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風雨3

江寧城,

雖然對岸的江北,已經是數月烽火連天,但這裡依舊是一副燈紅酒綠,暖風燻人的太平景象。

而在秦淮河上船孃儂聲婉轉的唱曲之中,遊曳的花船畫舫之中,也有一羣人在大聲的抱怨着。

“這羅鎮撫手下都用的是什麼人啊,,”

“幾乎個個都是榆木腦袋。”

“多數說起話來也是粗鄙不文,不成體統,”

“不懂得變通也就算了,連一點好處都不讓人撈”

“就連與當地往來的一切商事通貿勾當,也都是婆羅洲會館相關人等經手把持。”

“卻是一點兒都不讓別人沾手的。”

“這個啥勞子官職,真是做的一點兒意趣和指望都沒有”

“真是虧了老子打點下來的花費。”

“天曉得猴年馬月,才能把搭進去的,給盡數找回本來了。”

雖然他們大多數只是在北邊遙領的職事,平日只要安心的呆在後方享受,朝廷開出的俸祿與待遇。

但也不是沒有人想過能否從中牟利,把之前求官的花銷,給儘快撈回來。然後他們打着親民官的旗號,所派往北邊的人手,就在當地不免是各種碰壁了。

甚至還有人“路遇流匪”自此沒了下文,因此不免在這裡湊作一團,怨聲載道的各種腹誹不已了。

不過,能夠在行在小朝廷裡,弄到這些北面官的份上,他們本身也不是什麼遮奢來歷或是有大背景人物,了不起是個某家豪門的遠支,或是門下多年的行走而已。

相比那些真正有能耐,弄到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乃至東南財賦腹地的,各級實權正任官職的顯赫人家,卻又是遠遠不如了。

至少這些正任職位不論高低,可以讓這些新就任的官人們,更進一步有償的將那些有所油水的位置,逐層酬賞給手下底下的親隨扈從,主家吃肉手下喝湯式的,大家利益均沾的撈取好處。

或是層層過手,將具體職權和轄區,發包給那些有所淵源故舊關係,好好的撈上一筆薦身錢,然後再聽由他們各自聚斂,又能得到持續而穩定的獻納,而儘快將付出的代價,撈本盈利回來。

而在南方之地,哪怕是再偏遠貧瘠,出產不豐的縣治,至少也有機會仗着官人的身份,作威作福一番啊。

因此,他們面對那個早已經各種惡名昭著在外的羅藩子,多數也只有在這裡就着酒上頭,私下抱怨發泄的底氣。而不是合力起來到朝中去運做和鼓動,好讓對方實實在在的分隔出利益與好處來。

上一個企圖這麼做的人,乃是公室四家出身的澄海世子,至今這位還在全進在宗正寺裡待罪反省呢。其他的人,也自覺沒有足夠的體量,去出首觸這個黴頭。

再說了,在大多數的印象之中,北邊那塊深陷敵後的飛地,可謂是兵戰兇危,饑民與流匪遍地,胡馬與亂軍橫行出沒的險惡之地。

以至於當地的駐軍,需要巧立名目,私下抓捕丁口爲奴役,又從海外疏買販奴驅口,來維持日常的所需,乃是貧乏紛擾的惡官之任。

謀了這裡的官職,就等於是費了不少資財和關係,做了十足冤大頭,才弄到這一個名不符其實的官身和基本待遇而已。

其中唯一的好處,就是這個秩序和品秩是國朝實實在在承認的,在日後轉官可以作爲不錯的跳板,而在堪磨的時候,也可以優先減少年限。

氾濫的淮水,讓陰雲密佈的兩淮戰事,也暫時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這也意味着,散佈和盤踞在淮北、河南大地上的各方勢力,自願或是不自願的迎來新一輪休養生息的喘息之機。

北端的邙煬山到大野澤一帶,南段的昭陽湖——微山湖——白馬湖一線,也進入某種嚴防死守的收縮-重點防禦狀態。

只有馬隊依舊還在外圍保持,相應的活躍程度。主要是截殺和阻擊那些走投無路之下,試圖流竄,或是滲透到徐州、兗州境內,擄掠破壞的藩軍胡馬,以及北朝兵馬。

在北旱南澇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取得絕大部分的收成,這已經是頗爲難得事情了,隨着最後幾批過了雨水的秋糧,被應急加工成各種耐貯存壓縮口糧,又分發下去。

再加上夷州方面,也加大穩定輸送糧食的規模,一年忙到頭不得閒,神經也一直繃得緊緊的各地軍民,總算可以喘上一口,開始下一輪不那麼緊張的耕播了。

因此補種套生的主要都是那些,快長耐活而相對低產的豆薯作物,因此對於精耕細作的要求普遍不高。原本需要密集投入的農業生產人力,也可以解放相當部分出來轉作他用。

因此,各地人手緊缺的局面,也多少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大規模的預備役訓練,也可以就此鋪展開來,因此短期內的統治秩序要求和地方防禦上的壓力,已經不是那麼大,。

這樣,我也可以着手準備和安排,南下覲見的諸般事宜了,

和平安寧從來就不是靠呼籲與號召,妥協與交換,就能輕易得到的,更時候是靠實實在在的武力威懾與制衡,來進行維護和保證的。

無論是對內的鎮壓與保衛的日常維持,還是對外的防禦與掠奪。

這一次覲見,也有一大批人事上的需要,就是籍此將六州鎮撫使下屬,因陋就簡發展起來的文武班底,地方官府的基本架構和次序,名正言順的敲定下來。

畢竟,按照我這任置制鎮撫使的職權,對於防區和治地之內,縣以下的正官雜佐,有就地擇任的便宜之權,只要事後補充報備相應人等的名籍和出身、憑告就好了。

而對州郡正印官以下的佐貳,以及分屬各衙門的附帶人事,地方守臣也有保舉薦任具體人選,並且先行安排代管其責的權宜便利。

而一般只要是軍前保舉的對象,後方的行在和大本營,也基本不會特意去駁回,或是另作選任的。

而諸如刺史以上,則是需要後方的朝廷和大本營來,來具體決定相應的人選,而作爲地方守臣,只有提出相應要求和建議的有限權力。

因此,事實上六州鎮撫名下管領的八九個州,除了了兼着刺史或是知州之名,屈指可數的幾位軍中上層外,其他都是各種代官之名的權設職事,在維持着州縣鄉里的各級運作。

當然,這也是出自我私心的某種未雨綢繆,一旦替代的行政體系,形成正常運轉之後,後方有意在通過空降人事,或是交換調任的方式,派人過來地方抓權和擎制,就變得相對困難了。

因此,如果朝中來人想要肆意妄爲或是陰奉陽違,或是負有別樣使命而行那拆臺之事的話,在軍地的雙重配合之下,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將對方架空起來。

乃至讓人不比較合理的消失掉,或是身敗名裂的乖乖走人。我陰蓄的不臣之心可謂日久,斷然不會輕易留出來這種明顯的漏洞和後門的。

當然在明面上來自朝廷的權威與號令,還是要繼續遵循和聽從的,誰叫我們長期還要受制後方而繼續有求於人呢。

所以,這一次我需要繼續扮演好,這個忠於職守而不怎麼合羣的孤臣角色。

因爲,要帶小貓參加61親子活動,所以今天只有這些了

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120章 意外第177章 再編第104章 薄發4第1018章 頹然8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6章 義軍第375章 再戰4第479章 漸變9第589章 變數9第945章 破釜5第913章 臨峙13第560章 歸還10第332章 燕歸來第24章 間聞第619章 悵懷19第699章 履新3第780章 萌動10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928章 驚破8第148章 驚嚇,驚喜?第602章 悵懷2第646章 後手6第142章 變聞第900章 反動20第1267章 又決7第1057章 零落7第67章 協談第722章 異夢2第214章 召傳、中途第562章 營生2第106章 薄發6第1129章 浪奔9第1287章 旋滅7第81章 局外第686章 新氣第278章 出生入死第358章 戰雲1第442章 天傾10第796章 肘腋6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369章 接敵第204章 梳理第697章 履新第1081章 立新11第705章 啓東5第17章 皆爲名利第47章 一路向南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269張 翁山第59章 江寧第945章 破釜5第150章 整備和插曲第864章 撥亂4第1263章 又決3第456章 歸亡4第636章 悵懷36第494章 聞驚4第875章 撥亂15第365章 停整第345章 牽動第722章 異夢2第135章 微瀾第527章 經略第867章 撥亂7第357章 出陣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838章 雲起8第845章 風動5第769章 憂亂9第350章 援濟3第1102章 歸遠2第269張 翁山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983章 浮夢13第890章 反動10第329章 猛進第1181章 會江寧5第389章 迴轉4第382章 波黠第223章 裁汰 機會?第460章 歸亡8第190章 遭遇第1194章 江寧變8第589章 變數9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1053章 零落3第1075章 立新5第839章 雲起9第695章 暮氣5第799章 肘腋9第104章 薄發4第435章 天傾2第349章 援濟2第446章 天傾14第540章 風雨4第1109章 歸遠9第1219章 平盧9第119 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