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名達人宋徽宗

“宗雄哥哥他因病去世了?他,他所患何病?”西門慶大驚失色地問道。

西門慶雖然知道宋、金、遼三國之間的大事,但穿越前並未專門研究這一段歷史,顯然不可能記得每一個金國宗室貴族的生死命運。

比如那完顏麻吉,西門慶事前就不知道他會在高州平亂時中箭陣亡,否則西門慶一早就介入干擾,或許會救他一命。

完顏宗雄是最早與西門慶親善的金國宗室貴族,在金國對西門慶的幫助很大。

西門慶心中早已將他視爲金國內部可發展的政治盟友之一,誰曾想到,他竟然英年早逝了!

完顏宗雄可是被他的祖父寄予厚望的天才啊!他才迎娶完顏阿骨打的女兒沒有兩年,這麼生龍活虎一般的女真漢子,怎地就突然得急病死了?

西門慶刨根問底的打聽完顏宗雄的事,完顏阿骨打流淚對他述說了一遍。

完顏阿骨打領兵從上京道進入西京道的奉聖州後,完顏宗雄領兵迎謁完顏阿骨打於鴛鴦濼。

其後,完顏宗雄陪着完顏阿骨打向西到了白水濼,又跟着他打敗遼國天祚帝的軍隊。

其後,完顏宗雄隨駕向東來到了歸化州。

在歸化州,完顏宗雄卻毫無徵兆地突然病倒了。

完顏宗幹聽說完顏宗雄得了急病,就前去探望他,卻發現完顏宗雄已經處於彌留之際。

完顏宗幹大驚,急忙抓住完顏宗雄的手問他還有甚麼遺言,還有甚麼未了之事。

完顏宗雄知道大限已至,對完顏宗幹從容淡定地說道:“國家大業既成,主上壽考萬年,肅清四方,死且無恨。”

話音剛落,年僅四十的完顏宗雄就此撒手人寰。

皇帝完顏阿骨打驚聞自己的女婿完顏宗雄病重,急急忙忙地趕去探視。

待完顏阿骨打匆忙趕到時,完顏宗雄已經病逝,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完顏阿骨打悲痛欲絕,當衆痛哭流涕。

完顏阿骨打對聞訊趕來的羣臣痛惜地說道:“謀良虎謀略過人,臨陣勇決,少見其比。今日真是天妒英才,痛殺我也!”

完顏宗雄死後,完顏阿骨打命令蒲察石家奴護送他的靈柩歸國,並命令完顏宗幹在歸化州完顏宗雄病故之地修建佛寺爲他祈福悼念。

完顏阿骨打剛纔從歸化州返回奉聖州大營,西門慶與使臣們就趕到了。

西門慶也因此與完顏宗雄的靈柩擦肩而過。想來現在蒲察石家奴已經護送着他的靈柩進入中京道了。

回想起完顏宗雄過去幫助自己的點滴往事,西門慶的內心是真的難受。他與老丈人完顏阿骨打在大賬中流着熱淚相互安慰了一番,方纔回到了金軍爲自己安排的營帳。

焦挺、岳飛等固定的跟班見西門慶悵然若失、鬱鬱寡歡地回到營帳裡,都關切地圍了上來,詢問出了何事。

西門慶長嘆一聲,對他們沉痛地說道:“我的朋友謀良虎過世了……”

得知西門慶到來的消息,完顏宗峻、完顏宗幹、夾谷謝奴等人都紛紛前來尋他敘舊,倒也讓西門慶無暇爲完顏宗雄之死煩惱,心情好了許多。

在西門慶與金軍諸將聚會時,趙良嗣與馬擴二人作爲大宋使臣正式覲見了大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向他獻上了宋徽宗親筆書寫的國書,與金國君臣圍繞燕地的攻伐展開了一場談判。

與此同時,得知金軍攻佔了應州,與大宋河東路已經連爲一體後,趙良嗣和馬擴也派遣手下走應州進入代州,向朝廷和太尉童貫的宣撫司衙門通風報信,告知他們自己二人已經見到了大金國皇帝,請求朝廷的進一步示下。

趙良嗣在半道上從西門慶那裡得知遼國的易州和涿州都已投降宋軍後,認爲宋軍攻取燕京已是十拿九穩。

因此,趙良嗣囑咐馬擴,要在與金國的談判中儘量穩住金軍,慫恿金軍繼續追擊天祚帝耶律延禧,不要讓他們進入燕地去爭搶地盤。

趙良嗣卻不知道,大宋的軍隊遠比他想象中更加無能。

在趙良嗣與馬擴出使金國時,太尉童貫在宋軍收復涿州後,自覺大勢已定,就將自己的宣撫司衙門從前線雄州遷回到河間府,授權劉延慶全權負責前線戰事。

伐遼軍都統制劉延慶雖然號稱手握五十萬軍馬,但卻依然不敢輕易與遼軍決戰。

在與軍中幕僚商議是否還繼續進軍時,劉延慶認爲繼續進軍必有損失,不如引金軍進攻燕京,然後用歲幣銀子交換,這樣纔是穩妥策略。

此事傳到河間府宣撫司的太尉童貫那裡,童貫卻對此不置可否。

宣撫司衙門裡的幕僚們對太尉童貫進言道:“如果採用這個策略,則金軍佔了燕京後,必會輕視我大宋,到時候恐怕我們就無法節制金軍了。

更何況現在金國還不知道我們曾在白溝慘敗過,如果金軍佔領燕京,此消息也傳到金軍耳朵裡,我們邊境將無寧日。

金國狡詐,我們要想以後能和他們和平相處,現在就必須先靠自己的力量打下燕京城,讓金軍看到我大宋的實力,以後他們纔會有所顧忌。”

見幕僚所言也有幾分道理,太尉童貫一時間難以決斷,仔細權衡着利弊。

童貫認爲收復燕京可以不急於一時,首先還是須得搞好涿州的收復與鞏固。

郭藥師等涿州叛將爲表誠意,應太尉童貫的要求,匹馬前來拜訪了童太尉。

郭藥師見了太尉童貫後,極力向他表白了自己身爲漢人,素來仰慕中華的心跡,贏得了童貫的信任。

童貫將郭藥師好生安撫了一番,又給與了很多賞賜,讓他回到涿州城繼續鎮守,在劉延慶麾下效力。

郭藥師等叛將離開宣撫司後,太尉童貫認爲燕地人心已經向着大宋,收復燕地可期,就命人將郭藥師等將的功績,連同自己認爲遼國必亡,宋軍即將打下燕京的樂觀判斷,寫成表章,派人星夜送往東京汴梁城,上呈給徽宗皇帝。

宋徽宗收到太尉童貫的表章後大喜,他沒有想到宋軍進展能這麼順利,現在離收復燕京及燕雲十六州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

宋徽宗得意忘形,竟然就此下旨,將還在遼國手中的燕京城改名爲了燕山府,直將其視爲了囊中之物。

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四百零七章 未來名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九百七十八章 衆“正”盈朝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門慶計誘宋公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山賊,分錢糧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命運之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積德行善”鼓上蚤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餘睹的糾結第六百五十九章 宋江的去向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四百八十三章 貴族會議的爭論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宮裡的秘密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老丈人排憂解難第七百九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六十章 金國好駙馬第八百八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七十二章 威名傳天下第七百零八章 臨潢府混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戰鼓急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五百一十章 血戰長春州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秦學正是好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岳父讓我去撈錢第九百七十章 全城沸騰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七百二十三章 彈阮琴的公子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山賊,分錢糧第九百三十一章 魯智深投奔西門慶第二百零三章 桃花山下桃花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堅定不移當土豪第六百八十五章 遼東重鎮黃龍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佈局滄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史大郎奪營放火第一千零七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門慶喜添丁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五百五十九章 禍亂江南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啓示第二十九章 我的下面還有第六百零四章 一地不容二神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官人名聲在外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六百一十三章 是誰救了誰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日本在閉關鎖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更動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被出賣的張覺第二百二十七章 發狂的李逵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三十三章 潯陽樓上贈好酒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四百四十章 酒後殺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歸來堂的彩燈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師中西進第四百零二章 總有鳥賊要鬧事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