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新世界

白日中的火把依然燃燒着,點點繁星一般,原本嘈雜的聲音逐漸匯聚成巨大的呼喊聲,在人海之中爆發開來,圓圈內的人們跪拜的身影,雙手向着天空伸去,形成一片數不盡的手臂森林,拜倒後又變成了後背的平原,海嘯般的歡呼將最外圍一圈的騾、馬、驢子、牛等牲口嚇得噤若寒蟬,動彈不得。

劉澤攀上圓點的樓頂,轉向四周揮手示意,因爲太過嘈雜,他聽不到清晰的話語,耳邊只有呢喃,看着如此空前的盛況,劉澤只好輕聲說了句:“安靜!”

在他身邊的警衛立馬一起喊道:“安靜!”“安靜!”

一陣如同回聲般的口令由中心圓點穿向四處哨塔擴散,像一滴水滴入了海洋裡一般,逐漸歡呼聲平息了下來,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被捆綁的俘虜在以後的歲月裡都將逐漸明白,這是個新紀元的開始。

看着在跪拜中的人羣,劉澤心中剛開始很是得意,雖然之前已經帶領手下穿越過兩次,但沒有一次是如此大的規模,劉澤看向下方人擠人的人頭,這麼多人,無論他們之前有多麼抵制自己,但現在自己都予取予奪,如果他在這裡宣佈自己是神,那也將不會有任何人反對,即使馬上回到明代,這一百二十五萬人也將成爲最忠誠於自己的狂戰士。

一陣冷風吹過,劉澤在高處突然戰慄了起來,繼而滿是惶恐,這並不是真實的自己,自己僅僅是通過這個未知石板發出的偉能而已,若是真的迷失了自己,那纔是最愚蠢的事。

如此多的人口既是資源也是考驗,第一個大問題就是糧食不足,僅僅大概統計,這裡收集而來的存糧也僅僅夠所有人三個月食用而已,而三個月後,這裡纔剛剛到冬天。

沒有時間了,需要養活所有人,而第一步是要給予所有人信心。

劉澤思考着統計的數據,挺直腰桿朗聲道:“我們已經不在大明瞭,這裡是個新世界,唯一的好處就是這裡不再有大明那樣嚴重的旱災、蝗災等等,你們可能有很多疑問。”

看着下方已經按捺不住而交頭接耳的人們,劉澤清了清喉嚨,再給旁邊的警衛員使了個眼色,隨着警衛員們一聲聲“安靜”的命令下達,場內又重新恢復了秩序,只是剛剛還跪着的人們現在一個個仰着脖子,用疑惑的眼神注視着劉澤。

“不要胡思亂想,很多事情你們不需要知道,你們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好日子來了。”

“還記得我之前的承諾嗎?每個人一百畝地,無論男女老幼,所有人都有。”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你們開墾,就在這裡,在這個富饒的平原。”

“這裡不是大明的三月份,而是大概十月份。”

“雖然你們有些人住在西安,沒有種過地,可是也得學,咱們必須先養活自己,才能過下面的好日子。”

“趁着現在天氣正合適,所有人都需要參與開墾的工作中,種上冬小麥,開年才能養活自己。”

“我們將建立民衆府,這是咱們民衆自己的執政機構。”

“按照你們現在的次序,實施保甲制度。”劉澤說道,因爲現在人口太多,而且大多數是拖家帶口的,所以就用這種最簡單有效的編組方式。

隨着傳令兵的接力,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劉澤這是要編戶齊民,以戶爲單位,十戶爲甲,十甲爲保,編組方式與現在民衆軍內編制類似,家家都有具體編號,編爲第幾保第幾甲第幾戶,設戶長。

在可靠人員緊張的情況下,雖然有着如此神蹟,劉澤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在此危機時刻,保甲制度的目的是通過聯保連坐法將這裡變成一個嚴密控制的大集體。

聯保就是各戶之間聯合作保,共具保結,互相擔保不做違法之事,若有違法謀反等事宜,全部連坐,也就是一家有“罪”,九家舉發,若不舉發,十家連帶坐罪。

這種保甲制度不同於歷史上各代制度,僅僅是爲了方便管理,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權力,每甲爲最小的集合,相當於一個小組,爲了克服農業生產建設等困難組成的勞動隊,一保即是一個村。

以這裡的圓圈爲出發點,每個村按照上次穿越之前探索過的區域,如同蜘蛛網一般,在這片平原上劃定網格,每個村都先各自推舉甲長,然後在甲長中推舉出保長。

圓圈這裡匯聚的民衆們在如此狹窄逼仄的區域已經一整天了,與劉澤擔心的相反,此時幾乎所有人仍然是熱情高漲,並未感到厭煩,儘管太陽已經高掛,場內又因爲擁擠而有些燥熱,但他們一個個偶爾擡着頭,像注視一尊佛像一樣虔誠地注視着劉澤,眼睛裡充滿着探索的意味,堅決的按照劉澤的要求來做,讓選舉就選舉,讓分組就分組,讓坐下就絕不站着。

劉澤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計劃表,在此繼續宣讀了他的法令。

最先完成保甲編組的村,首先得到的是次序編號,在領取了基本的工具牲口後,按照由近往外的原則,在王友元、晁中臣安排的騎兵護送下安頓在指定地點,每個村的管理人員都在其內部選舉產生,基本就是以前劉澤設立農會的翻版。

到達指定地點後,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居住地和分配土地,大概分到的是二十里方圓左右的地段,基本村子就是一個帶有圍牆的小型堡壘,這裡的堡壘也是村內民衆的生活區,他們的存糧、工具、分配的物資都由集體所有,這些都是之前民衆軍花費巨量力氣徵集而來,現在又分發下去,這時候當時有怨氣的人們才恍然大悟。

村子周圍的所有森林、河流、耕地都屬於村集體所有,在理論上,這裡所有的一切最根源爲民衆會成員所共同擁有,而所有人只要加入這種合作社性質的農會,理論上都可享有每人一百畝土地使用的基本權利,不可交易,但終身免費享有。

爲了鼓勵生育,未來的新生兒也都享受這種福利,與劉澤之前在各個村寨的土地改革一樣,土地權利歸於村集體,各家享有分配福利而已。

而分配的順序依然是以參軍優先原則,村裡的民兵隊爲第二順序,抽籤確定挑選順序,與之前不同的是所有成年男性都被強制參加民兵隊,以保護村寨防止意外。

除了每人固定的一百畝耕地外,其他的宅基地、草場、林地、沼澤也將按照人數平分。

每十個村將組成一個鄉,由民衆府從原本洛川大營的人手中抽調設置:一名鄉長、一名軍法官、一名民兵大隊長、一名稅務、一名郵政、一名醫生,之後按照培養的人才再進行填補,增加副職和下屬。

理論上現在民衆府實行的還是軍管制度,唯一一步到位的是打碎了之前的宗族地主鄉紳,這些人和俘虜將被看押在劉澤的圓圈附近所新設立的新合肥市。

第一批建立村子的隊伍最大的難題就是在這片未開發的大陸上紮根的問題,這片至今未能探索到盡頭的大平原上,覆蓋着茂密的大森林和衆多河流水系,一眼都望不到頭,幾乎所有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除樹木、開墾土地。

也幸好鋼鐵廠第一天就開始了復工,增加人手後開始量產農具工具,不過最初基本還是刀耕火種,這裡與所有大明農夫的經驗完全不同,人少地多的情況下,基本沒有精耕細作的可能,有限的糧食作爲種糧後,每個村被分配的儲備糧基本只有一個月左右,其他都被集中在新合肥市糧倉中作爲緊急儲備。

每個村的儲備糧也不是平均分配給民衆食用的,這裡最重要的是實現食物自給自足,也幸好這裡的茫茫叢林,在這個秋季裡給所有人都準備了豐富的食物。

森林那裡有各式各樣的漿果和堅果。黑莓、木莓、越橘、草莓等漿果都是營養豐富的果品。

胡桃、栗子之類的堅果也不難找到,更有成羣的野雞、結隊飛行的野鴨和野鴿經常出沒於叢林和沼澤地區,依照劉澤之前的經驗,這些野生動物很笨,不怕人,或者說沒怎麼見過人,抓捕難度極低。

在溪流和湖泊中魚的數量也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可食用的魚類,味道還很鮮美,容易捕獲,水中除了魚類外,還有藻類,蝦等其他可食用的物種,總體來說,這裡基本可算得上世外桃源。

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理想生活。

這些第一批移民們在耕作之餘,就得扛着弓箭、帶着漁具到叢林、沼澤和溪流邊上打獵捕魚,或者採集各種野菜和果品,以此來彌補食物的不足。

農業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開始的,這種分散就食的方法就是劉澤對抗糧食不足的底氣,最起碼在前幾年中,一切都在積累階段,這是真正的篳路藍縷。

各個鄉之間又有巡查組進行定期摸查,巡查組內有法庭、醫院、民政隊等組成,在百餘名步槍兵的護衛下如同劉澤的觸手般巡查最底層,這是最後的保障。

最開始也是最難的,在這些叢林和草地沼澤之中,壓根就沒有道路,即使有斷斷續續天然形成的羊腸小道,也是崎嶇難行,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基本都要披荊斬棘自己趟出一條路。

魯迅曾經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就非常貼切民衆府所面臨初始階段的窘狀,這個原始的交通網絡由俘虜的官軍士兵負責編制,除此以外這些俘虜們還將負責援助建設各個村子水利設施和礦區的礦產挖掘等等集體施工工作,而他們得到的承諾也是幹完這些活後,將獲得普通人同等權利,每人一百畝耕地,成爲普通民衆。

在整個民衆府的控制區域,也不僅僅是這些單一的農耕村,其實整體可分爲七種聚集地:

(1)普通村:拖家帶口的普通百姓家,他們將提供糧食、肉食等等物資,是最廣大的主體部分,在陸地上以耕種狩獵爲主,在海邊的則是專門捕魚爲主,又有專門種植茶葉、桑樹、果蔬等副食品村,基本上都以最適合的優勢產業爲主。

(2)採礦村:以原官軍俘虜爲主,爲各個工廠提供原材料。

(3)畜牧養殖村:主要分佈在草地區域,集中有部分騾馬驢子牛羊等母牲畜,以繁殖爲主。

(4)軍事據點:駐紮步槍兵和民兵,配備少量火炮,建築在有險可守的地段,以控制周圍有戰略價值的要道、區域。這裡也是道路的節點,各支商隊、運輸隊和普通民衆都可以在此修整補充給養,若是遇到危急情況也可求助此地駐軍,更是應對外圍紅毛蠻的主力。

(5)初級加工村:主要做初級加工業,比如硝制皮毛,粗加工粉碎礦石等等,然後將更加方便運輸的初級產品運送到新合肥市進行深度加工。

(6)供銷社:收購和銷售各種物資,分爲兩部分,一部分爲常駐商棧,設置在鄉或者軍事據點,另一部分爲商隊,遊走於各村之間,還充當送信等業務。

(7)核心市,僅有新合肥市,這裡集中了大部分軍隊、所有的製造業工廠、倉庫和民衆府的主體機構。

除此以外,更有多支直屬於民衆府的小隊人馬,比如探路隊,主要由精銳騎兵探哨組成,他們主要是測繪探索未知區域,又比如探礦隊,專門尋找礦產穿梭於崇山峻嶺和茫茫荒原之中,一旦他們發現有價值的礦脈,很快那裡將專門調派人手建立採礦村,還有航海隊沿着海岸兩側探尋。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基本擁有完善政府職能的市級機構就被如此搭建起來,以軍法爲推動力的別樣社會就這樣安穩的度過了最初的階段,之後的普通民衆世俗生活的比重將不斷增加。

也幸好攻下西安俘獲了大批官吏,作爲最基礎的法律,因爲劉澤對法律也不甚瞭解,只能以《大明律》爲基礎,刪減不合時宜的部分後,頒行實施。

如此,一個擁有現代和古代法律相互交織,融合了以民衆爲根本的民衆會綱領的奇特世界誕生了。

第128章 軍校(上)第179章 準備(上)第240章 去美國(下)第167章 埋伏路途第三十二章 戰果與救助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156章 騎兵來襲(上)第109章 建設與教育(下)第104章 白種人?(上)第120章 火炮計劃第184章 路途第180章 準備(下)第五十八章 沒想到的發展第215章 再次接頭第244章 善後292.第289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218章 合作第八章 僞裝佔了個城第八十六章 救不救?第201章 集會第兩百六十六章 《戰鬥到底》免費章節第177章 和時間賽跑第181章 四面第117章 破心中賊第一十三章 招兵招手下(下)第112章 歸化教育第一百章 開窯(下)第九十三章 我們在哪裡?(下)289.第286章 回憶第三十四章 報仇第267章 這麼大第268章 加速器工程第177章 和時間賽跑上架感言第258章 跨時空六項基本條約第253章 最起碼現在還是無辜的第七十二章 大發展的時期(下)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上)第134章 下一步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196章 現代世界第211章 劉步雲代號9527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四十八章 黑色石板之謎287.第284章 戰爭罪行審查委員會第207章 社會第149章 援軍第五十章 通知第268章 加速器工程第248章 活捉洪承疇(下)第110章 步入正軌的搖籃第127章 商隊(下)第176章 西安(下)第227章 突變第三十章 三爺答不答應?第220章 退伍兵第197章 什麼是猖狂第102章 造船與探哨(上)第111章 部落聯盟第170章 下一步計劃第164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零一章 陸地第三十六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上)第120章 火炮計劃第174章 西安(上)275.第272章 男丁七十以下 十歲以上皆出征第二十四章 訴苦大會勾出火氣!第兩百六十六章 《戰鬥到底》免費章節第173章 對峙第242章 心理戰第263章 活捉袁崇煥(上)第155章 誘餌(下)第六十一章 戰前(下)第111章 部落聯盟第五十九章 戰前(上)第152章 物質與精神第143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176章 西安(下)第158章 埋伏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七十二章 大發展的時期(下)285.第282章 好好改造吧第六十三章 接陣(下)289.第286章 回憶第226章 剃髮第150章 中央情報局第三十九章 分田與進攻計劃第268章 加速器工程第120章 火炮計劃第173章 對峙第四十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上)第五章 伏擊第192章 要多想第168章 突襲第268章 加速器工程第171章 水中撈月 一場空忙第131章 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