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太上皇遇襲

樑方平軍的潰敗讓完顏宗望和麾下金軍將領意識到,郭藥師口中說的都是實言。

宋軍在邊境上的部隊還有些許戰鬥力,內地的軍隊和將官卻是徹底腐化墮落了。

越靠近宋朝的京師東京汴梁城,宋軍的戰鬥力越低下。

這下子,完顏宗望對率軍打到東京汴梁城下再無疑慮,命令佔據黎陽的金軍立即渡河南下。

黃河南岸的滑州還駐紮有何灌的二萬兵馬,可是這支軍隊是步軍爲主,戰鬥力尚不及樑方平的七千騎兵。

見樑方平單騎逃脫,七千禁軍精銳全軍覆沒,何灌也被嚇壞了,急忙帶着兵馬退往東京汴梁城。

此時的何灌已經六十多歲,他在東京汴梁城中養尊處優多年,早已失去了當年在火山軍獨戰遼軍的銳氣。

何灌在退軍途中派人向朝廷急報黎陽和滑州的戰況,把失利原因全都歸在樑方平不戰而逃身上。

何灌還告知朝廷,現在金軍以郭藥師爲先鋒,已經渡過黃河,眼看就要殺到東京汴梁城下。

而何灌自稱領兵退回東京汴梁城,是爲了攔截金軍,保衛京師。

樑方平兵敗的次日,也就是靖康元月三日,新登基的皇帝趙桓在李綱等主戰派大臣的慫恿下,爲挽狂瀾於既倒,激勵軍隊士氣,下詔昭告天下,說自己準備御駕親征。

可是詔書剛下,朝廷就得到前線情報,說樑方平全軍覆滅,金軍已經渡過黃河,正在繼續南下。

皇帝趙桓這才知道東京城中的禁軍是甚麼樣的貨色,帶着他們御駕親征,無異於羊入虎口。

趙桓嚇得面如土色,剛登基的一腔熱血和勇氣都化爲烏有。

見勢不妙,刑部尚書蔣猷率百官苦勸趙桓趕快離開東京汴梁城,向南方逃亡避難。

趙桓也不願留在京城裡替父皇當冤大頭了,同意跟着太上皇一起南下,命令宮中衛士收拾行裝準備逃跑。

有人希望皇帝逃走,自然也有人希望皇帝堅守東京汴梁城,保衛自家的財產。

這些人躲在暗處,將性格執拗的主戰派大臣李綱推向了前臺。

李綱屬於那種脾氣倔,一根筋的人。他對皇帝逃亡持堅決反對態度。

發現宮中在收拾行李車駕,皇帝趙桓要逃跑後,李綱攔住了趙桓,力諫他留在東京城裡堅持抗金。

李綱知道新皇帝趙桓膽小怕事,沒有甚麼主見,就嚇唬他說,金軍已經渡過了黃河,前鋒不日就會兵臨城下。此時再走,出城不久就會被金軍騎兵追上,比留在城中更加兇險萬分。

趙桓被李綱的話嚇住了,打消了逃跑的念頭,宣佈繼續留在京城抗擊金軍。

趙桓雖然決定暫時留在京城,但太上皇趙佶卻已經下定決心南逃了。

太上皇趙佶下詔說,準備到淮南東路的毫州太清宮進香。

趙佶的理由是自己前幾日禪讓皇位時染疾中風,現在已經康復,所以去燒香感謝上蒼眷顧。

詔書下後,負責宮內禮儀的太史立即配合太上皇演戲,說第二日也就是正月初四日就是個適宜出行的日子。

於是太上皇趙佶在四日辰時天還沒亮時便由東京汴梁城東北汴河水門通津門乘御船出城,沿着汴河向東南趕往毫州。

此行隊伍龐大,太上皇后、皇妃,以及趙楷等皇子也都跟着太上皇趙佶一同逃離了東京汴梁城。

此外,還有童貫、蔡攸、高俅等大臣親自帶領禁衛軍隨護聖駕。

太上皇趙佶這一走,城內百官更是人心惶惶,許多官員都逃離京城四處避禍。

何灌爲了掩飾自己望風而逃,丟失黃河防線的罪過,在給朝廷急報時誇大其實,導致東京城裡朝廷誤以爲金軍已經大舉渡過黃河。

實際上,正月三日,金軍東路軍只是剛剛開始渡河而已。

因爲河上橋樑被燒燬,金軍延河岸上下尋找,勉強找到了十餘艘小船,每次一隻小船隻能運載六七個金兵過河。

後來金軍又找到幾隻大船,纔開始安排騎兵渡河。

金軍日夜不停地用船運兵,一直運到六日才把軍隊全都運到黃河南岸。

在這期間,黃河南岸沒有見到宋軍的一兵一卒前來攔截。金軍身後的河北各州軍馬也只圖自保,不敢對金軍銜尾追擊。

金軍過河後,迅速攻佔了無人防守的滑州。

金軍將士對隨軍的宋朝使臣沈琯說,你們宋朝可真是沒人了。倘若你們派一兩千人沿岸巡邏封鎖,憑我們這一船一船的運兵,怎麼可能渡河而過?

跟隨金軍過河的沈琯、呂頤浩、楊信功等人面對金軍的輕視與奚落,俱都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完顏宗望勢如破竹地攻下黎陽,又毫無阻礙地渡過黃河,佔據滑州,東京汴梁城近在眼前。

此時,完顏宗望想起當初幸得郭藥師忠言相告,才讓自己堅定了南下的信心。沿途宋軍不戰自潰,果然皆被郭藥師料中。

完顏宗望自此對郭藥師刮目相看,也不再懷疑他對金國的忠心。

完顏宗望視熟悉宋朝內情的郭藥師爲重要的參謀,就在進軍東京汴梁城途中向他諮詢,問自己下一步應該怎樣行動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郭藥師建議完顏宗望利用有利形勢和宋朝談判,以黃河爲界劃取兩國新的邊界,再索要金銀作爲戰爭賠償。

此番金軍伐宋,本就是一場懲罰性的戰爭,金國並未計劃滅亡宋朝。因此,完顏宗望認爲郭藥師的建議甚爲合理,決心採納他的計策,逼迫宋朝割地賠款。

在金軍還在乘船渡過黃河時,太上皇趙佶並不知道金軍還在黃河岸邊。他帯着嬪妃、皇子們乘船落荒而逃,順着汴河過了陳留、雍丘,直跑到襄邑縣境內方纔駐足歇息。

襄邑縣城狹小,哪裡招待得了這上萬人的龐大隊伍。太上皇趙佶並未下船,當夜就在御船上就寢休憩。

Www• ттkan• ¢O

童貫和高俅分別帯着自己的軍隊,在汴河兩岸駐紮警衛,保護着太上皇一行的安全。

讓趙佶和童貫、蔡攸、高俅等人都未料到的是,夜半三更時分,從北面的東明縣、考城縣方向突然殺來一支騎兵,直逼太上皇的船隊。

聽見北面的喧譁聲,太尉高俅派遣禁衛軍猛將“金槍手”徐寧領兵上前攔截,豈料片刻之後徐寧就敗退下來。

只見徐寧一邊打馬狂奔,一邊扯着嗓子對高俅叫道:“太尉,大事不好!金兵來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城樓觀燈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八百三十七章 爲了世界和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七百四十一章 穿越者當如是也第七百四十六章 金國動員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走探情報的雙雄第四百五十五章 技驚全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三十章 白馬武將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愛打馬球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九十六章 東京往事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八百八十九章 國難思良將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八百三十一章 重返乞顏部第八百七十一章 西門慶埋下的炸彈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七百七十三章 蕭乙薛的末路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好漢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梁山泊的用途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五百八十六章 來遲一步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圖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三百八十五章 見義勇爲團啓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王進娶妻第七百五十五章 晁蓋學聰明瞭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東京城救星第二百九十九章 雷霆一擊第九百一十二章 山賊猖獗第一百八十章 鎮三山在此第六百八十七章 諸部齊集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西夏騎士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邊封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一百七十七章 城樓觀燈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六百五十四章 港口開放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野心漸熾第五百零四章 安道全與李巧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唐括部的力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三十章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第七百六十四章 奚王蕭乾的孤獨抗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中蛟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乃賈寶玉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良嗣的艱鉅任務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焦挺的本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飲一勺酒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貫的平燕策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各部的威脅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官人的實力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官人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