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

東京汴梁城中,中書門下省內,少宰王黼看着手中的幾份急報,氣得拍着桌案大罵。

這幾日,因爲梁山泊一夥強盜鬧事,從京東西路絡繹不絕地傳回軍情急報。

自太宰蔡京去職後,身爲次相的王黼執掌了朝政,正是大權在握,春風得意之時。

王黼善於揣摩道君皇帝的心意,他知道當今皇帝愛慕虛榮,好大喜功,有收復燕雲,流芳後世之意,就竭盡全力爲道君皇帝操持此事。

此刻朝中正在籌備再次出使金國,與金國結盟,怎知靠近京畿的京東西路竟然亂了。

朝廷最早收到的消息是梁山泊賊寇趁着元宵佳節,襲擾了梁山泊湖邊的東平府和濟州。那時殿上宋徽宗君臣都認爲梁山泊那些草寇不成氣候,不過是癬疥之疾,地方官軍很快就能平定。

太傅楊戩甚至於認爲是朝廷降旨地方州府,讓他們出兵剿賊的消息泄露出去了,引得強盜們狗急跳牆而已,幾個水窪裡的草寇何足爲患!

此後不久,又收到東平府傳來的捷報,東平府知府程萬里和兵馬都監董平浴血奮戰,在東平府城下取得大捷,殺退兩萬梁山草寇,斬首近萬級,強盜頭領樊瑞、鬱保四、朱富和李小二四人授首。

收到東平府大捷的消息後,宋徽宗君臣更加堅信梁山泊的強盜不堪一擊,不需多久,地方官軍就能踏破梁山,將那羣草寇徹底剿滅。

然而東京汴梁城的宋徽宗君臣還未樂上幾日,濮州、徐州、單州等地的軍情就十萬火急地傳報到京師,都說是本州境內出現大量難民,傳說濟州和東平府都被梁山泊賊寇攻破了,各州正紛紛派出探馬前往濟州和東平府查詢虛實。

正當宋徽宗君臣感到不可置信之時,東平府知府程萬里從壽張縣傳來了最新的軍情,向朝廷稟報了東平府失守的經過。

程萬里的密報裡說,東平府大捷後,入侵東平府的梁山賊寇傷亡慘重,遠遁它州。然而南邊的濟州城軍備鬆懈,數千官軍爲賊人所破。

程萬里偵知濟州城被梁山泊賊寇包圍,情況危急後,立即派出兵馬都監董平經過汶上縣日夜兼程地趕去救援濟州。

程萬里沒有料到濟州城一日之間就被梁山泊賊軍攻破了,濟州知州及上下官員盡皆被殺。兵馬都監董平也在汶上縣邊境戰敗,投降了梁山泊賊寇。

梁山泊賊寇人多勢衆,在叛徒董平的裡應外合之下,連續攻破了汶上縣、東平府城和東阿縣。

在東平府內憂外患,萬分危急時,知府程萬里帶領禁軍軍官王俊等人轉戰各地,成功擊退了梁山泊賊寇對壽張縣和陽谷縣的進攻,並率軍收復了東阿縣。

現在,程萬里正在厲兵秣馬,伺機反攻收復東平府。他請求朝廷速下令,讓河北和京東路的濮州、高昌府、青州、兗州、徐州等地官軍分進合圍,配合東平府的軍隊全殲梁山泊賊寇,收復東平府和濟州全境。

程萬里給朝廷的這份軍情密報,用濟州知州的無能和梁山泊賊寇的強大充分反襯出自己的指揮若定和頑強不屈。

宋徽宗看了程萬里的奏報後,爲梁山泊賊寇的兇殘和官軍的不濟而龍顏大怒,也爲程萬里的頑強不屈、艱苦奮鬥而深深感動。

宋徽宗御筆親書“中流砥柱”四字,作爲對東平府知府程萬里的表彰,同時在殿上讓諸大臣立即拿出平寇之策。

太尉童貫此時已經從西北返回,正在秘密籌劃伐遼之事。當他聽聞自己曾經的門館先生程萬里今次屢立戰功時,心下也是十分得意。

童貫心道,那程萬里能夠臨危不亂,還不是當年跟在我身邊時,從本太尉這裡學得一些領兵之道。說到底,還是我童貫教導有方啊!

童貫存了私心,有意讓自己派系的程萬里在剿滅梁山泊賊寇之戰中奪得首功,就向宋徽宗提出了建議:下旨讓濟州南面的徐州、單州、應天府、淮陽軍等地加強防禦,阻止梁山泊賊寇南下。再下旨讓濮州、高昌府、齊州、青州和兗州等地迅速調集官軍趕往東平府境內集結,由戰勝過樑山泊賊軍的程萬里統一指揮,由北而南包抄剿滅那梁山泊賊寇。

王黼、樑師成、楊戩等宋徽宗身邊的寵臣雖在京東西路各有自己的利益,但在行軍打仗這方面,也不能與擁有西夏戰場經驗的童太尉相爭,於是他們都附議了童貫的提議,未有另出其它謀劃。

太尉童貫纔在西北打了勝仗回來,宋徽宗對他在軍事上的見解十分信任,他見衆臣別無它意,就依童貫之意對河北和山東的各州下達了剿賊的旨意。

少宰王黼沒有想到的是,朝廷旨意下達後,河北、山東的官軍還未集結完畢,那梁山泊賊軍竟然接連攻下了單州和徐州,已經威脅到了京東路的首府,也是大宋四京之一的南京應天府。

南京應天府所在歷史悠久,爲殷商之故都。周武王伐商之後,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又成了宋國的國都所在地。

到五代十國的後周時期,趙匡胤被封爲歸德軍節度使,駐地在宋州。故這裡也是趙宋王朝的龍興之地,其後趙匡胤建國號爲宋,並在宋州建立趙氏的宗廟。

至宋真宗時期,將宋州建爲南京,改稱應天府,並下詔以南京應天府爲陪都,使其享有了特殊的政治地位。

如今少宰王黼手中的幾份急報,都是寫的徐州、單州兩州如何損兵折將,丟了城池,讓梁山賊軍的兵鋒直指南京應天府。

而在北邊的東平府方向,只有東昌府的兵馬都監張清帶兵趕到了東阿縣,正與東平府知府程萬里合兵一處攻打東平府城,因各州援軍未到,尚不能迅速收復下東平府和濟州,南下救援應天府。

看到這樣糟糕的戰報,怎能不讓王黼這個負責朝政的宰相氣得拍着桌案大罵?

當初蔡京主政時,怎地天下太平,沒有這些麻煩?

南京應天府是大宋陪都,有趙氏宗廟在,政治地位特殊。況且,南京應天府再向西,就是東京汴梁所在的京畿路了。失去了南京應天府這個屏障,賊軍可就能暢通無阻地殺到東京汴梁城下了!

所以,南京應天府決不能丟!

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嫁給最強的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五百四十九章 招西門慶爲女婿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八百四十三章 宇文虛中的毒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一百二十七章 難分伯仲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蠟丸密信反間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甘泉寺之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勇氣十足的西門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七百五十五章 晁蓋學聰明瞭第八百九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皇族血脈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圖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坐下來分一分贓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訪無爲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走探情報的雙雄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盜也要過年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相愛相殺三兄弟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六百六十四章 全能火槍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守有道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人才在哪裡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三十四章 誰人入我夢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流招數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平府的安全去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輕鬆救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十七章 教頭歸來了第四百零七章 未來名將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二百零一章 罪有應得第六百章 打虎親兄弟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岳飛找出來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四百六十章 想被他抓走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八百零九章 滿是算計的國書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西夏軍突圍第四百七十八章 王進娶妻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西門慶埋下的炸彈第三百六十五章 燕青甘拜下風第八百八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會嶽鵬舉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二百零七章 氣煞小霸王第九百零二章 假冒親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神行太保與黑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