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頹然20

滿目瘡痍的原野上,那些原本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已經被一條條亂七八糟的溝壑和大大小小的坑洞所取代了。

從山牆背後望見了此情此景,作爲曾是流民出身的老梁山部衆,守備團副尉朱平,也不禁重重的捏緊了拳頭。

這是多好的田地啊,土厚水足而且平坦無垠,都是他們一鍬一鋤一條壟一條溝的,辛辛苦苦重新開墾耕作出來的,預期至少可以產出三五石慄麥的肥地;

現在連同種下去的冬麥種苗,還有那些好容易才親手建造起來的菜畦、屋舍、圍欄、畜廄和倉房一起,都被這些蝗蟲一般席捲而過的敵人給毀於一旦了。

遠處被點燃的點點火光和升騰的煙柱,就此這一切最好的寫照和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是那些橫衝直撞的騎兵;他們身上都帶有鮮明的邊地色彩:

多數人的帽盔上鑲着一圈毛邊,身上裹着暗色的毛氈;而軍官的頂子上也不是常見雉羽或是櫻子,而是抖動的犛尾或是馬鬃,

而那些耀武揚呼嘯盤旋的騎兵,甚至趨勢不減的打算對着他們這處城寨爲中心的營盤發起衝擊,然而,突然從地面上炸開的煙塵和噴涌而起的碎石土塊,剎那間就籠罩在了他們之間。

這羣彪悍的騎兵們,頓時就像颶風掃過的樹林般被摧殘了,無數星星點點,帶着血花或是毫無徵兆的,貫穿了他們身上的披風、鎧甲和帽盔,還有血肉之軀;

然後暗藏在柵牆背後的火巢車和發火箭也開始發威了,密密麻麻攢射而出的焰箭,在奔入騎兵羣間後到處亂鑽,箭頭前面的火藥紙筒也爆燃起來,一團團煙塵在翻滾的戰馬和騎手接連着炸開,人仰馬翻,到處都是人足或馬蹄在倒着滾動。

然而這個令人真煩的場景還沒能持續多久,新的挑戰和考驗也隨即出現了,地平線上再次出現了黑壓壓的人羣,那是衣不蔽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男女老少。

打頭的其中一些悲苦和哀傷的面孔,朱平甚至還能認得一二;都是他親自通知過清野堅壁退往城裡自保,卻是難捨那點家當而落後在城外被抓了現行的本地編戶屯民。

眼見畏畏縮縮此起彼伏嚎哭的他們,也像是慢慢放開了腳步而越走越近。

朱平卻是親自拿起火銃將其中一個打倒,然後就像是激起了連鎖反應一般的一陣亂射,驚駭的那些人羣頓時像是炸了窩一般的轉身四散潰逃。

然後大多數人還沒跑出多遠,又在遠處被斬下的馬刀和皮鞭給重新攔截回來。

“還真是不堪用。。”

一名在甲子外披着皮裘的軍將冷哼道。

“無妨的,藉此多消耗一下里面的子藥和氣力”

另一名軍將接口道

“順便摸清各處的火銃和炮射的佈置,纔是我們的目的”

。。。。。。。。。。。。

繼續留在以後的後續時光裡,就只剩下一個最基本的“買買買”日常活動;

把淮軍從地方繳獲、抄沒和各種名目收刮來的海量財物,迅速通過市面上的各種採購活動和士兵們的鼓勵消費,儘可能的花出去而變成一船船運往淮北境內的各類物資。

一方面是通過這些財富在地方上的重新流通,來變相的安撫和收買人心,另一方面則是儘量壓縮和壓榨,夷州民間的剩餘資源和產能,來壯大淮鎮的儲備底蘊。

畢竟,從長遠方向考慮,爲了歷次綿延了數載的兩次北伐事業,國朝大梁可謂是已經精疲力竭了,就算這一次江寧方面佔有很大的勝勢和上風,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速戰速決的解決掉嶺外的叛亂;但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一段或長或短的虛弱期,需要足夠時間的休養生息纔有可能恢復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於積壓在手中的錢財而言,反而還不如滿倉的糧食草料,已經其他的民生物資更有用處和價值了。而對於我治下初有起色的淮地而言,正所謂是各種備戰備荒,從來就是隻爭朝夕而嫌少不嫌多的。

所有的戰爭目標和善後的處置,或多或少都要圍繞這個基本點和重心進行考量的。在爲今的天下形勢中,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就能吸納到更多的人口,維持更大規模軍隊的武力威懾和實際控制力,等一連串的附帶輻射和擴張效應。

還有就是對於夷州後續佔領的土地政策頒佈和專職派遣人員的委任;通過這支短促的平定戰爭,淮軍以名義上的代管和抄沒逆產,以及暗中置換的一連串行動,直接或是間接的獲得了夷州主要的平原地區,約六成以上田土的實質控制權。

這些連成一片的土地雖然成色不一產出不等,但是除了已經生活在上面的那些國人、屬民、佃客和藩奴之外,大概還可以繼續用來安置上二三十萬的外來人口。

而這些來自大陸的流民所聚居的屯圍、村邑,一旦混雜本地人口中形成了規模效應之後,也將以潛在既得利益羣體的屬性,成爲淮鎮就地摻沙子和鞏固後續統治基礎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

而在另一方面,則是挾勝之勢和足夠武力威懾之下,對於這些土地上的原有居民和戶口,進行一輪的清理和整頓,乃至強制性的改造和合理分配。

當然了第一步並不是那麼激烈,按照不同階層和身份的人口,進行不同的分別對待;

像是那些有所恆產的國人和屬民,主要是提倡和推廣來自淮地的先進農業技術、工具和優良的種子,並且在整體上引導和歸化他們的種植趨向。

而對於沒有土地而人身依附更強的佃客,或又是毫無人身自由而形同兩腳牲口的藩奴,則是採取步驟更大一些的管理體系改造,也就是通過對那些利益盤根錯節的中上管理層清洗行爲,代之淮地已經運作成熟的編管體系,以集體組織和激勵制度,來提高相應的勞動生產與產出效率。

因此,雖然這些地方一度飽受戰火的影響和摧殘,但是來年的產出預期還是相當令人樂觀的。

另外一個附帶的好消息就是,作爲發展軍事用途氨化物的副產品;位於青州附近的氨化工場已經能夠從稀釋的廢料和殘渣當中,通過混合鹽滷、石膏、白堊等其他成分,而小批量的合成出類似原始化肥的東西。

雖然因爲產出的規模還很有限,相比傳統使用骨粉、綠肥、鳥糞石等天然肥料,成本和工藝的優勢並不明顯,對於廣義的農業生產推廣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通過農官部門的實踐和應用,已經在一些附加值高的特色經濟作物和特種種植上初見成效了。

意味着在我的堅持和引導下,長期對於工業生產和研發上的資源傾重,終於能夠在除了軍事和商業領域之外,有所直接反哺道農業生產上,而形成某種聯動的初級體系;這就是作爲初級工業革命的前景和曙光,或者說是魅力之所在了。

此外還有淮地的馬政得以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好消息。

主要是以糧食爲主的農業生產逐漸轉移到了,更加適宜的黃淮平原上的緣故,因此得到更多圍牧放養地之後,今年入冬前的出欄率再次達到了一個新高,已經達到了三萬七千多匹;

這樣除掉留下來作爲種馬和優質母體的少數外,大概可以實現如今淮北道境內五個軍序,大半數騾馬化的更新換代。當然了,因爲水土和種源的緣故,軍用馱馬和騎乘軍馬的比例很大,但合適作爲衝陣騎兵的坐騎戰馬,就不到十分之一。

畢竟,與其他豬牛羊之類的大小牲畜飼養不同,養馬的起點和門檻比較高,吃的用的成本和日常所需水準甚至比普通人家還要高。

因此,實在不適合過往前朝官府所採取的那種分包到戶,讓幾家十幾家合養一匹馬的分攤散放制度,風險概率和產出的性價比也實在不高;

而且,雖然說在草原上是個牧民都有養馬的經驗,但是勉勉強強的養活一匹馬是一回事,想要保證足夠健康和綜合素質的軍馬乃至戰馬,並且能夠穩定的進行大批量良種繁育,顯然是一件技術含量不少的精細活和週期較長的系統工程了,

因此這幾年下來,雖然通過對外征戰的俘虜和羅刮,獲得了二三十萬單位的騾馬大畜,但基本是草原種和河南本地種居多,要求比較高的優質騎兵戰馬,還得靠從安東等地來獲取和補充。

好在雖然作爲傳統貿易對象的安東諸侯們,自己自己打成一片而無暇外顧,但無論是淮鎮控制下的遼西五州還是遼東三州,都不乏適宜養馬的地方,這纔將騎兵坐騎的補充來源,給逐步穩定了下來。

而對於以我爲首的淮鎮文武的勸進和擁戴的表態,江寧方面新成立的幕府也是反應的很快。

只是除了新追加的五百戶食邑和一個特進的勳位之外,大本營還給我配發來了第二份的正式文書,讓我在解決了夷洲的問題之後,伺機引兵入閩行那定難克亂之事。

當然了,雖說大雲賊的主力已經傾力而出去肆虐兩浙了,但如果我真的帶兵去了的話,以閩地多山地貧而道路險阻重重的地理特點,還是有很大概率會掉進長期治安戰的那個大泥潭中;

不過這好歹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契機和由頭,讓我可以對閩地沿海各州的那些國朝殘餘勢力下手了。(。)

第1167章 滄瀾11第245章 教習、投資第884章 反動4第789章 萌動19第38章 彭城第731章 抉擇第428章 戰局11第1191章 江寧變5第761章 憂亂第146章 改變與日常第625章 悵懷20第584章 變數4第1051章 零落第121章 日常第563章 營生3第598章 期新8第174章 開端?第939章 驚破19第208章 波羅廟與節操第528章 經略2第1072章 立新2第460章 歸亡8第1204章 淮動4第648章 後手8第646章 後手6第1036章 瀾動16第826章 啓新16第242章 新軍第1218章 平盧8第525章 兵戎9第301章 戰淮北十五第108章 家世第1149章 潮新19第847章 風動7第1054章 零落4第1258章 再決8第393章 在河北3第374章 再戰3第1126章 浪奔6第484章 漸變14第945章 破釜5第398章 在河北9第705章 啓東5第1123章 浪奔3第1052章 零落2第910章 臨峙10第434章 戰局14第803章 淪沒3第854章 風動14第1082章 立新12第1121章 浪奔第1068章 零落18第953章 沉驚3第110章 驚夢第843章 風動3第108章 家世第690章 新氣6第76章 史話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1073章 立新3第815章 啓新5第834章 雲起4第1167章 滄瀾11第77章 種子第1092章 立新22第550章 序間4第994章 跌宕4第438章 天傾4第971章 浮夢第779章 萌動9第1168章 滄瀾12第582章 變數2第1230章 平盧14第479章 漸變9第52章 仿若初見第349章 援濟2第1239章 底定9第921章 驚破第968章 沉驚18第309章 淮北紛紛二第202章 夜深深第1232章 平盧16第342章 投獻第429章 戰局12第732章 抉擇2第1272章 卷蕩2第329章 猛進第640章 悵懷40第1196章 徐州起6第873章 撥亂13第1274章 卷蕩4第339章 防要第1248章 新章8第69章 生天第519章 兵戎3第1159章 滄瀾3第1212章 平盧2第696章 暮氣6第76章 史話第891章 反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