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西門慶起兵

在金軍東、西兩路大軍會師東京汴梁城下,對東京汴梁城形成包圍之勢時,京東西路,一支五萬餘人的軍隊衣甲鮮明,浩浩蕩蕩地從東平府陽谷縣向南開拔,打着勤王的旗號穿過濟州、單州,進入了南京應天府。

這支士氣高昂,有別於京東路各州官軍的軍隊,正是陽谷縣西門慶大官人的私兵。雖然朝廷還未下旨號召各地地方豪傑起兵勤王,但對於西門慶起兵,山東的各地官府都毫不奇怪,沒有一絲阻攔之意。

因爲,曾經威脅山東、河北、兩淮的梁山泊強盜都是西門慶大官人幫助官府剿滅的,山東各州早已被西門慶的勢力所滲透,與西門慶是利益相關的團體。所以,西門慶在山東境內可以任意調動軍隊。

南京應天府是大宋天下四京之一,也是京東路的首府,西門慶卻不費吹灰之力就領兵進入了這種重要的城市,並且幾乎接管了南京應天府的防務。

南京應天府留守正是西門慶的未來老丈人程萬里,所以這座城市對於西門慶的軍隊是不設防的。爲了控制南京應天府,西門慶早就將洪教頭洪振和他手下的兵馬調動到南京應天府城外,在此建立了西門家的據點。

作爲太尉童貫門館先生出身的程萬里,在童貫被朝廷政治清算後,卻依然坐穩了南京應天府留守之職。

之所以程萬里沒有被耿南仲等人排擠和打擊,一者是因爲皇帝趙桓上位時間太短,對全國的掌控力還不夠,加之又與金國鬥爭不斷,政治清洗只來得及在東京汴梁城裡展開,對於外地的大員們還鞭長莫及。所以,回到京師的樑中書跟着老丈人蔡京一家一起倒黴了,程萬里卻沒有被調職、貶官。

其次,程萬里是因爲剿滅梁山泊反賊,爲國立下大功而升爲南京應天府留守的。當此宋金戰爭衝突之時,朝廷正需要地方上有這種棟樑之臣穩定一方局勢,所以趙桓君臣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貶斥程萬里。

再者,當東京汴梁城中開始政治鬥爭和清算後,山東、兩淮一帯的匪患就此起彼伏,時有強盜亂賊在各州呼嘯而過,當地官府都不敢招惹。此時,整個京東路顯然離不開曾經剿滅梁山泊強盜的能臣程萬里啊!

那些匪患,當然是西門慶有意爲之,用來嚇唬趙桓那個小皇帝的。還別說,趙桓君臣果然是沒有膽色,一嚇就靈。

因爲這種種原因,程萬里雖然曾經是童貫一黨,卻沒有被朝廷清算,依然安安穩穩的坐在南京應天府留守的位置上,掌控着京東路和應天府的大權。

當然,耿南仲等人雖然一時不好動程萬里,但也在想方設法的削弱程萬里的實力。朝廷需要勤王時,原本東道總管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應天府留守程萬里,可是朝廷卻另外任命工部尚書、龍圖閣學士胡直孺爲東道總管,前來收程萬里的兵。

東道總管胡直孺以勤王的名義,將應天府的三萬禁軍主力帯走,只給程萬里留下了少量的禁軍和沒有戰鬥力的廂軍。

胡直孺哪裡知曉,他的這一舉動正合西門慶與程萬里的心意。

西門慶知道憑這些缺乏訓練的禁軍去東京汴梁城勤王純屬送死,本就勸程萬里不要應召勤王。此時有胡直孺那個冤大頭代替程萬里去勤王,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並且,那些沒有甚麼戰鬥力的禁軍對西門慶沒有多大的用,反而會影響西門慶掌控南京應天府。所以,西門慶早就悄悄地告知程萬里,讓他只留下心腹部下,將其它部隊都交給胡直孺帶走。

胡直孺前腳剛離開南京應天府,西門慶後腳就帯着五萬精銳大搖大擺地進駐了防守空虛的應天府,以防備金軍襲擊的名義接管了南京應天府城防。

如今這南京應天府,可真正是程萬里、西門慶翁婿二人的天下了。

西門慶知道,耿南仲等太子黨打的主意是逐步削弱程萬里的實力,待到金軍退兵後,再慢慢展開政治鬥爭,將程萬里這些人趕下臺。可是,西門慶心知肚明,不論是趙桓,還是耿南仲等太子黨,很快就會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再也沒有機會興風作浪了。

將來之天下,不再是趙氏的天下了!

……

東京汴梁城外,完顏宗翰與完顏宗望會師後,再一次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討如何攻打這宋朝的京師。

完顏宗望見東京汴梁城城牆高大,城上守禦兵士衆多,認爲不易攻破。並且,在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領兵南下時,宋朝趙桓君臣也不斷派出使臣到金軍營中,向二位元帥求和,想復請修好,承諾與金國劃河爲界,將河北、河東之地都割讓給金國。

因此,完顏宗望認爲陳兵東京汴梁城下,逼迫宋朝割讓黃河已北的土地就達到了金國出兵懲戒宋朝的目的。完顏宗望並沒有攻克東京汴梁城,滅亡宋朝的打算。

女真軍中諸將認爲強行攻城會增加許多傷亡,也產生了動搖,大多贊同不戰而屈人之兵,與宋朝劃黃河爲界。

面對諸將這種動搖軍心的意見,完顏宗翰再一次顯露了他與衆不同的見解。完顏宗翰認爲,只有徹底擊敗趙宋王朝,金國纔能有效佔領黃河以北的土地。

面對東京汴梁城上密密麻麻的守軍,完顏宗翰毫無懼色地說:“諸位將軍,這天下還沒有能夠擋住我女真勇士的城池!在本帥看來,這東京汴梁城不難攻破。的確,城上守軍衆多,然而其兵不精,多則易亂,正可爲我軍所乘。宋軍必敗,我軍必勝!”

完顏宗翰就是金軍的靈魂人物,當他下定了攻城的決心時,金軍衆將全都統一在他的旗幟下,決定強攻東京汴梁城。

就在完顏宗翰決心攻城時,愚蠢的宋朝官員又給金軍送來了攻城的利器作爲大禮。

朝廷爲了備戰,曾在封丘門外架設有大量石砲。可是因爲金軍來得太快,五百多具石砲全都沒來得及搬運入城,全部遺落在金軍手裡。

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愛打馬球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漢來投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指南針與水泥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嫁給最強的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手中獵物第五百八十二章 智多星的後路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二百零三章 桃花山下桃花莊第八百五十七章 奇襲奚王府第一千零八章 世事難料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勝敗難料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郭藥師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羊毛出在狗身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佈局岳家莊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錢就是可以任性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二百六十章 鬱保四和李小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兵臨上京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九百四十三章 趙桓乞降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啓示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三百五十九章 粉絲盧大傻第二百六十三章 佈局東平府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五百六十章 求戰心切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宮裡的秘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李乾順被俘第六百六十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門神第六百六十四章 全能火槍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呼延灼的鐵桶合圍第五十九章 出發去孟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支穿雲箭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門慶借兵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八百八十九章 國難思良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擒險道神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七百八十九章 說戰就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五十二章 入我甕中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九百七十五章 西夏國出兵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八百九十八章 种師道千里勤王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七百一十五章 山不在高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七百六十九章 賽因的斤的仇恨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給一個投降名額第四百八十七章 金遼兩國要開打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勝利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五百九十章 朝廷換將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