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

史文恭、蘇定、柳光宗三人加入西門慶的軍中後,西門慶讓他們與魯智深、岳飛等將一起從城外的俘虜營中再揀選了三萬健兒重新整編成軍,每日裡教習武藝。

至此,西門慶從俘虜的十幾萬復辟宋軍中精選了五萬人,作爲自己的楚國新軍。

剩下未能入選的十餘萬人,則在西門慶的授意下,被兵部分散遣返到各州,依舊作爲地方禁軍使用。

那些傷殘不能再擔任禁軍的將士,楚國官府也依例進行了撫卹。

俘虜營中的軍士們得知西門慶軍的待遇極好,又見識了安道全的救死扶傷之後,早已心慕西門慶軍,一個個的都欲在西門慶麾下當兵。

可惜,西門慶的選拔標準可比宋軍禁軍的要求高,從十幾萬軍士中,只堪堪揀選了五萬青壯健兒。

即使是這五萬人,在西門慶的眼中也不夠精銳,因此才交給關勝、王進、魯智深和史文恭這些萬夫莫敵的猛將重新操練。

剩下的十多萬落選之人,只得唉聲嘆氣,失落地跟着自家的軍官各自奉調去往淮南、荊湖、陝西、四川等地。

這些人不知道,即使他們被無情地淘汰了,但依然不自覺地在爲西門慶樞密使效力。

西門慶在東京汴梁城擊敗了二十萬趙氏復辟軍,已經初步震懾了天下羣雄。

然而,畢竟遠隔千山萬水,各地官員、將士和地方豪強等只知道西門慶勝了,卻對西門慶軍的戰鬥力沒有直觀感受。

難免會有人猜度,是否是趙氏復辟軍派系林立,相互掣肘,才讓西門慶軍有了可乘之機,進而各個擊破?

那竊居高位的西門慶,是否當真無法戰勝?

西門慶將這十多萬敗兵分散到各地,未嘗不是要利用他們的十萬張嘴,向地方上宣傳西門慶軍的強大。

“不是我軍無能,實是西門慶軍恐怖如斯啊!”

這些敗軍的軍漢們爲了自己的顏面,也會大肆吹噓西門慶軍的戰鬥力。

因而,這十萬敗軍,註定會成爲西門慶的免費宣傳隊。

再加之西門慶在朝中和地方上有了童貫,秦檜,馬植,宗澤,辛贊、黃文炳、杜充等一幫有能力的大臣,足以支撐起楚國的架構,如今的楚國已經今非昔比,應該可以順利地接管亡宋的地方政權了。

西門慶憑藉救出四千多京師女子贏得冬季汴梁城的人心,又通過大破二十萬復辟宋軍威震朝野,控制了楚國的朝堂。

在將自己的派系之人加官晉爵,安插到朝中關鍵位置後,西門慶可以說已經權傾朝野,一時間無人能制。

然而,被困在東京汴梁城中的楚國皇帝張邦昌對於西門慶只能言聽計從,遠在天邊的各地官員就未必會心服口服了。

如範致虛、錢蓋之流,雖然形勢上已經服從楚國號令,但那隻不過是迫於西門慶的軍事壓力,不敢輕易招惹西門慶而已。

西門慶擊敗了再多的宋軍,在這些士人眼中,也不過是一個窮兵黷武的梟雄而已。

內戰無英雄,天下士人會怕西門慶,但不會就此敬服於他。

西門慶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望,就需要在外戰上取得大捷,爲新立的楚國開疆拓土。

唯有如此,西門慶才能真正的在天下士人心中樹立起漢人英雄的形象。

西夏國,就是西門慶準備用來給自己刷聲望的目標。

得知西門慶要用兵西夏,馬擴找到西門慶,向他舉薦了自己的結拜兄弟劉錡。

劉錡可是歷史上的抗金名將,死後獲諡“武穆”的厲害角色。

在宋金爭奪陝西的富平決戰中,劉錡率領右翼最精銳的涇原軍猛攻金軍左翼完顏宗弼軍。

戰鬥中,劉錡率涇原軍射瞎了完顏宗弼麾下大將韓常的一隻眼睛,幾乎打穿金軍左翼,將完顏宗弼逼入絕境。

可惜,因爲宋軍的左翼和中軍抵擋不住金軍戰神完顏婁室的進攻,全軍潰散,導致劉錡功虧一簣。

後來的南宋順昌大捷中,又是劉錡用長斧兵正面硬抗完顏宗弼的鐵甲騎兵,再一次打敗完顏宗弼軍。

據說,後來金國皇帝完顏亮南征時,問麾下衆將誰敢領兵與劉錡軍對戰,麾下竟然無一人出列。由此可見劉錡在金軍中的威名之重。

宋史中的南宋中興四將,可是張俊、韓世忠、岳飛和劉錡,沒有擅長“戰略退卻”的大將劉光世。

劉光世已經被西門慶亂槍打死了,可見長腿將軍劉光世的腿還是不如西門慶的火槍子彈快。

西門慶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通亂槍,不僅打死了長腿將軍劉光世,也幹掉了後世的一個歷史名人,那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的謀臣劉基劉伯溫。

因爲,劉伯溫的祖先正在劉光世。

西門慶一翅膀就將朱元璋的軍師扇得無影無蹤了。

當然了,西門慶已經改變了歷史,後世既沒有南宋,更不會有元、明、清了。

朱重八沒有造反的機會,有沒有軍師也無所謂了。

南宋中興四將中的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將都已被西門慶收至麾下。

如今馬擴舉薦劉錡,實至名歸的南宋中興四將可就被西門慶一網打盡了。

西門慶聽了馬擴之言,就讓馬擴去找劉錡,在邊境招募能征善戰的邊民和番人,打造一支新軍。

同時,西門慶讓馬擴順道在西軍中探訪吳玠、吳璘兩兄弟。那兩兄弟也是未來的名將,如今還在軍中擔任低級軍職。

沒有戰爭,這些青年才俊可是不易在軍中出頭。

西門慶要給劉錡、吳玠、吳璘三人機會,讓他們在西夏之戰中得到歷練,成爲自己的軍中骨幹。

當然,馬擴是武舉出身,西門慶也要讓他再歷練一番,成爲真正能夠領兵出征的文武全才。

馬擴領命後,帶着一支五百人的隊伍離開了東京汴梁城,獨自前往陝西五路。

安排了朝中與軍中之事後,西門慶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離開東京汴梁城,衣錦還鄉地返回東平府陽谷縣。

如今已是楚國知樞密院的西門慶出行時,排場不同往日。

身爲西門慶親軍指揮使的焦挺親領兩千侍衛親兵沿途護送西門慶。

西門慶在東京汴梁城有水軍,他就帶領隊伍,坐着水軍船隻,順廣濟河而下,趕往梁山泊。

沿途興仁府、廣濟軍、濮州、濟州等地官員聞訊,自有一番迎來送往。

西門慶穿州過府,抵達梁山泊後,將水軍留在梁山泊,帶着侍衛親軍走陸路回到了陽谷縣。

整個陽谷縣因爲西門慶的迴歸而沸騰了。

第四十六章 你得先戰勝我扈三娘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三百八十六章 給你一份山賊職業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五十三章 血戰獅子樓第三百三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良嗣的艱鉅任務第六百六十四章 全能火槍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漢來投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手中獵物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貓鼠追逐第五百八十章 流星錘的滋味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五十九章 出發去孟州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招攬少華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五百零八章 轟轟烈烈學外語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一百一十八章 扈三娘與西門昕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何坐山觀虎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將軍”史文恭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門慶計誘宋公明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四百九十章 膠東海盜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九百四十三章 趙桓乞降第九百六十八章 西門慶約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門慶借兵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九百二十三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九百三十六章 西門慶起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西門慶的橋頭堡第八十九章 馬踏金眼彪第三百三十六章 師弟來了喜洋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狼煙四起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陷梁山大寨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化下鄉的好生意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餘睹的糾結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李乾順的退路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師弟來了喜洋洋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九十三章 好菜好酒好女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情屠殺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九百三十三章 康王北上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邀請第三百五十七章 玉麒麟的故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門庭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五百九十九章 苦大仇深何觀察第四百二十九章 贏不了西門哥哥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