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

何濤帶人躲在摸鬥嶺密林中,監視前方的河谷,乃是受了晁蓋的差遣。

自從在濟州城外被迫入了賊窩後,何濤跟着晁蓋、吳用、公孫勝、董平等人先在太行山落草爲寇,後又被迫從太行山南麓逃到了太行山北部的宋遼邊境。

其後,何濤又糊里糊塗地跟着晁蓋等人,被公孫勝騙到了遼國南京析津府,投入遼國重臣李處溫的麾下。

那李處溫乃是遼國的參知政事,也就是宰相之職,相當於大宋朝廷的宰相蔡京、太尉童貫一流。

晁蓋、吳用、董平、何濤等人能夠在走投無路之時攀上李處溫這樣的高枝,心中也甚是歡喜。須知他們幾個在大宋境內時,即使不當強盜造反,這輩子可也攀附不上蔡京那樣的高官。

在何濤幾人的心目中,遼國比大宋更強大,跟在遼國宰相李處溫的身邊,不勝過投靠那老賊蔡京?

怎知何濤幾人投靠遼國後沒幾日,金遼戰爭就爆發了。

遼國宰相李處溫爲了自己的政治佈局,將晁蓋、董平和何濤三人安排進了四軍大王蕭乾的軍中,讓他們來中京道博取軍功,掌握軍權。曾經的梁山泊軍師吳用和何濤的兄弟何清二人武藝稀鬆平常,就沒有隨軍出征,而是留在了南京析津府李處溫府上。

在晁蓋、董平和何濤三人的眼中,四軍大王蕭幹就是大宋朝廷中太尉童貫這樣的大人物,他們三人也樂於爲蕭幹所用。

然而在恩州城與金軍交戰之後,晁蓋、董平和何濤三人方纔知曉,強中更有強中手,曾經在他們幾人心目中強大無比的遼國契丹軍遇到了金軍女真人,卻是屢戰屢敗。

晁蓋、董平二人跟着蕭干連吃幾個敗仗,也是傻了眼,不知千里來投遼國契丹人,究竟是錯是對。

好在晁蓋、董平二人作戰勇猛,被那四軍大王看在眼裡,受到了蕭乾的重用。

晁蓋、董平二人的兩千本部軍馬早就被打得只剩下數百人,但蕭幹又撥了五千軍馬給他二人統領,顯示蕭幹對二人的看重與信任。

晁蓋、董平二人難得受到這等大人物賞識,也就打消了心頭的一點疑問,決定繼續爲遼軍效力,爲這四軍大王蕭幹賣命。

晁蓋、董平二人的五千軍馬駐紮在北安州城城北摸鬥嶺山腳下的大營中,與北安州城呈犄角之勢,負責拱衛北安州城。

雖然聽命於蕭幹,但晁蓋、董平二人此番也學精了,知曉這些遼軍都是外強中乾,不能完全指望他們。所以,晁蓋命令軍中的何濤帶領了幾十個從前的老兄弟悄悄潛伏到柳河館附近,爲自己的軍隊秘密偵查敵情。

何濤從前是緝捕使臣,偵查打探消息正是他的本事。

何濤帯着幾十個強盜嘍囉來到摸鬥嶺上,將他們分派出去,悄悄佔據了幾個視野開闊處,將柳河河谷一覽無餘。

耶律餘睹、訛裡刺與特虎三人都未料到在這天氣尚寒的時節裡,遼軍沒有全部躲在驛站中烤火,卻是躲在密林中佈下了暗哨。他們領軍來到柳河館外,假裝從前方敗退下來,直接走進柳河館,對耶律述德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耶律述德哪裡料到奚族西部節度使訛裡刺會叛變投敵,他走出驛站迎接訛裡刺時,被特虎一刀斬殺在馬前。

五百契丹兵羣龍無首,很快就被攻破驛館,團團包圍。激戰片刻後,五百契丹兵或死或降,未能走脫一人。

耶律餘睹、訛裡刺與特虎三人攻佔柳河館後,又帯着一萬奚軍向北安州“敗退”而去。

他們卻不知曉,方纔斬殺耶律述德時,已經驚動了暗中潛伏的何濤。

何濤帯着手下滾下山坡,飛身上馬,不要命地向城北大營逃去。

因爲有了何濤的示警,晁蓋、董平二人和北營的主將乙室八斤識破了耶律餘睹等人的奸計,沒有被訛裡刺軍偷營。

四軍大王蕭幹得知訛裡刺軍叛變,急忙引軍從北安州城中殺出,與已有防備的北營遼軍夾擊了立足不穩的訛裡刺軍。

耶律餘睹、訛裡刺與特虎三人不知遼軍已經識破了自己的計謀,當他們領軍來到北安州城下時,反遭遼軍的突然襲擊。

一時間,訛裡刺軍的一萬人馬被晁蓋、董平和乙室八斤軍分割成兩段,首尾不能兼顧。領軍走在最前方的耶律餘睹、訛裡刺與特虎三人帯着幾千人馬,被蕭乾的軍馬團團圍住。

廝殺中,耶律餘睹的遮面罩被遼軍流矢射掉了,露出了本來面目。

蕭幹在亂軍中認出了耶律餘睹,此時二人各爲其主,哪裡還有當日的情意。蕭幹立即命令手下大將耶律阿古哲殺入亂軍之中,要臨陣斬殺耶律餘睹這個叛徒。

危急時刻,耶律餘睹也展露了他遼國宗室名將的風采。在混戰中,耶律餘睹帯着自己的數百親兵左衝右突,銳不可當。當初耶律餘睹逃到金國時,可也是帶走了一羣能征善戰的部下。

耶律阿古哲領軍殺到耶律餘睹身邊時,與耶律餘睹交手了十幾個回合,竟然隱隱不敵耶律餘睹,被他殺得退了回來。

“誰能爲本王擒殺這叛賊耶律餘睹,本王賞賜黃金千兩!”

蕭幹見愛將耶律阿古哲不敵,頓時惱羞成怒,指着耶律餘睹大叫道。

“大王,末將去取那鳥人項上人頭!”

董平斜次裡殺將出來,手舞雙槍衝向了耶律餘睹。

莫瞧那耶律餘睹此番只是出任金軍嚮導,他那數百親兵中卻是藏龍臥虎,當年他賬下的大將耶律奴哥、韓福奴、蕭慶等將俱在其中。

當董平橫衝直撞地殺到耶律餘睹身邊時,卻被耶律奴哥、韓福奴、蕭慶等將團團圍住。

董平以寡敵衆,卻是毫無怯意,他暴喝一聲,一槍將身前的蕭慶刺下馬,接着就將雙槍舞動得如同車輪一般,大戰耶律奴哥、韓福奴等將。

“真勇士也!衆位將軍,速速支援董平將軍!”

蕭幹對董平的勇猛甚是欣賞,急忙指揮手下軍將上前接應,怕董平過於勇猛戀戰,在亂軍中有失。

就在蕭幹軍與耶律餘睹、訛裡刺軍混戰時,城東號角聲響起,完顏婁室竟然引軍從東邊的柳河上殺來!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門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邀請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六百七十四章 宋江的遠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佈局東平府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四十六章 你得先戰勝我扈三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七百六十四章 奚王蕭乾的孤獨抗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各部的威脅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三百零二章 潛入牟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宮女月兒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二百六十二章 鬱保四誤闖募兵棚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都是緣分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鬼誘虎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門慶滄州密謀第四百四十八章 草原上的獵鷹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混入枯樹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毛八十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以割捨的誘惑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五百二十五章 董平出戰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各有各的打算第六百零九章 各行其是第四百二十九章 贏不了西門哥哥第一百八十章 鎮三山在此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嫁給最強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一百八十章 鎮三山在此第四百五十九章 小狐狸逃跑了第七百零八章 臨潢府混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積德行善”鼓上蚤第六百六十四章 全能火槍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出兵偷襲乞顏部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寨主的偷襲第二百八十章 孔三借羊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韋州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軍的和談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 救了許多美女第五百零五章 “活閃婆”王定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契丹雙雄的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官商勾結造海船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七百三十一章 欲擒故縱大刀關勝第三百三十章 “鬼臉兒”杜興第七百九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九百七十五章 西夏國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豬隊友長命百歲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