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司馬懿誤國

文聘用鐵戟夾住黃蓋大刀,真誠道:“公覆若不歸降,今日定然不能活了。你再好好想想吧。”黃蓋不搭理他,咆哮一聲,連出十刀,把文聘逼的連退七八步,纔拿樁站穩。鐵戟使出妙招。刺入黃蓋的重重刀影中。黃蓋用力過度,氣喘吁吁了,被這一逼,登時退後三步。身後的袁兵登時圍攏過來,從四面八方射箭的射箭,砍殺的砍殺。黃蓋旗艦上的吳兵大半都已經被砍殺乾淨,剩下一小部分,繳械投降了。此刻船上也就只有十餘名軍官在做困獸之鬥。黃蓋身上登時中十餘箭,血流如注,行動一慢,幾名士兵又給他後背增加了五道槍傷。黃蓋怡然不懼,嗷嗷大叫,回手把一名袁兵砍成兩段。左臂卻在此時被文聘一戟斬斷。血漿像噴泉一樣的涌出來,形成一片紅色的血雨。左臂上彷彿安了一個蓮蓬頭。黃蓋哀嚎着躺在地上滾動,上去兩個士兵,照着腦袋就是一陣亂剁。文聘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一代名將,最後竟然沒落個全屍。

文聘暗自嘆息,搖了搖頭道:“撥出一百條船,隨我殺上岸邊,結果周泰。”

周泰的大營早就被胡車兒攻破了。此將只知勇猛而不只戰術。胡車兒一來他就展開全部兵力和他對決。好在兩人兵力相當,勇猛也相當,開始並沒有吃什麼大虧。雙方處在混戰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巾幗英雄——辛憲英。在哭了一炷香時間後,終於振作起精神,手持鐵槍奮勇殺敵了。不殺不行啊,人家要殺她呢。完全是出於自保。辛憲英的槍法堪稱一流,精準度不亞於陳到,速度比趙雲慢了兩三拍吧,悍勇就差一點了。幾乎守勢多於攻擊。勉強算得上是個二流高手吧。

周泰知道自己無論成敗也是死路一條。出手更加不留餘地,全然沒有防守的招式,腦子裡只剩下殺人——殺人。

僵持了五六個時辰,一直到日落西山了,文聘的水軍才趕到了。不容分說,先來一頓攢射。往吳兵比較密集的地方射。當然,含冤而死的袁兵也是有的,那隻能怪他倒黴,戰爭嗎,就他孃的這麼殘忍,沒法子!

文聘涉水而來,一戟刺死個吳軍校尉,搶來馬匹,鐙鞍上馬,直取周泰。周泰力戰胡車兒,百十會合勝負未分。兩人的黑臉同時淌汗,有些發白。胡車兒心想,說不定今天要以身殉國了,沒想到這個周泰如此棘手。

周泰也是同感。不過,周泰窮途末路比胡車兒能拼命,漸漸的佔了上風。正在此時,文聘來到。文聘有點不光明磊落。他從周泰的身後衝上去的,開戰也沒通知一聲,鐵戟帶着銳風,迅疾的斜着劈斬下去。周泰雙手舉刀磕飛胡車兒大刀。正要進擊,聽到身後風響。慌忙在馬背上一個俯身。

文聘的鐵戟小枝,把周泰身後鎧甲刮開一道口子,一溜鮮紅的血肉,被小枝掏了出來,就像是市場上的一條裡脊肉。周泰“啊”叫了半聲,就閉上嘴。瘋虎一般怒罵道:“偷襲我,卑鄙。”駁馬轉身來殺文聘。

袁軍大將很多都卑鄙。胡車兒比文聘的卑鄙級數高多了。他可不會放過這良機。周泰剛轉身的瞬間,胡車兒大刀換個角度,斬向周泰馬尾。“噗”的一聲,戰馬雪白的尾巴像死蛇一樣掉在地上,還動彈了兩下。那戰馬疼得四蹄直立,悽慘的嘶鳴一聲,發狂的奔跑出去,沒有三步,就翻身跌倒,還不住的在打滾。

周泰這一下被甩出去,差不多五丈,被鎧甲包裹着的身體差點摔爆,全身疼痛,眼冒金星。不過他知道這不是迷糊的時候,噗的一聲噴口鮮血。跳起來,捂着胸口步行逃跑。所到之處,戰敗的吳軍全都跟上來了。本來沒有打敗。大家一看主帥失利,就無心作戰了,紛紛跟着敗逃。

文聘、胡車兒一路跟着追殺,吳軍就一路投降不斷。比及到了石陽城外五十里,周泰黯然止步。坐在地上,大聲嚎哭:“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我該何去何從?”身後剩下的千餘名士兵,素來敬重周泰忠義。都表示願意和他共存亡。周泰搖頭道:“今日兵敗,再無面目見主公也。我受孫氏大恩,無以爲報,但以此頭助諸位兄弟,升官發財。你們拿去請功吧。”說着右手橫刀一揮,左手取頭在手。大刀深深插入沙灘內。直立不動,猶如神鬼。

士兵全都痛苦不已,當即就有幾個自殺跟隨的,有的一鬨而散,各自逃生。當然,貪圖富貴的也有之。偷偷的拿了周泰的頭,去給文聘請功了。

天黑時分。

江面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冷風吹淡了血腥,冷雨劃開了江心的血紅。程普跪在岸邊高聲嚎哭:“倘若周瑜在此,豈有今日之禍,這都怪我,都怪我啊。司馬懿,司馬懿誤國,東吳完了——”程普拽出腰刀向脖頸抹去,身後副將趙累急忙奪過來,大聲道:“將軍既然知道司馬懿誤國,就應該留着有用之軀,稟告吳王,奈何尋短見。”程普苦笑道:“回見吳王,不可能了。你我死期就在今日——”趙累道:“即便如此,願與袁賊決死一戰,決不輕生。吳國,一寸土地一寸血,讓袁熙狗賊得到的不易。”

程普被這話激勵的全身一震,握着趙累的手道:“好,我們就放開手腳和袁兵拼殺一場,此生不負吳王。”

正在此時,耳畔聽到馬踏鑾鈴聲響。相互對視,眼中都有驚恐之色。趙累道:“這麼快,請將軍分兵,末將與將軍左右據之。”

程普道:“尚有士兵兩萬,你我每人一萬,左右兩路齊出。殺敗袁兵。”最可氣的是,程普沒有想到袁兵會從陸路攻打,陸地上連營寨都沒有。無險可守,只能拼死一戰了。

楊秋、率領輕騎兵,從大路而來。突聽前方喊殺震天,東吳一萬步兵迎了過來,領頭一將正是趙累。因爲是打水戰,沒有騎兵。東吳的騎兵本來就很少。

楊秋這隻西北狼,呲牙咧嘴,衝殺上來,不容分說,向趙累砍去。刀鋒生出六丈弧形寒光,趙累立即膽怯了。趙累就是個熱血青年,空有熱忱,本事平平,實戰經驗也少的可憐。哪像楊秋先生殺人如麻,餓了吃人肉,渴了喝人血。鏡面一樣的大刀,反射出趙累蒼白的臉,楊秋獰笑了一聲,一刀當頭劈下。趙累舉刀相迎,力氣小,又膽怯,大刀嗖的一聲被震飛出去。楊秋手起一刀,砍飛趙累腦袋。身後的騎兵士氣大振,吶喊一聲,衝入吳軍步兵陣營中。步兵對騎兵,一萬對三萬,這仗孩子也算得過來了。根本就是屠殺。

程普終究是老將,沉得住氣,眼看着趙累被殺,愣是沒吭一聲,一直隱藏在右側的山麓上。就在楊秋和趙累的士兵糾纏在一起後,才吶喊一聲,帥軍衝下了山坡。“殺,殺晉狗,給趙累將軍報仇。”

楊秋沒想到還有埋伏,隊伍一下子被山坡上衝下來的吳兵衝散了。吳兵一下子佔了上風。騎兵死傷遍地。還好,楊秋也安排了援兵。

廖化一直在後面的樹林中等着接應呢。如果楊秋順利通過他就不出現了。如果有阻力,他就作爲一隻奇兵,從天而降,殺散敵軍。

探子慌里慌張的報告說,楊秋將軍中了人家的埋伏。廖化一聲令下,兩萬騎兵,殺出密林,加入戰團。

東吳的步兵看到漫山遍野的又來了袁兵,還以爲是六十萬河北軍都來了。嚇得個個亡魂喪膽,四散奔逃。程普被亂軍一衝,腳下踉蹌摔倒在地,身後上來幾百騎兵,跳下馬背,繩索捆綁。俘虜而去。

赤壁之戰,就這樣告終了。而原先赤壁之戰的主角竟然都沒參戰。甚至他們連消息都不知道呢。

諸葛亮得到消息之後,並不聲張。他要穩住軍心。

我這裡立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發佈一系列的命令。首先是長江北岸的胡車兒立即攻打石陽城。于禁、傅彤、李嚴、周倉、張郃過江攻打江夏。文聘升任江夏太守,安城侯。和甘寧一起統領五萬水軍,開赴夏口,阻擊劉備回防。另外,淮南一線,由老師荀彧、趙子龍親自統領步騎兵二十萬,駐防揚州江都城,隨時準備攻打京口。廬江太守劉曄、青州刺史雷緒、大將雷薄、陳蘭同沮授和一部分玄武池訓練出來的河北水軍進駐合肥,準備出濡須攻打石頭城。諸葛瑾、徐晃、魯肅進駐皖城攻丹陽外郡富春。

諸葛亮一面命令守將馬成撤離石陽,協助關羽死守江夏。一面整頓水軍迤邐向東追殺司馬懿。司馬懿撤退到武昌,在江北紮下水寨。派人去給孫權報信,他可沒說自己戰敗,說是,誘敵深入,要在武昌水面和韓當左右夾攻消滅劉備。

孫權雖然有些擔憂,但被司馬懿書信中的花言巧語所矇蔽。以爲司馬懿真的已經想好了策略。還是那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讓太史慈、呂蒙加緊柴桑口的佈防。

諸葛亮派細作在武昌、柴桑放出風聲,揚言派快船偷過武昌攻打柴桑。將一千條戰船,開到江面,擺出決戰的架勢。其實大部分戰船,只有不到三十名士兵,主力部隊已經由黃忠率領趁夜在南岸登陸了。黃忠把精兵藏在大船之內,打着往鄱陽運茶的商人旗號。搖櫓的士兵全都穿着百姓的粗布衣服,小心翼翼的,向武昌進發。韓當本來在江邊佈置了很多明哨、暗哨。但是由於黃忠軍士化裝成商人模樣,因而不及防備,都被一一捉住,這樣一來,韓當和谷利,就無法知道劉備軍的軍事行動了。

韓當看到劉備的主力水師突然在武昌江面出現,根本來不及考慮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立即佈防。他的艦隊本來就只有六百條戰船,士兵不過一萬五千,沒辦法只有把全部力量都壓到大江之上,只留下兩千人馬守城。一面火速派人通知北岸的司馬懿,協同作戰。

黃忠的兩萬大軍,壓到武昌城下時,韓當剛走不久。守城的士兵,聽到人喊馬嘶,戰鼓轟隆,還以爲韓當谷利又殺回來了。低頭一看,魂飛天外,城頭下的千軍萬馬,打得竟然是劉備軍的旗幟。這是怎麼回事?簡直神兵天降。都嚇傻了。

守城校尉賈嗣、魏平雙雙臉色蠟黃,連話也說不出來了。黃忠只問了一遍:“天兵到此,你等投不投降?”

賈嗣看看身後可憐的兩千兵馬,硬是咬了咬牙:“劉備算什麼東西,給老子提鞋還不配,讓我投降他?”

黃忠揮手;“四門攻城。”

賈嗣實在沒料到,黃忠能來這一手,四個城門一起攻打。城內分兵之後,每門就只剩下五百人,怎能打?

魏平負責防守南門,剛一開戰,他就知道擋不住,身邊的士兵,死一個就少一個。射出的箭矢根本無法阻擋攻城部隊。半個時辰之後,毅然打開城門。向黃忠投降。

黃忠帶兵殺入城內,魏平主動要求做先鋒,殺奔北門。賈嗣聽到身後一片噪雜,慘叫連聲,知道定是敵軍破城而入了。立即組織剩下不到三百的士兵,下城殺敵。士兵們可不會跟他一起瘋。下了城就投降一片。只剩下賈嗣一個拼死抵抗,被上千敵兵包圍在中央,仍然揮劍砍殺。最後被黃忠一箭射中心窩,死於非命。

武昌城頭插起劉備帥旗。黃忠命人把三十面戰鼓擡到江邊,擂鼓吹號,又讓幾百名士兵晃動軍旗,示意韓當,武昌城已經丟了。

早有負責瞭望的士兵報告給韓當。韓當嘆了口氣:“中了諸葛亮奸計,如何是好?”谷利冷笑道:“將軍不用灰心,諸葛亮手中士兵不多,大部分去攻城了,我們可以和司馬懿大都督合兵,趁機摧毀其艦隊。

韓當突然擡起頭:“司馬大都督的艦隊到了沒有?”谷利道:“我去看看?”轉身出艙,跑上瞭望塔,向北張望。司馬懿的主力水軍果然已經開始移動。不過,令谷利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艦隊正在順風向東而去。也就是向京口的方向去了。在說的明白一點,也就是他孃的逃跑了。

第46章 對陣逞威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2章 細說原委第7章 得償所願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幷州郝昭第49章 青帝之子第23章 披荊斬棘第39章 攻防血戰第40章 官渡之敗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7章 一舉三得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章 戰火濃煙第46章 瞞天過海第16章 劫營偷襲第23章 鋃鐺入獄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3章 威逼利誘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24章 文丑康復第37章 劉備戰敗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8章 叔侄之情第49章 青帝之子第32章 視財如命第19章 激將大法第22章 盧龍古道第37章 柔情蜜意第27章 虛虛實實第15章 深陷火海第10章 狗熊周倉第28章 袁紹歸天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2章 刺客突現第9章 追殺百里第7章 大仁大義第7章 糧食問題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58章 背水一戰第41章 袁大丞相第60章 偷樑換柱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6章 王妃蔡琰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9章 鯨吞漢中第11章 舌辯滔滔第4章 蔣幹 楊儀第27章 反間之計第47章 張晟其人第58章 背水一戰第23章 患難與共第32章 視財如命第47章 敗退潼關第40章 官渡之敗第11章 廢長立幼第34章 陰謀敗露第36章 蓋世神卜第37章 洛陽內亂第4章 突來豔遇第4章 突來豔遇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4章 猇亭戰略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2章 萬夫莫當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6章 存亡關頭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1章 收降徐晃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9章 禍起蕭牆第6章 堅壁清野第11章 舌辯滔滔第20章 義氣深重第50章 趁火打劫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1章 八路齊攻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0章 固若金湯第31章 悲憤詩篇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47章 張晟其人第15章 匈奴烏桓第7章 糧食問題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2章 校場閱兵第17章 用兵如神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5章 囤糧要地第46章 對陣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