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完顏宗望之死

經過西門慶的一番講解,扈三娘明白了西門慶的心思。

官人這是要“狡兔三窟”,在楚國境內同時擁有東京汴梁城、南京應天府和東平府陽谷縣三個基地,進而征服全國。

其實,西門慶的“狡兔三窟”,將風險分攤得更遠。他在楚國、金國和蒙古都有投資,可以保證自己危急時刻能夠逃往他國,東山再起。

不過,在楚國內部,扈三娘沒有理解錯,西門慶就是在保留陽谷縣西門堡這個大本營時,在南京應天府和東京汴梁城另開設兩處大本營。

東京汴梁城裡已經有蔡京的府邸作爲西門慶的新府邸。

而南京應天府裡,朝廷也將亡宋的行宮新賜給了西門慶。

所以,西門慶會將家人遷移一部分到東京汴梁城中,剩下的則會搬遷到南京應天府。

以後西門慶不出徵時,呆在東京汴梁城與南京應天府的時間會更多。

扈三娘聽完,問西門慶,想要帶自己去東京汴梁城還是南京應天府?

“娘子,你是爲夫的正妻,當然是隨爲夫去京師居住了。”西門慶對扈三娘答道。

扈三娘想了想,卻對西門慶說道:“相公,三娘想要爲你守住這陽谷縣的基業,所以,三娘選擇去南京應天府。

如此,三娘就能經常回到西門堡,爲你打理這裡的事務。

況且,我兄長已經追隨你出門建功立業去了,獨龍崗家中的老父母也需要人看顧。

相公你看,這陽谷縣還離不了我三娘呢!”

西門慶聞言說道:“三娘,若是爲了照顧岳丈和岳母,大可以讓他們隨你我一同入京居住。”

扈三娘搖了搖頭,口中說道:“故土難離,父親與母親定然捨不得離開獨龍崗。是以,三娘我也得留在山東照顧二老。

相公,你就讓三娘留在南京應天府,爲你守住山東的基業吧!”

“娘子真是賢妻也!”

西門慶聞言,只好同意了扈三孃的提議,讓她搬遷到南京應天府居住,與妹夫欒廷玉一起管理山東的事務。

在陽谷縣西門堡住了幾日後,西門慶與湯隆安排好將火器、兵器作坊搬遷到南京應天府的事宜。

南京應天府原有的兵器作坊,也會一併交與湯隆管理。

東京汴梁城中的工匠都被金軍帶走了,如今難以恢復軍器生產能力。

西門慶正在讓兵部尚書宗澤徵調全國的能工巧匠,恢復京師的東西作坊、東西廣備攻城作、萬全作坊、弓弩院、弓弩造箭院、鞍子所、斬馬刀所等工坊。

待到東京汴梁城的工坊復工後,也會交給湯隆與凌振二人統管。

陽谷縣的牧馬場依然保留,繼續爲西門慶的騎兵提供良馬。

但西門慶給“紫髯伯”皇甫端增加了任務,要他在各地考察適於牧馬的場地,重新恢復馬政,爲楚國軍隊培養更多的馬匹。

當然,要解決騎兵的馬匹問題,最終還是要將目光投向北方。

西夏國的河曲馬是中國最好的戰馬,西門慶對西夏國開戰後,會全力搶奪河曲產馬之地。

安排好兵器作坊和養馬場之事後,西門慶又在家會見了從青州趕來的水軍大將徐文。

如今的徐文,也官拜楚國水師都指揮使,成爲了名正言順的楚國水軍統帥。

西門慶爭奪東京汴梁城之戰,水軍只承擔了部分運輸任務,並未實際參戰。

在接下來的西夏國討伐戰中,也沒有水軍的甚麼用武之地。

雖然西夏國的都城興慶府位於蘭州的黃河下游,但這一段河道是黃河上游,河面狹窄,灘多水急,水深也不夠,不適於水軍戰船作戰。

在蔡京主政時,邊境上曾經也有宋將提出打造戰船,順黃河而下直撲西夏國的興慶府。

當時蔡京不識邊疆地理,還以爲這是一個妙計,當即撥款打造戰船,準備用水軍進攻西夏國。

西夏軍得知宋軍的計劃後,不僅不做針對性的防備,反而紛紛嘲笑宋軍的愚蠢。

因爲,黃河上游河道狹窄,西夏軍可以輕易地堵塞封鎖河道,且從岸邊也能將火箭射到河中的戰船上。

可以說,從蘭州到興慶府,用船隻水戰毫無優勢可言。

果然,宋軍的計劃不出意外地失敗了。宰相蔡京勞民傷財,一時淪爲西夏國的笑柄。

西門慶要征討西夏國,當然與童貫、王進、魯智深及軍中其他西軍將領有過多次交流,知曉了許多邊疆地理。

蔡京當年的失敗戰例,讓西門慶打消了在征討西夏國之戰中出動水軍的念頭。

水軍近期派不上大的用途,西門慶卻並未輕忽水軍的建設,而是讓徐文繼續擴充水軍。

徐文領命返回登州後,西門慶終於組織人力開始搬家。

最終商議的結果,是扈三娘、張惜惜、潘金蓮前往南京應天府的新府邸,劉秀香、張玉蘭和李嬌嬌跟着西門慶前往東京汴梁城。

李師師依然留在梁山泊,等待着西門慶用計將她母子身份公開。

西門慶的妹妹西門昕也跟着西門慶的隊伍一起搬遷到南京應天府,與夫君欒廷玉得以團聚。

主人們都搬走後,陽谷縣西門堡成了西門慶家的別業,交給了老主管西門福打理。

西門福雙眼含着老淚,欣喜地看着西門慶一行遠去。

當西門慶的隊伍消失在天邊後,西門福拭去眼角的淚水,回到西門堡中,來到老主人西門達夫婦的牌位前,喃喃自語道:“主人,小主人他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了啊!”

……

西門慶先送扈三娘等人到南京應天府安置完畢,接着就上路返回東京汴梁城。

然而,還在半途中,陸小乙和喬鄆哥就幾乎同時派人送來情報,說是西門慶的妻舅,身在燕京城的金國右副元帥完顏宗望突然得暴病而亡。

西門慶聞訊大驚,急忙向東京汴梁城趕去。

剛到城外,楚國皇帝張邦昌和童貫、程萬里等人都派人來迎西門慶,向他通報了金國這個重要的事件。

此時馬植正在出使金國的途中,得知金軍元帥完顏宗望的死訊後,立即派人回報東京汴梁城,所以張邦昌和童貫等人同時得到了消息。

據馬植說,完顏宗望似乎是打馬球時得熱病暴亡。

第五百一十一章 蒙古軍跑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東京城救星第六百二十二章 夾谷謝奴的嫉妒第四百五十五章 技驚全場第八百八十九章 國難思良將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五百三十章 玉麒麟在此第六百四十五章 半日破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盜也要過年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相愛相殺三兄弟第五百三十九章 西門慶的朋友圈第五十七章 等待欒廷玉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一百六十四章 花和尚現身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七章 玄妙境界第三百九十章 誰殺了我的兄弟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六百四十二章 兵臨上京城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二百一十章 圍殲桃花山第七十三章 此地乃是快活林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門慶講三國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勝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牟山寨的五頭領第三百七十四章 神棍遇到神棍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三百三十三章 欒廷玉初顯威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宮女月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七十六章 老爺也來學規矩第八百五十五章 晁天王以死謝罪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紋龍的天賦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五百四十五章 呼延灼的大捷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二百二十七章 發狂的李逵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衆“正”盈朝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八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的後事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一百五十二章 喜事連連第二百二十五章 潯陽江邊來挖坑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九百八十一章 狡兔三窟第六百二十七章 生死考驗第七百零二章 遼軍圍困臨潢府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遼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苦大仇深何觀察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高夫人來訪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指南針與水泥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第一百九十章 軟骨頭秦明第九十八章 義士西門慶第七十五章 忍不住想打人第九十三章 好菜好酒好女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好戰的銀術可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鬱保四第一千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