“請公子靜候佳音,憑闞某三寸不爛之舌定然說的唐諮舉城歸順鳳翔城。不過,爲安全計,請公子等人暫時離開此地,就在松林坡歇息下來,不出三日,定有佳音傳來。”

孟良拱手作別,正待離開,只聽得大街小巷一陣急促的鑼聲傳來:“敵襲、敵襲,上城牆,準備戰鬥。”

孟良等人皆是一愣,難道彭城郡國發兵前來?

闞澤說道:“稍安勿躁,我去看看,你們別走動,我一會就回來。”

不大一會,闞澤回來,疑惑的問:“怎麼回事?鳳翔城的民軍大舉來攻,在城外已經紮下營盤,有一千五百騎兵,二千多步兵,攻城器械都擺出來了。領兵將領是徐庶、甘寧、魏延、糜威等人,他們射上一箭,上有他們聯名簽署的招降書一封。上面寫道,鳳翔城替天行道,出兵平亂,留縣黃巾已成籠中困獸,早日獻城投降,接受改編,可保一城平安,否則,打破城池,定當雞犬不留。”

孟良疑惑,這種用詞不是慣常的口氣,有悖鳳翔城平時奉行的道義啊。再說,如此動作,定然已經知道孟良就在城內,爲何突然出兵攻打呢?

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6章 初見糜竺第175章 殺手鐗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95章 留縣模式鍥子二輪迴道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68章 智鬥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創作大家談之六yangguang70兄評論帖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70章 徐庶的墮落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95章 留縣模式第36章 疑是故人來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65章 殘陽如血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3章 非常之道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109章 奇襲滎陽鍥子二輪迴道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89章 屠倭碑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8章 未雨綢繆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189章 屠倭碑第131章 秘密盟約創作大家談之三50503864兄的評論專用帖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前言穿越論第65章 殘陽如血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78章 凱旋門前意深遠卷一結束語第56章 驕兵之計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41章 接管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