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

史文恭、蘇定、柳光宗三人加入西門慶的軍中後,西門慶讓他們與魯智深、岳飛等將一起從城外的俘虜營中再揀選了三萬健兒重新整編成軍,每日裡教習武藝。

至此,西門慶從俘虜的十幾萬復辟宋軍中精選了五萬人,作爲自己的楚國新軍。

剩下未能入選的十餘萬人,則在西門慶的授意下,被兵部分散遣返到各州,依舊作爲地方禁軍使用。

那些傷殘不能再擔任禁軍的將士,楚國官府也依例進行了撫卹。

俘虜營中的軍士們得知西門慶軍的待遇極好,又見識了安道全的救死扶傷之後,早已心慕西門慶軍,一個個的都欲在西門慶麾下當兵。

可惜,西門慶的選拔標準可比宋軍禁軍的要求高,從十幾萬軍士中,只堪堪揀選了五萬青壯健兒。

即使是這五萬人,在西門慶的眼中也不夠精銳,因此才交給關勝、王進、魯智深和史文恭這些萬夫莫敵的猛將重新操練。

剩下的十多萬落選之人,只得唉聲嘆氣,失落地跟着自家的軍官各自奉調去往淮南、荊湖、陝西、四川等地。

這些人不知道,即使他們被無情地淘汰了,但依然不自覺地在爲西門慶樞密使效力。

西門慶在東京汴梁城擊敗了二十萬趙氏復辟軍,已經初步震懾了天下羣雄。

然而,畢竟遠隔千山萬水,各地官員、將士和地方豪強等只知道西門慶勝了,卻對西門慶軍的戰鬥力沒有直觀感受。

難免會有人猜度,是否是趙氏復辟軍派系林立,相互掣肘,才讓西門慶軍有了可乘之機,進而各個擊破?

那竊居高位的西門慶,是否當真無法戰勝?

西門慶將這十多萬敗兵分散到各地,未嘗不是要利用他們的十萬張嘴,向地方上宣傳西門慶軍的強大。

“不是我軍無能,實是西門慶軍恐怖如斯啊!”

這些敗軍的軍漢們爲了自己的顏面,也會大肆吹噓西門慶軍的戰鬥力。

因而,這十萬敗軍,註定會成爲西門慶的免費宣傳隊。

再加之西門慶在朝中和地方上有了童貫,秦檜,馬植,宗澤,辛贊、黃文炳、杜充等一幫有能力的大臣,足以支撐起楚國的架構,如今的楚國已經今非昔比,應該可以順利地接管亡宋的地方政權了。

西門慶憑藉救出四千多京師女子贏得冬季汴梁城的人心,又通過大破二十萬復辟宋軍威震朝野,控制了楚國的朝堂。

在將自己的派系之人加官晉爵,安插到朝中關鍵位置後,西門慶可以說已經權傾朝野,一時間無人能制。

然而,被困在東京汴梁城中的楚國皇帝張邦昌對於西門慶只能言聽計從,遠在天邊的各地官員就未必會心服口服了。

如範致虛、錢蓋之流,雖然形勢上已經服從楚國號令,但那隻不過是迫於西門慶的軍事壓力,不敢輕易招惹西門慶而已。

西門慶擊敗了再多的宋軍,在這些士人眼中,也不過是一個窮兵黷武的梟雄而已。

內戰無英雄,天下士人會怕西門慶,但不會就此敬服於他。

西門慶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望,就需要在外戰上取得大捷,爲新立的楚國開疆拓土。

唯有如此,西門慶才能真正的在天下士人心中樹立起漢人英雄的形象。

西夏國,就是西門慶準備用來給自己刷聲望的目標。

得知西門慶要用兵西夏,馬擴找到西門慶,向他舉薦了自己的結拜兄弟劉錡。

劉錡可是歷史上的抗金名將,死後獲諡“武穆”的厲害角色。

在宋金爭奪陝西的富平決戰中,劉錡率領右翼最精銳的涇原軍猛攻金軍左翼完顏宗弼軍。

戰鬥中,劉錡率涇原軍射瞎了完顏宗弼麾下大將韓常的一隻眼睛,幾乎打穿金軍左翼,將完顏宗弼逼入絕境。

可惜,因爲宋軍的左翼和中軍抵擋不住金軍戰神完顏婁室的進攻,全軍潰散,導致劉錡功虧一簣。

後來的南宋順昌大捷中,又是劉錡用長斧兵正面硬抗完顏宗弼的鐵甲騎兵,再一次打敗完顏宗弼軍。

據說,後來金國皇帝完顏亮南征時,問麾下衆將誰敢領兵與劉錡軍對戰,麾下竟然無一人出列。由此可見劉錡在金軍中的威名之重。

宋史中的南宋中興四將,可是張俊、韓世忠、岳飛和劉錡,沒有擅長“戰略退卻”的大將劉光世。

劉光世已經被西門慶亂槍打死了,可見長腿將軍劉光世的腿還是不如西門慶的火槍子彈快。

西門慶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通亂槍,不僅打死了長腿將軍劉光世,也幹掉了後世的一個歷史名人,那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的謀臣劉基劉伯溫。

因爲,劉伯溫的祖先正在劉光世。

西門慶一翅膀就將朱元璋的軍師扇得無影無蹤了。

當然了,西門慶已經改變了歷史,後世既沒有南宋,更不會有元、明、清了。

朱重八沒有造反的機會,有沒有軍師也無所謂了。

南宋中興四將中的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將都已被西門慶收至麾下。

如今馬擴舉薦劉錡,實至名歸的南宋中興四將可就被西門慶一網打盡了。

西門慶聽了馬擴之言,就讓馬擴去找劉錡,在邊境招募能征善戰的邊民和番人,打造一支新軍。

同時,西門慶讓馬擴順道在西軍中探訪吳玠、吳璘兩兄弟。那兩兄弟也是未來的名將,如今還在軍中擔任低級軍職。

沒有戰爭,這些青年才俊可是不易在軍中出頭。

西門慶要給劉錡、吳玠、吳璘三人機會,讓他們在西夏之戰中得到歷練,成爲自己的軍中骨幹。

當然,馬擴是武舉出身,西門慶也要讓他再歷練一番,成爲真正能夠領兵出征的文武全才。

馬擴領命後,帶着一支五百人的隊伍離開了東京汴梁城,獨自前往陝西五路。

安排了朝中與軍中之事後,西門慶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離開東京汴梁城,衣錦還鄉地返回東平府陽谷縣。

如今已是楚國知樞密院的西門慶出行時,排場不同往日。

身爲西門慶親軍指揮使的焦挺親領兩千侍衛親兵沿途護送西門慶。

西門慶在東京汴梁城有水軍,他就帶領隊伍,坐着水軍船隻,順廣濟河而下,趕往梁山泊。

沿途興仁府、廣濟軍、濮州、濟州等地官員聞訊,自有一番迎來送往。

西門慶穿州過府,抵達梁山泊後,將水軍留在梁山泊,帶着侍衛親軍走陸路回到了陽谷縣。

整個陽谷縣因爲西門慶的迴歸而沸騰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二百一十八章 錯過改變歷史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一千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保境安民任得敬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一千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二十七章 谷中救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吃雞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給一個投降名額第四百九十六章 沂嶺問虎第四百五十七章 金牌商人西門慶第七十三章 此地乃是快活林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三百三十四章 祝家莊的俘虜待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紋龍的天賦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九百九十九章 二將奇襲平夏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五章 尋英雄不遇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師中西進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六十四章 你還不如馬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四百六十一章 遼東賊殘部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情屠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七十三章 作死的道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給你一份山賊職業第八百六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五十九章 範瓊服軟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九百一十六章 各有各的打算第七百六十三章 勇氣十足的西門慶第九百三十三章 康王北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樵夫指路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八十七章 飛雲浦的埋伏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名府的花魁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保境安民任得敬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七百一十九章 秦學正是好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四百六十章 想被他抓走第五百七十章 吾父汝養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流招數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七百六十章 金國好駙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天涯共此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孝義黑三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九百六十五章 復辟黨雲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智多星的疑惑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五十一章 史文恭來訪第一千零三章 曲端再敗第九百八十二章 完顏宗望之死第九百一十二章 山賊猖獗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五百九十三章 丟失燕雲這口鍋第五百一十一章 蒙古軍跑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訪紫髯伯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