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過渡章節

。?。。。。。。。。。。。

接下來,羣雄並起,天下大亂。。。。。。

風起雲涌,時代變遷。

我只是個看客,聽衆,微不足道,至少現在還是。

所以我只是把所見所聞如實的敘述出來。可能會有些平淡,但沒辦法,還是那句多次說過,唯一的理由——我太小了,需要長大。

也到了所有風雲人物大說名言的時候了,首先說出名言的是董卓和父親。以後還有曹操、劉備、二叔袁術。孫堅和。。。。。。。很多人。

半月之後。董卓已並何進、何苗兄弟之兵。勢力???加強大。於是召見百官想要廢黜皇帝改立陳留王劉協。上書盧植冒死直諫,董卓大怒欲殺之。多虧議郎彭伯代爲求情才倖免於難。盧植連夜逃奔上谷。

翌日,執金吾丁原領兵與董卓戰於洛陽之郊。一日後,夜間,被叛將呂布所殺。董卓遂並丁原軍。到此刻爲止,董卓已經擁兵二十餘萬。戈車千乘、戰將如雲,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

董卓施壓羣臣,每每上朝,無人敢對其側目而視。他自以爲得計。於是自領大漢前將軍。封自己的弟弟董旻爲左將軍。反覆小人呂布投機成功,封爲騎都尉 中郎將 都亭侯。

哈哈,兩人皆平步青雲也·。

董卓女婿李儒,西涼軍首席謀士。勸董卓早日廢立也好提高自己的威望,繼續升官發財,獨攬朝政。甚至進一步篡位奪宮。董卓沒兒子,這小子大概以爲董卓篡位之後,可以憑藉着駙馬之尊,登基即位也說不定呢。不然爲何如此迫不及待的,逼迫自己的老丈人走上對抗天下的不歸路。沒有他的這個建議,說不定董卓還可以多活兩年,作威作福呢。從大漢子民的角度上講,我是由衷的感謝李儒大哥的。多謝了,李儒先生,多謝你爲拯救大漢天下不遺餘力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什麼首席謀士,以我之見還不如淳于瓊的智商高。

再往後,十八路大軍出師有名矣。

董卓對他的話一向是言聽計從。當下點了點沉重的腦袋,笑道;“吾婿所言極是,明日上朝便於衆臣商議廢立之事。”

說是商議,其實就是口頭通知一下罷了。滿朝文武不是傻子,面對這樣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誰會跟他講仁義道德忠君愛國。有一個人講過——丁原。很不幸他已經死了。

此時的董卓橫行跋扈目空一切。唯一讓他感到有一絲忌憚的可能就是袁家了。畢竟二爺爺袁隗身爲太傅,名義上還是大漢朝的三軍統帥,而且父親手中尚有兵權,西園軍還在他掌握之中。

最主要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拿來唬人的。名門望族勢力的確不能小覷。於是董卓在向父親征求意見的時候,便說出了自己的那句名言。也裸的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董卓拍案而起,拔劍大怒道;“袁紹豎子,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爲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父親一反他優柔寡斷的常態,表現出了他的英雄氣概,立即拔劍在手,厲聲說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其實比起董卓來,父親的寶劍,的確還差的遠了。所以他說完後,可能就有點後悔自己的衝動。害怕衝動的懲罰,立即提劍而出。調集一千名西園精銳親兵。回家收拾一下,帶着我母親三弟,逃奔冀州,投奔韓馥去了。

韓馥,三國演義中我最最看不上的人物,讓我養他鼻息休想。不過大丈夫能屈能伸,稍微的忍耐那麼一時半刻也不是不行。韓信尚且受胯下之辱,何況我乎。

我忍。

臥榻之畔有猛虎酣睡,韓馥你豈能長久乎【發一下酸,各位書友不要見怪乎,才學所至,無奈無奈。】不久之後曹操也說出了他的第一句名言,以後他還會說很多名言,可這一句無疑是令後世最廣爲流傳,也是最能體現曹操狠辣個性的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梟雄,絕世的梟雄。

十月曹操至陳留,得到大財主衛茲慷慨解囊贊助,在附近的寧陵公開騎兵。人馬上萬。【爲什麼不向家裡要錢】曹操的家族勢力也比較雄厚而且很複雜。因爲他有兩個姓,夏侯和曹。

這兩個性都是名門望族。而且對曹操的造反行爲全力支持。他的六位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首先參加義軍,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每想到這裡,我就感到汗顏無地自容,怎麼他姓曹的家裡這樣團結,而我們袁家就。。。。。。。一聲嘆息呀。也不知道曹操家族的教育是怎麼搞的,當真可說是人才鼎盛,以上諸位各個出類拔萃堪稱當世名將。

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廢皇帝劉辯,另立陳留王劉協爲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獻帝了。

董卓自封爲太尉丞相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封郿侯。還有一大堆,什麼諸如加九錫之類的。反正所有能加的尊號,他都加了。另外還規定自己劍履上殿、參拜不名、入朝不屈。據我所知,後來的曹操和司馬懿也幹過同樣的事情。

這還不算,十二月,董卓從尚書周毖 城門校尉伍瓊之計——任用天下名士以收衆望。下令封韓馥爲冀州牧、侍中劉岱爲兗州刺史、東平張邈爲陳留太守,父親爲北海太守、二叔袁術爲南陽太守。這些人後來都造他的反,董卓差點沒氣死,要說這些諸侯也夠忘恩負義得了。

黃琬爲太尉,楊彪爲司徒 ,荀爽爲司空,位列三公。

渤海郡也屬於冀州牧韓馥的管轄範圍之內。韓馥開始對袁氏的四世三公勢力擔心起來。派了大將麴義率兵一萬屯河內監視父親。麴義一向仰慕袁氏威名,又對韓馥十分瞧不起,所以漸漸的和父親結爲好友。這期間父親收羅了不少人才,文臣武將數不勝數。諸如顏良、文丑逢紀、等一等一的人才豪傑。

不過父親也很鬱悶,自己畢竟是在韓馥的眼皮子地下,勢力還不如他,所以不敢和他公開鬧翻。如此一來就極度的不利於鞏固和發展,就連大哥出去募兵,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惹起了他的懷疑恐懼,向董卓奏上一本,在羽翼未成之前惹出大禍來。

終於機會來了。

漢初平元年,春,正月。陳留王登基後的第一年。

曹操,又是曹操。還有他的老友陳留太守張邈。

兩個人弄了一道假詔書,召集了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魔王董卓。

於是父親的機會來了。因爲韓馥走了。韓馥去討伐董卓了。臨行之時說出了自己的名言,被人引爲笑柄,臭罵千年的名句,他戰戰兢兢的問手下衆將;“今當助袁氏邪,助董氏邪?”他的謀士劉子惠差點沒哭出聲來,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興兵爲國,講什麼袁紹、董卓。”弄得韓馥面紅耳赤,說不出話來。

說實話,老爹雖然糊塗,不過和韓先生比起來,又不知道強了幾百倍。

大漢朝大臣都像韓馥一般,豈有不亡之理。

韓馥一動,父親立即帥三萬精兵響應曹操號召,殺奔汜水關去了。

他帶着大哥袁譚去了,留下最厲害的河北大將顏良、文丑保護母親我和三弟袁尚。這一次父親的顧家思想有清楚無疑的表現出來。

這一仗我沒有參加,只知道戰況慘烈血肉橫飛,父親還趁機弄了個盟主幹。而且給自己上了個封號——車騎大將軍。

那一年我十歲,大哥袁譚十五歲,三弟袁譚五歲。

我在渤海的首要任務就是——哄孩子。三弟袁尚。

漂亮的孩子。父母的掌上明珠。我開始有點明白爲什麼我們兄弟之間會發生後來的悲劇。

袁尚用現在的話說,他是個人精。年僅五歲,厚黑學和哄人開心的本事已經出類拔萃空前絕後了。

我很喜歡這個弟弟,因爲他很有趣,長的眉清目秀脣紅齒白,和父親袁紹頗有幾分相似。渤海城裡幾乎沒人不喜歡他的。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場關東聯軍和西北涼州軍團的對決,最後弄了個不了了之的結局。董卓遷都長安,回到了自己的老巢。董卓那邊剛剛回家,屁股還沒做熱,這邊十八路諸侯,就開始內訌打了個不亦樂乎。先是烏程侯孫堅,和二叔袁術產生嫌隙,一氣之下,返回江東,在路上和劉表結怨。然後是演州刺史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最後父親軟硬兼施從韓馥手中奪取冀州,韓馥羞憤自殺。

公元191年大漢初平二年,我們一家進入冀州堅城,接受這裡的錢糧軍馬和人才。

冀州城的人才很多,渤海根本就比不了,父親接受了冀州,也順便接受了這些精明強悍的文臣武將。這其中有審配、郭圖、許攸、荀諶、辛評還有董昭,神秘莫測的董昭先生,剛毅正直、妙計無雙的田豐。

父親以沮授先生爲奮武將軍,令他統領諸將,異常寵愛。田豐爲別駕,審配爲治中。共同治理冀州。也算得上是人才鼎盛了。

此外還有大將麴義、高覽和厲害無比悍勇無雙的張郃。勇猛的張郃。

門生故吏遍天下,就是從事政治活動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所以自從父親佔據了冀州之後,前來投奔的人才每天都絡繹不絕。有留下來的,還有不顧而去的,我知道的,父親損失的重要人才最少有四個。趙雲、郭嘉、荀彧、董昭。這四個人隨便那一個,都是足以影響大局的響噹噹的重要人物,竟然先後和我失之交臂。

慨嘆之餘也不由得讓人神傷。難道冀州城就真的留不住有用的人才嗎?

不行,我要改變歷史,絕不能看着這些一流人才,流失到曹操和劉備那裡去。否則要這個所謂的四世三公的頭銜,還有個屁用。

那晚,我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來,就去大廳面見父親袁紹。父親正在和三弟嬉戲。這些年我發現父親開始對袁尚產生了偏愛之心,這也難怪,袁尚雖然年紀很小,但是聰明伶俐,討人歡喜,而且生的俊美無雙,模樣像極了父親,又有一種從內向外散發的儒雅氣質,比之我和大哥袁譚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我還好一點,至少知道這是歷史的趨勢。可是袁譚已經開始不耐煩了,每每對袁尚呵斥冷淡,不屑一顧,兄弟反目的契機已經出現。只等那一天的到來。。。。。。。

父親見我進來,立即皺起眉頭問:“熙兒,你有什麼事情。”我心想;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今天不出點狠招,看來是難以如願以償了。”

二話沒說,就跪在了地上說;“父親,孩兒受了侮辱,心中鬱悶難平,特來請父親做主。”我老爹有個很優秀的特點,就是護短,只要是袁家的東西,別人是無論如何碰不得的。聽了這話,臉色當即就沉下來。站在一旁的乳孃看到老爺臉色變了,失去的把三弟帶走了。父親厲聲道;“給我站起來,成什麼體統,堂堂的袁家二公子,竟然在外面受了別人的欺辱。無力還手,回家哭訴——哼,說,到底是誰,膽敢欺侮吾兒。”

第39章 獻帝守城第29章 張飛關羽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46章 對陣逞威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5章 裡應外合10第7章 形勢危急第12章 長江戰雲第18章 戰略撤退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14章 華佗之死第13章 大凶之兆第25章 心懷不軌第8章 袁氏天下第14章 猇亭戰略第4章 突來豔遇第39章 獻帝守城第7章 大仁大義第50章 趁火打劫第49章 疏不間親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1章 西涼勁旅第19章 滅曹戰略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10章 當朝駙馬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道破天機第55章 妙舞清歌第42章 曹女布子第5章 張遼的心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15章 心狠手辣第7章 無敵子龍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7章 得償所願第2章 得到密報第22章 盧龍古道第28章 袁紹歸天第28章 袁紹歸天第39章 獻帝守城第8章 舅甥之爭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5章 司馬先生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8章 奸計得逞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20章 罄竹難書第5章 張遼的心第41章 整人計劃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章 臨危受命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41章 袁大丞相第37章 柔情蜜意第9章 長兄袁譚第17章 用兵如神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2章 平定遼東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3章 天下無敵第5章 張遼的心第49章 青帝之子第1章 臨危受命第26章 賄賂重臣第49章 情報局長第24章 無力迴天第2章 戰火濃煙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30章 張頜逞威第53章 同牀異夢第35章 誘敵之計第1章 收降徐晃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8章 火力集中第45章 深夜劫營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4章 華佗之死第19章 奪取居庸第31章 真相大白第13章 調兵遣將第8章 草原霸主第6章 初露鋒芒第5章 司馬先生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9章 張飛關羽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9章 烏桓歸降第50章 特種部隊第30章 討回公道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1章 宦官 外戚