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

西門慶帯着焦挺、史進、岳飛等兄弟一同北上時,在金國都城會寧城,皇帝完顏阿骨打正在他的皇帝寨裡接見從遼國叛逃而來的遼國統兵副都監,中京留守,東路都統耶律餘睹。

一月間,遼國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因遷都南京之事與契丹貴族矛盾激化,受到北院樞密使蕭奉先的挑撥,懷疑文妃蕭瑟瑟的弟弟駙馬都尉蕭昱、姐夫耶律撻葛裡勾結前線掌握軍權的文妃妹夫耶律餘睹謀反,擬立晉王爲帝。

爲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天祚帝耶律延禧傳令誅殺蕭昱、耶律撻葛裡和文妃之姐,賜死了自己的文妃蕭瑟瑟。同時,天祚帝耶律延禧也派人前往前線抓捕耶律餘睹。

耶律餘睹此時正率軍與金國鹹州路的完顏闍母軍對峙,他在前線得到風聲,趕忙送款於鹹州路都統,約定以所部來降,乞求金軍於兩國交界的桑林渡接應他。

因爲事發倉促,耶律餘睹不及召集同黨,只帯了妻小、一千餘親兵和自己的三千多直屬部族狼狽地逃往數月前還是死敵的金國。

天祚帝耶律延禧聽聞耶律餘睹不乖乖地留在軍中等着自己砍掉他的腦袋,卻帯着自己的親兵跑了,急忙派遣知奚王府蕭遐買、北宰相蕭德恭、大常袞耶律諦裡姑、歸州觀察使蕭和尚奴、四軍太師蕭乾等領兵追捕。

蕭乾等將本就對天祚帝濫殺無辜心有不滿,當他們追至遼國錦州與金國鹹州交界的醫巫閭山時,眼看着就要追上帯着部族輜重的耶律餘睹。於是諸將相顧而議,均無趕盡殺絕之意。

四軍太師蕭幹領兵與金軍作戰多年,在軍中素有名望,他對諸將說道:“主上信蕭奉先言,奉先視吾輩蔑如也。餘睹乃宗室豪俊,常不肯爲奉先下。若擒餘睹,則他日吾輩皆餘睹矣。不如縱之。”

遼軍諸將都同情耶律餘睹,且心中多擁護晉王,因此都同意了蕭乾的提議。於是,追擊的遼軍閒庭信步地在醫巫閭山轉悠了一圈,放耶律餘睹一行逃入了金國境內。

四軍太師蕭干與耶律餘睹一樣,也是一個有才幹的雄才。他是遼國的奚人貴族,因爲在南京道輔佐時任南京留守、都元帥,封秦晉國王的耶律淳與金軍作戰,麾下統領着契丹、奚、漢、渤海四族軍隊,故而稱爲四軍太師。

就在不久之前,蕭幹還與耶律餘睹一起領兵平叛,降伏了怨軍。

金軍攻取遼國上京道,威逼中京道時,天祚帝放棄都城中京逃往了西京。因此中京道的遼國軍民人心惶惶,各懷異心。雖然中京留守耶律餘睹帯兵拒守,穩定人心,但利州等地還是發生了叛亂。

遼國南京留守耶律淳派遣東南路怨軍將領董小丑率領怨軍前往利州平亂。結果董小丑卻被利州叛軍擊敗,損兵折將。

因爲平叛不利,怨軍將領董小丑被耶律淳下令處死。於是,其手下將領羅青漢、董仲孫等率怨軍在中京道作亂,從利州向東攻擊遼金邊界的錦州城。

眼見中京道亂成一團,錦州城危急,遼國急忙派遣中京道的東路都統耶律餘睹和南京道的四軍太師蕭幹率兵平叛。

見兩路遼軍大軍壓境,被裹脅的怨軍將領郭藥師、張令徽等人殺了羅青漢、董仲孫等領頭造反的數人,帯着剩餘的怨軍接受招安。

遼軍招安怨軍後,從中選出兩千人編爲四營,任命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各自統領。剩下的六千人則被解散編制,分送各路爲禁軍。

爲了徹底解決怨軍的問題,耶律餘睹向蕭幹建議道:“前年怨軍兩營叛,劫掠乾州,已從招安;今歲全軍復叛,而攻錦州。苟我軍不來,城破,則數萬居民被害。所謂怨軍,未能報怨於金人,而屢怨叛於我家。今若乘其解甲,遣兵掩殺淨盡,則永絕後患。”

身爲契丹宗室貴族中的雄才,耶律餘睹一向統領的是契丹軍,是以,他對遼東漢人組成的這支怨軍並不信任,主張徹底消滅這支反覆無常的軍隊。

但四軍太師蕭幹卻與耶律餘睹不同,他的軍隊中本就有大量的漢軍,南京道也是漢人居多。蕭幹在南京道與漢人多有交往,也不能不顧忌麾下漢軍的感受。因此,爲了籠絡漢軍之心,他不會對已經降伏的怨軍舉起屠刀。

蕭幹對耶律餘睹回覆道:“怨軍之中亦有忠義爲一時脅從者,豈可盡誅殺之?”

耶律餘睹見蕭幹反對,只得作罷,怨軍將領郭藥師等得以保全性命。

郭藥師其人身材偉岸、沈毅果敢,能以威武御衆,人多附之。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三人都以他爲首。郭藥師得知蕭幹對怨軍的活命之恩後,對他感恩戴德,銘記在心。

然而,此時的蕭幹哪裡會料到日後發生之事,耶律餘睹的顧慮,也未嘗沒有道理。

正因爲與耶律餘睹往日的交情,蕭幹此番放了他一馬,與遼軍諸將領軍回撤後,向天祚帝耶律延禧搪塞,說是耶律餘睹早已逃入金國境內,諸軍追之不及。

因爲遼國諸將的敷衍了事,耶律餘睹由此有驚無險地逃到了金國的鹹州境內。代理鹹州都統的完顏闍母將此事報知了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得知遼國重臣耶律餘睹來投,立即回覆完顏闍母,下詔說耶律餘睹到了鹹州後,讓他與其官屬來都城覲見,其餘妻小和部衆都留在鹹州。

得到金國皇帝的詔書後,耶律餘睹送上所受遼國宣誥,及器甲旗幟等,在鹹州路金軍的護送下,與麾下將吏韓福奴、太師奴、蕭慶等來到金國都城會寧城向金國皇帝獻降。

耶律餘睹是遼國宗室名將,他投靠金國,是對遼國一個巨大的打擊。通過他,金國能夠更好地掌握遼國的虛實。因此,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對耶律餘睹的到來十分欣喜。

耶律餘睹來到皇帝寨拜見完顏阿骨打之後,完顏阿骨打對他好言大加撫慰,賜坐班同宰相,命餘睹以舊官領所部,爲金國效力。

隨後,皇帝完顏阿骨打又賜宴招待耶律餘睹等遼國降將,讓他們盡醉而歸。

隨着中京道統兵大將耶律餘睹的叛逃,遼國的統治癒加動搖。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遙望西方,決心掀起一場疾風驟雨。

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江的毒計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錢就是可以任性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良嗣的煩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完顏宗幹跑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國土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九百章 “小太尉”姚平仲獻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爆兵狂人柴進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門庭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八十九章 馬踏金眼彪第六十七章 焦挺的神威第一百零一章 小御街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八百七十九章 齊頭並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沂嶺問虎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門慶借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三百八十八章 這不是吳用的劇本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名達人宋徽宗第二百五十章 賣妻保身林教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野心漸熾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與大鱷鯨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重返乞顏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五百零一章 打虎英雄西門慶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三十九章 西門慶的朋友圈第六百一十九章 文化武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七十二章 斬草要除根第四百一十章 一路向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九百八十二章 完顏宗望之死第二十七章 谷中救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好漢們借糧的煩惱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漢來投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增竈減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保佑船火兒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名達人宋徽宗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八十八章 逃與追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三十二章 白菜總是被豬拱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去日本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九百八十一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去日本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四百八十三章 貴族會議的爭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送師兄一壺水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歸來堂的彩燈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