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這麼久,大年三十終於來了,早上剛剛起牀李塵便隨着李志開始在院中忙碌着,今天是年三十他們起牀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帖春聯,這個時候就連法憲也出來幫主李塵他們一起貼春聯,貼春聯是除夕固有的一種傳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貧困還是富有,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出了貼上對量以外李志還準備了大量的窗花、福字和年畫,這些都是要在一起貼的爲了彰顯春節的節日氣氛。特別是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一系列的意思。
春聯貼完已經接近中午了,做了午飯吃過之後,李塵小歇息片刻接下來就要去上墳了,這也是年三十的時候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上墳稱爲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這天李塵和李志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族人的墳上,讓亡故的族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還有雞鴨魚肉一大堆放在李志父子的面前,看着這些豐盛的飯菜,李志便叫法憲去請法善他們幾人過來一起熱鬧熱鬧。
而且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爲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爲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因此在法善他們來了之後他們的年夜飯菜開始。
年夜飯吃完又要開始熬夜守歲,相傳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於是興起,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而且在守歲的時候還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這些種種繁瑣的禮節在沈府的大戶人家還好,大戶人家雖然人多但是人多的時候熱鬧大家坐在一起守夜的時候可以有各種活動,收起來還好,但是在李家這種小戶缺少了幾分熱鬧,幾個時辰的時間也是最難熬的。
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後,在在守夜時候要在(神)廳神案上燃好香燭。而且 庭院裡也要已準備好用以點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稻秸稈)和番薯藤。
好不容易熬到了時間,李志用春草迅速點火,待番薯藤燒起大火後,一切才準備就緒。之後 法善,法憲,法成,**,李塵,在庭院起點處等候,由法善帶頭最先跳過火堆,其他人依次跳過。 跳過火堆,拾階而上,從正門進入“厝內”,一直走到神廳內的“天公燈”下,完成一趟。然後沿原路折回庭院裡的起點處,接着跳,李塵由於小的時候這些習俗已經漸漸的消除了,所以這種活動李塵活了三十幾年還是第一次如此盡興的玩,於是便央求這大家多跳了幾次,待到火勢漸歇,這才作罷,之後李塵從火堆裡夾出一些未燃盡、帶火星的番薯藤條,放入瓦片上,放到李塵、法憲、李志的“房內”“眠牀”下面。最高的男丁,手之後將火堆往大門方向一打,讓火星灰燼散開,燃放鞭炮。看着燃放的鞭炮李塵不禁的吟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