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英雄悲歌

司馬懿扔下毛筆,冷笑道:“如此說來,本都督不如丁將軍。這樣好了,給丁將軍戰船一百條,你來斷後,看能否圍殲敵軍。”丁奉斬釘截鐵道:“兩百條。”司馬懿拍案而起:“兩百就兩百,若是戰敗又當如何?”丁奉心想,江面上火攻那有這麼容易,戰船又不是死的,江面上這麼大風,揚起風帆,一下子就躲開了,能燒的了幾艘,絕不會輸。便道:“願立軍令狀,不勝當斬。”

司馬懿心想,也好,生了功勞是我的,敗了,正好除去孫權的心腹大將。“好,就按將軍說的立軍令狀。”

丁奉想的挺好,覺得靠着自己靈活的指揮,可以躲過火船的攻擊。因爲火船都是無人駕駛的。全憑風力,向前推進。只要發現得早,能夠躲開。負責指揮的敵軍旗艦,一定在這些火船的中心。自己把兩百條船分散到江面上搜索,一定能生擒敵將立下大功。可他沒想到,諸葛亮的火船,是有人駕駛的。

五百名爲金錢獻出生命的敢死隊員。

水寨外圍已經開始起火,濃霧夾雜着濃煙,致使視線更加短暫。劉備軍的舴艋小舟,從水寨的缺口處衝進來,一頭頭髮瘋的公牛般扎向戰艦。司馬懿的命令下去之後,主力艦隊已經開始後撤。只有隸屬於丁奉的兩百條船,迅速的向兩翼張開,想從外圍包圍劉備軍。

火焰蒸騰的舴艋小舟,在舵手的操縱下,準確的循着火把光衝向丁奉的船隻。砰砰砰砰,接連的撞在一起。這些小船前面裝了倒鉤,一旦裝上船身,倒鉤刺入船體,便再不能分離。小船上存放的桐油,在燒的滾燙之後,煙花一般的跳動着向四面八方噴射,火星飛濺到那裡,那裡立即開始燃燒。

丁奉傻了,他親眼看見,一個早已被火焰點燃的劉備軍士兵,還在拼命地搖櫓,把小船撥正,向旗艦衝來。這樣近距離的準確衝撞,根本躲不開。“轟”旗艦和小船撞在一起,船頭與船頭像榫卯般緊密連接在一起。旗艦船頭濃煙滾滾,火焰驟起,丁奉毫不猶豫的跳下船頭——

完了,兩百條戰船,毀掉一半。

丁奉被手下的‘水鬼’救起,帶回主力艦隊。司馬懿不和他見面,直接下命令斬首示衆。丁奉全身溼漉漉的躺在甲板上,浮游恍惚中被人拉起來,拖到船頭。白光一閃,咔嚓一聲,腔子裡的熱血噴向天宇,斗大的頭顱墜落江心。孫權聽說後難過不已。可司馬懿把這次戰敗的失利,歸結爲丁奉仗着自己是東吳宿將,不聽指揮,胡亂調動船隻,輕敵冒進導致的。並說,自己權柄太小,無法指揮功勳卓著的吳國大將,希望孫權能讓他‘持節’便宜行事,先斬後奏。孫權秉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宗旨,答應了這個要求。

劉備軍遂佔領三京口。

司馬懿的撤退還有個弊端。把駐防赤壁的周泰、黃蓋、程普扔給了袁兵。淩統已經調回柴桑口。劉備軍進駐三江口,等於從正面遠離江陵袁兵,而赤壁還在江夏以西,更加接近江陵。袁兵要攻打江夏,就要擔心程普抄後路,所以必須先把程普收拾掉。

直到此刻東吳的多數將領才意識到程普等人駐守赤壁,實屬多此一舉,吃飽了撐的。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程普、黃蓋、周泰征戰一聲,一流將才,怎麼不知道自己面臨的窘境。想要回軍根本不可能了,除非劉備肯放他過去。這似乎是癡人說夢。

程普和兩人一合計,決定分兵兩路,拖住袁兵。他和黃蓋仍然堅守赤壁水寨,周泰帥兵過江,在北岸漢陽一線佈置三萬陸軍。作爲偏師,阻止袁兵在烏林一帶下寨。只要能堅持十天八天,程普相信,司馬懿一定會想辦法救他們的。

司馬懿會想辦法讓他死的更快些,那是不容置疑的!

袁軍的做法大大出乎程普黃蓋的預料。原本兩人預計,袁兵一定會順流而下在江北的烏林一線紮下水陸營寨。因爲這裡正對赤壁,距離周泰的漢陽軍只有四十里不到,下游就是江夏,地勢開闊適合屯駐大批兵馬。可是江陵的袁兵卻沒有調動一艘船隻入江。給人一種坐觀成敗的感覺。

第三天上程普就感到不對了。江陵的袁兵雖然沒有動,可是江南零陵、長沙兩個郡的兵力,卻突然向一處集結。

零陵太守廖化,出油江【後被劉備改名爲公安】渡過洞庭湖,與長沙太守楊秋相會於巴陵。兵力差不多七八萬,竟然都是步兵。不知袁熙搞什麼名堂?一天功夫,程普就從袁軍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上猜出了眉目。竟陵守將胡車兒帥軍渡過襄江,從陸路直接攻打漢陽周泰的駐軍。程普一下子懂了,原來袁熙想從陸路攻打赤壁。

其實我一直都不明白,《三國演義》中英明的曹丞相,爲何要從水路攻打東吳?難道就是因爲水路比較快捷嗎?就像張昭所說的:東吳唯一可以憑藉的就是三江之險,曹操已經奪取了江南四郡,長江天塹共有之,我軍怎能抗衡八十萬大軍?

用我前生的地圖來看,東吳就是江蘇、浙江一帶。而荊州比它大得多了,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大部分的地盤。這些地方從陸地上都與江蘇、浙江接壤。曹丞相完全可以使用騎步兵從陸路攻打。何必舍易求難,舍長就短,不用鞍馬,偏偏要和行家打水戰呢?

只有一個解釋,就是曹丞相太狂妄了。他選擇水路,是因爲那樣比較快。

赤壁之戰?老子心裡有障礙,不打。我跟他打陸戰!!

楊秋、廖化接到的命令是從南岸的巴陵直接出兵攻打赤壁。文聘會率領兩百條戰船,在江中巡弋,切斷程普和周泰的聯繫。

周泰!名副其實的甕中之鱉。

前有胡車兒征討,身後是一望無際、波濤萬頃的滾滾大江,向西是袁軍大本營江陵,向東則是劉備大將馬成駐守的江夏石陽城。

再勇猛,也抵不住士兵恐慌譁變。胡車兒的十八師渡過襄江,文聘同時把戰船擺到了江面上。爲了協同作戰,楊秋、廖化留下步兵引輕騎兵五萬,直撲赤壁。讓程普無力分兵救援周泰。巴陵距離赤壁二百里騎兵一日就到城下。

周泰遭到攻擊的時候,程普正在考慮,能不能出兵救援,救援了有沒有用的問題了?黃蓋主張立即派艦隊接應周泰撤回江南。程普心說,那樣的話,可就被袁兵分成三份來打了。兵力嚴重不足,絕沒有生路。

黃蓋道:“給我一百條戰船,一萬戰士,我一定全殲袁熙水軍。諒他們也不懂得水戰。”程普站定在堂心,終於下定了決心,握着黃蓋的手道:“公覆,無論成敗,日落之前一定要趕回來,否則,我等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黃蓋激動得到:“自從跟隨孫伯符將軍以來,大小七十餘戰,咱們怕過誰,袁熙乳臭未乾的小子,諒他也沒什麼本事,待我去去就來。”黃蓋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出了帥帳,點兵上船殺奔北岸漢陽,戰艦從南岸駛出來一半路程,黃蓋站在船頭愣住了。從心口一下子冷到腳心。心說,完了,我命休矣。

黃蓋眼前出現的是高八丈、長五十丈的樓船鉅艦——航空母艦。黃蓋聽說過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概漢武帝和東漢時代的伏波將軍馬援【就是馬超的祖先】曾經建造過這種鉅艦。近幾百年來,幾乎絕跡了。沒想到袁熙這麼捨得下本錢。

戰船越來越近,不由得黃蓋不氣餒,他覺得自己的戰船像趴在大象腳下的甲殼蟲。鉅艦腳下的微波,到了他的戰艦面前就是滔天巨浪。就算是把最高的雲梯拿來也休想能夠爬上人家船舷。樓船看上去笨重但實際速度卻快愈奔馬,是他戰艦的數倍。文聘的兩百條戰船中有五十艘是‘航空母艦’中型的戰艦分爲五隊夾雜在這五十艘戰艦之中。負責指揮的,是蔡瑁的幾個兄弟,蔡中、蔡和、蔡壎和牙門將鮑隆、陳應。文聘在其中一艘旗艦上,總攬全局。蔡氏兄弟雖然顢頇卻絕對是打水戰的好手,一看黃蓋戰艦接近,立即以旗語指揮變換隊形。迎着黃蓋直衝過來。黃蓋拼命地仰起頭才能夠看到樓船的桅杆,如果讓樓船靠近,豈不是要士兵垂直射箭了。那還有個屁用。黃蓋命令掉頭向回走,射手集中到船尾射箭。

樓船的速度太快了。三百隻漿的動力,豈能小覷。兩隻船隊間的距離急劇的縮短,東吳船隊已經進入了居高臨下的排弩、發石機射程之內。文聘手中令旗招展,蔡和、蔡中的樓船帶着身後戰艦,向兩翼包圍過去,像個突然張開的喇叭口,水面劃出寬大的弧線。

“發射,集中火力,摧毀敵船。”文聘手中的紅旗乾脆的像劊子手手中的鋼刀般落下來。

彷彿是霸王龍在追趕一隻小羊,霸王龍十幾米長的大腳一下子踩在小羊的身上——一道道詭異的弧線劃破虛空,接連聽到“哐哐哐哐,轟隆轟隆”的巨響。落在最後面的一條東吳戰船立即土崩瓦解,千瘡百孔,沉入水底。水面之上木屑四散,煙火沖天。船體斷裂的可怕摩擦聲可以震破耳膜。‘航空母艦’一刻不停,從敵艦的中駛過,像颶風掠過的沙漠,把一切抹平。戰艦殘骸消失無蹤,似乎被鉅艦無形的大口吞食了。黃蓋和東吳的士兵嚇得魂飛天外,拼命地射箭,向岸邊逃去。可那可憐的箭矢根本就夠不到船舷,因爲距離太近了。更不要說,四層樓上矗立的弓箭手了。

文聘接着一聲令下:“放箭——”又是一艘船發出咔嚓巨響,硬生生被石頭砸的從中斷折沉入水底。

此時蔡和蔡中的船隊已經完成了包抄,將黃蓋的船隊鐵桶般圍在了中央——

文聘紅旗搖動五次,那是所有戰船全力衝殺的訊號。頓時,五十艘鉅艦上的排弩全部點燃火箭。發石機上的石頭,也在外面包裹了油氈,澆上厚厚的一層火油拋了出去。就連隱藏在每艘樓船上的三千弓弩手射出的箭矢也綻放藍色的火焰。

文聘這一聲令下,頓時萬弩齊發,鋪天蓋河的火星向一百條東吳戰船射去。赤壁、烏林一帶正是長江的一個大弧度轉彎處,地勢坡降很大,水面寬闊,浪高渦旋,中型的戰艦在這裡轉彎行駛本來就很困難。加上吳軍畏懼,根本無法躲閃,當即有一半船隻遭遇炮擊而着火。其中二十艘當即沉沒。

文聘大笑道:“來人,擂鼓,衝鋒——”

“咚!咚!咚!咚!”密集的戰鼓聲預示着最後殺伐的來臨。排列在鉅艦之後的中型戰船迅速的像穿越在密林中的松鼠,靈活的奔馳於鉅艦與鉅艦的巷道之中。船上的袁兵紛紛拔出刀槍,吶喊着去打落水狗了。

東吳軍落水的落水被射死的被射死,其餘的全都燒的焦頭爛額,抱頭鼠竄、人馬相殘,不可收拾,哭爹喊孃的聚集在幾艘完整的船上。四面全都是殺來的袁兵水軍,這些人陷入了深深地絕望中。已經有人跳船逃生了。

文聘和黃蓋的旗艦隔着三丈距離,憑藉着高度優勢,跳過江面落在船頭,大聲喊道:“晉王統一,大勢所趨,黃公覆何不早降?”

黃蓋睚眥欲裂,咬牙道:“賊子,我黃蓋受孫氏三代大恩,豈能屈身侍奉國賊。誰像你一樣,賣主求榮,和蔡瑁狗賊爲伍?”

文聘多少有些慚愧,但轉念一想,此時戰場殺敵,哪來的道理可講,怒道:“黃蓋,你到底投不投降?”

黃蓋道:“老子誓死不降,看我殺你這卑鄙小人?”揮動裂馬刀過來砍殺。

兩船船舷相撞,黃蓋旗艦發出一連串的喀嚓聲,船頭終於經不住重壓,彭的一聲巨響,破開一個大洞,江水泛起滾滾白浪,洶涌而入。旗艦登時下沉。袁兵從高處接連跳下來,加入戰團。

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8章 豔若桃李第22章 百口莫辯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8章 天下軍閥第28章 蹋頓逃亡第50章 特種部隊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6章 寸土必爭第40章 第二高手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24章 雄心壯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9章 反敗爲勝第18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奸計得逞第6章 伏牛隘口第4章 詐死誘敵第22章 鳳雛臥龍第33章 首戰告捷第2章 得到密報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7章 英雄救美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49章 疏不間親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1章 袁大丞相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19章 滅曹戰略第20章 一世真情第5章 生擒竇茂第47章 鞠躬盡瘁第44章 五日苦戰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8章 諸葛出山第5章 屯田修渠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4章 無力迴天第12章 親情何在第6章 初露鋒芒第1章 臨危受命第11章 廢長立幼第41章 整人計劃第22章 百口莫辯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24章 螳螂捕蟬第50章 特種部隊第6章 肉搏狂殺第53章 同牀異夢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9章 妖姬貂蟬第34章 策劃政變第46章 對陣逞威第44章 五日苦戰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5章 生擒竇茂第46章 對陣逞威第3章 悍將周泰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27章 反間之計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50章 特種部隊第34章 桃色事件第22章 弩車威力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0章 當朝駙馬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9章 鯨吞漢中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2章 長江戰雲第9章 追殺百里第39章 攻防血戰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偷襲江陽第8章 霧夜偷襲第6章 彈琴說愛第16章 西園禁軍第32章 水淹柴桑第28章 袁紹歸天第28章 天下軍閥第27章 臨陣換將第3章 密謀行刺第34章 陰謀敗露第14章 兩軍對壘第28章 歷史車輪第12章 校場閱兵第4章 敲詐勒索第35章 翼德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